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野鸭湖湿地公园为例
2023-01-10吴帛阳高英杰
吴帛阳,高英杰
湛江科技学院,广东 湛江 524094
湿地公园兼具生态与游憩功能,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1]。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具有自生性的地理景观要素,构成城市生态廊道与生态基础设施[2]。随着城市快速扩张与发展,致使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城市湿地环境逐渐呈现破碎化趋势。而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要统筹实用性与观赏性,也要平衡生态与社会服务功能[3]。近年来,城市湿地公园的研究融入景观生态学理念,致力于从生态恢复的方法和湿地植物配置方面营建湿地公园景观[4-5]。但目前而言,我国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仍存在较为严重的人工痕迹突出、地方特色缺失、生态系统羸弱和景观同质化等现象[6-7]。
野鸭湖距离北京市中心近,可利用市场大;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丰富且多具典型性,自然与生态价值重要性较高;面积较大,野生动物生态条件优越,在重要鸟类迁徙路线上;且周围景观资源丰富,可以连成旅游路线;但野鸭湖的供水来源主要依靠地下水补充。该文以野鸭湖湿地公园为例,从生态修复视角研究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提出基于生态修复理论的设计策略,为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管理提供参考性意见。
1 北京野鸭湖湿地公园概况
1.1 基址概况
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北京市西北部,与河北省接壤,是北京地区最大的湿地类型保护区和最大的湿地系统,是具有国家级湿地公园潜质的天然湿地,是许多珍稀鸟类的重要栖息地。保护区总面积6873hm2,其中核心区2384hm2、缓冲区1082hm2、试验区3407hm2(图1)。目前整个华北地区都面临着湿地退化、湿地面积减小的命运。河北省近40年来湿地减少了近9成,北京市10年来湿地面积约减少一半以上。由于区域水位逐年降低,保护区原有肌理退化或转型,导致湿地功能逐步丧失,环境承载力已达到极限,严重影响区域的资源保护与建设发展。2006年,原国家林业局将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定义为国家级湿地生态公园,保护北京地区自然湿地系统并对其进行旅游发展规划。针对保护区内存在问题,对内部资源进行整体可发,构建“可游、可玩、可赏”的生态性公园。
1.2 现状及存在问题
由于周边农业用地和城市开发,湖泊湿地不断减少,且基地严重缺水,很多泛洪平原用于农田耕作,已经干旱。毗邻野鸭湖的区域已经退化为草甸,不能再发挥湿地作用,导致湿地景观特征越来越模糊,湿地生态系统越来越不稳定。生态脆弱性的特征表现为湿地系统内生物群体的不稳定性,以及对外来干扰较为敏感,且破坏后不易修复[8]。现状景观也较为单一,公园设施缺乏连接,场地面积大,不易连通。
图1 野鸭湖保护区卫星图 Fig.1 Satellite Map of Wild Duck Lake Reserve
图2 野鸭湖现状图Fig.2 Status Map of Wild Duck Lake
2 野鸭湖生态规划策略
2.1 生态系统规划
2.1.1 区域开发适宜性评价与生态容量预测
基地内大部分地区处于海拔479m以下,属于官厅水库水源保护区,不宜进行开发建设。应充分利用已建设区域,加以合理改造,使之发挥更大的功能;充分结合现有宣教中心;确定康张路周边地区以及妫水河下游为新的发展重点。
野鸭湖湿地公园中心旅游区约有200hm2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资源。在不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人均可享用的湿地与水源资源为500m2/人·天,生态旅游集中区生态容量为4000人/天。
2.1.2 生态系统规划
野鸭湖生态系统的修复需从人工生态廊道与重要生态斑块两方面入手,从根源改善水质。重点修复野鸭湖南部湿地,以人工修复手段为主;而其他地区则以自然修复为主,其中海拔479m线以下区域尽可能退耕还湿、退耕还草。同时,野鸭湖还是北京市重要的鸟类栖息地,通过生态规划改善栖息地环境,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自我修复性。
规划区域北部是森林保育区,保育和恢复森林,加强绿化是生态系统规划的另一重要部分。北部建设有445hm2的绿化带,沿康张路设置足够距离的防护隔离带,减少公路交通对野鸭湖自然湿地保护区的影响。
2.2 湿地系统与栖息地恢复
2.2.1 水系统规划
水系统规划主要通过建设人工湿地来完成,停止采用地下水补给,引入延庆污水处理厂中水来补充水源,逐步增加野鸭湖储水量,增大湿地水域面积。人工湿地的建设还可净化水质,确保流入官厅水库的水质良好。重点改善上游水质,净化官厅水库水源,恢复周边支流水系。取消保护区核心区内的康西泵站,恢复保护区周边的支流水系。
2.2.2 湿地系统与栖息地恢复
对现有湿地资源进行整合,将占用的农田和草地恢复为永久湿地或季节湿地。在生态系统规划的基础上,营建湿地系统,为濒危物种和珍稀物种提供适宜生境。
城市的不断扩张与人的主观行为活动导致城市中鸟类栖息地面积不断减少,栖息地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栖息地恢复一方面需要减少人为干扰,另一方面需要建设人工湿地,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耕作、城市建设等人为因素加以控制。
2.3 湿地植物规划
野鸭湖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应保留原有树种,新增的植物以乡土树种为主,植物种植层次丰富,乔灌草结合。针对不同的区域特征,选择适宜生长的植物树种。比如滨水区的树种以水生植物为主,植物种植应满足河流的过水能力、可达性、安全性等。野鸭湖南北区域环境差异较大,因此需分情况进行配置。
南部区域:野鸭湖南部河段水域面积小,树种的选择限制较少,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注重植物景观、植物空间的营造。步行系统贯穿整个湿地公园,在保护原有景观的同时,南部区域的景观设计以人工景观为主,结合植物造景营造趣味性。
北部区域:野鸭湖北部区域为湿地自然景观区,有大面积的水面与沿河景观,是整个湿地公园的重点改造区,也是核心景观区。树种的选择以耐水性植物为主,游步道与南区结合,形成环湖、沿河景区游步道。沿河驳岸的植物尽可能选择耐湿树种,采用混合式驳岸,一方面减少水流的冲刷,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湿地中原有植物系统的良性发展。
3 生态修复下野鸭湖湿地公园建设
3.1 规划概念和湿地公园设计特点
当前,在生态修复理念下对野鸭湖湿地公园进行规划设计,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准则,创造宜游宜学宜研的休闲旅游基地为主要目标,依托现有基础设施,分时序开发建设。规划原则遵循生态可持续、社会可持续与经济可持续原则,强化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提升公共基础服务设施。
野鸭湖现状景观空间以访客中心和海后基地为主展开,在规划过程中,以此为依托增强服务设施和游憩设施,完善道路交通,使之成为完整独立的公园主要景点区,结合北区的人工湿地,进一步提升游憩、科普和科研的功能。规划整体以原生态景观空间为主体,建设大型郊野公园。
3.2 项目设计策略
从生态修复视角出发,设计通过建设人工湿地、绿色廊道、鸟类栖息地三大措施,逐步修复野鸭湖地区生态系统。同时在设计和营造过程中,尽量减少人工干预,协调人工与自然的关系保留历史记忆,引导居民绿色可持续的建设意识。
3.3 野鸭湖湿地公园建设
3.3.1 湿地公园建设的目标
通过规划设计与技术植入,扩大水域面积,使得水域面积维持在平衡范围内,逐步恢复湿地渗透吸收功能。同时完善公园内的基础服务设施与游憩设施,改善附近居民点的生活环境,以湿地公园为中心带动周边向绿色生态和谐的方向发展,形成宜居宜游宜学宜研的自然乐园。
3.3.2 湿地公园建设的难点与方法
(1)附近村落与湿地公园过渡问题
野鸭湖湿地公园西北侧、东北侧、东侧以及南侧有大量的传统村落,农田与公园场地相接,如何处理好农用生产空间与生态空间是该设计的一大重点问题。
国土空间规划中对“三区三线”进行了详细阐述,湿地公园属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用地,农田属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范围内,三区互相渗透,但三线互不交叉。因此,在满足三线管控的基本原则下,在公园与农田交界处种植防护林,植物树种的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农用空间与建设空间适当进行用地置换,在边界处建立开放性小游园,与湿地公园呼应,增强联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形成特色空间,增强空间连通性与互动性。
(2)城市湿地公园设计面临的问题
城镇化导致城市面临一系列的问题,用地破碎、功能混杂、污染严重、文化泛滥等都是当前规划、建筑与景观行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文化缺失在当前景观设计中极为常见,随处可见的文化广场,以发扬文化为噱头,却做一些破坏传统文化的设计。充分挖掘城市蕴含的本地特色文化,提取文化元素应用于湿地公园,形成城市与郊野湿地的完美呼应[9]。同时,湿地公园的设计要与城市肌理呼应,构建独具特色的湿地景观空间。与周边居民增强互动性,将保护与利用的权力交给居民,共同缔造湿地公园,增强居民的责任感与参与感。
(3)湿地公园设计在可持续发展与修复生态循环的问题
生态修复是指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对自然环境、生活环境采用生态手段恢复和重新建设[10]。通过设计如何使得城市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当下最重要的议题。
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应从整体结构出发,明确全园景观空间结构,结合园内道路系统对公园进行分区规划。南部人工湿地区域,建立公共绿地净水系统,将装置景观与科普结合营造区域节点。通过净化后的水系引入人工生态浮岛,一方面恢复水体,另一方面形成自然与人工相协调的景观。建立时序发展规划,分期分时序开发建设。
3.3.3 湿地公园建设
(1)人工湿地建设
人工湿地的建设根据水域面积情况可分为两类。对于水域面积较大且防洪要求不高的湿地,可依据现状建设情况而定,可采用自然处理方式,树种以水生乡土植物为主,采用混合式驳岸,稳固河岸,减少水土流失。驳岸的硬质部分可采用天然石材,具有较强的吸附力,固坡的同时净化水体。
对于水域面积较小且防洪要求较高的湿地,一般可采用人工处理方式,在不破坏生态的情况下,采用硬质驳岸设计,搭建防洪种植槽,可种植水生、陆生的乡土灌木,柔化硬质驳岸。
(2)绿色廊道建设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如何通过生态修复手段达到生态、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人工湿地建设目的是为形成绿色廊道,将南北区域联通。通过湿地水域引进内部,利用水生植物、微生物的生理弧度,采用生态修复手段形成景观生态浮岛[11],吸收、吸附和降解水体中的污染物。依托水系建设湿地公园碧道景观,不仅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还可以丰富水域景观,体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栖息地建设
鸟类多样性对于城市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野鸭湖是一个重要的鸟类迁徙驿站,尤其是在冬季。保护区内有233种鸟类,猛禽的种类较多,繁多的猛禽数量反映出保护区拥有稳定的生物链结构。整体构建湿地公园景观格局,从水体、植被、人为干扰控制等方面入手建设,保持生态廊道的通达,加强岛屿、林地等鸟类栖息地之间的联系[12]。构建水生植物生境群,通过沉水、浮水、挺水、漂浮植物形成特有生境来调节和抑制水环境污染,从而净化水质并为水生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境。在驳岸边种植耐湿植物例如柳树、水杉等乔木,完善生境群落,达到自我调节的目的。
3.3.4 湿地公园呼吸系统建设
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的“生态绿肺”,对城市生态建设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野鸭湖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通过东北角的湿地景观“吸入”,经过大大小小的“肺泡”过滤、吸收与降解,再从西南角“呼出”,整个过程循环达到净化水质,改善环境的效果。同时,湿地景观自带海绵体功能,在雨季,储水蓄水能力增强,补充地下水,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在旱季,则能充分发挥水库作用,及时供给,调节生境,维持水平衡。通过湿地呼吸系统的建设,带动周边能源的循环利用,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和生态方面带来更多效益,提升环境质量。
4 结论
在该次规划设计中加入了人工驳岸、自然驳岸、景观生态浮岛等生态技术,重新建立生态系统,对野鸭湖湿地公园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都有着促进作用。该次设计是体现生态修复为主,在设计的过程中得出以下结论:(1)重视湿地的场地基质,增强对湿地以及湿地公园的保护,湿地管理机制越来越完善。(2)在设计中,进行思想的转变,不仅仅是在场地上进行单纯的设计,而是综合考虑,平衡综合效益,体现了新的生态公园建设。由此可见,中国在生态修复理论的研究也有着突破性的发展,但在生态修复的研究上仍要给予高度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