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性原则在采矿工程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3-01-09唐刚
唐 刚
随着开采加深,矿山逐渐进入地下开采阶段,但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受地下采矿条件差、生产劳动强度大等因素影响,矿山开采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当前部分矿山安全生产落实不到位,重经济效益、轻安全生产管理,员工和领导安全意识弱导致采矿事故时有发生,不得不为我们敲响警钟。
1 采矿工程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无小事,一旦安全关卡没把好关,将直接引发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采矿作业本身具有高危属性,安全管理的落实尤为必要。加强采矿安全管理具有多方面的作用,首先,注重采矿安全能构建安全的采矿生产作业场景,确保环境稳定,以安全第一为生产经营的首要指导思想,让金属采矿操作规范,保障操作人员生命安全,减少采矿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也带动我国金属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的塑造。其次,带来金属采矿开采施工作业的高效高质,并提供采矿安全管理经验和基础设施保障。能及时探明采矿作业的危险影响要素,并提前做好防范应对,将自然环境对金属采矿作业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也实现金属矿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冷静应对,指导金属采矿工作正常开展。此外,也能强化企业一线采矿专业技术人员采矿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督促其学习采矿的专业知识,明确操作技术要点,并认真履行责任,使得采矿工作效率和质量更有保障,也实现采矿作业安全性质的提升,使采矿企业获得更理想的效益回报,也进一步推动我国金属采矿行业的稳定高效发展。这些都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具体要求,也体现在金属矿采矿的方方面面。采矿工程中安全管理理应落实到位、发挥实效。
2 金属矿开采现状及灾害机理
2.1 我国金属矿开采现状
我国现有的金属矿开采也面临着较大压力。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使得金属矿资源开采更为深入,同时是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更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显示。近几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金属矿资源曾面临需求与供应矛盾激化的现实问题,只有在工业化进程中,使金属矿资源开采量持续加大,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带动工农业生产发展,才能更好地填补资源的消耗缺口,实现消耗与开采的统一。金属矿资源又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最终会面临枯竭的问题。这也要求在金属矿开采中应宏观规划,认识到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要注意到开采力度加大的衍生问题。需要意识到金属矿山资源逐渐消失的现实压力,密切关注金属矿产品供求方面的矛盾。另一点是做好采矿科技的创新研发,以实现矿产资源的全面利用。我国矿山技术装备水平总体较落后,部分金属矿山仍停留在上世纪采矿水平,且采矿规模小、效率低,执行粗放的管理模式,增加了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的危险程度。因为存在大规模或大面积采空区会导致地下金属矿山的开采更为艰难,很容易引发大规模的岩石偏移与冒落,使得采空区坍塌和地表沉陷的风险几率加大,不仅影响金属矿资源的开采使用,且对作业人员造成生命威胁。近几年我国地下金属矿山开采安全事故频发,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上述两点问题。但总体来说,我国金属矿山开采因为得到了宏观规划、科学管控,整体比较安全,虽然会发生重大、特大事故,但是几率较小,但也应引起足够重视。地下金属矿山开采过程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与开采环境的破坏有关,且与地下矿山工程复杂形态息息相关。在地下金属矿山开采中应了解地质情况,对其运动方程、运动轨迹进行定量分析,以变量的微弱变化捕捉分析地下金属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引发的潜在风险。
2.2 地下金属矿山开采灾害机理
基于金属矿山被大规模开发的实际,也应抓好安全管理工作。地下金属矿山开采引发的灾害问题亟待解决,更是长期研究的工作重点。地下金属矿山开采时很容易出现次生灾害,如地表沉陷、火区复燃、岩爆等,使得金属矿山开采属于高危作业。此外,矿体埋藏、储存条件相对复杂,矿体和围岩力学特征把控不准以及采矿方法不科学、工程布置不合理、支护方式不理想等,都会造成地下金属矿山开采事故。我们也应充分看到开采风险也与管理机制的不健全、管理执行的不到位的关系。在分析地下金属矿山开采灾害机理时应针对常见问题展开。如地表沉陷。地表沉陷是地下采空区顶板发生冒落,引发地面变形的事故。进入21 世纪以来,不少学者对地表沉陷作了专题研究,以各种方法探讨地表沉陷应对举措,并深入分析岩石变化规律,建立了较多的开采矿层上覆盖岩层直至地表的数字模型,以风险的预测和分析指导地面沉降的应对。常用到的方式有函数法、经验公式法等。
再说深部岩爆问题。我国对深部岩爆问题关注较少,研究起步较晚,最早见于对抚顺胜利煤矿岩爆现象的关注。国家在“九五”至“十五”期间也给予该课题较大的研究支持,确保该研究项目资金、人力支持更到位。关于岩爆发生机理的研究,人们发现能量、高度、强度、冲击倾向等是主要的关联要素,岩爆现象的倾向性预测则应根据机理模型和实际情况综合判断。对于地下金属矿山开采来说,在上述所描述的风险事件之外,也包括地下水灾害等。总体来说,关于金属矿山开采安全作业的研究还不够理想,系统性的研究及部署较少,现有的文献研究不够全面,更侧重于灾害事故的发生机理研究,对于监控网络发生规律及数据可视化分析等投入较少,仍需要持续深入研究探讨。要想真正确保地下金属矿开采作业安全有效,既要理论研发探索,又要实践验证,理论与实践融合才能更有效地建构灾害应对体系。
3 采矿安全管理既存问题
3.1 采矿环境复杂,生产管理水平低
我国矿山开采形势不容乐观,矿山地质条件复杂,作业环境不佳,劳动强度大,很容易出现塌陷、透水等事故,对于采矿人员是较大的生命威胁。多数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高,重技术开发、经济效益,轻安全管理,缺乏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明确的安全操作规程,生产监督管理覆盖不到位,重点不突出,导致安全生产管理并不理想。
3.2 安全体系开发不足,创新支持不足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区冲击地压危险性逐步增大,围岩温度持续升高,通风排水难度加大,很容易引发各种垮塌事故,特别是在急倾斜中厚矿体开采中,因为应力集中容易形成连通的空片,出现严重事故。矿山开采缺乏大局考虑和前瞻性,研究安全体系开发创新支持不足使得矿山整体安全保障能力弱,无法进行隐患的及时排查,难以支持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3.3 开采技术参差不齐,发展不够平衡
矿山采矿技术参差不齐,生产设备、技术研究投入不足,导致开采方式落后,装备水平低,无法达到安全生产的标准。而技术的不足又影响矿山安全隐患的排查,也无法进行突发问题的有效应对,部分矿山开采秩序不规范,存在越层越界、乱采乱挖的行为,不仅破坏资源,也引发安全事故。还有部分矿山发生事故后,刻意隐瞒真实情况,对安全防治关注不足、调查不足,矿山安全生产岌岌可危。
3.4 缺乏生产长效管理机制,缺乏安全监管队伍
当前部分矿山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弱,没有建立高素质能力突出的矿山安全监管队伍,无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导致越界开采、以包代管的行为更加突出。矿山发展没有统一的组织和指导,行业信息化制度体系不健全、标准体系建设迟滞、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井下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不足,此外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操作不规范、缺乏系统安全的教育培训,安全标准化建设没有落到实处。
4 采矿工程中的安全管理践行
4.1 端正态度,创新理念,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要着力营造良好的矿山安全环境,让矿业秩序保持良好,使得矿山作业有序化、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在事故应对上要重视事前预防,通过“一岗双责”落实安全制度,防范并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使得矿山保持安全生产的良好形式;以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制的落实,理顺安全责任,规避安全监管盲区,最大限度攻克安全监管难点;各部门、各个体各司其职,责任到人,齐抓共管,开创矿山事故安全防范的良好局面;让人本理念、安全发展理念深入到个体内心,在企业内部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管安全的安全生产格局。
4.2 建立目标,强化预警,积极演练,完善制度
在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中要贯彻落实好安全目标责任,强化事故预警演练,也建立规范的制度保障体系。一方面要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安全教育培训,开展大规模的事故预警演练、应急救援演练等,让安全生产目标落到安全生产管理实践中。通过思想教育、组织引导、责任落实、制度保障、考核激励,以提高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也要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推行现代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要构建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矿山安全管理朝着标准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落实好责任制度,要引导各方签订安全责任书,进一步加大安全管理考核力度,切实提升安全工作执行力,深化事故防范创新体系建设,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总结相结合,带来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的夯实。对于重要环节重大风险项目要重点排查,重点防范和重点监管,让安全生产取得实效。
4.3 明确措施,技术创新,循序渐进,达成目标
在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中应制定举措,并确保举措落实到位,切实推进矿山安全建设,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目标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矿山企业也要对照标准展开自检,并基于实际情况调整安全管理目标,逐步达标升级。在措施推行中应重视专项整治、执法检查,基于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岗位操作指南、行业作业标准,进一步规范作业人员的行为,确保作业场所的安全性,让安全生产管理日常化、有效化、创新化。在作业场所安全检查中重点是确保地质勘察的到位。采矿工程根本目标就是从地质体剥落所需岩体,为人类提供资源能源。地质勘探是前提,良好的调查是基础,只有全面保证勘探质量,才能避免安全事故。因此,采矿工程前的地质勘探工作非常重要。通过科学的地质勘探,全面查明地质构造、岩层岩性和含水层,为下一步快速开采提供帮助与参考,当前,物探方法、坑道探测法全面得到应用,只有全面查明地质构造,才能避免严重的安全事故。此外,技术创新必不可少。如金属矿开采在矿体采空区填充废石材料,提高采空区的填充率,并选用爆破振动的方式投掷废弃的铜矿石,为铜矿精细化安全回采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同时在开采过程中,降低爆破孔的深度及火药量,并严格控制矿柱的宽度,以增强采矿作业的安全性。
4.4 改革工序,行为控制,有效监管,快速救援
在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中应重视工序与行为的控制,引入“零距离”监管,建立快速响应的救援机制,真正把牢最后一道防线。控制重大危险源,改善矿山安全生产条件。也通过采矿工艺的创新、岗位标准化建设技术攻关,打破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瓶颈约束。基于当前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应推行矿山现场智能监控系统建设,真正做到“零距离”监管,例如推广自上而下台阶式的开采模式,推广现代化的采矿方法,引入凿岩台车等新的作业设备,并配合采空区监控、通风系统监测、人员定位、通信联系等,建立矿山安全生产的层层防线。重视员工安全素质教育,创新安全教育培训方式,以精细化、规范化的管理带来安全管理的闭合运行,强化安全管理力度,使得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更富实效。
4.5 隐患排查,事无巨细,重视现场,安全管理
对于矿山开采企业来说,要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并自觉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尽可能地为员工创设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具体来说,要做好矿山安全基础准备工作,改善安全生产条件,认真执行各项安全规程,按照管理制度要求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安全部署,从努力落实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方面入手,事无巨细及时排查隐患,限期整改,积极发挥党团员在安全生产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生力军作用,发挥工会安全生产桥梁、纽带作用,让安全检查无死角、无漏洞,要规范员工的作业行为,以带来矿山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在安全隐患的排查和现场安全管理中,应做到责任受控、管理加强的原则,真正将安全置于地首要位置,预防为主、防治为辅,将两者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夯实安全的根基,为矿山企业构建安全保护屏障。
4.6 舆论引导,榜样示范,制度强化,营造氛围
在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应认真落实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让全体员工接受并遵循企业安全文化理念,让企业安全生产体现企业特色,展现企业安全作风和态度,也形成遵章守法、关爱生命的良好舆论氛围。安全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保障员工生命健康,必须从员工需求层面出发,结合安全生产工作实际,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加强舆论宣传,从员工中来到员工中去,让员工主动参与学习安全知识,以教育灌输、导入培训等方式在企业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例如开展主题演讲、开展知识竞赛、进行安全技术比武,让员工由了解到认知再到认同,再转变为自觉的行为,让员工树立安全价值观。企业领导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示范,其作为企业安全文化的倡导者和示范者,应主动引导员工重视安全文化建设,要借助制度进行文化建设的推行,以巩固员工形成的企业安全价值观,让安全认同体现在行动中,渗透到企业每一项规章制度政策及规范标准中,同时对于符合企业安全价值标准的行为给予鼓励以强化,让员工转变为稳定定的行为习惯,让安全操作、规范操作成为员工自觉性的行为。
4.7 第三方服务引入,提升采矿管理专业度
为提升采矿安全系数,可以引入第三方服务,以第三方专业的管理提升采矿安全管理效果。基于第三方服务的专业性,深化安全管理,创新监管模式,带来管理实效的提升。例如某矿业公司行政管理部门与交通运输部下的地质工程科学研究院达成合作,制定了采矿安全监管体系研究的科研项目,通过他们之间的鼎力合作,推出了矿区危险作业安全实施细则,真正体现了矿区特色、地方实际,在科研项目地助推下,矿区安全管理更具专业性的指导。而采矿安全管理中也应加大资金投入,积极聘请专业机构开展第三方社会化检查,对所辖区域重大危险源进行全面检查督查,通过体检式的排查、动态化的监管,提高矿区安全生产工作意识,也让矿区安全主体责任真正落实到位。
5 结语
采矿工程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为了保证采矿工程施工安全,避免采矿安全事故发生,需要将采矿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消除,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保障。因此安全生产是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矿山企业应根据企业实际,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创新煤矿开采方式,制定完善的煤矿安全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煤矿开采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煤矿开采工作中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落实煤矿生产与安全责任,保证金属开采任务能顺利完成。在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中也应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查处相结合,以真正控制好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伤亡事故,实现矿山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