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计划处
2023-01-10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积极对接落实重大国家战略,以全省“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和水利项目储备管理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为抓手,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着力完善各类规划编制,切实加强项目谋划储备,扎实推进水利前期工作,积极落实各级水利投资,全力加快投资计划执行、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着力完善各类规划编制
一是开展我省水网规划编制。根据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等战略决策,积极对接水利部国家水网规划纲要,有效衔接国家水网建设布局和重点任务,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进一步研究完善我省水网体系。各市要谋划本行政区域水网布局,4 月底前形成市级水网规划思路报告报省水利厅,省级10 月底前完成规划初稿。
二是根据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完成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安全保障规划,研究制定“十四五”时期实施方案。黄河流域相关市要重点围绕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生态保护修复、水旱灾害防御、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水文化等方面,全面梳理目标任务,谋划具体落实措施和重点工作,提出“十四五”分年度任务清单,5 月底前完成市级实施方案,6 月底前完成全省实施方案。
三是结合水利部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总体安排,继续编制和完善我省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将划定的涉水生态空间、现有及规划的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与省市县三级的国土空间规划进行符合性、协调性分析,将涉水生态空间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边界落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提出“十四五”水利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各市县要按照分级管理原则,依据《山西省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作图技术要求》,加快推进市、县级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编制工作,于10 月底前基本完成,省级在市级基础上于年底前完成全省规划编制。
四是对照已经印发的《水利部“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山西省“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加紧完善“十四五”规划,3 月底前各市将本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报省水利厅备案、厅有关业务处室编制的各专项规划报省发改委备案。
五是开展“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2021 年度实施监测评估工作。对照国家、省及各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总结2021 年规划主要目标指标、重大水利工程、重大改革举措和任务进展情况及成效、剖析存在问题及面临的风险挑战,研究提出进一步推动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各市在2 月底前完成本行政区监测评估工作,3 月底前完成全省监测评估工作。同时,要分解“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总目标,明确2022 年度建设任务,并从前期工作推进、建设资金筹措、组织实施等方面研究落实措施,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二、切实加强项目谋划储备
立足为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项目支撑,全面梳理我省水利基础设施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各市要按照全省水利项目储备管理提升三年行动方案要求,从长远谋划、推进前期、开工建设三个层次系统规划本行政区域内供水、“七河”“五湖”生态修复与保护、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岩溶大泉保护、水土保持、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洪能力提升等水利项目。要进一步完善项目储备管理机制,按照分级管理、滚动接续、梯次推进原则,建立规划类、立项类和在建类三个类别项目储备库,提出2022—2024 三年项目建设滚动清单,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的项目储备滚动接续良性循环机制。各市项目库建立及项目储备情况要在3 月底前报省水利厅备案,厅有关业务处室要对各市储备项目定期调度,前期工作成熟的项目优先考虑安排年度投资计划。
三、扎实推进水利前期工作
一是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的决策部署,重点推进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滹沱河供水工程,指导督促万家寨公司牵头组建项目法人,组织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抓紧办理前置审批要件,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二是继续完善我省水网架构,小浪底引黄工程灌区、工业及城镇生活供水工程、朔州神头泉城市生活供水工程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大水网“第二横”万家寨引黄南干线滹沱河连通工程、忻州西营水库,中部引黄-汾河上游连通工程,太原都市圈供水工程,长治市后湾供水工程,吕梁方山峪口沟水库等年内完成可研报批。
三是围绕增强水库防洪减灾能力,完成15 座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初步设计技术审查,协调省发改委尽快批复。
四是配合水利部黄委全力推进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
五是围绕大水网供水效益发挥,督促县域小水网实施主体(县级政府)积极开展调蓄水库工程可研、初设等勘察设计工作,具备条件后商省发改委组织项目审查审批。
六是启动吴家庄水库、坪上水库等工程前期工作。
七是强化水利工程前期工作管理。技术审查方面,重点对设计过程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性、强制性标准执行规定符合性、共性技术规范安全符合性、单项工程(或专业)安全和结构安全符合性等进行把关,出台相关办法;企业资质、人员管理方面,对超越资质、借用资质、勘察设计人员不符合要求的,设计成果不予受理,并将该企业的不良信息推送至“水利建设市场监管平台”“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等进行曝光,并作为企业信用评价打分的重要参考依据;设计成果质量管理方面,各市要对申报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设计变更报告等设计成果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省级组织评审后,3 个月内(初步设计按行政审批事项时限要求执行)完不成设计成果修改的,原则上作退件处理,待修改好后重新申报。
三、有序推进水美乡村建设
一是完成水美乡村建设第一批试点左权县的扫尾工程,已完工项目要及时组织验收;二是水美乡村建设第二批试点云州区要按照2022 年底完工总目标,倒排工期、分解任务,加快建设进度。三是商省财政厅完成水美乡村建设第三批试点怀仁市的实施方案审批,指导督促其尽早开展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报批等工作,年底完成总建设任务的50%以上。四是完成水利部安排的其他水美乡村建设工作。
四、积极落实各级水利投资
持续开展常态化跑部对接,加强与水利部等国家有关部委沟通汇报,全力争取我省纳入国家规划水利项目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与省财政、发改等部门沟通对接,全力争取省级财政预算和更多地方政府债券用于水利项目建设。在前期调研基础上,配合省发改委深入开展水利投融机制体制改革配套政策研究,以全省水利工程项目推进会为契机,引导各市持续深化政银、政企合作,在落实政府投资主渠道的同时,进一步拓宽水利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
五、全力加快投资计划执行
会同省发改委、厅有关业务处室及时分解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厅有关业务处室按照项目归口管理原则,分别负责督促指导加快项目建设。各市要在6月底前完成已下达中央投资的40%以上,年底前完成85%以上(重大水利项目要达到90%以上)。完善投资计划执行调度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定期召开调度会,做好投资计划执行调度会商,动态跟踪投资计划分解下达、资金到位、投资完成等情况,及时分析投资计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精准调度、监督检查、专门督办等措施,实施投资计划执行全过程全要素监管。对各市投资计划执行进度进行排名,强化年底考核评估和结果应用,对进度滞后影响大局的项目单位和责任人,实行约谈、通报和挂牌督办制度。
六、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对各市统计数据质量进行核查,对各类水利统计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报送和发布等环节的数据质量控制进行监管。强化水利统计工作责任制落实,对各市县统计责任制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加强对工程管理单位、项目法人单位、乡镇水管站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源头统计数据质量。加强水利统计数据分析,全面准确、及时高效反映我省水利建设进展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