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阅读空间设计在地性研究
2023-01-10□文│金晶
□文│金 晶
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成为新时代中国的基本国策,乡村文化振兴则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和关键所在。一方面,乡村文化振兴的实施需要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而全民阅读正好为其提供了可靠的支撑;另一方面,通过全民阅读使文化可以有效在乡村内进行传承和向乡村外进行延伸传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从而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2022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发来贺信,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1]为做好新时代全民阅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全民阅读推广服务的平台和重要物质载体,农村公共阅读空间为百姓提供公益性、开放性和知识性的便民服务,是农村文化资源和文化活动的物理场域。但相对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对阅读兴趣还不够浓,如何提高其对阅读活动的参与度和活跃度,成为农村公共阅读空间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钱伯斯在阅读环境理论中强调阅读环境影响阅读意愿和阅读习惯。公共阅读空间通过合理配置物质环境空间要素,能够形成某种激励性的环境或氛围,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读的行为自觉向阅读发生迁移,实现公共阅读空间促进阅读。[2]因此,可以从农村公共阅读空间设计入手,对空间要素进行设计,营造独特场景,使身处农村公共阅读空间中的读者阅读意愿与阅读行为得以提高,从而推动乡村的文化发展。
一、农村公共阅读空间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流动性正在重塑中国尤其是农村的空间、社会、经济和文化,传统内向的静态乡村模式被内外共生、动态和关系化的流动模式取代。[3]大量拥有一定知识文化背景的农村青壮年人口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流动,随之带动了资本、信息的流动;与此同时,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中大力倡导的乡村旅游,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反向从城市向乡村流动。因此,在流动的乡村生活中,人成为动态的,信息、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等通过网络、图书等媒介不断地在乡村与城市之间传播和交换,从而促进了农村公共阅读空间的快速形成和发展。目前我国农村公共阅读空间以政府主导建设的农村社区图书馆、农家书屋为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构建的民间图书馆、书院、书屋以及乡村独立书店作为补充。
1.农村阅读空间设计研究现状
笔者在中国知网文献库对“农村(乡村)公共阅读空间设计”进行篇名、主题、关键词检索,无相关记录。以“公共阅读空间设计”“农村公共阅读空间”作为检索条件进行文献搜集,并对相关文献内容分析发现:我国关于公共阅读空间设计的研究多集中在城市范围,对于农村阅读空间设计研究相对较少,但仍有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有一些学者的研究主要从农村阅读空间的概念内涵、建构模式、构建路径等方面入手,总结农村阅读空间根据建构主体分为政府主导式、社会参与式、合作共建式以及民间众筹式四种类型,[4]并提出公益阅读空间、民间公益图书馆以及商业阅读空间的改造路径。[5]另一些学者则具体关注某一类型农村阅读空间如农村书屋,研究其历史脉络、功能探析、提升策略以及路径;还如针对近年兴起的乡村独立书店发展模式以及发展方向进行思考。
2.农村公共阅读空间面临的问题
以江苏省为例,通过制定政策法规、服务设施与机构设计建设、服务产品开发等多个层面推动农村公共阅读空间发展。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2018年9月30日印发的《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章节中明确指出,到2022年,全省乡镇(街道)图书馆分馆有效覆盖率达到100%、村(社区)图书馆服务点有效覆盖率达到90%以上。[6]可以说现阶段农村公共阅读空间的设计建设已经完成量的全覆盖进而转向有效利用的新层面。目前现有农村公共阅读空间设计建设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一是从设计到服务体系主要依赖于外部环境的文化资源投入,导致了文化要素配置的区域自适性较弱,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不能有效地鼓励、推动与增强农村居民的文化参与和自主创新的活力;二是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青壮年人口持续快速向城镇转移,农村“空心化”趋势明显,现有农村公共阅读空间在空间设计、服务设施、活动策划等方面对老年人、儿童、弱势群体的需求关注得还不够;三是农村公共阅读空间设计及服务的单一重复与农村居民对农村地域的独特性、农村居民生活的差异性以及群体的多样性的需求不相适应。
综上所述,研究农村公共阅读空间的功能,重新认识农村公共阅读空间设计对阅读的影响,利用新视角,针对农村公共阅读空间现状提出具体设计路径,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在地性关注特定的乡土文化、区域环境语境下,空间及相关设计表现出的与其建造环境及社会生活的关联性,其研究角度和理论对农村公共阅读空间设计具有启发意义。因此,本文从在地性的角度,尝试对我国农村公共阅读空间设计路径进行思考。
二、在地性:农村公共阅读空间设计的理性思考
乡村作为承载农村公共阅读的空间场域,既是物理空间也是文化生活空间。农村公共阅读空间作为助力乡村文化、人才以及产业振兴的主要载体,“在地性”研究作为一个理论框架可以进一步解析物理场域、社会经济文化、受众行为、文化范式与农村公共阅读空间设计之间的关系,是公共阅读空间对所在地的场域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以及主体需求的应答。
1.在地性的理论观照
“在地性”概念主要包括:地域文化范围内相似的共同记忆和价值认同,长期集体行为的习惯以及小众文化及信息社交带来的强烈归属感。[7]“‘在地’不单是一种狭义的状态和位置描述,它同时包含着设计的思想,‘在地’乃是空间对‘地’的一种应答,即因地而在,对‘地’之要素的觉醒、揭示以及强化。”[8]这里的“地”包含了四个层面:场地所处的地理环境,即场地具体所处的区域及相关的自然、人文环境;场地的文化语境,即场地自身所蕴含的物化传统语言符号以及固有的日常生活经验;当地的社会现实,即任何建设都会受到区域社会现实条件的限制与影响;人本的需求,即建设主体和使用者对于场地提出的个性化要求。在地性的设计就是对农村公共阅读空间所在区域的物理场域、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民众的行为需求等多角度进行思考。
2.在地性理论的耦合性
以物理场域为研究对象,关注空间与环境、人与环境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我国台湾地区建筑师以亲近土地的态度来处理建筑与人、土地、环境的关系,重新定义了“在地”的概念。而农村公共阅读空间存在于特定的地理空间环境中,阅读空间与其坐落的土地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地性理论对物理场域以及其与人的关系研究,与农村公共阅读空间设计研究理念十分契合。
从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角度,将空间设计、建造以及使用纳入社会整体范畴。在地性的核心在于强调地域文化的共同记忆与价值认同。同样,农村公共阅读空间的设计建造作为具体建造行为的物质呈现,既无法脱离具体的社会现实,更需要展现与地域文化相联系的独特性。
将民众的行为需求作为空间设计研究的主体。从台湾地区建筑师黄声远在宜兰在地实验可以看出,在地性理论强调与民众进行互动交流,获得设计依据与经验,以民众的生产生活需求为核心来组织建设空间。农村公共阅读空间设计同样需要从农村居民行为需求出发,将实际需求、行为模式与阅读空间场景设计相结合,从而调动农村居民阅读等文化活动的参与度。
三、农村公共阅读空间的在地性设计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提出:“我国乡村差异显著,多样性分化的趋势仍将延续,乡村的独特价值和多元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发掘和拓展。”[9]这就需要重视根植于乡土社会自身的内驱动力,针对不同区域的乡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诠释、创新性的发展。本文将从对当地社会生活的在地表达、对乡村场域的在地营造、对使用主体行为需求的在地关怀三个方面提出农村公共阅读空间“在地性”设计路径。
1.对当地社会生活的在地表达——多重场景建构
农村公共阅读空间作为乡村文化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承载着凝聚乡村振兴主体力量,推动农村多维度协调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公共阅读空间需要分析各地不同的社会文化体系及受众人群,打造多元的设计发展模式。
建构文化体验场景。针对乡村旅游资源较丰富区域的农村公共阅读空间,其服务对象已不再是单一原住民,而是包含有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以观光休闲、商品消费等原因聚集的人群。在这一背景下,只有将人、地、物各种要素和设施组成独特的文化场景,在传统的乡村文化肌理上,通过跨界创意与组合,继承并重新塑造传统乡村生活的审美体验,才能引导人们的跨际流动和文化参与。以南京西岗桦墅村为例,根据现状调研以及对马蜂窝旅游网、携程旅游网等相关信息检索分析发现: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桦墅村公共阅读空间使用人群主要包括当地村民以及前来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的南京市民。如果说桦墅村公共阅读空间产生的初衷是基于提高当地村民文化层级,那么当乡村旅游逐渐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主体后,旅游体验成为文化场景的主要功能。因此,桦墅村以凤凰农家书屋以及嘤栖书院为代表的公共阅读空间在设计中利用村落周边散置的乡村工业遗产,对其功能进行置换,保留废弃石膏厂以及旧建筑所独特的历史痕迹,结合阅读空间设计,积极开展乡土艺术活动,从而建构不同艺术文化氛围的文化体验空间,成为南京小众网红打卡地。
嵌入日常生活场景。“使用与满足”理论显示人们接受媒介是为了满足自己特定的需求,而这需求带有自身日常生活的印记,在与自身日常生活氛围接近的空间中进行阅读活动,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舒适度与满意度。因此,行为是用户日常生活图景的外在表现,针对受众对象主要是当地居民的农村公共阅读空间设计时,要深入使用者日常生活,将生活中的细节移植阅读空间,营造共有的生活场景。比如,浙江桐乡华腾猪舍田中央图书馆的设计就抓住窗边田间这生活场景,通过农田间的选址、落地玻璃、闲适的坐具、高度触手可及的书架以及红雪松建造材料等营造出当地居民熟悉的舒适阅读空间。
形成多元功能的社交场景。农村阅读空间作为公共空间,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具有鲜明的社交特征。因此,设计中将农村公共阅读空间与文化沙龙、亲子阅读等社交活动场所集中组织,通过阅读功能、信息服务功能、社交功能等多重功能相互叠加,打造集合知识与服务的社交场景,吸引各类社会力量来阅读空间碰撞思想,从而建立区域情感认同,提高乡村吸引力从而带动乡村其他产业快速发展。比如,苏州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的介石书院通过恢复重建康熙年间的书院旧址,以明代“大石山房”为蓝本,将农村书屋与艺术创作结合,再现文人墨客谈诗论道、品鉴交流的场景,建构乡村“阅生活”,打造具有“文艺气息”的艺术创作聚集地。[10]
2.对乡村场域的在地营造——融入自然与文化传承的场域应答
对于“场域”这一概念,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阐述认为:“场域是由社会成员按照特定的逻辑要求共同建设的,是社会个体参与社会活动的场所。”[11]乡村肌理的形成是千百年来生产、生活、生态三者共存演化的结果,是各类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是包含了多重关系的场域。这里所表述的“场域”既包括乡村常见的村民生产生活场域,也包括由村民长期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并被大家认同的精神场域。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经济政策等因素影响,各地区经济社会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不同区域所展现出的地理场域与精神场域不尽相同。在这一背景下就要求农村公共阅读空间在设计中需要和当地地理与社会经济文化相结合,从地理与精神两个层面融入乡村场域中,使其成为乡村文化发展的内驱力。
融入自然的乡村地理场域应答。农村公共阅读空间介入乡村生产生活环境,不能是简单的满足功能,而是需要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差异特征做出适应或微改造,使得农村公共阅读空间与自然环境之间形成内在的、逻辑的联系。针对地形起伏的场地环境,一般会依山就势,通过台地式景观将农村阅读空间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中,例如先锋松阳陈家铺平民书局建筑设计中结合东南内陆丘陵山地,融入陈家铺崖居聚落形态,建构可以观澜山景的景观平台和落地玻璃,为身处陈家铺平民书局的游客和村民体验独特的山村自然景观场所。而相对平缓的场地空间则在延续原有乡村田野肌理的基础上,将场地特征物化为建筑的空间特征、材料特征、结构特征和景观特征,从而建构起符合乡村肌理的农村阅读空间。例如浙江步路乡的伴湖书吧,设计对传统木结构抬梁体系老建筑进行改造,充分借用梅湖环境,通过游径与楼梯的设置,形成了多种观湖的角度,更将自然景观引入室内,从视觉、嗅觉等各个感官层面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享受阅读过程。
文化传承与重构营造乡村精神场域。村民依靠共同的文化背景、生产行为和相似的审美习惯形成的精神场域,成为“在地性”的一个重要基础。[12]农村公共阅读空间设计建设中需要将场地记忆与秩序转化为农村公共阅读空间建筑景观的基本空间结构,在充分了解当地乡土建筑空间组织、功能架构以及装饰造型等基础上,对传统形式加以艺术的再创作,将场所特有的文化特征通过传统建筑形式的转译、重构,促使产生具有在地归属感的建筑空间。例如,先锋碧山书局位于安徽省黟县碧山村,由一座拥有200年历史的祠堂——启泰堂改建而成。传统徽派建筑与图书和咖啡相映成趣,乡土文化为游客带来独特文化体验,同时也为村中居民提供学习放松的空间,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构成了新型的文化脉络。此外,书局以民俗作为主题,以地方手工艺文创产品为依托,以诗文交流活动为核心建构的场所吸引力,不仅存在于原著村民和游客之间,更是在城乡间架起交流的桥梁。[13]
3.对使用主体行为需求的在地关怀——建构以使用者为核心的设计模式
以使用者行为模式布局功能空间。环境行为理论强调公共阅读空间外部环境要素对读者阅读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阅读空间设计在满足人们使用功能的同时还要满足人的行为模式,从而到达人与空间环境的和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公共阅读空间的使用人群主要为留在农村的老年人、低龄儿童,部分青壮年以及乡村游的城市游客。因此在农村公共阅读空间设计中,需要分析不同阅读空间使用对象的行为模式,为老人、儿童设计亲子阅读空间,为游客和村民设计社交空间,增加方便老人阅读的“易于阅读”空间,选择拥有清晰标志并能促进浏览阅读的家具,使用清楚可辨识的书架标志等。例如浙江金华拾云山房设计中充分考虑到老人的聊天和孩子的玩耍游憩行为模式,利用现有高差地形在书屋首层形成架空半室外开放空间,为村中老人、孩子和其他村民在此聊天、玩耍打闹以及举办各项社交活动提供多功能叠加的场所。阅读空间设置于书屋的二层与儿童戏玩区相邻,既方便儿童的出入,也有利于家长在阅读时对儿童的看护与关注。
打造满足使用者需求的数字化阅读空间。数字乡村使得互联网突破了时空限制,拉近了农村居民与城市公共服务之间的距离,为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提供了新手段。各地通过互联网将农村公共阅读空间的各类文化活动和文化服务项目与老百姓的具体文化需求有效地对接起来,打通乡村文化服务的最后环节,实现精准、个性、跨界服务。例如,南京桦墅村的每个自然村都已配备桦墅学堂,学堂与栖霞区文化馆共建“通借通还”互联网系统,使得村民可以在家门口进行图书的流动。[14]
建构使用者设计参与及使用反馈体系。目前农村公共阅读空间设计主要采用单一的他者角度对当地社会文化生活进行诠释与演绎,从而导致设计与使用者需求之间出现偏差。因此,专业设计团队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将使用者纳入设计团队,充分尊重使用者的意愿,切实发挥当地民众在农村公共阅读空间设计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加以引导。同时阅读空间投入使用后,专业设计团队还应该对使用者进行回访,针对设计漏洞与不足进行分析、改进。
四、结语
农村公共阅读空间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以及完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对于农村公共阅读空间设计在地性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对农村公共阅读空间设计的现状研究分析,借鉴在地性理论,将农村公共阅读空间设计与当地乡村社会文化深度融合,打造多重功能场景。同时,在继承和发扬当地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景观环境,并针对特殊群体进行适宜性设计,切实关注当地乡村及村民的实际需求,努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重新建构乡村阅读文化,让农村公共阅读空间真正发挥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使农村公共阅读空间的发展可以为推动乡村振兴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