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时代高校财务转型分析

2023-01-09

关键词:财务会计数字化财务

汪 洪

(广东财经大学财务与国有资产管理处,广东 广州 510320)

财务数字化转型是指传统会计领域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来再造会计业务工作流程,重构财务组织形式,进而改善会计数据可使用数量和质量,提升财务运营效率,优化财务运营管理的过程,以高质量的财务管理支持决策[1]。从高校财务工作实际来看,也正在从以核算为主的反应型会计向决策为主的智能型会计转变,相应地,财务职能以管理控制为主要特点向决策支持服务型特点转变。财务从业人员不仅需要满足会计工作及应用新技术的要求,也要改变固有的很多会计运用常识和财务判断依据,从思想和观念上改变自己。因此,本文立足数字化时代,在高校财务会计数字化转型现状基础上,探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探讨应对之策。

一、数字化时代的财务特点

电子发票、会计大数据技术、财务云、电子档案、区块链技术、数据挖掘和在线审计等信息技术,为会计计量、确认和报告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手段和广阔的应用领域[2],数字化财务呈现以下特点。

(一)数据资源:“小”数据到“大”数据

传统财务会计工作内容主要是对现金与记账、资产与负债、投资与权益、实物资本与货币等与财务核算紧密相关的数据进行规划、控制、决策与评价,称之为“小”数据。“小”数据一方面是指使用数据范围小,也指数据类型和收集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是利用单位内部的核算资料。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引致财务数字化转型,过去一些业务大数据,如人员数量、资产设备、科研项目、师生数量与结构等数据资源,通常被认为与财务关系不大,但现在逐渐会纳入会计分析范围并作为绩效评价依据[3]。同时,会计人员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抓取与学校运营相关的公开数据、宏观数据、预算核算等数据信息,挖掘能够实现办学水平从量变到质变的影响因素,为财务分析和决策获取更多的相关证据。这些数据称之为“大”数据。大数据是指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不仅改变传统账务管理目标单一问题,而且克服结构化数据不完整的弊端,使高校财务会计工作模式变得数据更新快、内容丰富,决策服务功能更加强大。

(二)财务手段:工具智能化和数字透明化

面对大财务数据,不仅是获取数据的海量化,更要从海量数据中有效甄别并加以充分利用,于是产生了创新型的价值链分析法、目标成本管理分析法等会计管理工具,为会计运行机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基础,实现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之间的深度融合,帮助实现会计工作的智能化,财务分析结果的前瞻性、相关性、指导性得以进一步增强。

同时,数字技术也有助于实现财务数据开放式透明化。特别是区块链技术在财务会计领域的运用,通过建立起去中心化和开放式的会计记账和报表体系,使得交易记录更完整、资产跟踪更明晰,实现了与业务发展逻辑相一致的实时透明的数据体系。根据区块链的技术特性,从会计数据的业务端发起、生成直至确认,会计数据难以篡改且可追溯,显著提升了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数字的透明化,也完善了信任体系。

(三)财务流程:预算核算结算一体化

传统的会计流程是独立于业务流程之外的,传统财务管理重点主要聚焦在核算方面,偏向性严重,即核算是核算,预算是预算,存在着会计核算与预算“两张皮”的问题,没有形成一致性和达到有效制衡。目前高校执行的会计准则制度采用“双功能”“平行记账”模式,在一个会计信息系统中,同时进行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核算,工作内容更加繁杂。平行记账的应用,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漏记预算会计、多记预算会计、匹配收支错误、衔接转换不准和不记财务会计等。因此,数字化财务的转型为预算、核算、结算统一提供了可能。一方面,通过会计软件信息化、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数字技术应用,实现对会计经济活动全流程数字化管控,有效地提高财务会计处理交易的海量性、针对性、准确性和灵活性,为预算、核算、结算三算统一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通过财务数字化,有助于避免主观影响、改善决策制定流程、提升可控性水平,产生新的价值增值,发挥财务在价值引领和价值创造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财务职能:由“会计”转向“管理”

传统财务会计,由于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限制,会计活动主要由财务部门组织实施,从部门职责出发,会计活动着重关注会计的管理控制和使用评价功能,不重视或忽视了财务会计的服务经营规划和战略决策支持功能,导致会计无法充分体现其管理职能价值。随着信息技术有效地推动会计的数字化转型,财务会计的管理功能,特别是智能化、精准化和实时化的决策支持功能逐步成为会计发挥作用的主要领域,财务的“管理功能”日益增强,“会计功能”逐渐降低。主要表现两点:一是会计由粗放转向精细管理。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加精准和具体地进行成本核算,将直接成本颗粒度划分更为精细,间接成本分配更加精确,通过小批量、个性化、特色性的会计科目,从而为每个订单、每份业务、每个项目的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精确和完整的参考信息。二是由局部价值转向全面的价值链管理。传统财务管理业务所服务的对象主要包括行政、学院、教职工、师生等各个层级的人员,依据相关部门的要求和使用者会计信息使用特点,向他们提供的价值服务是局部的,不完整的。随着信息技术应用,可以促使会计与经营业务深度融合,服务更全面。财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在数据经济时代,将会计记录活动深入到单位经营管理活动,形成全面价值链管理[4]。

二、高校财务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

伴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财务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高校传统财务会计工作模式正在向数字化财务会计模式进行变革,会计工作制度和财务人员的素质受到挑战。

(一)财务人员会计理念跟不上数字化技术的挑战

适应数据特征、符合数据规律是财务数字化的发展要求,数字技能成为社会对新时代劳动者和消费者所拥有的基本能力要求。我国财务数字化经历了由20 世纪的会计电算化时代,到21 世纪初的ERP 时代,再到现在的共享服务和数字化人工智能时代的演进,劳动者不但要具备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数字化能力”。当前,财务数字化转型,最大的挑战不在于数字化的技术能力,而在于理念和素质[5]。主要表现在,高校财务数字化应用水平许多还停滞在ERP 时代,有些工作仅以满足日常控制所需为目的,甚至应用的是单模块的财务系统,忽略了会计工作中应用数字技术的高效处理能力和一些前瞻性的预测。高校大多没有建设属于自己的会计数字化管理系统,没有投入大量时间和成本去探究数字技术在本单位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一方面,高校的财务工作信息技术远落后于当前的数字技术,主要表现为会计业务工作没有与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的数字技术相结合,会计核算结算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另一方面缺乏对财务数字化模式进行优化改进,未使其更具完整性和智能化。尤其由于会计人员素质跟不上,不会利用会计信息去反映许多投入的无形资本、数据效益等会计内容,会计人员缺乏充分挖掘数据、利用数字技术处理信息来服务于业务需求的能力,不能充分获取信息、沟通、共享资源等,进而为高校创造价值。

(二)财务需要与数据挖掘基础建设缺乏的挑战

财务需要与数据共生是财务数字化的重要内容。数字化智能时代,可信与开放协同是关键,从分工到协同,从协同到共生,从竞争逻辑转向共生逻辑,通过让财务工作人员和系统外、系统内的人都成为伙伴,创新客户数据分享体验,消除业务系统之间复杂性和提升系统整体效率。但是,由于前期需要比较高的资金投入,加上懂会计业务的信息技术人才不足,以及高校缺乏财务创新压力等因素,使得高校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慢于社会先进水平。真正开展会计高度数字化建设的高校并不多。对于高校来说,由于缺乏竞争,加上财政拨款、事业性收入等稳定的收入来源,不愿意拿出额外的资金投入到财务数字技术应用中来,所以忽视对会计的数字化建设。

(三)财务管理与一体化智能模式要求的挑战

财务管理进入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6],有两大特点:一是财务管理活动超越自身,实现业财一体化。大数据打开了财务管理的视野,围绕财务数据、业务数据、各种结构性和半结构性的数据,通过跨界学习和挖掘运用,让数字化、智能新技术同财务管理活动深度融合,实现业务和财务的一体化。二是财务管理能力超越自身,实现共享智能化。数字技术在财务中的应用、连接、协同等使得各种数据围绕财务得以实现,数据中台的理念提高了财务共享服务的效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形成智能财务应用。智能财务管理是建立在先进的财务管理理论、工具、方法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机器和人的有机合作与协同,共同完成高校复杂的财务管理活动。

三、促进高校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对策

(一)财务人员:提升数字技能与数字理念的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是高校财务活动的主体,财务会计的数字化转型首先是人的思想和技能的转化,是需要精通专业化、信息化、数字化的高素质人才来支撑[7]。高校财务部门通常人员更新慢,部分还是家属安排的去处,故会计人员传统会计观念深,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弱,倾向于熟悉的工作方式和熟练的会计工作内容,加上缺乏足够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因而财务工作人员不会或不愿去主动学习现代会计发展理论和财务数据处理方法,这成为高校实现会计数字化转型的一大障碍。因此,在财务数字转型的大背景下,迫使会计人员转变观念,努力钻研业务和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及综合素质来跟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是很有必要的。一是高校要不断补充高素质财务人员,维持与时代相一致的财务管理活力;二是加强会计人员专业技能培训。会计从业人员要及时更新现代财务会计思想和知识,也要具备一定的数字化技能和处理问题能力;三是任用和加大财务高级管理者的数字化意识和知识能力培训。

(二)财务管理制度:满足价值跨边界复合驱动的业财融合

数字化财务是建立在“规则+业务+数据+算法”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呈现管理流程的柔性化和自动化、财务岗位的虚拟化和碎片化、运营模式的外包化和众包化、共享平台的集成化和云端化等趋势,进而实现价值创新[8]。因此,在对会计准则、高校业务特点等不同规则进行精准理解,结合高校发展模式和事务结构,制定形成智慧财务规则,实时顺应高校发展结构调整和规则更新,提升工作效能。新的财务制度要改变过去决策依据定性判断多、定量数据不充分、数据及时性不强等状况,使决策建立在定量数据充分、全面和及时,有分析有模拟的基础上,达到决策高效、充分和准确。

(三)财务流程:核算为主的管理模式向数字财务价值创新模式转化

改革财务流程,完善高校财务管理系统。一是加强整合财务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高校实际应用的会计信息系统主要由财务报账管理信息系统、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和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等多个子系统构成。但多数情况下,各子系统处于独立运行状态,系统之间没有实现内部的互联互通互享,数据使用没有建立充分的关联,应加强系统流程再造,实现数据的统一性和协同性。二是加强整合财务管理系统与学校运营系统。目前很多高校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没有与运营系统(教务系统、科研系统、人事系统等)对接或只是部分对接,“信息孤岛”现象存在,导致财务会计的决策支持功能不能有效发挥。因此,要加强业财融合流程重构。业财融合的实质是会计与业务管理相互融合、相互支持,更加充分、有效地发挥会计的职能和提升价值[9]。智能会计的出现也使得很多新型的会计岗位逐渐产生,财务工作从当前以核算为主的工作向管理会计、战略财务为主的工作转型,并由此带来高校发展战略、信息系统、组织形态和人员知识结构的深刻改变。高校可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手段,系统搭建财务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构建完善的财务会计系统、业财一体化运行机制等,实现精准决策支持和运行风险监管,从而推动高校财务管理的高质量发展。

(四)财务职能:全面预算管理向以有效会计服务定位

基于传统会计服务职能设立的高校财务管理职责分工存在交叉重复现象。例如,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人员需要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编制各类报表,如月度、季度和年度报表等,在报表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过程当中,有很多工作内容是重复的。这些重复工作不仅没有经济附加值,更影响了财务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由于低效,会计核算较多事项被延后处理,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特征。总的来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表现为局部的、静态的管理特点,没有实现数据的及时处理,没有进行准确预判和分析数据走向,当然更谈不上对财务数据实时跟踪和提供决策支持。因此,高校财务数字化转型,就是要让高校的财务职能由传统的核算型、事务型向管理型转变,体现全面的预算管理要求。财务管理要从以资金为本转向以人为本,财务管理方式要从控制为主转向引导和激励为主,向以有效的会计服务转变。有效会计服务至少包括以下三点:(1)财务数据的准确性。数据必须是客观事实的准确描述、数据所代表的财务指标的内涵外延是清晰的、数据是准确表达的;(2)财务数据的时效性。这要求各级财务人员能够实时汇集数据,编制财务报表,动态化提供报表信息,最大限度缓解延迟性。(3)财务数据的服务性。数据是为决策提供支撑的,高校财务要在事前加强分析与预测,事中注重会计处理,事后及时发现财务管理问题,纠正偏差,发挥会计监督的效率与效果。总之,财务数字化的全面转型,必将促进会计服务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被全面提升,发挥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者之间的协同效应,进而实现财务工作全面动态化管理,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更加高效有序,帮助高校更加准确地经营管理决策和战略发展规划。

猜你喜欢

财务会计数字化财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大智移云下财务会计人才的转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