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立德以行教人课程思政下的中医综合诊断与杂病论课堂*
2023-01-10谷丽艳吴鑫钰胡明泽孙朝渭张欧文李志鹏
谷丽艳 吴鑫钰 郭 磊 胡明泽 孙朝渭 张欧文 郭 婧 李志鹏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创新工程技术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3)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综合水平稳步提升。现有的人才逐渐无法满足我国的需求,导致现在急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大学作为最后一个系统性学习知识、培养习性品格以及价值观的阶段,无疑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因此如何高效利用大学这个时间段,成为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在国家的政策下,对课堂进行改革,全方面塑造国家所需要的优质人才。
中医综合诊断与杂病论是在中医诊断学的基础上融合中医基础理论和各种对应的疾病设立的一门专业知识选修课,该课的教学过程中将会使用到大量的实际医疗案例,采用多媒体等现代科技配合教师进行授课,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注意力,高效利用课堂时间。与传统的中医诊断学相比,增加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病例分析。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做出了改革,采取了“以身立德,以行教人”的具体理念,融入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弥补了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理论与实践脱钩、难以将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临床应用中[1]以及面对患者因自身问题而导致医患纠纷的不足。
1 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教育工作,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而如今社会大环境的动荡不安,各种思想浪潮不断涌动、纷至沓来,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建设,国家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使得思政教育更是成为重中之重。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也反复提及“课程思政”,要求我们全面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科学设计课程思政的模式,并且结合学科特点全面融入课堂教育之中。但由于课程思政目前正处于起步实验阶段,所达到的效果也不相同[2],值得我们反思修正。
1.1 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念和党的领导理念 马克思主义一直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领导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必要因素。因此向学生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念和党的领导理念是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这一任务不能完全依赖学生的思政课,还要体现在学生的每一堂课中。
1.2 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为社会培养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给予学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学生身心健康保护以及政治思想引导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大学是学生接触社会的一个起点,也是培养良好的政治思想的最佳时机。将思政融入课程中,做到“德技双修”,则是为社会培育优良人才的最佳方案。
2 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
现阶段,在部分专业课堂中,教师并未将“思政”与“专业知识讲解”紧密结合,使得课堂表现为专业知识讲解和思政教育2 个部分[3],这导致学生对思政教育部分不感兴趣甚至反感[4],教学效果不明显。
2.1 课程思政的概念 课程思政作为新提出的教学改革,对其理解可能不够深刻、不够准确。课程思政并不是单独设立出来的一门课程,也不是单独增加的活动,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以“三全育人”为基本指引,与思政课程并肩而行[5,6],同时需要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多沟通,学校层面也需要共同努力[7]。但是由于在实践教学中,缺少让教师们互相沟通的平台,所以导致专业课教师专业知识丰富但对思政认识不深刻,思政教师拥有满腹理论但却缺乏专业知识[8],二者不能有机结合。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既是两个不同的方面,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思政课程是从整体上去学习、认识政治思想,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思想层面的教育,学生往往会当成任务去死记硬背概念、定义;而课程思政则是将政治思想与专业课知识相结合,与生活相关联,是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后的产物,既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又不能和专业课知识分割[9,10],能让学生更加具体、更加真实地理解感受思政的内容,做到育人于无形之中。课程思政的优势就是在于思政与专业课知识融合到一起,不易引起与学生的反感与厌恶[11]。
2.2 对课程思政认识的局限性 很多教师对“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区分并不明确,容易误认为二者是相同的[3],这也就无法避免的会导致思政教育部分在课程中的生硬,不能更好地做到育人于无形之中。
因此,在中医综合诊断与杂病论课程中,教师在备课时就反复且深刻对思政教育进行学习与思考,提高自身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并将其融入自身的一言一行中。在课堂上不仅对专业知识进行了讲解,同时也融入了大量真实病例,对患者的病因病机以及处置方法进行讲解,同时将教师自身的做人做事的优良品格传授给学生,促使学生将书本上的内容与临床应用有机结合,从而做到共赢。
2.3 缺乏课程思政的经验 目前,关于课程思政并没有一套完整的模式可以供大家参考,一切都需要专业课教师一点一点地去探索实践,从无到有往往是最难的。加之专业课教师对思政方面的了解有限,大多来源于网络加上自己的见解,不懂得如何最大程度的让学生们接受思政教育,也容易抓不到思政教育的重点与精髓。所以应该通过对学校教师进行统一培训或者观摩优秀示范课等途径,让教师能够更深刻、更准确地进行课程思政[12]。
3 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理念
由于互联网大时代的发展,学生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也随之丰富,加之互联网具有自由性、共享性、传递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使得一些社会阴暗面中的不良现象也随之出现在网络上。而大学生刚刚步入社会,接触社会层面窄,对于问题往往思考不够深刻,不能正确的判断是非对错,容易受到网络上偏激的语言影响,导致学生们在思想道德方面容易出现一些摇摆[13]。所以在中医综合诊断与杂病论课程中,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念和党的领导理念,在此大环境下分支出“以身立德,以行教人”这一具体理念。
3.1 以身立德 古语言:正人先正己。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应该先规范自身,应该以“知行合一”去严格要求自身。而所谓“知行合一”就是把自身知道的道理和自己行为结合到一起,并且要达成一致,具体来说就是不仅仅要知道“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等中医理念,还要把这些理念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行为标准,在生活工作中处处践行这些理念。
知行合一,首先是“知”,而做到这一点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学”,向古代先贤、时代先进者学。学习他们仁心仁术和勤以学、精于业的态度。
古语有言: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因此在努力“学”之后,还要“思”,思考所学的道理的真正含义,知道自己如何去做,而做就是“行”。“行”既是知的表达形式,又可以反过来去验证实践“知”。通过“行”,我们可以检验学习到的知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加深理解、延伸含义。这样才能达到“知行合一”。
在中医综合诊断与杂病论课堂上,在第一节课就向学生提出了“知行合一”这一思想,阐述了作为一名中医人应如何去将该思想体现到以后工作与生活中。在每一堂课中,都会对一些教师亲身经历的医患之间的事情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增加了许多互动,在课后或者课余时间,教师亲自为学生把脉,分析脉象,然后由学生去体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并且在课余时间学生可以分组去使用脉诊仪,能够更加具体的体会到脉象特点。同时也融入社会主义价值观,丰富课堂中的思政部分。
3.2 以行教人 师者要传道,那么传道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仅仅用语言讲解肯定不能最大程度地传授知识,而古人提出的言传身教给出了答案,即,身教是教育中的重点。
3.2.1 为什么要以行教人 现在的大学生虽然在年龄上都已经是成年人,但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刚刚从只知学习的高中校园中出来,步入大学校园,对成年人的生活充满向往,也会因为好奇心而下意识地去模仿身边人的做法。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具有无比权威的,教师的日常行为易被学生所模仿,以行教人正是利用这种好奇心,以自身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引导学生思想的成长,这种教育方式最容易被学生接受。
3.2.2 如何以行教人 正人先正己,正己是为了树立榜样、树立标杆,教育工作者除了教学工作外,还有出诊的工作,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每项工作中都要体现不忘初心、大医精诚等正能量精神,融入正能量精神的工作才能成为榜样,以便让后续的育人工作有的放矢。
并且,在教育过程要做到“润物细无声”。现在的大学生虽然已是成年人,但是由于多年生活在“象牙塔”中,心态还不够成熟,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也较重,若教育活动中刻意说教的成分较重易引发反感,因此采用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能获得较好的教育成果。
有一个话题曾引发人们热议:老人在路上摔倒了,扶不扶?此问题一出,就引发了大量民众发表自己的观点。部分人认为不应该去扶,因为社会上存在“碰瓷”“讹人”等现象,部分目击证人又不愿意出面作证,导致善良的人不仅要承担高额的医药费,还要接受老人家属的斥责与怨恨;另一部分人的观点则恰恰相反,认为我们的优良传统就是乐于助人,我们不能将其丢弃,虽然确实存在上述那些社会不良现象,但毕竟是少数,面对生命,我们要勇敢地伸出援助之手。笔者认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更是作为一名中医人,我们要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真正做到《大医精诚》中“普同一等”。而这对于学生是一个非常良好的引导。
3.3 与时俱进 俗话说三年一代沟,并不是全然无道理的,社会发展迅速,社会事件的发生不尽相同,学生心智变化同样也很迅速,每一届学生的想法都不是完全相同的,教育要讲究针对性,因此面对想法不同的学生以及具有前沿性、时代性和发展性的知识[14],我们在每一个时间段的教育方针也要存在差异,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教育手法要适应需求。
首先,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发展是社会的必然趋势”的思想,要能理解适应并把握这些发展性变化,要理解变化是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现象,在树立这一思想后,教育工作者在不忘初心、坚守本性的基础上,就能更好的接近学生,开展教育工作。其次,教育工作者要知道每一时间段学生思想的真实情况,了解了学生的真实内心之后,再施之以针对性的教育内容,让教学内容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有共鸣才能有互动,有互动就能有效果。
当今新冠疫情全球瞩目,学生们都格外关心新冠疫情,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在课堂讲解与肺炎有关的内容,以便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教学目的。
中医综合诊断与杂病论讲述的内容虽然是中国传统中医理论知识,但在坚持传统知识的同时也要理解当代中、西医学理论的发展以及社会主流思想浪潮的变化,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进行载体的变化。虽然知识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但病例却是当今发生的,效果就发生在眼前,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被学生接受,真正发挥教学作用,达到教学目的。
3.4 对教育活动要及时反思与更新 任何活动不可能一次就做到最佳,要获得最好的效果,就要在每次的活动之后对效果进行评价,对过程进行反思,进而对过程进行修正、更新与提高,让活动不断进步。教学活动也是如此,这样才能不断培养更佳的人才。
通过不定期的作业中学生对诸多思政理论理解的解答情况,可以基本了解到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接受情况,借此教育工作者就可以有效的思考课程的优点与不足,进而改善相关教学方式与方法,更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知识中,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4 结语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中医药行业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中医人各方各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也就要求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等方方面面。所以国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教育方面的方针,如课程思政。但做好课程思政并不是一件容易事,现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很多不确定的未知的因素等待着我们去研究探讨。我们要去寻找新的方法,新的出路,不能思维固化,应该勇敢创新,大胆实践,在原有的树干上继续开枝散叶。也要与时俱进,不能一成不变的沿用同一套理论。这无疑是新的挑战。所以课程思政的建立,任重而道远,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探索出一种最适合当代医学生的课程思政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