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公共数据平台建设的岱山探索
2023-01-10岱山县公共数据平台建设专班
文/岱山县公共数据平台建设专班
县级公共数据平台是基层治理、公共服务、产业发展“三个功能的集合”,要遵循一体化、智能化的建设要求,构建数据归集、治理、共享、开放和安全管理等能力,支撑数据高效共享、应用迭代创新
数字化改革的“152”体系中,“1”是基础,县级公共数据平台则是基础的基础。“1”的内涵是清楚的,但“1”的外延尤其是县级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以下简称“县级公共数据平台”)的外延,还需要继续探索。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和省大数据局“揭榜挂帅”安排,岱山承接了县级自建模式试点,积极探索它的外延,加强与省市平台的互联互通,形成增量数据近4000万条,初步形成了“152”体系在海岛贯通落地的现实路径。
功能定位
县级公共数据平台是为县域治理现代化服务的,离开它的有力支撑,县域数字化改革和现代化治理无从谈起。县级公共数据平台初级阶段就是装进去各类数据,高级阶段就是生产数据、处理数据,生产数据+处理数据=数据平台。岱山公共数据平台是基层治理、公共服务、产业发展“三个功能的集合”。
(一)基层治理功能
“基层治理功能”就是实现与基层治理“141”体系的贯通,并为“数字海岛”“未来社区”“未来乡村”等基本单元落地提供数据支撑。
贯通数据。归集省市回流数据、县级原有自建系统数据、实时感知数据,并多维度提取数据要素、标签化治理和智能关联,形成数据增量,构建了海域治理、人口治理、社会信用等一系列海岛特色社会治理数据专题库。目前积累了近2000万条治理类数据、并根据场景需要展开相关的数据治理和清洗工作。
贯通应用场景。着眼于应用场景落到县级部门和乡镇,为特大型工地“智慧鱼山”、县域“平安精智”、秀山乡“数字海岛”、长涂镇“未来乡村”等社会治理类应用场景提供了数据支撑。目前支撑的应用场景达7个。
贯通体制机制。初期,县级应急指挥中心、智慧城管指挥中心、矛调中心、海洋渔业指挥中心等多平台统一进驻公共数据平台,实现条块合一、终端合一、指挥合一。当前,着重构建社会治理大联动机制,推动事件处置流程合一。下一步,将着重建立乡镇统一指挥调度体制,并延伸治理末梢到网格一级。
(二)公共服务功能
“公共服务功能”就是为海岛城市数字生活、社区服务、物业服务、养老、健康、教育进行数字赋能。
构建数字生活新平台。探索建立岱山数字生活新平台,取名“新生岱”,作为数字时代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提供市场主体不愿意、不能够提供的数字生活民生服务。正在贯通各领域数据资源,为岱山群众提供出行购票、教育、医疗、旅游、物业、养老等多维数字生活服务。目前该平台已试运行。
为民生应用场景提供数据支撑。围绕群众高频需求,贯通民生领域数据接口,推动了海岛智慧养老“岱山安养”、海岛医疗急救等2个民生应用场景上线浙里办。
通过流程再造完善公共服务。努力解决静态的政府公共服务与动态的实时数据不匹配的矛盾,通过公共服务功能集,及时掌握如停车、就医等民生领域资源分布实时状况,实现快速响应、业务流程再造,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实现数字孪生。
(三)产业服务功能
“产业服务功能”就是为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和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为“产业大脑”进行数字赋能。
建设公共数据资源中心。探索形成“政府主导、全民所有、市场配置、社会共享”的公共数据资源生产关系,成立100%国资的岱山数字资产公司作为公共数据全民所有权代表主体,积累20万岱山人民经济活动形成的各类数据并进行开发利用,探索数据应用效益“颗粒归公”的体制机制。目前已累积多维度经济活动类数据100万余条。
赋能化工(合成树脂)产业大脑。依托公共数据平台的云资源,部署石化(合成树脂)产业大脑数据中心,推动政府侧、企业侧、市场侧数据流通交换。该项目已经启动实施。
能力和架构
数据平台的能力来自于数据、算法、算力。岱山公共数据平台的架构是四层,第一层是基础设施体系,主要解决算力的问题;第二层是数据资源体系,主要解决数据的问题;第三层是应用支撑体系,主要提供各类共性算法、组件、模型能力支撑;第四层是业务应用体系,为各类场景提供拼装业务应用。
纵向来看,平台有四个支撑体系。一是政策制度体系。县域主要是在业务流程再造、数据共享开放等方面制订配套制度,修订或废除与数字化改革要求不匹配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二是标准规范体系。县域主要是落实省市数字化改革平台支撑标准、数据共享标准、业务管理标准、技术应用标准、政务服务标准、安全运维标准、系统应用集成标准等。三是组织保障体系。建立县委常委担任“操盘手”的组织保障机制,“项目化实施+专班推进”工作。四是网络安全体系。严格落实等级分级保护要求,加快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体系、公共数据和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体系,构建覆盖物理设施、网络、平台、应用、数据的网络安全技术防护体系。
平台严格遵循搭建公共数据平台的“互联互通、以用促建、经济适用、共建共享”原则,贯穿了五大环节即数据编目、数据归集、数据治理、数据共享、数据安全。实际要关注三个环节:
数据怎么来?关键是要做好县域数字资源的编目和归集。数据归集是系统工程,县域层面可调度的人力、技术资源必须要实现核心聚焦,要在“按需归集”和“应归尽归”两个原则中找到平衡点。
数据怎么用?关键是要实现数据的开放共享。一是提供数据接口进行数据共享,包含对特色专题库的元数据和库表数据进行分享。二是提供对库表进行提供授权的功能,将无条件共享、受限共享数据经归集、治理后形成岱山县数据资源池。数据开放层面依托市公共数据开放网站实现数据开放,其中受限开放类数据通过市公共数据平台开放域系统授权实现。
安全怎么管?关键是人才和制度。率先成立岱山县数字化改革专家库,邀请省内知名数据安全专家对数字化改革应用系统、网络数据安全进行评价评测,并出台了《岱山县数据安全组织管理体系》《数据共享、回流安全管理规范》《开发测试环境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等数据安全规范管理制度。
县级公共数据平台能力和架构建设的根本,是遵循一体化、智能化的要求,全面支撑数字化应用,注重平台建设的针对性,坚持需求导向,构建数据归集、治理、共享、开放和安全管理等能力,支撑数据高效共享、应用迭代创新,最终统于省市县三级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
需要注意的问题
合理投资,注重实效。处理好信息化项目建设先进与实用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现有政府现有信息网络平台和软硬件资源,注重推进数据、接口、流程处理的标准化,需求导向、先进适度、不贪大求全,强化基础共性支撑。当前尤其要防止一哄而上建城市大脑,片面追求高、大、炫的硬件条件。县级公共数据平台建得扎实了,县域城市大脑也就在了。
自我造血,持续运营。县级公共数据平台将成为普遍性的基础设施,要充分考虑它的可持续运营。要探索政府主导、科技公司共建、全社会共享的市场化机制,注重多元合作,积极稳妥探索公共数据资源市场化的路径,注重保障建设运营主体的发展权益,提高人才活力,实现社会资本与政府双赢。
体制顺畅,人才为本。建立党委、政府领导下的组织保障、项目统筹、管理运营、人员培训、考核评估等相关工作机制,提高部门积极性和乡镇主动性。党委政府要真正关心人才、尊重人才、支持人才,为各方面人才发挥作用提供最大努力的保障。
资源姓“公”,共建共享。公共数据资源姓“公”,所有权一定要牢牢把握在政府手里。数据资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要推动政府、数字公司、社会各方共建共享,知识产权要签订协议掌控,避免受制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