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康复运动训练及综合康复指导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 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3-01-09陈桂珍钟敏何良英曹勇财梁亮
陈桂珍 钟敏 何良英 曹勇财 梁亮
冠心病属于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受近年来人们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该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递增趋势[1]。而急性心肌梗死是该疾病中最常见的亚型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2]。急性心肌梗死的患病机制为冠状动脉发生血栓性阻塞,为了保障患者预后,及时的开通受阻的冠状动脉尤为重要[3]。PCI是目前临床针对该疾病的常用治疗方式,能够使心肌再灌注情况得以改善,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缓解。虽然该术式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但经临床实践经验表明,该术式治疗后,患者仍易发生冠状动脉缺血、冠状动脉再狭窄等情况,因此积极有效的干预至关重要[4,5]。康复训练是通过运动康复手段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进而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现为探究将康复训练应用于该疾病患者术后恢复干预中是否有效,特选取2019 年1 月~2021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其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1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 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凭借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男16 例,女14 例,年龄50~65 岁,平均年龄(58.04±2.45)岁;观察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50~65 岁,平均年龄(58.05±2.4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患者及家属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为该疾病;②具有较佳的治疗依从性;③无康复训练禁忌证;④理解能力、听力均正常[6]。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病变者;②无法顺利交流者;③合并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者;④精神异常者[7]。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术后生命体征监护、健康宣教、心理干预以及饮食指导等。
1.2.2 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康复运动训练及综合康复指导。具体如下:根据患者的病情为其制定个体化康复运动训练方案,并全程在康复训练师的指导下完成。术后当日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可将其调整为半卧位或坐位体位进行休息。叮嘱患者不能肆意挪动术侧肢体,避免术侧肢体用力,在病情好转后逐渐进行轻微活动。让患者可轻微活动非术侧关节、肢体,翻身时用非术侧肢体用力,并由康复人员协助翻身。饮食也需在家属的协助下完成。术后12 h 后,可将床头抬高20~30°,让患者主动对术侧肢体进行左右旋转运动,但幅度不可过大。协助患者完成坐立、擦身、穿衣等活动。术后第1~2 天,协助患者主动坐起,将双腿顺着床沿自然垂下,引导患者独立完成阅读、进食等简单的自理活动。术后第3 天,协助患者进行床旁踏步、行走,并指导其自主上下床,床旁训练15 min/次,3 次/d。在术后第4 天开始,可在康复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下床活动,步行6 min/次,步行距离控制在50~100 m,每日活动1~2 次,让患者自理日常生活。随着患者的恢复,可逐步延长行走时间以及距离。在术后第10 天,可将行走距离延长至200 米/次,并2 次/d 进行上下两层楼梯训练。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将康复训练重要性向其讲解,使其能够积极的配合训练。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CO、LVEDV、LVEF)以及术后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水平、血脂(LDL-C、HDL-C、TG、TC)水平、生活质量。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包括PF、RP、BP、GH、RE、SF、MH、VT,各维度均为百分制满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佳[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CO、LVEDV、LVEF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LVEDV 低于对照组,CO、LVEF 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血糖、血脂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LDL-C、TG、TC 均低于对照组,HDL-C 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血糖、血脂水平比较(,mmol/L)
表3 两组患者术后血糖、血脂水平比较(,mmol/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PF、RP、BP、GH、RE、SF、MH、VT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介入技术的日益成熟、介入材料的不断更新,PCI 已经成为对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9,10]。但该治疗方式需要限制患者术后进行体力活动,体力活动受限后,患者的机体机能恢复速度会受到影响,冠状动脉对血流的储备能力会降低,心血管功能会变差,进而极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再次发生[11]。因此,为了促进患者术后体力恢复,探究其他的术后恢复性治疗方案至关重要。经相关研究发现,康复训练能够降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2]。故有相关学者提出[13,14],对于接受PCI 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通过积极的康复训练,对术后再狭窄事件的发生进行预防,提高冠状动脉通畅度。
本研究表明,干预后,观察组患者LVEDV(128.33±4.54)ml 低于对照组的(145.39±4.88)ml,CO(4.86±0.49)L/min、LVEF(57.57±3.65)% 高于对 照组 的(4.37±0.47)L/min、(51.82±3.4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空腹血糖(6.09±0.34)mmol/L、餐后2 h 血糖(7.28±0.38)mmol/L、LDL-C(2.19±0.24)mmol/L、TG(4.97±0.33)mmol/L、TC(0.29±0.06)mmol/L 均低于对照组的(7.35±0.37)、(8.79±0.42)、(3.59±0.26)、(6.48±0.35)、(1.78±0.23)mmol/L,HDL-C(1.38±0.15)mmol/L 高于对照组的(1.09±0.13)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PF、RP、BP、GH、RE、SF、MH、VT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了,个体化康复运动训练及综合康复指导的应用对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有重要价值,同时其还能使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得以调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与陈玄祖等[15]在《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中发表的《个体化康复运动训练指导以及综合康复指导对冠心病患者PCI 术后的影响》一文中相应观点一致,证实了本研究观点的可靠性。对其分析,个体化康复运动训练及综合康复指导的应用,是通过科学、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案,对患者实施低强度的体力运动训练,通过体位改变、呼吸训练、被动肢体运动、主动肢体运动、床旁活动训练、床下行走训练以及上下楼梯训练等一系列训练方案使患者的冠状动脉侧枝循环得以改善,心室肥厚程度得到控制,进而使心肌细胞死亡发生率降低,患者的心血管负担得以减轻,使心室壁收缩功能强化,进而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同时,由于PCI 术后患者机体血液纤溶酶活动量增加,早期的康复训练能够通过适当的运动使冠状血管的阻力降低,使血小板聚集的情况得到抑制,使血脂、血糖水平降低,降低了血栓形成风险,提高了心肌供血量,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接受PCI 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术后实施个体化康复运动训练及综合康复指导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得到有效调控,生活质量提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