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在临床心理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2023-01-10王娜王玉花赵阿勐肖健孙正海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专业课心理学思政

王娜 王玉花 赵阿勐 肖健 孙正海

在高校的课程改革中,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如何科学有效的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实现学生在知识技能与思想道德素质上的共同发展,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的新时代英才,是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医学教育具有专业性强、知识体系固定、教学方式固化等特点,这就使得课程思政与医学专业课教学的相融性难度变得更大[2]。这其中作为人文知识和医学专业知识高度交叉的《临床心理学》课程,因自身知识体系的特点,如何最大限度的提高其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发挥好育人功能,是精神医学专业教学工作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探索,现对相关教学经验做出初步总结。

1 临床心理学课程思政工作的现实困境

1.1 教育理念的冲突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临床心理学专业课教师都习惯于在医学背景下按照心理学的教学规律注重于知识传授的教学过程,尤其是医学执业资格考试的指挥棒,使得专业教师将较大的教学经历投入到知识讲解和技术传授上,普遍存在着课前五分钟“课程思政”的“泛意识形态化”现象[3]。习惯于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学分离开来,对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实现有机融合。

1.2 师资教育的参差不齐,教育背景的多元化

临床心理学专业课教师以教育学和临床医学背景为主,其专业教育经历和教育思路的惯性使得教师对专业课相关内容和案例的思政元素挖掘不敏感,很难有效提炼出有效的思政教育元素。课程思政往往习惯于套用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缺乏与专业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机融合。

1.3 专业课教学的局限性

精神医学及相关专业学生在学习临床心理学课程时已经进入临床见习阶段,其面临的专业学习任务较为繁重,且学习工作内容较为具体,在这个阶段医学生对单纯的思政教育的敏感性逐渐降低,更多从技术层面思考自身的学习行为,这就使得临床心理学课程的思政教育难度更大,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的设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操作难度也更大[4]。

2 临床心理学课程思政工作中面临现实困境的原因分析

2.1 临床心理学课程体系的思政要素提炼的难度大

临床心理学知识体系主要由心理学基础、临床测量学、患者心理和临床心理干预技术等几个方面所组成,其知识客观性强,在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较多的临床经验和对自身一定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才能够有效的提炼出高水准的思政教育元素。同时在临床心理知识体系中存在较多的经典西方心理学案例,如何有效的突破西方经典心理学案例的束缚,做到科学的洋为中用并结合好时代发展要素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此外针对于各类客观复杂的临床症状,除站在医学角度进行分析研判之外,还需要专业教师紧密结合社会文化发展的实际,科学引导学生在价值观曾经进行解读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科学客观、理性务实,这些都对新时期专业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

2.2 缺乏临床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

当前医学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正处于快速推进阶段,但同时也是如何突破传统教学形式束缚的关键期,从课程建设的主体上各门课程间还是处于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医学专业课教学中,缺乏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配合[6]。临床心理学专业课教学行为受教师自身能力素质影响较大,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教师对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开发的主观性很大,这使得由谁来引导课程思政建设和如何建设的责任主体就变得较为模糊。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客观的评价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的指标,加上教师的临床工作、教学科研压力等方面因素,专业教师很少主动的将课程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联系起来,这使得临床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课程思政资源开发和教学推进工作进展缓慢,教学成效不显著。

3 临床心理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3.1 以专业建设目标为基础,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作为精神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和临床医学相关专业的重要选修课程,临床心理学是培养高素质执业医师的重要内容,结合医学专业的应用性特点,课程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学习者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教学目标的构建,相对生物学知识体系,心理学对生命的理解较为抽象和主观,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理解的客观性和辩证性,帮助学生获得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突出健康标准中的道德品质因素的重要定位,在诊疗目标上突出满足社会多数人群的社会行为标准尤其是道德标准的重要性[7]。精神健康的高级目标是对个体人格的塑造,尤其是特定历史阶段对人格标准的界定是需要医生站在自身、时代和文化等多元视角上去评估的,这些内容都是影响医学生个人成长和今后临床诊疗能力的重要因素,这些内容需要在临床心理学专业课教学中给予充分考虑。课程目标建设应逐渐从单纯的知识能力目标向能力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上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精神卫生专业人才。

3.2 依托临床实践教学,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

临床心理学实践教学环节中主要面对的是各类心身问题,这类疾病的发病具有较多的社会文化因素在其中,尤其是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生活,如何科学有效的解释各类心身问题发病原因,如何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客观、和谐、理性的解读各类社会矛盾对患者心身疾病发病的影响,是作为临床心理学医务工作者建立科学诊疗观的重要内容。在临床心理学实践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个体健康发展的经济学基础,家国与个人是同步进退发展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心理的稳定源于个体成长的社会环境的稳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既是价值观准则更是衡量个体心理和行为健康的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基本准则,更是推进个人和群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基本准则,临床心理学的工作方向更是依据此来进行开展诊疗的。这是保障技术路线正确的重要制度性基础,更是保障医学生专业技能发展方向正确的前提条件[8]。

3.3 以教学方法为依托,践行课程思政

医学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需要克服单纯说教的“两层皮”问题,教师要主动探索教学方法改革[9]。一是突出案例的时代性和代表社会发展的主流性内容,弘扬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二是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形式,帮助学生设身处地的理解理论教学中各类专业性知识点,帮助学生熟悉未来的职业生活,客观理性的面对各类社会问题;同时,帮助学生运用临床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站在自身的角度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观,学会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系统性的思考问题,提升其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其今后更好的适应医疗工作,尤其精神心理健康工作奠定思想基础和做好能力准备。

3.4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自觉践行课程思政

“教书育人”是一项以人为核心的人本主义系统工程,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是实现人才成长的基础性条件[10]。首先专业课教师必须明确自身在临床心理学课程思政改革中的目标和责任,突出教书和育人同等重要性,以及为社会主义中国培养高素质精神卫生人才的使命感。专业教师在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和吸收医学和心理学相关课程建设中成功的课程思政建设经验,积极融入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中[11]。同时,从教学管理的角度,临床心理学课程思政工作需要构建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团队,摒弃教师教学中的各自为战问题,提倡教授带讲师,老教师带新教师,建设梯队型教学团队。通过教师团队的建设来为临床心理学课程思政工作的实施、研究和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实现教育技术的互学互鉴、教学内容的交叉融合[12]。

3.5 在现代医学模式思维指导下的临床心理学课程思政化实践

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心理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并催生了临床心理学这一专业课程,但同时,如何按照现代医学模式科学构建临床心理学课程体系,尤其是当前如何将其与课程思政教育进行有机整合,是解决精神医学专业建设中各类教学问题的关键[13]。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大健康观,尤其是站在社会发展和道德层面对健康的理解,立足国家、民族和时代特征去考量心身疾病,去评估患者的各类问题,突出思维的辩证性和社会发展标准对健康行为的引导作用。此外,在医学生的培养上要按照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注重个体“三观”的养成与其心理成熟度相匹配,在必然性基础上强调可塑性因素,医学生正处在这个可塑性强的发展阶段中,要注重自我教育所发挥的积极作用[14]。课程思政实施的目的是突出以课程为载体,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实现个人人格品质的塑造,培养具有良好道德水准、健康人格品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此外,充分挖掘本土化心理学教学资源,增强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突出介绍传统文化和中医心理学的内容对当代临床心理学工作的指导性作用,挖掘其中的积极因素来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临床心理学发展路径,这是突破我国临床心理学专科发展瓶颈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当前虽然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并广泛被社会所认可,但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心理干预的热情不高,临床心理的应用性不足、与相关医学学科结合度不好,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我们在专业人才培养环节关注临床心理学从知识、技术到治疗理念上的本土化、时代化改革,从而有效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5]。同时,“加强专业课教师能力素质建设,办好课程思政的关键在教师。”要充分发挥教育者主体的作用,要夯实理论基础,彰显知识魅力[16]。临床心理学作为精神医学专业的骨干课程,学习好这门课程是该专业学生塑造良好诊疗技能和提升自身专业素质的重要前提,这一过程也是从心理学角度培养精神医学专业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的重要手段,为更好的实现这些目标从课程思政工作建设上,首先要专业教师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深度挖掘临床心理学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中的思政资源,由表及里、讲深讲透知识、真学真信道理,立足自身的工作实际,帮助学生全面客观认识问题和疑惑,教师要自觉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从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精神健康的角度出发,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医学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专业课心理学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