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研究
——基于价值网络的视角
2023-01-10徐建新刘悦雯
徐建新,付 怡,刘悦雯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越来越依赖自身所处的价值网络,基于价值网络,企业能够协同内外部的参与者,构建其商业模式,完成价值创造、传递和交付的过程[1]。既有的研究也表明,商业模式创新的频率、程度与营业毛利和CEO的业绩存在正向关系[2]。需要进一步探究的是,在价值网络中,不同商业模式的业绩是否存在差异?特定类型的企业是否存在合适的商业模式?文章从价值网络视角,选取创业板制造业企业相关数据,研究商业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一、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商业模式分类指标体系
(一)基于价值网络的商业模式架构与界定
如何实现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是当前商业模式研究的核心议题。Teece[3]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价值设计、建构、传递和变现的过程。Chesbrough和Rosenbloom[4]认为商业模式是通过一系列价值要素将技术商业化并发掘其商业价值的手段。Amit和Zott[5]则认为商业模式是通过结构、治理、交易内容等维度的设计,挖掘商业机会并实现价值创造。
价值网络指企业间构建的合作联盟系统,企业可以利用价值网络达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加快产品交付速度的目的[6]。其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的关系资源以及企业间的关系网络[7],包含了多方的组织和参与者,它们以某种规则和约定,形成了资源和能力网络,并以此为基础,向最终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达到价值共创的目的。
当前的商业世界中,网络化和生态化的趋势更为明显。因此,有必要结合这一背景,将商业模式纳入到价值网络中,进一步探讨其价值创造逻辑。在商业模式中,价值创造是核心,根据Rappa[8]等的观点,从价值网络的视角,商业模式可以划分为四个基本模块,包括价值网络的架构、价值主张的确定、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价值获取与分配的方式。企业在自身所处的价值网络中发现商机并提出价值主张,结合这一价值主张规划设计价值创造所需的流程资源,同时完善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获取及分配机制。在价值网络中,新的价值主张不断被创造、获取、分配,形成了商业模式的闭环。如图1所示。
图1 商业模式概念模型
首先,在价值网络视角下,企业需要对自身的价值主张和网络关系有明确认知,包括所处环境、行业内及上下游企业的竞争或业务关系、服务对象等,以此确定为哪些客户提供何种价值主张[8]。其次,以价值网络为基础,将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资源和能力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进行充分的整合,为客户提供更具吸引力和差异性的价值主张[9]。然后,通过合理的价值获取和分配模式实现闭环[10]。
(二)商业模式分类的指标体系
在商业模式分类的研究中,构成要素是一个重要依据。这里,根据商业模式的概念模型,在四个分类维度中提取了十个核心要素,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商业模式维度和指标
二、创业板制造业企业商业模式分类
文章对创业板制造业商业模式进行分类,选取了304家创业板制造业企业,考虑到数据的完备性,以及企业经营环境的稳定性,研究中所用数据截至2018年,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
(一)分类指标
在商业模式分类指标体系中,规模、行业等因素会对其有影响。为此,这里采用比率指标降低影响。如表2所示。
表2 商业模式的分类维度与测量
*参与的公司数量为子公司及同一母公司中其他子公司、合资合作公司数量。
(二)商业模式的分类与特征
在商业模式分类的过程中,采用聚类分析和专家打分结合的方式。
在聚类分析中,分析计算K-均值,结果如表3。聚类结果显示,所选择的样本被分成6类,其中各类别下的样本数量分别为14、60、59、67、30和74。
表3 聚类分析结果
表4为所选取变量的聚类中心值,如固定资产的比例中心值为0.130 21。在与原始数据比较之后,得到原值为21.04%。
表4 最终聚类中心
与此同时,文章将参与聚类的样本企业,请从事商业模式研究的若干学者,依据表2的测量指标,采用独立专家打分的方法,得到商业模式分类的划分,在此基础上,取两者的交集,得到如表5的分类、特征与典型企业。
表5 商业模式分类、特征、典型企业及企业数量
以不同商业模式中的典型企业为例来描述其不同特征。
1.H-L-M型
销售以若干大客户为主,制造成本高。研发投入少,品牌推广费用较低,轻资产型。属于低利润的加工制造型企业。
典型案例:阳光电源(300274)。阳光电源主要提供从事光伏逆变器的研发与制造以及电站开发和储能等业务。阳光电源的客户以大客户为主,包括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国投电力等。其中,电站开发的收入高达公司收入的40%(2021年电站开发收入为96.76亿元),主要是重资产、周转慢、低毛利的新能源发电站。在光伏逆变器行业,阳光电源作为开拓者,在市场上已有一定知名度,目前品牌推广投入不高。最近5年,阳光电源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与总资产的比值分别为:6.61%、14.81%、11.44%、13.56%、12.96%,该比值远远小于40%,属于轻资产型企业,维持竞争力所需的成本较小。2021年,阳光电源国内业务毛利润率为24%,净利润率为10%。
2.H-L-RD型
销售以若干大客户为主,品牌推广投入较低、研发投入占比较高。属于注重研发的成长期企业。
典型案例:中光防雷(300414)。中光防雷主要提供防雷电产品及其解决方案,应用于电力、石化、通信等行业,典型客户包括华为、爱立信、中兴通讯等。截至2021年,中光防雷共有32项产品,其中12项在进行测试或研发中。在研发投入方面,2021年较2020年增加1 000万元,增长25.54%。
3.L-L-M型
销售集中度较低,研发及品牌推广投入较低,有一定市场占有率。这类企业多属设备等固定资产投入较高的重资产加工型企业。
典型案例:钢研高纳(300034)。钢研高纳主要以订单生产方式,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动机装备制造企业、大型发电设备企业提供合金类产品,如高温合金、铝合金、镁合金和钛合金等,并向冶金、化工等行业内企业提供耐高温热端部件。钢研高纳在铸造高温合金和新型高温合金两类产品领域拥有全生产流程和全核心部件的装备能力。钢研高纳共研制各类高温合金120余种,种类占全国合金80%以上。
4.L-L-RD型
销售集中度较低,无形资产占比较低,研发投入及品牌推广投入较高,固定资产投入不高。属于成长期的轻资产研发型企业。
典型案例:瑞凌股份(300154)。瑞凌股份是一家技术驱动型企业,主要产品为逆变焊割、焊接自动化设备及相关配件。国内焊割设备行业的企业数量众多,产业集中度较低。瑞凌实业重视自主创新和研发投入,截至2021年,取得发明专利5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100余项。同时,瑞凌股份还致力于线上销售转型,并通过社交平台推广公司品牌。
5.H-H-RD型
销售集中度较高,以大客户为主,无形资产占比相对较高,研发投入和营销投入较高,品牌、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依赖度高,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依赖度不高。属于品牌型制造企业。
典型案例:开山股份(300257)。开山股份主要产品为压缩机、地热成套设备,并从事地热新能源开发。主要客户包括中联煤层气、兖州煤业、中石油华北油田等。开山股份在压缩机市场拥有多种客户,在国内建立了完善的产品代理销售渠道,同时也在全球多地设有营销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热成套装备,2021年,开山股份研发投入超1.1亿元。截至2021年,开山股份拥有各项有效专利152项。
6.L-H-RD型
销售集中度低,研发及品牌推广投入高,无形资产占比高。多属于品牌研发型企业。
典型案例:迪瑞医疗(300396)。迪瑞医疗主要产品为医疗仪器、诊断试纸、免疫试剂等。迪瑞医疗的产品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围绕自主研发产品进行市场推广和渠道建设,进行了产品结构优化,拥有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涵盖了七个细分领域。截至2021年,迪瑞医疗研发技术人员共367人,占职工总数的23%,获得发明专利102项。
三、商业模式的类型与业绩的关联性
商业模式与业绩是否相关?这是一个有争论的议题。本研究在利润或销售收入等指标之外,试图选取更为广泛的财务指标,比较不同商业模式在这些指标上是否存在差异。
(一)业绩测量的指标选取
企业业绩通常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衡量,综合相关研究[14,15],文章确定如下四个维度,并从每个维度选取具体指标。
盈利能力:获利能力是企业经营目标的核心,是衡量企业业绩的核心维度。
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是对企业偿还短期和长期债务的能力和程度的度量和描述,稳定的偿债能力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营运能力:衡量企业综合运作各种资源从而获取利润的能力。
发展能力:又称成长能力,是指企业扩大规模、增强实力的潜在经营扩张能力。
研究选取的具体指标如表6所示。
表6 业绩测量选取的具体指标
(二)数据的预处理
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首先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财务指标中的适中指标和逆指标进行同趋化处理。适中指标包括了资产负债率、资本强度以及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逆指标主要与成本相关,包括销售费用比率、经营成本比率、管理费用比率、销售费用率以及商业周期。依据相关学者的研究,采用逆指标正向化的处理方法[16]:
f(xi)=a-xi
(1)
其中a为任意值,选取
f(xi)=-xi
(2)
对于适中指标,采用常用的倒数法来处理[17]。
之后,再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使其转化为无量纲的标准化数据,以消除量纲影响,标准化(Z-score)公式为:
(3)
其中
(4)
(三)因子分析的适应性检验
通过Barlett球形检验和KMO检验来判断所选取34个绩效指标是否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KMO值大于0.6,且Sig值小于0.01,可以进行主成分分析。
(四)提取公因子
采用SPSS对选取的33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累计贡献率超过80%(80.718%)的11个公因子,如表7所示。
表7 因子分析解释的总方差
(五)因子变量解释
运用方差最大的正交旋转法进行因子旋转,得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并由此得到11个公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5种能力因子,分别是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营运能力和混合能力因子。
之后,以旋转之后的因子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出企业业绩的综合得分F:
F=(F1×18.362+F2×15.531+F3×10.458+……+F11×2.916)/80.718
(5)
在得到的各企业得分业绩表中,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有163家,综合得分为负。第一类14家H-L-M型企业中排有11家排名在前150名,这类企业绩效排名较高;其他类型的百强企业比例在三分之一左右,得分较为接近,不存在明显差异。得分前十的企业中,第6类企业有4家,第1、5类企业各有2家,第2、4类企业各有1家。将不同类型商业模式的样本企业综合得分计算平均值之后,得到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不同商业模式类型企业所得分数平均值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现有的样本数据显示,中国创业板制造业的整体绩效水平偏低,研发投入和品牌效应都有不足。可能的原因是创业板制造业企业开办时间较短,处于成长期,在持续的研发投入上力有不逮,而品牌效应的培养也同样需要时间。
考察不同的商业模式,样本企业还显示,客户群体较为集中的企业综合得分高于客户群体分散的企业;对品牌影响力较为重视的企业得分高于品牌投入较低的企业;企业商业模式以加工制造为主的综合得分要比研发型企业高。但综合绩效水平最高的并非H-H-M型企业,即注重品牌效应、客户集中度高的加工型企业,而是H-L-M型企业,即客户集中度高、但品牌知名度较低的加工型企业。这一结果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现状相吻合,总体来说,中国制造业还是以加工环节为主,品牌溢价低,企业不重视品牌建设,缺乏投入意愿,反而降低了营销成本。
这一现象带来的启示是,中国制造业企业以往的发展路径主要依靠下游市场端需求的高速增长,以低成本占领低端市场为手段,以传统领域追赶为起步,以模仿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或商业模式为范式,对品牌和研发的投入不足。这种发展路径有利有弊:一方面,这种商业模式容易快速增长,做大规模,但另一方面却根基不牢,难以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因此,中国如今在制造业和高科技领域不得不面对大量的“卡脖子”困境。
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如研究中所提及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和转型路径也非常清晰——注重研发和创新投入,在业务上更为聚焦于价值链的特定环节,走专精特新之路,成长为“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等“精一赢家”。针对这一发展方向,李平等学者提出了T型战略[18]。这是众多中小制造业企业成长和升级的合理路径,也是中国经济韧性增长的重要承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