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能进入书里生活,你最想成为谁
2023-01-09叶伟民
假如能进入书里生活,我应该最想成为圣地亚哥——海明威《老人与海》里的渔夫。
在一贯的文学解读中,他都是英雄主义的化身。不过,年纪遮住了眼,少时只看到大海、风浪和鲨鱼,到后来,才懂得欣赏结尾处的鱼骨架和一个有狮子的梦。
在人生的废墟上还能做梦,这才是圣地亚哥最硬汉的地方。
他的故事很简单:古巴渔夫圣地亚哥活了半辈子,人生歉收,好久打不着鱼了,于是独自出海,钓到一条大马林鱼,搏斗了三天三夜。无奈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血腥引来鲨鱼。渔夫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但无奈只拖回一副鱼骨架。
渔夫胜利了吗?一直以来答案都是肯定的,最起码也是虽败犹荣。但现在,我觉得这未免过于阿Q,鲨鱼多好,人家打鱼它吃肉,鱼生躺赢,而老渔夫终究没带回一口余粮。
也正因为这样,我对他才喜欢得起来。人生漫长,如果一切良辰美景皆战利,时间就是鲨鱼,守得再好,也总有啃噬殆尽的时候。
当大馬林鱼死去,遭鲨鱼蚕食,渔夫顿觉悲凉,对着云说了一段话。“我原不该出海这么远的,鱼啊,”他说,“对你对我都不好,我感到抱歉,鱼啊。”
这几句话满是寓意——生活如航海,在岸边撒一网,虽无奇珍,但就点儿鱼虾也能糊口;如果贪恋传奇,穷极远方,开个盲盒赌个大奖,虽说很酷,但代价也加倍,即渔夫口中的“原不该”和“都不好”。
渔夫对这样的选择和结局也有交代,就是全书的金句:“然而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他没有嘴硬,起码承认并未取胜,但也没有失败。这底线画得很硬核,从根子上抵住人生的坍塌。再加上最后归航后倒头便睡,还梦见狮子,淡定如斯。
海明威最后还留了“后门”,就更有趣了。渔夫睡了,旅客争相围观他带回的鱼骨架。皮肉去尽,人们不认识大马林鱼,还以为是鲨鱼——“我不知道鲨鱼有这样漂亮的、形状这样美观的尾巴。”“我也不知道。”他的男伴说。
哈哈,这太有意思了。虽然故事就此结束,但引人脑补。说不定渔夫醒后,发现自己成了“打鲨英雄”,不仅杀了,还吃完了,简直是“古巴版武松”……每每想着这人生的大反转,我就觉得好玩,正如星爷点完秋香后的那句:“人生大起大落太快,实在是太刺激了。”
看过和遇过这么多人,唯圣地亚哥老兄是表率。
(梁衍军摘自微信公众号“叶伟民写作”)
【适用话题】人生选择 文学解读 祸福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