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设计行业科普工作研究
2023-01-10刘洣林毛欣雨
刘洣林,毛欣雨
(湖南省勘察设计协会,长沙 410007)
1 引言
创新是引领行业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普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三会”上明确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创新发展的两大重要支撑之一,科学普及对于建设高质量创新队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意义重大,在推动勘察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
科普是科学普及的简称,又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科普是一种社会教育,是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公众接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科普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全民性工作,关系到广大群众科学素质的提升,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科学素质和生活品质的改善有着重大的影响。
加强科普工作,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高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现实要求,它既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也是持续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必要条件。进入新时期,科普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地位更加凸显[1],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强自立的目标也对科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2021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颁布,提出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大格局。
科研人员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也是科普创作和科学传播的重要生力军。调动科研人员投身科普事业,使其科研活动和创新成果转化为科普产品,并在科学传播中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促进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现实需求。
然而,当前我国的科普人力资源严重失衡,科技人员忙于科研生产和教学工作,科普意识和责任普遍不强。因此,提高科普意识、推动科研人员参与科普事业,成为当务之急。
2 勘察设计行业科普工作现状
据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勘察设计行业全行业从业人员为440万人。其中,技术人员为215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接近一半;高级职称人员为46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超过10%。全行业科技活动费用总支出为1 867亿元,科技成果转让收入为2 364亿元;全行业拥有专利300 234项,拥有专有技术为60 394项。由此可见,勘察设计行业是智力密集型行业,不仅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而且行业技术储备丰富、后劲十足,理应成为科普工作的“主力军”。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不断发展和“双碳”行动的要求,勘察设计行业的科普工作近年来越来越得到重视。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技术人员积极投身新技术传播和建筑相关科学知识的普及,行业科普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
在国家高质量发展方针的引领下,勘察设计行业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脚步不断加快,新技术不断涌现,广大勘察设计人员、科技人员知识更新需求也更为迫切。许多勘察设计行业组织利用论坛、培训等活动积极向行业内介绍和推广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地源热泵技术等先进技术,以及智慧城市、节能减排方面的知识。湖南省成立了8个省级BIM培训基地,向行业和社会推广介绍BIM技术,培训近了万名BIM技术人员。同时,还举办了4届“BIM技术应用与建筑工业化论坛”、3届湖南省BIM技术应用大赛,使得BIM和建筑工业化技术得到广泛普及。
勘察设计行业也关注社会大众对设计规划知识的需求,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湖南省土木建筑学会、湖南省勘察设计协会等单位通过联合开展优秀农村住宅方案设计暨优秀民宿方案设计大奖赛,遴选出一批具有湖湘地域文化特色和传统民居特色、精致美观、经济适用、功能完善的农村住宅及民宿设计方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学习、参考、复制的范例,普及了农村建筑知识,对提高当地农村住宅设计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产生积极促进作用。他们还推出《居民自建房安全知识名家说》系列视频节目,邀请了6位知名专家为针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智慧》《建筑设计技术要点》《结构设计要点及施工常见问题》《居民自建房常见消防问题》等内容为民众科普并解读自建房的安全知识,平均每个视频都达到了7 000次的浏览量,对提高居民群众建筑安全意识,加强居民自建房选址安全、结构安全、施工安全、使用安全,预防居民自建房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推动规划设计师、建筑师、工程师“三师入乡”,组织本省勘察设计人员走进村落,为当地村庄整体规划、历史建筑保护修复及古驿道本体保护活化利用等方面提供专业咨询和科普服务。这些活动推动了科学的建筑设计知识在人民群众中的传播,切中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需要,让更多的农村居民分享到现代科技进步的成果。
虽然有很多亮点,但纵观勘察设计行业,科普工作开展仍然不足,表面上原因是生产、科研工作任务繁重,但究其根源可以归纳为科普意识淡薄、组织策划能力缺乏、专业人才队伍不足、媒体利用能力亟待提高等几方面,需要全行业认真对待,寻找解决之道。
3 发挥行业优势推进科普工作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勘察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先导,是工程建设的灵魂,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这个重要的时代课题中肩负了非常重大的责任。应当将科普工作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落实、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勘察设计行业智力密集、技术储备丰富、应用实践广泛的优势,从思想意识、组织保障、技术挖掘、人才培养、创新手段等多方面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3.1 发挥党组织作用,加强科普工作的思想意识
科普工作是具有公益性质的传播活动,传播者的主动意识和责任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当发挥党组织作用,坚持打造特色科普党建品牌,增强科普意识、提升科普工作者的责任感。
在勘察设计行业科普事业发展进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将党的领导贯穿于科普事业发展的全过程,以“党建+科普”为切入点和结合点,把科普工作主动嵌入、融入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系中,推进党建工作与科普工作深度融合,探索建立“党建引领、组织相加、工作相容、共建共享、发展共赢”机制。激活“党建+”引擎,以科普项目为载体,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优势,推进党务与业务、服务“三务融合”,实现互融互通互助,推动科普服务特色党建品牌打造。
科普工作应当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成果,提升从业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主题教育成果焕发的政治热情和奋斗精神转化为科普事业发展的实际成效。常态化弘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全方位凝聚起科普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团结和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担创新发展主力军重任,着力助推党建与科普事业深度融合。
科普工作还应当结合国家重大政策方针的落实,聚焦时代行业热点,根据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确实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科普服务。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勘察设计人员以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己任,积极开展科普下乡、设计下乡、送书进校等活动。行业组织带领勘察设计单位和人员面向偏远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和当地农民开展科普下乡暨脱贫攻坚或乡村振兴主题活动,精准开展教育科普扶贫和产业扶贫,通过送技术下乡、送科普读物进校园,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同时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3.2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不断提升新时代社会组织科普工作质量
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规定:“科学技术协会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科学技术协会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支持有关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开展科普活动,协助政府制定科普工作规划,为政府科普工作决策提供建议。”据统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系统在全国拥有212个全国性的社会组织,在科普大军中扮演着顶梁柱的角色。勘察设计行业不仅有全国性组织,还有许多行业性和地方性的同业协会,这些组织应在科普工作中发挥引领作用。为实现全民科学素质的持续提升、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厚植创新发展的科技和人才基础,如何找准新定位、塑造新优势、展现新作为,加强科学普及工作、创新科学普及方式,使其更好地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已成为社会组织的重点工作之一。
作为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必须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以新的理念武装科普工作,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和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建设高质量科普队伍,探索科普宣教新路径,不断提升新时代社会组织科普工作质量,在推动勘察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成效。社会组织应当结合行业科技发展现状和行业内外的科普需求,不断促进科普工作与党的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方面协同共进、融合发展,在推动勘察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成效,以更强劲的科普之翼服务全民素质的提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
3.3 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提出一项重点工程——科技资源科普化。科技资源科普化就是将科研设备、科技产品等科技资源转化为科普场馆、科普创作等科普资源,让公众了解科研的环境、过程、成果和其中蕴含的科学家精神的过程,是扩大科技资源应用范围、提升科普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勘察设计行业有着丰富的技术资源和新技术的工程应用案例,应当深入挖掘科技资源,根据业内外需要将其整合传播。应坚持社会公益性与市场效益性相结合的原则,组织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自身科普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展厅,建立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专利推送、成果转化展示平台,将科技创新资源转化为优质科普资源的同时增加科技创新曝光度,推动知识分配共享,让公众更易于接触、理解、体验科技成果,进而促进科学技术转移和市场开放,推进社会效益提升和科技生产创新[2],实现科技成果价值最大化。
社会组织科普工作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与党和国家需求同步,符合国家发展战略[3]。《“十四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规划》作为勘察设计行业2021—2025年的发展纲要,明确了行业在“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路径和举措,规划中多次强调“绿色低碳”“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建筑师负责制”等主题,也为勘察设计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因此,社会组织在开展科普工作时应紧紧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紧扣时代发展主题,聚焦行业热点,为普及行业知识,引导行业创新发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助力。
3.4 打造人才队伍,加速成果转化,注入行业科普发展活力
科普人才是科普工作的关键支撑,科普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始终是科学普及发展面临的核心课题[4],因此,新时代社会组织科普工作要把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放在优先的位置,完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营造良好人才成长环境、建设高质量的拥有行业技术创新和科技传播能力的队伍。
勘察设计行业要加强人才培养机制,勇于探索有利于科普人才脱颖而出和后备力量源源不断的机制,鼓励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为科普人才后备力量的培养积极作为,利用各高校在寒暑假实行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和锻炼科普后备人才,为新时代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培育科普后备力量。
勘察设计行业还要优化人才激励机制。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立科普人才专项基金,加大科研人才从事科普工作的扶持力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第二十六条明确指出:“国家鼓励境内外的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科普基金,用于资助科普事业。”通过设立科普专项基金,提升科研人才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鼓励科普人员申报相关专业技术职称。科普职称评定是促进科普人才成长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从根本上稳定科普人员队伍,提升科普人员队伍素质,增强科普人员队伍的创新活力。勘察设计行业要积极推动科普工作者参与“科普师”、科学传播专业系列职称评定,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一支专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科普人才队伍,更好地推动科普事业和勘察设计行业的创新发展。
3.5 创新工作理念,充分利用新的传播手段,探索科普宣教新路径
3.5.1 加强科普基地建设
科普教育基地是科教资源厚实底蕴具体的社会化体现,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服务、促进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理应成为加强科普工作、促进科技进步的重要抓手。勘察设计行业应当发现、挖掘一批具有高科技含量和推广价值的典型示范工程,将其建设成为科普教育基地。同时应不断加快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通过举办科普展览、科普报告、科普进校园等形式将蕴藏在各类科普教育基地中的科教资源激活,不断加快科教资源科普化,为科技事业健康发展、勘察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5.2 利用行业活动开展科普工作
应利用好有关勘察设计新技术的会议、展览、培训等行业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加入科普工作内容,并在行业内开展专题科普学术活动、科普讲座、科普竞赛等活动,将其建设成科普知识的传播窗口。
部分勘察设计单位深入挖掘“红色建筑”内涵,把党史学习与建筑文化普及生动结合,传承红色基因,激扬奋斗精神。面向勘察设计行业单位、高校师生及社会公众开展关于“百年红色建筑”设计成果展、主题报告会等科普活动,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激发科学普及创新活力。
3.5.3 运用媒体手段,构建科普宣传矩阵
科普工作既是科技活动,也是一种传播活动,需要符合信息传播的规律,也应当很好地利用各种媒体形式和传播平台。我国的科普工作由早期单向的科学普及到双向的公众理解科学再到如今的协商互动的科学对话,[5]这个转变过程表示社会组织科普工作要向着注重参与、协同和共享发展。要充分激发传统媒体的传播活力,利用好新媒体、自媒体等基于移动互联的“互联网+科普”新技术、利用微信短文、短视频等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强化需求感知、用户分层、精准推送,拓展科学技术普及速度、广度、深度,构建层次丰富、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科普生态。
勘察设计行业科普工作中,需要重视科普宣传平台的构建,不仅应当利用好杂志期刊、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行业媒体,通过以新闻链接、主题专栏、图文解读等形式宣传行业科普知识和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生动事迹,还应当注意与电视台、报社、杂志社、网络平台、自媒体等社会传播资源相结合,通过构建线上线下立体科普宣传平台,更深刻地影响民众的知识构成和思维方式,为勘察设计行业科普知识传播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着力提升民众对勘察设计行业的认知度,营造科普宣传良好氛围,弘扬科学精神,传播建筑文化,让公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熏陶和教育,进而牢固树立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价值导向,更好地推动科普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和勘察设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4 结语
科普是一种社会教育活动,需要在党组织引领和社会组织的引导下,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热情,根据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在当今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更应当积极创新方法、精心策划、积极研究传播规律、利用各种媒体形式使科普工作既紧扣实际,又活泼生动,以达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