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安市健康科普网络直播的实践
2023-01-09张春妹陈燕霞李捡福陈永全
张春妹,陈燕霞,李捡福,陈永全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少聚集、少外出给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限制。为了打破这一僵局,福建省永安市医防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永安市医防融合办)积极创新健康教育方式,运用互联网+健康的方式,于2020年5月22日晚,率先在三明地区运用网络直播对线上健康科普进行初次尝试,当晚线上浏览点击量高达2.3万人次,在线人数达1 800多人。一场效果超出预期的直播,给永安市健康科普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随后,永安市医防融合办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积极建设“永安市医防融合健康教育网络直播平台”,在三明市第二医院(三明市永安总医院)(以下简称“总医院”)开设健康科普网络直播间,并于2020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经过两年的实践与探索,网络直播健康科普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 技术团队和设备情况
1.1 技术团队
技术团队成员是由总医院健康管理部、宣传办,以及永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和促进科等部门的相关人员组成。团队成员首先进入永安市融媒体中心参观学习,熟悉网络直播设备的使用及操作技术。同年8月,正式步入网络直播的运营阶段。目前,技术团队成员共有5人。他们在保证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负责直播间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以及直播内容的策划和推送。
1.2 设备情况
目前,直播间配备了摄像机、调音台等专业设备以及电动可更换直播背景装置等,共投入资金5万余元。
2 健康科普网络直播的具体做法
2.1 科普选题
直播选题主要结合重要卫生日、当地疾病的流行情况和疾病防治的工作需求,针对普通人群、老年人、儿童与青少年、慢性病人群、特殊人群等进行。直播内容涉及新冠疫情防控、健康生活方式、儿童健康、家庭急救、心理卫生、母乳喂养、慢性病和传染病防治等。
2.2 直播时间
直播时间通常定在周五晚间7:30播出。如遇工作需要,可随时播出。
2.3 直播形式
采用访谈、PPT讲座、“PPT+访谈”等形式。
2.4 直播时长
PPT讲座的时长通常控制在30分钟以内,加上在线答疑时间,总时长一般不超过40分钟;访谈及“PPT+访谈”的时长一般控制40分钟以内,加上在线答疑时间,总时长一般不超过50分钟。
2.5 直播频次
原则上每月至少1次。如遇工作需要,可增加直播次数。
2.6 直播讲师
组建健康教育讲师团,成员由总医院、永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永安卫生计生监督所、永安市妇幼保健院、永安市第六医院等专业机构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遴选而成。讲师团共分临床组、疾控组、护理组、妇幼组、监督组、心理健康组等6个专业组76名讲师。其中,主任医师20名、副主任医师25名、主治医师9名、主管医师3人、副主任护师8名、主管护师10名、卫生管理助理研究员1名;男性有42人、女性有34人;以中青年骨干为主。同时,还根据工作需要,邀请讲师团以外的相关专家坐客直播间。
2.7 线上问答
在直播结束后,对观众在线提出的问题进行选择性解答。截至2022年5月,共在线解答问题154条。
2.8 预告推送
永安市医防融合办与相关企业公司合作,使用“微赞直播”在总医院微信公众号上设置“健康直播”专栏。每期在开播前,通过总医院的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推送直播预告,介绍直播讲师,推送直播二维码。受众只需扫码即可进入直播间,收看直播内容;也可关注“总医院微信公众号”,在“健康直播”专栏里搜索相应的内容进行在线收看与回看。
3 健康科普网络直播的实践效果
截止2022年5月,在永安市医防融合健康教育网络直播平台推出29期直播,在其他直播平台播出9期。因其他直播平台的数据不易采集,现以“永安市医防融合健康教育网络直播平台”的29期数据为例进行分析。
3.1 直播受众的基本情况
据平台数据统计显示,直播访问量(热度)累计达27.22万,关注粉丝(人群人数)有4.92万人。观看直播的(去重)有2.84万人,平均每期观看直播的(去重)有785人。观看直播的女性多于男性,使用手机微信终端的占78.51%。观看时长在0~5分钟的人数较为集中,占观看直播(去重)人数的71.45%。
3.2 直播访问情况
从2020年8月—2022年5月,29期直播总访客累计达80 693人次,总回看人数累计14 423人次。访客有100~999人的直播共17期(58.6%),1 000~9 999人的有10期(34.5%),≥10 000人的有2期(6.9%)。
3.3 不同人群收看直播的情况
针对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特殊人群、普通人群、慢病人群等重点人群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策划形式不一的健康科普内容进行推广。见表1。
表1 不同人群的健康科普网络直播情况
4 健康科普网络直播的优劣势
4.1 网络直播的优势
从平台运行数据来看,人数最多的一场高达17 602人。与传统的线下讲座、健康咨询、义诊、健康宣教等活动相比,网络直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受众人数上占有明显优势。实践证明,通过网络直播可接触到更广泛的受众人群,为公众提供更多选择[2]。线上活动的低成本、广覆盖、高参与度展示了其独特的优势[1]。该直播平台还设有回看功能,使得受众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随时进入微信公众号获取健康科普知识,实现健康科普传播效益最大化。
4.2 医防融合的优势
在三明市医改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永安市2019年被三明市列为第一批医防融合工作试点城市。2020年1月,以总医院、永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永安市卫生计生监督所、永安市第六医院、永安市妇幼保健院等成员单位组成的“永安市医防融合办”在总医院挂牌成立。在永安市医防融合改革的推动下,促进了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专业机构队伍、业务和资源等相互融合,为永安市医防融合办运用网络新媒体推进健康教育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4.3 意愿合作的优势
实践证明,在公众存有接受健康普及意愿的情况下,健康传播的实施会更加富有成效[2]。目前,校园存在的“三小”(小眼镜、小龋齿、小胖墩)及心理健康等问题较为突出,针对儿童青少年这一系列的健康问题,永安市医防融合办与永安市教育局联合推出了健康视力、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心理等直播科普内容。从推出的8期直播效果来看,学生和家长们的关注度与参与度比较高,在线人数达3.43万人次,线上留言互动活跃,充分体现了参与意愿。
4.4 精准普及的优势
根据永安市艾滋病的流行趋势,永安市医防融合办与当地的高校、职专联合,为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实施精准科普,重点推广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受众人数达到7 880人次,传播达到了满意效果。
4.5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永安市现辖4个街道、4个乡、7个建制镇,现有城乡常住居民人数为34.48万人。从全市居民关注的粉丝数量来看,全市居民关注率约为14.28%,并未得到居民的广泛关注。两年的网络直播虽然突显了其传播优势,但直播效果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表现在关注率不高、内容过于专业、在线阅读时间短、直播时间偏长等。
5 对策分析与建议
健康科普网络直播为提高永安市居民的健康素养提供了新途径,对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何进一步利用好网络直播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知识需求,加大健康科学知识的传播力度,建议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5.1 培养科普人才,提高传播的趣味性
作为健康科普信息传播的主力军,大多专业、权威的医疗卫生人员却不具备将专业知识技能转化为通俗易懂科普知识进行传播的能力,这使得他们的传播作品内容枯燥乏味、专业术语多,导致大众不能理解和接受,造成受众阅读兴趣低、传播力弱[3]。因此,培养大批具备高素质科普能力的医学科普人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应加强对讲师团成员及青年医务人员的培训,引导他们摆脱专业的束缚,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富有趣味性的传播能力,以适应新媒体环境下健康科普的需要。
5.2 贴近百姓需求,推出优质的科普直播
科普的受众是老百姓,好的科普一定要让百姓“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3]。这就要求健康科普策划工作者要善于倾听百姓声音,及时了解百姓的健康需求。因此,紧贴生活、聚焦百姓需求,及时通过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对网络直播内容和形式进行改进,推出百姓喜爱的科普直播,是下一阶段需要努力的方向。
5.3 多渠道推广运营,提高直播的影响力
提高直播平台的影响力,除了要不断推出百姓喜爱的科普直播外,还要做好直播间的运营,这需要有专业能力、公关能力和运营技巧的专业人员[4]。目前,直播间的运营除了原有的技术团队外,缺乏专业推广人员,这正是本网络直播平台的知晓率、关注率和使用率低的原因之一。因此,要重视推广运营,通过多渠道推广,不断提高平台的关注率和使用率。
5.4 建立应急预案,规避直播风险的发生
由于网络直播的不确定性,现有的非专业技术团队面临着很大的技术风险。在直播过程中一旦出现直播卡顿、掉线、设备故障等问题,以现有技术团队的能力并不能快速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因此,为了保证直播效果稳定呈现,应制定风险应急预案、提前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5],必要时,进行应急演练,确保直播的顺利进行。
6 结束语
健康科普传播是实现健康促进的基本手段,也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保障[6]。永安市医防融合网络直播健康科普的做法尚处于实践的初级阶段,在下一阶段,应针对不同人群推出优质精准的健康科普内容,促进居民健康素养的不断提高,使网络直播成为永安市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