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有效性机制构建*
2023-01-09郭艳英
郭艳英 ,李 曼,刘 驰
(1.西安石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2.陕西开放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3.西北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3 )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加剧了变局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我国目前正处于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中,研究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利益诉求和政治理念都在发生多重变化。因此新时代如何精准把握研究生的政治心理,增强研究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文化和理论体系的认同至关重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立德树人的关键性课程,对研究生具有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的作用,是对研究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其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尤为重要。对分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从2014年提出以来就得到教育界的充分认可。目前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中的到广泛运用。将对分课堂引入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是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理念科学、形式多样、管理有效的研究生教育教学体系的积极探索。
一、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学方式是影响教学实效性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调研显示学生在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教师讲授为主。课堂讲授是一种严谨、封闭、教师为主体型的一种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确定性的知识和预设性内容的接受为目的,遵从学习知识的认知规律,按照一定逻辑,层层递进,是引导研究生获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知识的有效途径。但调研结果显示,教师讲授为主却不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的这一教学方式,如果实施中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机制,极容易形成教师主导讲授,学生被动接受,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思维得不到真正的培养。如果一学期都延续这一单一教学模式,学生也容易丧失学习兴趣,仅是被动应付的局面。调研中当问及“您是否喜欢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时,41.9%的学生选择了“一般,主要看具体的课程内容和授课教师。”从这一调研结果也说明不同的教学方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影响。
研讨式教学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具有探究、讨论和合作的特点,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热情,有利于学生研究意识的培养和研究能力的提升。但大部分课堂时间若都用于课堂讨论,则系统讲授时长就被挤压,学生习得的知识易于碎片化,讨论的问题也易于随意化,讨论的广度和深度难以拓展。因此要提升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必须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
1.讲授环节。灌输性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但基本原则不等于具体做法。灌输性不是强行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塞入学生头脑,而是要采用多种方式,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灌输性和启发性的统一。
对分课堂的讲授环节不是传统的理论灌输,而是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引起学生在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共鸣。在精讲阶段,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中,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优化,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框架性内容和重难点内容作为支撑。“要善于利用国内外的事实、案例、素材,在比较中回答学生的疑惑,既不是封闭保守,也不崇洋媚外,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善于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还要有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1]。在纵横比较和时空对比中让学生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实现学生的制度认同。
以2021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例,讲授的重点内容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性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每章讲授1次,2个学时。针对每一章讲授时主要是框架性和重难点的讲述,其余的知识点通过给研究生留学习性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后的内化吸收阶段进行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作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2]对分课堂理念下对教师讲授的水平和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必须提前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和设计。一方面,教师要准确把握课堂讲授的精华部分,同时也要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空间;另一方面,教师要结合不同的专业背景和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实际,布置出有区分度的学习任务,能够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有兴趣、有信心和有能力参与到课堂中,为顺利进入下一环节做好准备。
2.内化吸收环节。在这一环节知识的内化,一方面是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是课后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进行深入探究和思考,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收获、感到困惑和疑难的问题,为讨论环节做准备。
学生“首先通过研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知识内容充分掌握;其次,还有借助各种社会资源,对基础知识中所蕴含的概念、理论进行主动探索,掌握知识体系的生成结构、演进逻辑和实践应用;最后,形成自己对此知识内容独到的见解,并针对其中未能理解的部分阐述质疑。”[3]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内容为例,研究生在教师讲授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框架之后,就要根据教师预留的学习任务课后进行自学了。如针对“三新”的学习,需要明确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的基本内容;理解新发展阶段为何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原因;明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具体任务是什么;进一步思考新发展阶段、新时代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间的关系。这一过程也是研究生通过查阅和研读文献,经过深入思考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得到提升的过程。
内化环节是研究生学习能力培养和科研素质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这一环节教师要掌握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一方面要消化吸收上节课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教师在这一阶段由讲授阶段的讲授者变成了对学生知识消化吸收的程度和知识拓展水平的评判者。教师要向学生积极反馈任务是否完成及完成程度,并给出学生指导性的建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提升其科研能力。
3.讨论环节。讨论环节由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两个部分组成。学生在完成内化吸收环节后,按照亮-考-帮的自学程序,完成“亮闪闪”(1-3句话)、考考你(1-3个问题)、帮帮我(1-3个)问题。学生针对各自学习中的收获、困惑、疑难问题进入小组讨论(以6-10个人为一组)。小组讨论的过程是在组内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学习的心得、互相解答疑难和困惑的过程。
小组讨论10分钟后进入全班交流。教师随机抽取4-5个小组,每组再随机抽取1名学生,由这个学生代表小组分享组内讨论的精华或是提出仍未解决的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要求其他组的学生进行回答。这一环节教师主要是要发现共性的问题。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班容量较大,小组较多的情况,每次只是随机抽取4-5组的4-5名学生进行班级发言,针对提出的共性问题,教师再邀请学生自由发言。对于学生依然还没有解决的问题,由教师利用5-10分钟的时间进行讨论总结时给学生进行解答。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课堂上,每学期设置5次课堂讨论。其中4次是针对教学内容的,1次是针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每次课堂讨论中的全班交流都要求各小组的主题发言人用PPT的形式进行汇报展示。汇报展示完毕,要接受其他小组人员的提问,推进问题认识的深化。最后1次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赏析,一般放在结课的前一周进行。要求展示的学生从原著写作背景、原著内容介绍和读后心得三方面进行PPT汇报展示。具体的成绩由9位学生评委进行成绩的评定。成绩评定中引入了学生评委机制,在学生自愿和小组推荐的基础上,经过教师审核形成学生评委团。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判断按照既定的评分细则给出评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采取的对分形式有当堂对分和隔堂对分两种。在2020-2021学年第1学期时,由于每次课3课时,所以采用的是当堂对分的方式。2021-2022学年第1学期,每次课时学校调整为2课时,改变为隔堂对分的方式。
4.社会实践环节。基于对分课堂的教学理念,结合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特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对教学模式进行了重新思考和构建,在讲授、内化吸收、讨论三个阶段之外,又增加了社会实践阶段。实践环节依然采用了对分课堂的做法,将内化吸收的理念贯穿整个实践过程。
“实践教学是指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教育者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习者主动、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通过亲力亲为的实践活动增进对理论教学知识理解程度的教学活动”[4]。广义的实践教学包括课内、课外、校内和校外实践等方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课内教学实践是相对容易采取的形式。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结合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讲理性重实践的特点,实践教学采用品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方式进行。按照对分课堂的教学理念,6-10人为一组,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择一篇进行品读,经过小组内每个学生的内化吸收和组内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形成一篇实践报告。最后在学生自愿和小组推荐的基础上,每组由1位同学在全班进行PPT的汇报展示。展示内容包括原著的写作背景、原著内容的介绍和读后的心得体会三部分。
“实践教学不是独立于理论教学的专业实践(实训和实习)课程,更不是与理论教学无关的活动。无论是社会实践教学类型、校园实践教学类型,还是课堂实践教学类型,活动的组织安排与实施都要与理论教学相一致”[5]。因此,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内容,实践教学选择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品读。由教师推荐品读书目,主要选择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代表性著作,特别是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飞跃的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著作为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可以从教师推荐的书目中选择,也可以小组商定自己选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其他书目进行品读。通过经典著作的品读,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各个环节全面着手。其中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中的客体,如何结合教材、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需求精选教学内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有重要影响。
调研中学生对教材呈现的内容本身认同度较高,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体系、文化四个方面持非常认同和比较认同的同学超过95%,不太认同的同学占比较少。调研结果说明西安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对我国政治体系中政治理念、政治信仰的认同度较高。政治价值认同是社会成员爱国的基础。政治价值认同较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但是又有36.7%的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中的教学内容认为枯燥,学习的动力不足。
上述情况说明理性上学生认为教材的内容是正确的,也是国家发展需要的,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也是有帮助的,但由于教材体系在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中没有能够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期待、学习需求,结果导致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减弱,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需要重构教材内容,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
对分课堂视域下,教学内容“以每一章节的重点内容为线索,以课程的框架性内容为支撑,厘清课程总体内容和所包含内容的关系。”[6]通过这一方式实现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既减轻了授课教师机械式教学的负担,又有助于研究生对课程体系形成整体性认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例,对教学内容的优化进行具体说明。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除导论外,共分为十章内容(表1):
表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理论教学为24个课时,除导论外还包括十章的内容,每一章又包含3-6节不等的内容,每一节下又包含着2-4个不等的问题。如果对教材内容不进行优化,按照教材章节内容进行机械讲授的方式,24个课时是很难完成这么多教学任务的。即使是勉强完成了,教学内容的理论深度也较难实现。之前在未运用对分课堂时,本门课程的老师也是仅讲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后面的内容只好让学生自学。课程已经结束,学生是否进行了自学及自学的效果如何则无从知晓。因此,在有限的学时下,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对于讲授中未能讲到的内容,通过给学生发放教学资源的方式让学生在内化吸收阶段进行自主学习。经过优化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章节如下(表2):
表2
将教材中的导论、第一章、第二章、第八章和第十章整合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性认识。具体包括(表3):
表3
三、多元化评价方式的构建
教学评价既包括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评价,也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不同的评价体系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现在多数高校都建立校级督导、院级督导的专家听课制度,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呈现出一定的问题。由于督导专家更多是非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的老师,听课时更多着眼于一般的课堂教学组织和管理的考核,简单的教学评价也很难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做出精准的评判。
对学生的考核方式虽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但平时成绩的过程性考核操作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西安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大班形式授课,平时的过程性考核中难以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因此平时成绩更多就是由几次考勤成绩和少数同学课堂的发言加分组成。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没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日常的讨论中。这样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难调动,多数学生最后就只是被动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这样单一的考核和评价方式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
1.确立多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核评价方式。西安石油大学硕士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考核中,采用以课堂讨论考核为重点,以课堂讨论考核+实践考核+期末考核为主导的考核机制。考核中将教师考核与学生考核结合起来。课堂讨论环节中,采取教师打分和小组相互打分相结合,其中教师打分占60%,小组打分占40%,组内每个同学的基础分就是由这两个分数按比例计算生成的,同一小组内每个同学的基础分是相同的。实践考核环节由教师评定每一个小组的实践报告成绩,这一成绩同一组内同学的分数也是相同的。但在期末,针对实践报告有一个“品读经典,启迪人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赏析”的汇报展示活动,这一活动主要是针对具体同学的,采取学生自愿、组内推荐的方式选出。对于这部分同学的成绩,是从学生中选出的学生评委团评定的。这一考核机制打破了单纯教师作为唯一主体的考核,弥补了学生在考核中长期缺位的现实。
这一考核机制将过程性考核和终极性考核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考核中平时成绩占20%,实践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除一般的考勤外,主要是针对讨论环节进行评定的。这一考核形式更加突出过程性考核,对每个学生的成绩评定也更加精准。
这一考核机制将理论性考核和实践性考核相结合。实践考核主要通过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先在小组内阅读,撰写并提交实践报告,然后在全部范围内选部分同学进行PPT的展示汇报,有效的促进了研究生对理论的深入学习和理解运用能力。
因此,通过以上多维的考核评价方式,不仅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对每位学生本门课程的成绩评定也更加的精准化。
2.建立政治认同的量化评价标准。量化评价方法是“力图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化为数量,进而从数量的分析与比较中推断某一种评价对象的成效的一种评价方法”[7]。对于研究生政治认同中的政治情感的评价可以采用这一方法。具体通过深入调研,“依据学生政治情感的形成产生、发展规律以及政治情感的特殊性来确定相对准确的量化标准”[8]。根据学生对设置的政治情感问题的回答,为每一种选择赋分,然后根据分值确定政治情感的分类标准。可以按十分热情、一般、消极、冷淡、厌恶标准来设定。
3.运用质性评价对研究生政治认同效果进行反馈。对政治情感的量化评价有助于快速了解不同学生对政治的喜好程度,但情感是主观性很强的一种感情,而且具有易变性的特点,因此还需要进行质性评价。可以结合辅导员评价、思政课教师的评价、同学之间的评价对学生的政治认同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时可围绕政治认同主题进行小组讨论、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之间开放式访谈等多种形式了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状况,根据评价结果及时的做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