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安市新时代城乡供水一体化实践与探讨

2023-01-10饶奇磊蔡惠兰徐永华

江西水利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高安水务供水

万 婷,饶奇磊,蔡惠兰,徐永华

(1.高安市瑞州街道办事处,江西 高安,330800;2.江西省袁惠渠工程管理局,江西 新余,338000;3.高安市水利局,江西 高安,330800;4.高安水务有限公司,江西 高安,330800)

0 引言

2020年5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提出各地要以县域为单位,统一规划、统筹建设,以城市供水管网延伸和规模化供水工程为主,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为辅,分散式供水工程为补充的供水工程体系,实现全民覆盖,城乡共享优质供水服务的供水保障模式[1,2]。文件下发以来,高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多种形式大力推进高安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与中国水务集团高安水务有限公司展开了深度合作。高安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水务集团高安水务有限公司签订了城乡供水一体化补充协议,进一步明确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管理、运行等相关内容,积极构建了高安市新时代城乡供水一体化模式。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启动以来,高安市坚持规划引领,按照上级部署,积极组织编制了《高安市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和《高安市“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工程规划》。同时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资金保障,多措并举,加快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步伐,取得了较好成效。

1 高安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情况

高安市是江西省较早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市县之一。2013年,为解决农村重点污染区居民饮水安全问题,高安市政府与中国水务集团高安水务有限公司开展合作,签订了“高安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合作协议书”,标志着高安市城乡供水一体化正式启动。2013年8月,高安市编制完成了《农村自来水工程规划报告》,按照高标准、谋长远的原则,结合高安特殊的区位优势以及北高南低的地势特点,科学布局水厂和管网建设,将全市划分为四大供水分区(即水务集团供水区、严罗胜供水区、樟树岭供水区、华林供水区),逐渐形成了东近南昌、南达樟树、西抵上高的“T”形大供水管道网络,奠定了高安市总体供水框架。根据规划,高安市拟用5年时间,投入资金9.47亿,扩建水厂3座,将现状供水规模8万t/日扩建至22万t/日;新建水厂2座,新建水厂规模合计6.5万t/日;安装各类配水管网2 867.06km。项目实施后,高安全域除伍桥镇和华林镇两个独立水系以外的21个乡镇建成两大集中式供水体系,常住户50户以上的村组可实现自来水村村通。

高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工作,2020年以来,高安市坚持以一盘棋、高标准、往前赶的思路,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努力让更多的农村居民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幸福水。截至2021年7月,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区域内的21个乡镇(街道)有18个集镇供水由高安水务统一管理。17个乡镇城区供水体系中有14个乡镇供水管网与城区并网,严罗胜供水体系中(共4个乡镇)有3个乡镇集镇供水委托了高安水务管理。自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实施以来,高安市已投入资金近5亿元,兴建了瑞阳水厂一期工程(4万t/日)、村前水厂一二期工程(5万t/日),兴建供水加压站5个,完善了相关的输配水管网,目前正在兴建的胡家坊水厂(4万t/日)即将竣工投产。高安全市已有90个行政村、380个村小组完成安装通水,安装进户约5万户,惠及脱贫户和困难群众5500余户,受益乡村居民约19万余人。高安市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水质合格率稳步提升,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2 高安市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主要做法与经验

2.1 提前谋划,全力做好城乡供水顶层设计

2018年,高安市人民政府印发了《高安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方案》,明确了中国水务集团高安水务有限公司作为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主体,实施方案对相关组织机构、协调机制、资源调配、部门分工、责权义务等进行了明确规定。2019年,根据《高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高安市农村自来水工程规划》等现行规划,高安市组织编制了《江西省高安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获得了批复。2020年江西省委省政府部署全面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后,高安市强化组织领导、加快推进步伐,继续深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高安市成立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与高安水务有限公司签订城乡供水一体化补充协议,编制了《高安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规划》《高安市“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工程规划》。在高安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各部门各单位正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将设计图上的一段段线条变成施工现场的一根根管网,变成流向百姓瓢盆里的一股股水流。

2.2 政企合作,统筹盘活城乡供水市场潜力

针对项目建设投入高、资金需求大的情况,高安市政企联动,优化整合资金,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一是把分散的资金聚集。采取“政企合作、企业投资、政府补贴”的方式,整合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资金4 198万元、抗旱应急引调提水项目资金4 418万元和企业资金2亿余元,实现中央、省、地方和企业资金的高度融合。截至2019年底,高安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共完成投资3亿余元,其中高安水务自筹2亿余元,上级配套资金8 616万元。二是把沉淀的资产盘活。按照“优先水务公司已接管供水的乡镇、优先水务公司现有管网覆盖区域、优先完成了新农村建设”的“三个优先”和“先集镇、后村组、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高安市政府协调项目供水范围内的乡镇将供水特许经营权授予水务公司,并将乡镇可用供水资产和用户,无偿移交给水务公司,委托其运营管理。截至目前,13个乡镇和1个矿区的供水资产及用户已顺利完成移交。三是把企业的作用发挥好。充分发挥高安水务有限公司市场主体作用,借助其供水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等优势,按照企业化运营、市场化管理的原则,将高安全市乡镇供水资产交由其统一管理、统一运维,消除了供水水质隐患,改善了运维管理,结束了全市农村供水“各自为政、零散分布、管理落后”的状态,实现了供水资源的有效整合,逐步形成“大集中供水”。目前全市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0%,而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前的农村集中供水率不到75%。

2.3 精细管理,不断提升城乡供水项目管护水平

城乡供水项目建成后,高安市坚持强化管理维护,不断完善运营、检测和服务体系。一是不断完善运营管理体系。按照智慧水务发展方向,实施分区供水、网格服务、智慧管理。高安水务有限公司在每个接管的乡镇集镇设立供水管理处和综合客户服务中心,严格执行每日水质自检和水样定期送检,同时定期公布市疾控中心出具的水质检测报告,确保水质综合合格率、修漏及时率和维修合格率均达到了100%,而城乡供水项目建成前,全市农村供水的水质合格率、修漏及时率、维修合格率分别不到70%、70%、80%。二是不断完善监督监管体系。严把工程质量关,编制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及施工方案,按照水利项目建设管理要求抓好质量监督工作,抓好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平行检测和业主单位的终检工作。为确保水质安全,除高安水务有限公司按要求开展水质日常检测外,高安市为保障脱贫攻坚饮水安全需要,还委托新余银龙水质检测有限公司对全市所有农村饮用水水质进行了检测。三是不断完善综合服务体系。按照城市供水的规范要求,高安市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做好消毒、加压等配套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加强管网维护、抄表、营销等信息系统建设。通过拓展多渠道缴费、多网点服务,对农村居民用水实行同网同价同服务的“三同”政策,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项目运行质量,保障广大农村居民用水安全。四是构建城乡供水统一管护体系。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将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和分散式供水设施纳入高安水务有限公司统一服务管理范围,实现城乡居民供水管护全员、全域、全覆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1%,而城乡供水项目建成前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仅为70%。同时高安市城乡供水一体化良性运行管理目标基本达到,饮用水水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农村居民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幸福水的愿望基本实现。

3 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3.1 工程建设资金紧缺,地方政府筹资压力大

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大,融资难,项目进度受限。由于建设资金不足,城乡供水一体化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绝对的“都到位、全覆盖”。2020年以前,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资金上级财政仅占30%,地方自筹70%。2020年以后,省级以上几乎没有建设资金,全靠地方自筹。根据《高安市农村自来水工程规划报告》估算,后续工程建设,高安需自筹资金超过6亿元,按照2025年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每年地方要投入1亿多元,财政压力大。因资金投入不足,主管网覆盖不到位,不少有接管开户意愿的村组难以如期通水。如黄沙岗镇有4个行政村、2100户提出了接水申请,受限于资金问题,暂无法实施。

3.2 自我存续能力弱,依赖政府持续输血

从目前农村供水运营情况来看,农村供水项目经营自我存续能力弱,正常运行需依赖政府持续输血。一是运行成本高。受地形地势制约,农村供水需设置多级、多次加压和补充消毒,能耗、药耗高;二是维养成本高。农村供水管网量大、点多面广,维修养护量大、人员投入较大,人工和材料成本高,此外“跑冒滴漏”严重,农村居民对管网的维护意识较差,经常出现人为损坏管道的现象;三是经营效益低。由于农民用水观念未完全转变,加之传统自备水源广泛存在,农民用水量小,水厂产销差大,水费收入低,若无政府的持续补贴,农村供水经营困难,易导致服务质量降低甚至难以持续。

3.3 饮水观念落后,规模效益难以发挥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民对生活用水的要求也在普遍提升,但仍有相当部分农村居民的安全饮水理念落后、用水习惯仍未转变。表现在:一是有的农村居民对传统水源的水质存在迷信思想,认为是活水、神水,更有益身体健康,对饮用自来水有个接受过程;二是有的农村居民水商品意识淡薄,认为自古喝水不花钱,用水交费增加了自身负担;三是用水量少,农村居民安装了自来水后,一边用着自来水淘米做饭,一边仍旧在使用传统自备水源洗衣冲厕等,如有的用户自安装通水以来,5个月用水总量5t,月均仅1t。

4 新时代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思考

4.1 持续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体系

新时代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完善的工程体系是基础。应按照厂网布局合理、资源高效利用、优先集中供水的原则,全面规划、统筹布点、重点推进、分步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一是科学编制规划,明确任务节点,结合近年农村供水实施情况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编制好县级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和“十四五”[3]农村供水保障规划,合理安排城乡供水一体化年度建设任务,绘制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蓝图;二是抓好工程体系的实施,要在保障农村供水安全的情况下,按照“厂网布局合理、资源高效利用、优先集中供水”的原则,全面规划、统筹布点、重点推进、分步实施城市供水管网延伸和规模化供水工程、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分散式供水工程在内的城乡供水工程体系。同时要注意实施稳定水源工程和水质保障措施;三是创新投融资机制,建立以水价为核心对接市场资金为主、财政资金为辅的县级资金筹措保障机制,促进农村供水可持续发展。各地可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或依法依规进行市场化融资等落实建设资金,多渠道保障建设和运行管理资金需求[4]。

4.2 构建城乡一体的统一服务体系

在现有工程体系尚不完备的情况下,构建城乡一体的统一服务体系是重点。各地应加强对城乡供水工程尤其是农村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式供水设施的运行管护,强化统一服务,确保供水安全,切实巩固拓展农村供水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创新统一服务模式,通过组建区域性、专业化供水服务单位,负责县域内所有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设施的运行技术服务指导,实现统一服务。鼓励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创新中小型供水工程运营管理模式,探索将规模偏小工程以及分散式工程整体打包,委托规模较大的水厂代管,保障专业化维修养护。二是形成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农村供水水价应科学核算工程建设管理及运行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合理测算全成本水价、运行成本水价,并按照补偿供水成本、合理收费、公平负担的原则,考虑用水户的承受能力,批复执行水价。执行水价和核算水价中的差价部分,应由财政补贴,确保工程正常运行。三是培育供水行业新业态,创新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横向发展,积极探索将农村公路养护、供水、垃圾处置、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整体打包,统一交由城乡供水单位进行维护,保障维护主体合理收益,把城乡供水一体化打造成农村基础设施统一维护的平台。四是提升信息化水平,依靠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设供水相关产业的新业态。借助信息领域强大的物联网技术,启动水务行业云平台建设,快速灵活地定制供水行业所需的服务与系统,提升整个供水行业的信息化水平[4]。

4.3 提升城乡供水一体化保障能力

提升城乡供水一体化保障能力是目标。全面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是江西省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各级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然要求、也是奋力作示范勇争先的积极实践。城乡供水一体化涉及面广,牵涉部门多,时间跨度长,需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以强大的保障能力推动落实。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要把城乡供水一体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成立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水利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卫生与健康委员会等部门为成员的城乡供水一体化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和统筹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各项工作。二是强化督促指导,将城乡供水一体化推进情况纳入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对市县的年度综合考核。建立监督检查机制,经常性开展检查指导,对问题突出的地方进行挂牌督办,确保工作推进有进度、运行管理上台阶。三是加强宣传指导,挖掘用水潜力。加强健康饮水的宣传,倡导城乡居民使用方便、健康的自来水,提升生活品质和身体素质。同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强化“水是商品”、深化“水资源属于国有”和“使用者应付费”的意识,转变百姓喝福利水的观念,提高百姓的交费意愿[4]。

猜你喜欢

高安水务供水
卢诺冰剪纸作品选
美国供水与清洁基础设施不足造成每年85.8亿美元经济损失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高速公路工程计量与合同管理研究
智慧水务在大港油田水务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方面的运用分析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基于新农村水务PPP模式下在我国农村饮水工程建管中的探讨
新时期水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途径分析
富阳:启动智能水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