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综述

2023-01-09孙兰周春红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23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综述大学生

孙兰 周春红

摘要: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支柱,其本身就肩负着社会、国家发展的重任,因此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引导也是当前时代发展中的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较为丰富,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与培育路径等方面,本次研究就对这些成果进行了梳理总结,旨在为未来研究提出思路与方向。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综述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3.074

0引言

社会责任感作为大学生必备素质中的重要素质,其一旦形成,会使大学生拥有更加健全的人格,并通过履行责任实现个人价值,为此培育和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极为必要。大学生只有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才有可能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时期,基于当前国内外的复杂多变的形势环境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高速发展,大声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其责任意识更需要加强,应当树立正确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健全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与责任状态,这样才能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他人、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这也是当前我国的重要时代课题。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有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测量与培养展开的,分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容、现状、缺失原因及培养策略等几个方面,实现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测量与培育。

1.1.1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概念研究

在研究的角度来看,目前学者将社会责任感的研究做了几个具体的界定。首先是在伦理角度来看,社会责任感是来源于社会活动的行为准则开展的,是社会成员对自身内心活动的调节与评判标准。陈树文和林柏成(2018)认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主要是指大学生主动承担责任、履行各项义务的自律意识与人格素质。其次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社会责任感是由内心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邹燕矫和史姗姗(2016)认为社会责任感能产生正能量,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也有认为社会责任感是内在自觉责任意识和外在责任行为的统一。

1.1.2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测量研究

国内关于社会责任感的定量研究虽然起步晚,但是也取得了一些的成果。较多学者编制了关于社会责任感的调查量表,例如熊超(2017)针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自我感知状况设计了相关量表,戴步云等(2020)运用计算机技术,构建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量表题库,经过测验,该题库能实现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准确测量。虽然学者设计的量表和问卷在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上存在一定差异,但都为奠定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定量研究的基础贡献了一份力量。

1.1.3大学生责任感的内容研究

学者普遍认为大学生责任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包含了多个方面的内容。魏进平(2016)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分为政治、生命、学习、学校和网络责任感。朱磊(2016)认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指大学生在认知行为模式上的“知、情、信、意、行”的统一。陆雷娜等(2016)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划为责任认知、责任认同和责任行动三个层面。

1.1.4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以及缺失原因的研究

在对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过程中,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所呈现出的责任感属于积极的,也存在部分研究标明大学生确实奉献精神,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责任感淡化的情况出现(胡海山和杨爱东,2017),以及重金钱崇拜、轻社会价值的倾向(侯锡铭,2017)。对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学者大多从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几个方面进行归纳(郭丹和郑永安,2020),还有学者从性别、专业、年级、地区等方面寻找原因(魏进平,2017)。整体上看,学者普遍认为大学社会责任感缺失是由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不到位以及社会引导不足导致。

1.1.5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方面的研究

国内研究对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方面的研究主要包含了培养意义、培养不足和培养路径这三个方面。在培养意义方面,王晶(2021)认为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其社会责任感的状况不仅事关个人的成长成才,更影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在培养不足方面,王闯(2018)认为在社会生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发生较大变化的新时代,大学生虽然容易产生较强的时代认同感,但却也容易出现社会责任感弱化的现象。在培养路径方面,伍安春和王让新(2019)认为应通过构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联动的合力育人机制对大学生社会责任进行培育。汪仁杰(2021)认为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各项志愿服务,进而培育社会责任感。

1.2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的有关研究中,关于社会责任感的研究更多是围绕着企业与组织,而针对大学生的研究目前较少。就大学生主体而言,对其社会责任感的研究实际上多表示对大学生个人在未来的商业活动或企业行为中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

1.2.1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研究

美国大学学院联合会在1993年以大学生为对象,调查了其社会责任感状况。调查内容主要包含五个方面:(1)大学生是否有卓越的理想;(2)大学生是否有较高的个人和学术诚信;(3)大学生是否愿意为构建美好社会而付出努力;(4)大学生是否重视和尊重他人的观点;(5)大学生是否具备道德归因能力。Teixeira Ana等(2018)以194名大學生为调查对象,发现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感知强度呈现出不同的水平,以及社会人口学变量在不同学生的感知上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1.2.2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研究

国外学术界对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研究既有定性研究,也有定量研究,尤其注重实证调查研究。Helker Kerstin(2016)以207名学生和110名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大学生平时学习和生活状态进行问卷调査,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责任感水平不仅受到自身学习动机和成绩好坏的激励,也同时会被家长对其期望和责任价值观影响。Kanako Taku等(2019)将美国和日本大学生进行对比,探讨了文化在责任感感知中的作用。Ellison(2018)通过分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未来就业决策之间的关系,发现社会责任感更强的大学生在做出就业决策时,会格外关注未来雇主的社会责任表现。

1.3研究现状评述

综上所述,对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思路主要集中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培养中。国外学者对于社会责任感概念的研究较少,但更加偏重实证调查研究。国内学术界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成果多是以大学生外在行为为出发点进行的,基于大学生内在心理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较少,尤其是相关量化研究明显不足,仍有较大的探索空间。因此,有必要综合考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在隐性心理和外在显性行为,进行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

2未来研究方向

基于上文可以看出,未来可加深以大学生心理为视角的相关研究,但由于对心理特征的衡量无法达到非常具体和全程量化的程度,因此基于心理视角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在具有创新点的同时,也极具挑战性。另外,未来还可结合不同的环境背景展开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比如近两年已有学者以习近平青年观或者疫情防控为背景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进行了研究。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中,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因素也不同,其容易受到所处环境因素的影响,对自身应承担的责任产生新的认知和表现,因此结合环境背景展开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也将成为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1]陈树文,林柏成.新时代做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工作的四个维度——以习近平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为指导[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2):133-136.

[2]邹燕矫,史姗姗.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网络“正能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2):51-53.

[3]熊超.高校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的作用及途径研究——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其培养系列研究之三[J].广西社会科学,2017,(03):199-203.

[4]戴步云,谢宇欣,简小珠,等.基于计算机自适应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测验[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4(02):142-147.

[5]魏进平,薛玲,魏娜,等.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年级差异实证研究——基于全国五千余名大学生样本的调查[J].社会科学论坛,2016,(02):217-228.

[6]朱磊.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状况调查研究与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16,(06):172-178.

[7]陆雷娜,况志华,李雨霏,等.理工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5):451-456.

[8]胡海山,杨爱东.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与实践养成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03):84-88.

[9]侯锡铭.立德树人视野下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36(02):99-103.

[10]郭丹,郑永安.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路径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20,(01):19-21.

[11]魏进平,李琳琳,魏娜,等.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基于21个省80所高校19319名大学生的调查[J].社会科学论坛,2017,(04):193-208.

[12]王晶.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1.

[13]王闯.用新时代思想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新探[J].高教学刊,2018,(10):169-171.

[14]伍安春,王让新.习近平青年观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研究[J].社科纵横,2019,34(06):133-137.

[15]汪仁杰.志愿服务路径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05):57-61.

[16]Teixeira A,Ferreira M R,Correia A,et al.Students perception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vidences from a Portugues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J].International Review on Public & Nonprofit Marketing,2018,15(3):1-18.

[17]Helker K,Wosnitza M. The interplay of students and parents responsibility judgements in the school context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16,(76):34-49.

[18]Taku K,Oshio A,Dominick W. Perceived Responsibility and Stressfulnes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J].Journal of Loss and Trauma,2019:1-14.

[19]Ellison R L.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 and Prospective Employment Decisions: Exploring Social Change Through College Students[J].Journal of College and Character,2018,19(4):275-291.

基金項目:江苏省“十四五”工商管理重点建设学科项目(SJYH2022-2/285);南通市基础研究和民生科技计划指导性项目“强化环境规制对南通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JCZ21023);2021年南通理工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培养研究”(2021XK(J)06)。

作者简介:孙兰(1994-),女,汉族,江苏东台人,硕士研究生,南通理工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社会责任;周春红(1992-),女,汉族,江苏南通人,硕士研究生,南通理工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感综述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大学生之歌
基于大众文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综述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