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轴-轮理论的肠道菌群研究进展*
2023-01-10李吉武余丽华陈梦子李双蕾
李吉武 余丽华 陈梦子 李双蕾
(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广西 南宁 530023;2.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广西 南宁 530023)
目前,肠道菌群成为现代科学研究关注的热门。随着深入的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学与中医学理论存在不谋而合之处。中医学与微生态学在原理上有着统一性[1]。本文就中医“轴-轮”升降理论进行浅析,综述肠道菌群的相关研究进展。
1 元气升降与肠道菌群的概述
圣贤认知自然与人“一元气”论。《素问·五常政大论》谓:“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天人合一气,分则阴阳二气,保持着制约平衡时态,为“阴平阳秘”和态。肠道菌群对宿主的作用机制,在某些方面与中医“气”存在相似之处[2]。正常肠道菌群在人体内形成共生与拮抗,维持着机体的动态平衡,达“阴阳和”常态。因内外环境的改变,导致微生态系统的失调,产生“阴阳失衡”的疾病状态及临床表现。认为肠道微生态体现了中医整体观、系统观、恒动观、平衡观和中土思想等[3]。中医整体观、阴阳平衡学说、藏象学说、体质学说、正邪致病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可用来解释肠道微生态和宿主之间的关系[4]。目前中药[5]及针灸[6]等调整机体肠道菌群作用,促进肠道微生物群自愈,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动态平衡。气机升降有序是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及物质代谢“内稳态”的必要条件[7]。针灸以阴阳平衡为期,与肠道菌群稳态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从气机升降理论可析针灸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8]。
2 中医轴-轮理论与肠道菌群的关联研究
2.1 升降运动与轴-轮理论浅析 圣哲认为人效法天地之道,升降运动是天地自然的根本形式。《素问·五运行大论》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也”。周而复始,升降有序,形成了四时五脏时空维度。《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藏气法时论》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中土居五行之央,行气以爰万物。黄元御阐述“土枢四象,一气周流”学术思想。彭子益提出“轴-轮”学说,健运中轴以动四轮。人体消化道内栖息着数量庞大的肠道菌群,这些共生微生物对宿主的消化、营养、代谢、免疫、情绪等生理心理活动都有重要影响[9]。肠道菌群失调与心、肝、肺、肾等疾病有着关联性,肠道微生态作用与中医“中轴-四轮”理论有着“道器”暗合之处。
2.2 中轴-脾胃-肠道菌群的相关研究 脾胃央土居中,为升降枢纽,维系四维。黄元御认为脾胃为中轴,肝肾心肺谓四轮。肝肾之气随脾气左升,心肺之气从胃气右降。肠道菌群是生物体胃肠道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参与生物体所有生命活动[10]。肠道菌群及相关肠壁组织等在消化、吸收、排泄、免疫等方面反映了中医学“脾”的功能变化[11]。中焦阳虚阴盛,寒湿或湿热中阻,困阻轴转健运。肠道菌群平衡是脾主运化的主要生理功能,而菌群紊乱是脾虚湿困的重要病理因素[12]。《灵枢·本神》曰:“脾气虚……五脏不安”。肠道菌群失调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精神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等多种疾病的发生都有关[13]。近年来,肠道微生态治疗方法不断研发,尤在粪菌移植方面得到运用发展。中医药通过调治脾胃功能,恢复机体阴阳平衡,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状态。
3 中气轴-轮维动观与肠道菌群的相关肠轴研究
中医的“脾”土概括了胃气、大小肠等作用。《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脾、胃、大肠、小肠……仓廪之本……通于土气”。《灵枢·本输》曰:“大肠小肠皆属于胃”。脾胃为中轴,其他四脏为轮用。《素问·玉机真脏论》云:“五脏者,皆禀气于胃”。《四圣心源》注重中气轴运作用,依赖于五脏运动升降气机。肠道菌群的微生态与机体形成了稳态环境,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等紊乱破坏肠道屏障,肠道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炎症免疫等反应。微生物群通过肠-脑轴、肠-肝轴、肠-骨轴、肠-血管轴和其他轴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14]。
3.1 中医脾-肾轴轮与肠道菌群肠-肾(骨)研究 《黄帝内经》有“脾-肾”轴说。《素问·五藏生成》曰:“肾之合也,……其主脾也”。《难经》从运气角度看“癸水合戊土肾”[15]。脾土承运化万物,肾水海纳容藏之。《四圣心源》云:“戊土下行……降于下则为肾”。中土健运,水土合德。《医宗必读》曰:“夫脾具土德……土不凌水,水安其位,故脾安则肾愈安也”。如肠道微生菌紊乱失调,肠上皮屏障结构及功能破坏,肠黏膜生物屏障受损,导致菌群代谢产物增加,激活免疫反应,引起了机体系统炎症反应,导致CKD 及并发症发生。目前研究[16,17]表明,肠道菌群是CKD“肾-肠轴”的中心环节,其结构功能改变可能参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导致且加剧了CKD 进展及并发症的发生[18]。通过调节机体失衡的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可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生进展,“脾肾亏虚、浊毒内蕴”是CRF 乃至尿毒症的基本病机[19]。紧扣“浊毒”病机,通腑泄浊方可调节肠道菌群清除CKD 模型大鼠尿毒症毒素,达到延缓肾损害进展的目的[20]。
中医认为脾主肌肉,肾主骨生髓。《难经·二十四难》曰:“骨肉不相亲……骨先死”。骨肉相连,健脾壮骨。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通过调节免疫、细菌代谢产物及钙的吸收与代谢过程,参与骨形成和骨吸收直接影响骨代谢的调节,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且经益生菌、益生元及天然中草药改善GM 失衡后,骨质疏松症得到改善[21]。
3.2 中医脾-肝轴轮与肠道菌群肠-肝研究“脾-肝”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曰“肝足厥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土载万物生木,木气发陈敷和,土疏得旺木,否则“土壅木郁”。脾土中轴,肝木升轮。《四圣心源》曰脾土“左旋则化木火”,否则“土弱而不能达木,则木气郁塞”。肝脏与肠道共源于胚胎前肠,由门静脉系统相通互联,形成“肠-肝轴”。肠道屏障参与肝病形成,发病机制与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通透性增加,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内毒素等有关。肠道菌群对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肝病、肝性脑病、肝硬化、肝癌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炎等有重要影响[22]。基于肠道微生态与脾胃升降关系论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方用药,符合中医理论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的机制[23]。肠道微环境是从脾论治肝病的重要生物学基础,运用中医药干预手段调节肠道菌群丰度及其代谢产物、平衡肠道微环境,进而影响肝脏代谢和免疫应答[24]。
3.3 中医脾-心轴轮与肠道菌群肠-心(脑)研究 《黄帝内经》早述心脾相关。《灵枢·经脉》曰:“脾足太阴之脉……其支者,别上膈,注心中”;《素问·玉机真脏论》曰:“心受气于脾”。中医认为脾亦属长夏,而心火主夏。脾土左升助木化火,《四圣心源》言:“己土东升,则木火生长”。脾主运化统血,心主血脉助血行,维持心脉血液运行。脾病则传变于心,如《类经》云:“若脾不能运,而逆气攻心,其痛必甚,有如锥刺者,是为脾心痛也”。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密切相关。菌群失调、肠道屏障破坏、肠道菌群移位相关的慢性炎症、三甲胺、三甲胺-氧化物、胆汁酸、短链脂肪酸、吲哚硫酸盐等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均被证实[25]。“心脾相关”理论认为肠道微生态与心血管疾病有相关性,从“中土思想”论治心系疾病[26]。
中医认为脾主意,志在思;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共同表现情志思维活动。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其产生依赖脾土功能活动。肠道菌群通过代谢产物产生或改变神经递质、激活免疫信号通路和作用于迷走神经、免疫系统等途径影响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形成了肠道菌群-肠-脑轴。通过益生菌、益生元、粪菌移植及膳食调整等调节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改善宿主心理生理状态,消除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27]。
3.4 中医脾-肺轴轮与肠道菌群肠-肺研究 中医之识“土能生金”“土腹藏金”。《素问·经脉别论》云:“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灵枢·本输》曰:“肺合大肠”,世谓“培土生金”。中土助金气降敛,成金收水藏之行。《四圣心源·劳伤解》曰:“中气者……升降金木之轴”。目前肠道微环境研究热点为“从肠治肺”提供了科学内涵[28]。肠道菌群与过敏性哮喘有相关性[29],调节肠道菌群可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0]。根据中医理论学说,从现代机制研究方面,阐述重型新冠肺炎患者肺肠同治的合理性与可行性[31]。
随着对肠道菌群相关生理及病理认识,运用中医思维浅析其作用,从肠道菌群角度简述“轴-轮”升降理论,期借现代研究创新与守正中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