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组织机制调研及人员配备的可行性策略
2023-01-10商颖军陈希刘富强赵梦
商颖军,陈希,刘富强,赵梦
(1.保定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河北 保定 071000;2.中央农业广播学校保定分校,河北 保定 071000;3保定市农业科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必须逐步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解决过往农村环境的脏乱差问题,真正改善农村环境,为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引导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对于组织机制的要求较高,必须保障人员配备的合理性及完备性,才能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及方针要求,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持久动力。然而绝大多数地区没有农经人员编制,极少数为事业编制,乡镇农经工作一般由乡财政所工作人员或其他编制人员临时兼职;绝大多数乡镇的农经经费由乡政府统筹或没有专门的办公经费,上述问题的存在,会对美丽乡村建设成效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此,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增强农村整体发展活力。
1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组织机制调研及人员配备中的问题
1.1 认知程度不高
绝大多数地区未能意识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在实践中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导致建设工作的规范性不足,难以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特别是在农经工作当中存在形式化问题,未能认识到其现实意义,无法引导工作人员提升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缺乏有效的宣传手段,难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认知,导致懈怠情绪的出现,未能真正体现农经人才的价值[1]。
1.2 投入经费不足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相关部门的财政压力较大,因此会对实践工作的开展造成限制。目前农村地区未能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构建长效经费保障机制,如果出现财政紧张的情况,则会对整体建设效率和质量产生影响。例如,办公设备过于落后,且无法保障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使其工作热情受到打击,不能全身心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当中。
1.3 人才队伍力量薄弱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任务紧迫且涉及范围较大,因此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作为保障。目前农村地区的人才队伍力量薄弱,这也是影响建设工作推进成效的主要因素。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对先进技术和设备不够了解,缺乏严格的培训机制,无法顺应当前信息化建设的潮流和趋势,在工作中仍旧采用传统方法,工作方式滞后性问题显著。
2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组织机制调研及人员配备的可行性策略
2.1 明确部门职责
应该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及内容,加强协同配合,充分发挥各岗位人才的价值,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保障立法的科学性及民主性,尤其是要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出发优化法律法规体系,增强其可操作性,避免在执法中遇到较大的冲突和矛盾[2]。充分发挥各部门的执法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在工作中形成强大的合力,落实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按照《新农村建设重点任务责任分工表》中的相关内容,明确部门职责及完成时间,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比如各县人民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要严格制定工作方案和编制“四个一批”任务计划表,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市农业农村局要严格落实“空心村”的治理工作。
2.2 优化管理体系
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保障组织机制的高效运行,在此过程中应该以权责一致为基本原则,做好农经管理部门的资源配置,明确参公编制和行政编制的差异性,培养更多的先进人才,提高当前工作队伍的整体水平。制定合理的人才招聘及培训机制,吸引更多人才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当中,可以通过公开招录的方式引进专业人才,弥补当前工作人员的缺失[3]。注重拓展培训方法和内容,使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信息化系统的操作方法,以便减轻自身的工作负担,实现资源的高效共享。增进工作人员和群众的交流沟通,了解群众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及意见,坚持走群众路线,履行基层部门的职责。在经济活动当中,要体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有效维护群众的监督权和参与权,在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决策时做到群策群力。
2.3 加大资金投入
充足的资金保障是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长效推进的基础与前提,因此应该结合当前工程项目建设要求,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增进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交流,了解农村地区发展中的现实性问题及矛盾,保障建设工作的常态化[4]。将基础设施设备投入纳入资金财政预算当中,改善农村地区的物质环境,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注重办公场所的建设,为基层管理提供可靠的保障,尤其要对老旧的办公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使其更加符合新时期工作要求。
2.4 完善法律法规
为了促进依法行政能力的增强,还应该对当前法律制度体系予以完善和优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增强整体工作规范性及秩序性。顺应当前法治化建设的要求,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在执法过程中保证透明性和公开性,增强依法行政理念[5]。从法律层面强化管理规范的重要性,真正在管理工作中强化落实效果,防止造成形式化的问题。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发展状况,优化各项规章制度的细则,使其在建设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起到良好的约束效果,解决传统工作模式下的混乱性问题。
2.5 开展宣传工作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政府的工作,还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因此应该积极开展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共同构建全员参与的局面,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氛围。增进上下级部门之间的密切交流,及时汇报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成效,针对其中的问题加以分析和评估,在未来工作中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除了利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开展宣传外,还应该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作用,提高群众的思想认知,使其能够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积极推进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6]。只有坚持走群众路线,才能高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3 结语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具有长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对于组织机制和人员配备的要求较高,必须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持,才能促进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但是,在实践中往往存在对该工作认知程度不高、投入经费不足和队伍力量薄弱等问题,限制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效率,影响了质量的提升。为此,应该通过明确部门职责、优化管理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法规制度和开展宣传工作等途径,增强整体管控效果,落实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