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生源背景下高职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2023-01-10郭茂华张来军黄晓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生源多元化院校

郭茂华 张来军 黄晓璐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2006 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2019 年3 月5 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并要求“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 万人”[1]。这意味着我国高职院校生源呈现多元化态势,不仅包括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还包括具有高中、中专学历或同等学力的社会人士。基于这一背景,高职院校的教育将面临种种问题[2]。学生和教师作为学校最活跃、最能动的要素,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多元化背景下高职学生培养及师资队伍建设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

1 多元化生源背景下高职学生的新特征

1.1 学生年龄跨度增大 以往高职一年级的学生以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年龄基本在16~19 周岁。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被纳入培养范围后高职学生的年龄跨度明显增大。校园里会出现很多“大”学生,教师在课堂上会同时看到青年、中年,甚至比自己还要年长的学生。这将是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1.2 学生的社会角色多样 高职学生的社会角色除了学生、子女两大社会角色外,还将增加父母、职工、下岗职工、退役军人、农民等新的角色。这些新角色的特殊经历将会对学生群体的学习观、价值观等产生一定影响,也迫使学校必须改革培养方案和学生管理工作。

1.3 学生学习能力差别大 社会生源的学生学业基础差别较大,有的学生只有初中学历,有的是高中学历,还有一些已经从高专或高职毕业的学生。不同学业起点的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偏好等方面的差异较大,学校必须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和管理方法。

1.4 学生学习需求个性化 应届高中毕业生生源会对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有普遍的需求;退伍军人和下岗工人往往希望学习更加实用的专业技能,获得一技之长,并且在短期内完成学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以便在就职和再就业中获得优势;农民工则希望通过新技术培训或学历提升,使自己在现有职场中能够胜任更为重要的岗位,从而获得薪酬与职位的提升,或者能胜任薪酬更高的职业;而新型职业农民除了对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有学习需求外,往往还想学习现代化经营管理知识,成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及乡村振兴的新力量。

2 多元化生源给高职教学带来的挑战

高职扩招百万是新时期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一种赋能,扩招将带来高职院校办学的新变化,无论是学业评价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还是师资队伍建设等,都将遇到新的问题。

2.1 设定多元化的学业评价方法 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且始终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3]。多元化的生源背景下,学生入学前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对新知识接受能力相差悬殊、综合素质差异较大,因此要设定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评价方法。传统的理论考试加技能考核显然已不再适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同时注重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创新性评价、个性化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以充分发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学生的学业成绩不但有日常课堂表现、学期末的考核,还可以有对课程某一知识点的创新理解和技能突破等。

2.2 探索适应多元生源的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原本就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教育类型,具有丰富社会经历的社会生源对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与质量提出了更实际的要求。当前高职教育普遍存在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脱节的情况,培养的学生职业素质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企业岗位需求。有研究者[4]提出“双导师协同育人”模式,以稳固校企合作关系、建立理论与实践互补相长的教学方法。也有研究者[5]提出“精准教育模式”,针对不同背景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另外,根据《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中“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的原则,院校可综合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及弹性学制等形式实现[6]。夏福顺通过对454 位退役军人的调查,针对教学方面提出一下3 点建议:(1)优化课程内容:以基础性、实践性知识为主,以退役军人能够接触、能够感知的案例为导向,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实际映衬理论”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吸收。(2)改革授课方式: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向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主动利用网络技术积极探索、明确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而将学生学习的过程发展为学生探索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3)组织学生活动:院校可以通过组织红色文化互动、军营文化研讨会、传统文化活动等方式,活化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体贴。

2.3 与1+X 证书制度深度融合 2019 年4 月《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出台,并立项了2 批“1+X 证书”试点院校。多元化生源中拥有一定技术技能但缺乏职业学历教育的学生,这将有助于“1+X 证书”制度的落实。反而观之,“1+X 证书”制度的实施,也可以满足不同生源的学习的目的、增加其就业渠道,为职业教育开辟新的出路。这不仅顺应了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同时也保证了多元化生源教育的质量。

2.4 针对多元化生源制定多元化生源人才特色培养方案

2.4.1 高职院校可针对生源的特点确定学生分类 培养对象的分类是最重要的环节,新生入校后,可以根据学生的来源和特点以及通过调查学生的发展意愿,将生源分为应用研究类、应用技术类和操作技能类3 种类型。(1)应用研究类。大部分的高中统招生归于应用研究类,这类学生文化基础较好,有较强的自律性,具备从事对应职业的综合素质和一定的创新潜力。另外,部分学生还具有专升本的意愿。对于此类学生的教学,需要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2)应用技术型。把通过学院自主招生选拔的高中毕业生归于应用技术型。他们是通过参加学院自行组织的综合素质测试择优录取,文化测试的要求明显低于普通高考,但这些考生往往在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和艺体特长等方面表现出更多的优势,这类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毕业后多数在企业基层从事各种基层管理工作。(3)操作技能型。对口单独招生及扩招生属于此种类型。对口单独招生主要面向中职类考生,这类学生在中职阶段已经接受了较为系统的基本专业技能训练,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但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少有升学的意愿。这些学生能掌握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现场技术指导和组织能力,毕业后主要从事基层工作。

3 种类型的划分是可以动态调整的,因学生类型的划分是从学生入学开始的,他们此时对所学专业没有形成成熟理性的认识,选择类型的时候可能出现定位不准确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可在第一学期末和第二学期末再次进行调查分析,在内部做出调整。比如,针对对口招生的学生,如果有升本意愿,可以根据学生意愿及客观评估,纳入应用研究型。

2.4.2 结合职业岗位需求深化改革课程和教学内容 对不同类别的学生采取公共基础课及专业课不同的教学内容。

2.4.2.1 基础素质模块教学 基础素质模块突出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综合文化素质与身体素质的培养,是每类学生都应该掌握的,不同生源间英语水平相差较大,因此英语的教学可以适当调整培养目标和考核标准,以实用为准、够用为度,让各类学生都学有所获。针对应用研究型学生,因为学生有升本意愿,要适当增加英语的教学,可以增加选修课时,满足此类学生的学习需要。

2.4.2.2 职业基础模块教学 3 种类型学生培养目标与发展规划不同,对此模块的学习要求也不一样。应用研究型学生因为有升本需求,而专业基础课程作为升本考试主要内容。因此,教学应更加深入,让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内部联系,将知识进一步的内化。后2 种类型学生在此模块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设为学生理解、并为职业技能模块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2.4.2.3 职业技能模块教学 鉴于3 种不同类型学生在之前教育阶段存在专业知识上的差异,应尽可能地按需制定教学计划,这也是进行分类教学的主要领域。应用研究型学生没有相关专业课基础,应加强专业课理论知识的学习;根据应用技能型与操作技能型学生前期对该模块知识的掌握或个人发展意向,适当增加技能的训练。

3 多元化生源背景下新型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提升教学质量、深化教学内涵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高职院校要打造一支多类型的师资队伍,以适应生源结构的变化。首先,要整合校内优质教师资源,通过引进人才、在职教师提高学历教育、增加企业实践等措施,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社会服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其次,协同校际资源,在同一区域办学的,如大学城、科教园区等,可借助园区内其他院校的专业师资和优势教学力量,形成校内外师资合力。最后,深入校企合作,聘请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以及社会培训机构的优秀师资,共同参与人才培养。

4 多元化生源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意义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还是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己任,教学活动依然是以就业为向导。但面对不同生源,复杂学情,培养方案也要多样化发展。在多元化生源背景下的教育改革,进行培养模式的研究意义重大。

首先,探索适合不同生源特征培养模式,可以将原本是一种教育负担的生源间差异转化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之路,并且能在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上各尽其才,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目的。其次,探索适合不同生源特征培养模式,有助于学生对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加牢固的掌握本专业的技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再次,通过新的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优点,以利于学生更好的实习和就业,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巨大需求,适应社会的发展。最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对多元化生源进行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顺应了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践行了新时期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猜你喜欢

生源多元化院校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论高职院校农村生源班级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路径
多元化——写作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