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灵交流:讲深、讲透、讲活高校思政课的关键环节

2023-01-09纳雪沙潘伟华付立春王海云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思政课针对性心灵

纳雪沙,潘伟华,闻 静,付立春,王海云

(昆明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一、 问题缘起:缺乏心灵交流是高校思政课针对性不强的重要原因

习近平在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以来,思政课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都在不断增强。”[2]但是,“思政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在一些学校还一直存在,有的课堂学生的‘抬头率’和‘点头率’确实不高”[2],这说明高校思政课仍然面临提质增效的问题。“抬头率”“点头率”不高,是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问题的外在表现,“提质增效”实质上就是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对于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的问题,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又进行了更具体的论述。他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3]我们认为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就是要“把道理讲深、讲透”,增强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则是要把道理“讲活”。不论是“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的要求,还是“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3]的期望,其实质都是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的问题。思想性、理论性决定了思政课的“质”,亲和力、针对性决定了思政课的“效”。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问题的本质就是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达到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统一,也就是习近平提出的“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要求,目的是“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教育效果。

然而,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地位不尽相同。陈锡喜等指出“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增强亲和力、针对性,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体现和功能实现。”[4]邵逸等提出了“以思想性为本质,以理论性为核心,以亲和力为关键,以针对性为抓手,其实际效果的提升要以亲和力、针对性为航道,牢铸思想性、理论性之魂。”[5]田训龙认为“思想性是首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理论性是基本属性和内在规定,亲和力是人文特质和价值外化,针对性是鲜明特征和实践诉求。”[6]总体看,已有的为数不多的研究成果虽然在表述上略有差异,但都注意到了在高校思政课中思想性、理论性是前提和基础,亲和力、针对性是要求和目的。冯务中提出“针对性是思政课的生命力所在,思政课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学生是否接受思政课的关键所在”[7],我们认为这一论断颇有见地。思想性体现的深度、理论性体现的高度、亲和力体现的温度都必须有的放矢,必须针对高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针对时代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针对性不强在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中扮演着矛盾的主要方面,增强针对性是“讲深、讲透、讲活”高校思政课的关键。“讲深”就是要增强理论针对性(理论性),“讲透”就是要增强现实针对性(思想性),“讲活”则是要增强教育对象的针对性(亲和力)。

高校思政课针对性不强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教与学的脱节,教学更多时候沦为教师单方向的“灌输”,难以真正触及学生心灵深处,我们认为师生间缺乏心灵交流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的提升主要依靠教师一方,教师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人格魅力影响着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而针对性则关涉到师生双方,凸显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双向互动维度。习近平提出“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学”[3],师生双方所用之心均需指向共同的目标,这样才能有交汇,才能达到同频共振,这个过程就是双方心灵交流的过程。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在日常教学中,师生普遍认同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心灵交流,但对于什么是心灵交流、心灵交流之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有何重要作用、高校思政课中如何有效开展心灵交流等主要问题却缺乏深入思考。

二、心心相印:心灵交流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心灵交流的原理分析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师生对于心灵交流存在两种较为普遍的偏见:一是把心灵交流简单化,认为心灵交流就是眼神的交流,毕竟“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二是把心灵交流神秘化,认为心灵交流是与修真境界的师徒围圈坐地冥想类似的活动。以上误解的出现都是因为对心灵交流的本质缺乏准确的把握。心灵并不是某种独立于人之外的存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看其本质是人脑的产物,是意识的一部分。拨开神秘主义的外衣,心灵交流的本质主要包括两个维度,即思想交流激荡和情感融通共鸣。

1.心灵交流是不同思想间的交流激荡。思想是心灵的具体外化,是我们对于世界的理性认识,包括我们对于外部自然界、社会和自我的认识。心灵因其内在机制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很难把它科学化并用于指导人们的实践,但由于心灵的活动是自我的内在规定,故它总是通过人的思想和行动表现出来。这样外显的行为通过严谨的科学观察,一旦为我们所掌握,就能研究这些行动背后的动机,从而做出正确的干预。这种干预作用体现在高校思政课领域就表现在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上,尤其是政治的引导和思想的引领。习近平指出:“强调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并不是要把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而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8]12这种以科学的理论来进行政治和思想的引领,其间既有师生思想的碰撞,也有思想的角力。“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9]心灵交流正是要通过这种思想的激荡达到自我反思和觉察,最终完成心灵的转向。心灵的内在品质具有反思性,它表现为思想在交流过程中能够发现自身思想的不足,能够帮助人们进行自我评判和自我指导,这体现了“破”的过程;同时,在思想的交流中增强辨别力、提升思考力,从而调整和确立自己的思想倾向和价值选择,这体现了“立”的过程。可见,学生对真理的彻底把握,离不开心灵交流的作用,因为心灵之间的契合能使“以理服人”这种效果得以最终达成。

2.心灵交流也是情感的融通共鸣。情感是人掌握、反映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属于意识中的非理性因素。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具有激活、驱动、参照、调节等重要作用,有助于构成认识主体对善和美的价值追求。情感共鸣是指在“他人情感表达或造成他人情感变化的情境(或处境)刺激作用下,所引起的情感或情绪上相同或相似的反应倾向。”[10]在教学中运用情感融通共鸣,是指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情绪感受方式对课堂情境进行营造,让师生同处于一个共同的情境中,指导学生学习知识、感受情绪。教师主动指导学生进入所创设的情境中产生健康、积极的情绪情感反应,从而达到情感上的认同,实现掌握知识和树立科学价值观的统一。理论上,高校思政课堂为营造这样的情境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物理时空。课堂上,来自五湖四海、经历个性迥异的师生们为了同一个目标汇聚于同一物理时空中,师生教学目标的一致性营造了第一层次的情境。教师通过这一情境,建立起与学生的初步情感联系,心灵交流在此基础上得以开展,之后深入到更高层次的情境,即通过情感融通共鸣,解决师生共同面对的时代及自我实现的问题。高校思政课要“以情动人”,就是要让师生在课堂上形成情绪情感上的融通共鸣。教师最终要将对国家、对教育和学生的爱通过其所营造的共鸣情境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把这样的情感带到对国家、民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中。

(二)心灵交流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习近平强调:“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8]9“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首先得走进学生的心灵、继而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塑造和引导学生的心灵,这一过程就是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的过程。心灵交流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作用重大,它是讲深、讲透、讲活高校思政课的关键,其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有效促进师生沟通心灵、对学生启智润心、激昂学生斗志三个方面。

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心灵交流能有效促进师生沟通心灵。高校思政课内容丰富,涉及众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思政课教学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涉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涉及世界史、国际共运史,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8]8-9。讲深、讲透、讲活高校思政课,首要的基础是要把课程丰富的内容传达给学生,这种传达不仅体现为教师单向度的灌输,更体现为师生间在心灵交流中的教学相长,通过心灵交流有效促进师生沟通心灵。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内容传达的过程主要是充分发挥心灵交流中理性的一面,即思想的交流激荡。很多人对思政课能否真正做到此一层面的心灵交流持有怀疑态度,认为如果能进行思想交流,那么,双方在思想(境界)上要大致对等,否则就会变成单向输入,而如今的教学过程大部分情况都是这样,根本谈不上双方势均力敌的交流。这一主张一方面忽视了高校学生是有自主意识的主体,有着思想交流的渴望。另一方面它否定了师生间心灵交流的可能性。的确,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因绝对的个体差别无法达到彻底完美的契合,但我们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就无法进行心灵的交流与互动。师生同处于新时代,生活的共同社会环境会带给我们相同的社会经验,对于所遇到的问题也有着大体一致的处理原则,这在客观上为师生提供了心灵交流的现实基础,也为沟通心灵提供了可能性。在教学活动中,这些相同的经验点一旦被教师所捕获,就能联通两个独立的个体,让沟通心灵的可能性变成现实。当教师传递出来的知识内涵和学生接收的信息相一致时,师生之间就跨越了理解的鸿沟,从而加速知识的转化和科学价值观的确立,也就达到了习近平所说的老师“用心教”,学生“用心悟”的状态。

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心灵交流能有效对学生启智润心。“启智”就是把知识和道理讲深讲透,“润心”就是把人心讲活,这表现为心灵交流中“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的巧妙结合。“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3]。高校思政课教学在传达课程丰富内容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把其背后蕴含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做到“以理服人”。这个过程是在思想交流的基础上碰撞激荡,加上不失时机、恰如其分地引发情感共鸣,即“以情动人”,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进而把知识内化为内心认同的理。心灵交流在此的作用主要体现为高校教师在思政课中的主导作用,体现为教师对心灵交流的自觉。师生双方在思政课教学中互为主体,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则主要体现为充分认识学生主体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学生主体的特点不仅包括其年龄特点、思维特点、认知特点等,还包括其知识背景、能力范围,尤其后两者直接关乎高校思政课中心灵交流的效率。从知识背景看,学生从初、高中阶段就接触过思政课,他们对学科的认识形成了一种固化。这些固化的观念会影响新知识的接受和转化,影响教学的开展。心灵交流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就在于心灵的自我反思性能够打破负面的固化,不断通过思想交流碰撞来重构学生的价值观和知识体系,重塑其内心世界。从能力范围看,大学阶段思政课的很多内容凭借学生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能有基本的把握,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对理论进行钻研,以达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深入思考与运用。高校思政课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需要回归教育的原点,使人“成为人”。一个完整的人,既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和优秀的思想品德,还要有实践的能力。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这种实践能力表现为价值观选择的能力和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养成都是知识内化于心所折射出的心灵的态度。

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心灵交流能有效激扬学生斗志。要达到激扬斗志就得通过“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在把丰富的知识内化为内心认同的理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进而为锤炼坚韧的革命意志、“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8]15作准备。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主要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思政教育三个相互关联依次递进的层面,“激扬斗志”主要涉及思政教育目标。在这三个层面的目标中,达成思政教育层面的教学目标是重点,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政治上能够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方向,在思想上能够理解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高校思政课程把知识点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编制成完整的教学网络,最终促使学生形成“观念的认同”“情感的认同”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高校思政课教师是促使“观念认同”“情感认同”“良好行为习惯”产生的重要推手和力量,理应担负起推动这一转变的重要责任。心灵交流的作用在这里表现为高校教师能够借助它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在发展需求,窥见学生价值观的现状,结合学科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正确的选择价值方向和内容,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三、心灵交流:讲深、讲透、讲活高校思政课的策略探究

既然心灵交流是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的关键,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灵交流呢?针对这个新鲜而有难度的课题,我们教学团队近年来主要从增强师生交流意愿、营造有利的心灵交流情境、构建长效心灵交流机制三方面解决。

(一)增强高校思政课师生的心灵交流意愿

心灵交流是人的较高层次的需求之一。高校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也都有心灵交流的需求,然而心灵交流的对象并不是随意的,首先遇到的是“你的心灵愿意向谁敞开”的问题。从学生的层面看,高校学生之所以不愿意和教师进行交流互动,一方面在于学生有自己的圈群,在这个圈群里,他能够获得信任和理解,能感受到安全感和认同感,这样的圈群一旦产生就会造成某些内部“自我限制”,影响对外界信息的接纳。另一方面,传统儒家教育文化认为师生之间有着明确的等级关系,教师代表着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学生可能会受这种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对教师产生畏惧情绪,进而产生疏远感。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思政课教学中应充分发掘和利用学生的“向师性”(即学生具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尝试着理解学生,和学生交朋友,但不勉强融入学生的圈子。我们的做法是,抓住第一次课的黄金时间,让学生先了解老师。在第一次课时向学生介绍老师的求学生涯,表明“老师也曾和同学们一样是学生”;介绍老师当年职业选择的心路历程,表明“老师当年也面临就业问题”。如果高校教师有心灵交流的自觉意识,这样的介绍就不是随意的拉家常,而是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融入思政元素的巧妙设计,是打开学生心扉的开始。

从高校教师的层面看,他们大多认同心灵交流的重要性,但也感受到在教学实践中要自觉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较为困难。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时间和精力有限,成为影响心灵交流的主要障碍。高校思政课教师除了繁重的思政课教学任务外,还有专业课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需要处理,这导致他们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心灵交流。二是心灵交流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除了具有人格魅力、亲和力之外,还需要懂得学生的话语体系和相关教育心理学知识,更需要具备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能力和由教材抽象的书面语言向鲜活的教学语言转化的能力。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让很多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心灵交流望而却步。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依托教学团队定期开展丰富活动,在团队内部先开展心灵交流,帮助教师打破畏难情绪。团队开展老带新、新人结对子等形式进行业务学习,学习范围不仅包括理论热点、课程专业知识,也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教法技巧、最新网络热点话语剖析等。此外,团队老师还会定期分享自己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的困惑和心得。例如,我们团队有老师分享自己上课借鉴小学老师的做法,让大学生携带自制的姓名牌放在桌上,这样便能准确叫出班上每一个同学的名字,这一小小的举动提升了老师的亲和力,增强了学生的存在感,也更增强了学生的交流意愿。

(二)努力营造有利的心灵交流情境

心灵交流的一个重要层面是情感共鸣,这需要教师在课堂的物理时空之内营造共同的情境。高校思政课教师进行教学的目标较为明确: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这样的目标在学生看来是抽象而“不相关”的,他们更看重的是期末的课程成绩。因此,社会经历相对欠缺的青年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主动进入教师营造的情境中,需要教师能够引导他们从更贴近的视角思考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相比于抽象“不相关”的教学目标而言,青年学生更关注的是另外两个方面:现实境遇和现实自我。

1.现实境遇。确切地说就是社会现实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新问题。青年学生对这些新问题最敏感,他们关注和表达这些问题的方式不同于主流媒体的宏大叙事。教师要能准确抓住学生对现实境遇的关注,需要在生活中时刻关注时代的发展、关注社会现象、不断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中吸收营养、充盈思想,与学生同频共振,才能真正理解学生所面临的现实困惑。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思政课堂上应该利用师生共同面对的时代问题营造情感共鸣的第二层情境(师生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是第一层情境),引导学生在现实境遇中积极关注自我之外的个体和群体。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会通过一些网络平台获取学习娱乐资讯,这类平台之所以能得到青年学生的关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这类平台所谈论的某些问题能引起学生共鸣。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类平台发布的信息及其背后传递的价值观未必符合马克思主义,这就有可能对青年学生造成不良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适当借助这类平台,了解青年学生关注的新问题,了解他们对新问题的表述方式,在课堂上适时主动地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学生分析这些问题,有利于营造第二层情境。

2.现实自我。它是处于现实境遇中的个体,它最具体,与学生最切近,也最难把握。情感共鸣的第三层情境通过“现实自我”来营造。作为“现实自我”的青年学生,处在生命中较为重要的阶段,各种烦恼和困惑充斥在他们的整个大学阶段:学业、师生关系、友情、爱情、亲情、未来选择等。他们希望有人能倾听他们的呼声,理解他们的孤独与迷茫,懂得他们的不安与挣扎。学生对现实境遇和现实自我的关注会进一步转化为对未来的担忧和焦虑,期待对未来的事业和生活有所把握。心理学研究者认为“教师支持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个体发展的重要人际生态情境……感受到老师支持和关心的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更集中,更有动力。”[11]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关注和倾听学生的担忧与焦虑,并给予正向的回应和积极引导,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来说至关重要。在第三层情境的营造上,我们团队教师正在探索的“分享”实验,受到学生好评。教师邀请学生自愿与其分享生活中的幸福、疑惑等,时间均利用课间休息或课后,方式为师生一对一面谈或学生写纸条给老师。在团队近3年的思政课教学中,班级90%的学生愿意与老师分享,大部分学生的分享方式都是写纸条。在学生分享的内容中,对自己未来就业发展的困惑居多,其次是现实的家庭关系、宿舍人际关系、学习成绩等问题,还有部分学生会和老师分享自己恋爱的甜蜜。在这个过程中,尊重学生隐私是基本的原则,对每个学生的分享做出一对一的回应是关键。思政课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更多扮演的是倾听者的角色,教师的回应不是给答案,而是经验的连接。通过这种连接丰富师生彼此的人生、拉进彼此的心灵距离。

(三)构建高校思政课师生心灵交流的长效机制

心灵交流是讲深讲透讲活高校思政课的关键,它不应只是个别教师和团队的探索尝试,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没有形成心灵交流的自觉意识,更多仍处在一种自发的状态。加之心灵交流很难用指标、尤其是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它的操作也具有个体性和不确定性,其效果在以知识性考核为目标导向的教育理念下未必凸显,因而往往被忽视。从长远看,构建思政课师生心灵交流的长效机制是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发展的大趋势,当前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完善已有的常规化心灵交流渠道,在此基础上拓宽其他心灵交流渠道。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都是师生心灵交流的重要渠道,对已有渠道要做好维护,为师生之间心灵交流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消除学生已有的对思政课“只会讲大道理”的不良印象;同时,积极拓宽其他心灵交流渠道。例如,高校思政课教师心灵工作室的建立、高校思政课教师融入学生的大学生活和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来贴近学生的心灵。又如,我们团队教师多年来坚持利用课余时间,以书院方式带领和组织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该书院在学生中影响力日增,受到学院和学校的关注与支持。

2.贯彻大思政理念,构建长效心灵交流机制。大思政教育旨在构建“三全育人”的育人格局,实现思政课育人的全过程化,将思政课程“育人”贯穿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全过程,打通大中小学思政课各学段之间教学的时空堵塞,打通各门思政课、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内容堵塞。选派教师参与到学校团委的日常工作中、团队成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职业道德及红色文化精神嵌入到《MYSQL数据库设计与运用》教材的大思政课程建设中、邀请周边中小学的思政课教师共同参与团队集体备课活动、每学期由学生牵线到专业学院参观实验室、年轻教师担任班主任或兼职辅导员,这些都是我们团队贯彻大思政理念构建长效心灵交流机制的有益探索。在这几年的探索中,我们不仅与各级思政课教师、各类思政教育工作者,还与学生的专业课教师结成了思政教育共同体,并依托共同体有效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行同向、协同发力。借助这样的共同体,我们积极捕捉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对思政课理论的关注点和疑难点、他们在专业课学习和校园生活中的敏感点和痛点,让心灵交流有的放矢。

3.推动高校教师考评机制的改革,为教师、特别是思政课教师释放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解决心灵交流的实现问题。高校静态化的考评方法挤压着教师的时间和空间,使得思政课教师很难在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考评的情况下,加强同学生的心灵交流。思政课学生的高质量发展与教师教学评价相辅相成、互为基础。完善动态化考评机制,改变简单的以课堂教学效果、考试成绩等为评估对象的静态考评方法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团队主要尝试在小范围内探索改革:一方面,我们加大对学生过程考核的比重,把过程成绩细化,把诸如“分享”等项目作为过程打分环节;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过程考核灵活化,除定期通过雨课堂发布常规作业(课堂知识点的考察),还发布一些贴近学生的“个性作业”。例如,请学生向老师推荐自己喜欢的一本书(或一部电影)并写出推荐理由、请学生写下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最触动心灵的一句话、请学生对课堂讲授实时点评等,以此来推动思政课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提质增效。

四、结论

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实质是不断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达到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统一,也就是习近平提出的“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提质增效的最终目标是“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地位不尽相同。在高校思政课中思想性、理论性是前提和基础,亲和力、针对性是要求和目的。“针对性”不强,在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中扮演着矛盾的主要方面,增强针对性是“讲深、讲透、讲活”高校思政课的关键。缺乏心灵交流是高校思政课针对性不强、达不到“讲深、讲透、讲活”的重要原因。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8]8,讲深、讲透、讲活高校思政课,提高其理论针对性、现实针对性、授课对象针对性,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正确认识心灵交流的本质,充分发挥心灵交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心灵交流的现实策略。心灵交流既包含理性层面的思想交流激荡,又包含非理性层面的情感融通共鸣,前者主要是“以理服人”的过程,后者主要是“以情动人”的过程,二者结合最终达到“学以成人”。心灵交流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的关键,其重要作用体现在有效促进师生沟通心灵、对学生启智润心、激昂学生斗志三个方面。近年来,我们教学团队在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灵交流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性尝试。通过破除交流障碍、与学生做朋友、增强高校思政课师生的交流意愿;通过了解社会、了解学生营造有利于心灵交流的“现实境遇”与“现实自我”两重情境;通过拓展渠道、贯彻大思政教育理念、改革过程性评价,构建思政课师生心灵交流的长效机制。团队老师通们过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灵交流,思政课的针对性大大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抬头率、点头率、存在感、获得感都有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思政课针对性心灵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