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入其中,浸得真味
——“沉浸式教学”在高中民歌教学中的应用
2023-01-10缪海云
缪海云
一、沉浸式教学概述
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沉浸”一词被大量应用在电子、视频游戏和虚拟环境中,其中,高中学生接触比较多的是沉浸式剧本杀、沉浸式VR 体验、沉浸式英语学习等。沉浸式技术的普遍应用,给许多领域开辟了新的空间,尤其为教育领域创造了更优质的学习空间。沉浸式体验的“境身合一”也给学习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感和互动感,极大地为教育赋能。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沉浸”被解释为“浸入水中,多比喻处于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是指一个人完全投入到某种活动时所产生的心理状态。沉浸状态下的学习,是指学习者完全被所学习的内容吸引,自动屏蔽其他无关因素的干扰,从而达到忘我的状态。在心理学领域,沉浸理论也被称作心流理论。心流是指在做某件事情时,达到全神贯注、忘我投入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事情完成之后,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可见,心流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并让学习者想继续学习,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的学习效果。试想,若教师和学生都能沉浸在课堂中,且不知不觉就到下课时间了,这节课教与学的效果是不是可谓最佳?!
沉浸式教学是一种追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心完全投入的教学方法,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完全“沉浸”其中并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从而达到高效的学习目的。沉浸式教学的前提是教师要进行充分“浸泡”,才能发挥其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发挥其主体作用,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被喂食的小鸟”成长为“找食吃的雏鹰”,积极主动地在沉浸状态下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事实上,让学生整节课保持全身心投入是很难的,因此,沉浸式教学对教师本身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沉浸式教学在高中民歌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民歌教学,我们不可能每次都将学生带到乡村去真实体验民歌产生的土壤,只能在有限的课堂内进行无限的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营造沉浸氛围
创设合理的导入情境是营造沉浸氛围的常用方法,也是沉浸式教学的第一步。课堂导入时突出情境意识,将有助于学生快速进入沉浸状态,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点。情境内容的呈现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如图片、视频、文字材料、语言描述等;可以是单一情境,也可以是复杂情境,如教师示范、音画结合、师生对话、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等。教师在进行情境设计时,应致力于将学生的身份和角色意识、完整的生活经验与认知性人物重新回归到真实的、融合的状态,使学生习惯于在情境中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时,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充分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结合新旧知识,并通过设置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情境来进行新课导入。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
案例1《弥渡山歌》导入部分
(教师范唱歌曲《赶牲灵》和《小河淌水》,请学生分辨哪首歌是西南民歌,哪首是北方民歌?并说明原因)
教师:刚才老师唱的《小河淌水》被西方音乐界誉为“东方小夜曲”。它滋生于云南弥渡这片神秘的土壤中,那弥渡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呢?我们一起在《弥渡山歌》的音乐中来感受吧!
(聆听,通过音画结合展示弥渡地貌与文化背景)
教师:弥渡的景色是怎样的?
学生:依山傍水,景色宜人。
教师:结合导学案和刚才的欣赏,你们觉得弥渡地区的音乐文化是怎样的呢?
学生:弥渡是多种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之地,从古代起,很多游民到这里后就用歌声表达了他们的思乡之情。
教师:那么这首《弥渡山歌》是怎么产生的呢?
……
在本节课的导入部分,教师首先演唱了歌曲《小河淌水》和《赶牲灵》,并用上节课“高亢的西北腔”作为衔接,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引出风格完全不同的西南民歌。之后,优美婉转的歌声又将学生牢牢吸引,使他们对优美的西南民歌产生一定的兴趣。此时,教师引出云南弥渡的另一首民歌《弥渡山歌》,以音画结合的方式,将视觉与听觉同步,让学生多渠道地了解云南弥渡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接下来,通过师生对话强化新知识,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意愿,使学生沉浸在美的情境中,从而达到了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沉浸式教学要求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体验并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不仅适用于导入部分,还可以用于整个《弥渡山歌》的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应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和氛围,带领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深度沉浸,进行体验式学习。例如,《弥渡山歌》的“引腔”部分,若单纯让学生学唱,便会索然无味。教师可结合弥渡地区的地貌特征,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景色宜人的山水间,深呼吸,将双手放在嘴边,声音集中,大声喊出去、唱出来。如此,学生就会明白引腔是从生活中的音调转化来的,表达了一种自由不受拘束的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让学生产生真切的学习体验,以“沉浸”的方式从书本走向生活,体验生活,领悟知识。
通过以上课例我们不难发现,好的情境素材要贴近学生生活,将学习内容和真实生活关联起来。好的学习任务也可以让学生浸入学习情境,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促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任务间的深度互动。
(二)活动引领,实现审美体验
在民歌的学习中,我们要想探索歌曲的风格特征,就一定要挖掘其在方言、旋律、节奏、节拍、歌词、调式、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并通过歌曲情绪的体验、方言腔调的模仿、主题旋律的演唱、典型节奏的敲击等全方位地探索、体验、感受民歌的魅力和艺术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研究民歌,并对活动进行精心设计以引领教学环节,由“境”入“情”,层层深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同时,还要不断地用美的情境去熏陶学生,用美的语言去吸引学生,用美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在沉浸状态中,且思维活跃、积极主动,从而产生理想的沉浸效果。
那么,教师该如何设计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沉浸式学习呢?伊恩·古德费洛等学者在《深度学习》一书中,向我们介绍了“两次倒转”的教学机制。即教学是一个“倒过来”的过程,是直接从认识开始,有目的地指向人类已有认识成果的学习,我们称之为“第一次倒转”。但是,教学实践不能只停留在“第一次倒转”,这样可能会忽视学生直接从认识开始学习知识的困难,以及学生的真正兴趣和理性体验,导致其学习出现灌输、强制,不能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因此,想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有“第二次倒转”,即教师要帮助学生去亲历知识的发现和建构过程,化解学生的学习困难,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那么,教学中的“第二次倒转”该如何实现呢,笔者以民歌《对鸟》的教学为例来说明。
案例2 《对鸟》教学部分
1.初听:了解作品艺术价值
教师:离开七彩云南,我们来到美丽的浙江,听一听这里的歌声,看看这里的景色会给你们留下怎样的印象?
(播放《对鸟》通俗版)
教师:歌声听起来感觉如何?
学生:空灵、柔美、婉约、飘逸……
教师:像一阵清新的风向我们吹来。这首作品是浙江乐清民歌《对鸟》,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亚太地区民歌教材。
2.品听:品方言学唱歌曲
教师:同学们想不想听一听原汁原味的《对鸟》?
学生:想听(齐声)。
(播放《对鸟》方言版)
教师:原汁原味的歌曲内容你们能够听得懂吗?要学好这首歌曲,首先一定要掌握什么呢?
学生:方言。
教师:为了学习这首歌曲,老师专门打电话到乐清文化馆 ,了解相关信息。他们非常自豪地跟我介绍,这首《对鸟》是他们当地的文化名片,并热情地把乐清当地演唱《对鸟》最权威的黄作波老师介绍给我,让我很感动。接下来,老师给大家示范演唱这首歌,大家注意聆听它一共有几句歌词?
(教师范唱)
学生:四句。
教师:是的,这四句是起承转合结构,而且每句开头都是“吤呣飞过……”,你们也来读一读。
(学生朗读)
教师:接下来是“青又青”“打铜铃”“红间绿”“抹把胭脂擦嘴唇”……(重点地方加动作提示)。
教师:“抹把胭脂擦嘴唇”,这些歌词我们念着念着就要唱起来了,说话音调和旋律音调几乎一致,这叫作依字行腔。现在大家跟老师一句一句地来学。
3.活动:用抛歌再现情景
教师:非常好,你们听……(教师对答第二乐段,加动作)。
教师:刚才老师在做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你们抛出了一个问题,老师回答你们的问题,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在生活里叫“对话”,在歌唱里叫“对唱”,而在乐清民间则把它叫作“抛歌”。那么,这首抛歌是怎么产生的呢?
(提示:什么人在唱?他们在哪里唱?他们的眼前是什么?)
教师:同学们,请大家来朗读这段展现小朋友抛歌场景的文字!
(学生配乐朗读:“雁荡山麓,群山之间,百鸟和鸣,牧童在山上放牧、砍柴时,触景生情,不由自主地互猜鸟名,放声对唱起高亢嘹亮的山歌,《对鸟》由此产生。”)
显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试着用方言演唱《对鸟》,体会其中的韵味,了解歌曲的结构,并掌握抛歌这一歌曲体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并没有直接把这些知识告诉学生,而是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在优美的歌声中、在充满美感的意境中,帮助学生在聆听、对比、演唱中掌握起承转合、依字行腔等知识,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魅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一步步走进《对鸟》的世界,并将学生化身为一群山村小朋友,在乐清山中尽情歌唱,最后通过师生合作的方式呈现了一问一答的对歌表演。这是一次发现式学习,更是一次深度学习,是“现象—结论”的学习。学生在活动的引领下沉浸其中,充分感受美、体验美,品出了歌曲的真滋味。
在沉浸式教学中,师生共同沉浸在教与学中,教师教得酣畅淋漓,学生学得意兴盎然。
(三)人文浸润,提升核心素养
民歌的教学不光要“深”下去,还要“远”开来。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更要了解民歌背后所承载的人文内涵,认识到民歌的魅力和价值,提升人文和审美素养,实现从“学科知识获取”到“核心素养提升”的飞跃。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音乐是最能代表民族特质和文化表征的文化现象。高中音乐鉴赏有别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感受与欣赏”,更强调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所以,我们和学生一起聆听、分析、品味音乐,最终是要在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同时,让他们认识到民族音乐的价值所在,懂得欣赏民族音乐的重要意义。
在第八届中小学优秀音乐课展示与培训活动中,苟仙冬老师施教的《醇厚的中原韵》一课,以作品为“乐”,以中原音乐文化为“魂”,开场就用深厚的人文底蕴将学生牢牢吸引:“同学们,中原地区在哪里呢?”之后,苟老师从陆游《示儿》中的“王师北定中原日”,讲到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进而引出问题:“你眼中的中原在哪里?”这一行为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沉浸在陆游对中原故土的牵挂,以及诸葛孔明对收复中原的热盼之中,情不自禁地说出“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豪情壮语,在场师生为之震撼!在教学设计方面,苟老师将本课分成“中州腔”“齐鲁调”“燕赵情”三个具有人文情怀的篇章,以中原音乐与相关文化作为主线,将三个篇章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她带领学生“驾着”音乐的“马车”,一起逐鹿中原,此等豪情始终贯穿课堂,引领学生心生向往。学生不仅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到中原地区音乐粗犷的气质、醇厚的情感和诙谐的格调,而且为中原大地的音乐风光而感动,更被人们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所感染。
无论是学生还是现场的教师,都沉浸在浓浓的人文氛围中,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得以增强,进而更加坚定了大家的民族文化自信。这种成效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既得益于中原音乐文化自身的艺术魅力,也得益于教师的教学构思和巧妙引导。
三、小 结
社会高速发展,技术迭代进步,在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的学习应是以实践、体验、理解和迁移为典型特征的深度学习。学生应在“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的螺旋式上升。将沉浸式教学法和民歌教学相结合,会使得学生乐学、好学,也会切实提高学习效果。这也对音乐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转变观念、主动学习、提升专业水平,还要主动提升课堂的温度与融合度,让师生同时浸润在课堂里,通过“学习—研究—实践—改进”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沉浸式教学在民歌教学中的实践不必仅仅拘泥于课堂,还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关的主题活动;也可以从整体考虑,尝试小学、初中、高中跨学段的大单元教学,等等。同时,沉浸式教学是开放的,也是充满个性的教学,教师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展现自己的魅力,发挥自己的优势,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课堂。杨燕宜老师曾说过:“教师自己认知和体验的提升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不断学习,把自己‘浸泡’到音乐中去体验,这是教师的辛苦,也是教师的幸运。”的确,只有我们音乐教师发自内心地去热爱、去“浸泡”在民族音乐中,才能真正具备传承民族音乐的能力,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并传递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