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的动物性现象学:人和动物作为构造世界的共同主体
2023-01-09张俊国
张俊国
一、引言
2012 年7 月7 日,一群著名的认知神经科学家、神经药理学家、神经生理学家、神经解剖学家和计算神经科学家聚集在剑桥大学,重新评估人类和非人类动物的意识经验与相关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他们共同发布一个宣言,被称为《剑桥意识宣言》,宣言称:“一致的证据表明,非人类动物具有意识状态的神经解剖学、神经化学和神经生理学基础,以及有意识行为的能力。因此,证据有分量地表明,在拥有产生意识的神经基础方面,人类并不是独一无二的。非人类动物,包括所有哺乳动物和鸟类,以及许多其他生物,包括章鱼,也拥有这些神经基质。”既然动物①本文对动物和动物性主体作出如下规定:(1)动物特指非人类动物,故而文中会把人和动物并列;(2)在文中,动物性主体包括人类主体和动物主体;(3)考虑到动物问题的复杂性和本文的容量,本文主要讨论具有意识的高等动物。具有产生意识的神经基础,并且具有意识行为的能力,作为某种意义上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回应,从胡塞尔现象学的角度看,动物是不是构造世界的意识主体呢?
回答动物是不是构造世界的主体对胡塞尔的超越论现象学既重要又必要。胡塞尔现象学的目标要求扩展交互主体性以包括动物。他试图从超越论构造的角度回答世界的客观性如何可能,而对客观性的构造需要交互主体性,所以他引入他者。他者是第一个非我的存在,也就是他我,他我使得一个具有他异性的无限领域在构造意义上得以可能。①Edmund Husserl,Cartesianische Meditationen und Pariser Vorträge,S.Strasser ed.,Den Haag: Martinus Nijhoff,1973,S.137.但是如果他者只是指另外一个人类主体,交互主体性也相应地局限于人类主体之间的构造关系,那么通过交互主体性构造的世界客观性可能只是人的客观性,不对动物开放。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这样的世界客观性是有局限的。这也是为什么托马斯·内格尔(Thomas Nagel)批评胡塞尔的超越论哲学的一个重要原因。②内格尔认为胡塞尔的现象学是传统观念论,并对其进行批评,他提出客观现象学,试图解决客观性如何可能的问题。(Cf.Thomas Nagel,“What is it like to be a bat?”,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83),1974;Thomas Nagel,Mortal Question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p.212;Thomas Nagel,The View from Nowhere,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对此,笔者认为胡塞尔的超越论现象学不是观念论,至少不是传统的观念论,而是超越论观念论。虽然笔者不同意内格尔对胡塞尔的批评,但是内格尔提醒我们重新思考人的交互主体性和世界的客观性的关系:世界的客观性能不能奠定在人的交互主体性上?换言之,基于人的交互主体性,胡塞尔能不能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构造?这些问题已经在其他文章中处理过,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重心,故不再赘述。在内格尔看来,通过人类主体性的构造是不可能获得对世界的客观本质的整体性理解的。在此意义上,交互主体性的客观性是扩大的、延伸的主观性。③Cf.Thomas Nagel,The View from Nowhere,p.63.世界包含一切存在,人只是世界中的一部分。作为部分的人类主体吞噬包含自身在内的整个世界是荒谬可笑的。④Edmund Husserl,Die Krisis der Europäsichen Wissenschaften und die transzendentale Phänomenologie: Eine Einleitung in die phänomenologische Philosophie,W.Biemel ed.,Den Haag: Martinus Nijhoff,1954,S.183‐184.人理解的客观本质不能代表其他所有意识主体对客观性的理解,也不能等同于世界的客观性本身。客观世界不能只参照人类主体而显现,也需要指向动物。
特别地,动物主体性问题对胡塞尔现象学提出了挑战,因为它将他异性推向边界:他者能不能包括动物?交互主体性能不能突破人类主体的限制,具有更宽泛的指涉对象,从而将动物也包含在其中?“动物问题是整个现象学中最关键、最困难的问题之一,因为它将他异性推向了极致,从而将现象学推向了极限。”⑤Mario Vergani,“Husserl’s hesitant attempts to extend personhood to animals”,Husserl Studies 37,2021.既然胡塞尔的理论目标内在地要求超越论现象学扩大主体性的范围以包括动物,那么动物能不能作为超越论构造主体呢?换言之,“超越论交互主体性能不能合理地包括可能的动物主体性”?⑥Annabelle Dufourcq,“Is a world without animals possible?”,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11,2014.
二、常态性和非常态性⑦“常态性”(Normalität)和“非常态性”(Anomalität)也可以翻译为“正常性”和“非正常性”。
对于动物主体性,胡塞尔的态度具有模糊性和歧义性。⑧胡塞尔对于动物主体性问题的态度比较复杂,且充满歧义,因为他在不同论述中态度不同。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胡塞尔认为动物不具有和人类一样的、充分发展的理智和意识。在此意义上,他否定动物作为超越论主体性,也因此被指责为人类中心主义。但是,另一方面,他把动物理解为超越论主体性,为解决动物主体性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并为重新理解人和动物的关系开辟了一条新道路。(Cf.Annabelle Dufourcq,“Is a world without animals possible?”.)他把成熟的、拥有理智能力的、具有构造世界的功能的成人理解为常态主体,⑨Cf.Edmund Husserl,Die Krisis der Europäsichen Wissenschaften und die transzendentale Phänomenologie: Eine Einleitung in die phänomenologische Philosophie,S.191;Edmund Husserl, Späte Texte Über Zeitkonstitution (1929-1934),Die C-Manuskripte,Dieter Lohmar ed.,Dordrecht: Springer,2006,S.108;Edmund Husserl,Zur Phänomeno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Texte aus dem Nachlass.Zweiter Teil.1929-1935,Iso Kern ed.,Den Haag: Martinus Nijhoff,1973,S.178.老人、病人、婴儿、儿童、精神病患者、生理残疾人和动物等属于非常态主体。⑩Edmund Husserl,Zur Phänomeno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 Texte aus dem Nachlass.Zweiter Teil.1929-1935,S.178.从胡塞尔对常态主体的界定来看,动物被排除在主体之外。对于我们人类世界来说,动物不是有效的主体。只有成熟的理性成年人作为构造主体,世界才能在充分的意义上被构造。①Edmund Husserl,Die Krisis der Europäischen Wissenschaften und die Transzendentale Phänomenologie,S.308.但是,常态性和非常态性的相互转化关系规定动物主体性具有双重性:动物既可以作为常态主体,又可以作为非常态主体。
常态性和非常态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二者可以相互转化。生活世界是预先被给予我们的,传统、习俗、文化、历史和语言等先于我们而存在,成为我们主体性的内在规范性。但是,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世界的意义一直处于“不断地被获取的过程中”,我们在主体性和交互主体性的经验中将世界共同构造为常态的。②Edmund Husserl,Zur Phänomeno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Texte aus dem Nachlass.Zweiter Teil.1929-1935,S.201.由于世界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直处于生成性构成中,常态性也在不断构造中,没有一成不变的常态性。③Edmund Husserl,Die Lebenswelt.Auslegungen der vorgegebenen Welt und ihrer Konstitution.Texte aus dem Nachlass(1916-1937),Sowa Rochus ed.,New York: Springer,2008,S.540.另外,常态性和非常态性在一定的参照系统或者经验系统中才有意义。在胡塞尔看来,自我在本质上是常态的,是其他人类主体参照的标准,在这个意义上自我是常态主体,而他人是非常态主体。人类是常态主体,以人作为参照,动物则是非常态主体。动物在本质上是作为我们人性的反常变异而构成的。④Edmund Husserl,Cartesianische Meditationen und Pariser Vorträge,S.154.相反,以动物作为参照,人变成非常态主体。因此,胡塞尔认为,人和动物作为主体都会在自我意识内部建立起唯我论的常态性,并且以此为基础和标准构造非常态性。⑤Edmund Husserl,Zur Phänomen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Texte aus dem Nachlass.Dritter Teil.1921-1928,Iso Kern ed.,Den Haag: Martinus Nijhoff,1973,S.133‐134.例如,即便对于色盲而言,基于一定的规范性视角,他或者她眼中的视觉世界是正常的,其他人眼中的世界则呈现非常态性。
就意识的发展程度而言,我们不能因为动物的意识欠发达就将之排除在常态主体之外,否则我们会陷入无限后退。⑥克里斯提安·乔肯(Cristian Ciocan)把这一问题理解为常态性悖论(paradox of normality)。(Cf.Cristian Ciocan,“Husserl’s phenomenology of animality and the paradoxes of normality”,Human Studies 40,2017.)胡塞尔指出,和动物比,人是地球上意识发展程度“最高”的生物。就宇宙的整体而言,可能会存在比人类意识更发达的物种A,与此相伴随的是它们会有更正确的真理。同时,我们又不得不设想存在比物种A 更高的智慧生物B 是可能的,同样地,也会有比B 更高的物种C,如此类推,无穷无尽。胡塞尔认为,这里可能会出现一个相对论或者无限后退的问题。⑦Edmund Husserl,Zur Phänomen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Texte aus dem Nachlass.Dritter Teil.1921-1928,S.134‐135.在无限后退的困境中,没有任何主体可以被理解为常态主体,因为我们总是能设想一个比之更高的主体存在。他否认无限后退,并指出“没有任何地方存在一个最终的真理”。⑧Edmund Husserl,Zur Phänomen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Texte aus dem Nachlass.Dritter Teil.1921-1928,S.134.他通过对“更好的常态主体的极限在哪里”——“是否存在最好的常态主体”的否定回答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没有最好的构造主体。⑨Edmund Husserl,Zur Phänomen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Texte aus dem Nachlass.Dritter Teil.1921-1928,S.134‐135.他甚至设想如果有更高的智慧生物的存在——“无限高的存在”,它们也会像人对待动物一样,把我们人类当成非常态主体。⑩Edmund Husserl,Zur Phänomen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Texte aus dem Nachlass.Dritter Teil.1921-1928,S.134‐135.
在感知领域中,常态性和最佳性相关,具有最佳感知能力的主体被视为常态主体。不同的参照系统会产生不同的常态性,没有哪种常态性是最好的,而且没有一个动物性主体在所有的经验系统中都有最佳的经验。⑪Edmund Husserl,Zur Phänomen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Texte aus dem Nachlass.Dritter Teil.1921-1928,S.134‐135.且不论人类是否是宇宙中最高的智慧生物,即便人是意识发展最充分的物种,在具体的感知领域中,由于感知环境、身体条件、实践目的和兴趣等方面原因,人无法在各个方面成为最好的感知者,因而也无法成为最佳的世界构造者。在特定的感知领域中,由于拥有更强的感官功能或者新的感官功能,动物拥有比人更好的世界经验。例如,基于常态性和最佳性的关系,就嗅觉而言,狗拥有异常敏锐的嗅觉,可以被理解为正常的主体。人的嗅觉没有狗灵敏,所以人可以被理解为非正常主体。人在嗅觉的感知领域中不是最佳的感知主体。基于此,在感知经验的整体系统中,世界向所有存在显现,人和动物在不同的感知领域中都是正常的构造主体,都参与世界的构造。由此,我们能看出胡塞尔不但站在人类的视角,而且站在动物的角度考虑正常性和非正常性的辩证关系。故而,在一定意义上,批评胡塞尔是人类中心主义具有片面性,是不完全合理的。
另外,胡塞尔从家乡世界和异乡世界的关系来讨论正常性和非正常性的辩证关系,从而试图进一步证明动物和人都是构造世界的常态主体。我们的周围世界被构造为家乡世界,具有常态性;与家乡世界相对的是异乡世界,具有非常态性。相对于我们人类世界来说,动物世界则属于异乡世界。常态的人类世界和非常态的动物世界不是相互隔绝而无联系,而是始终交织在一起,共同构造整体的世界。正如胡塞尔所说:“人类和动物以及其他一切都交织在一起。”①Edmund Husserl,Die Lebenswelt.Auslegungen der vorgegebenen Welt und ihrer Konstitution.Texte aus dem Nachlass(1916-1937),S.577.人和动物不是分属于不同世界,而是共存于同一个世界。在世界中,既有和我一样的其他人类主体,也有动物,它们预先在这里存在着,并属于这个世界。②Edmund Husserl,Zur Phänomeno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 Texte aus dem Nachlass.Zweiter Teil.1929-1935,S.623.在家乡世界中,我们通过熟悉的东西理解异乡世界不熟悉的东西。作为家乡世界的成员,我们拥有交互主体性的协调一致的经验,构成一种经验类型(experience‐type)。③Saulius Geniusas,The Phenomenology of Pain,Athens: Ohio University Press,2020,p.178.我们把这种经验类型投向异乡世界,所有处于异乡世界之中的东西(包括动物)根据类型学而被统握为熟悉的事物。④Edmund Husserl,Zur Phänomeno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Texte aus dem Nachlass.Zweiter Teil.1929-1935,S.624.
进一步而言,根据类型学,基于人的经验和动物的经验的相似性和相容性,⑤关于人和动物的经验的相容性将在第三部分讨论。我们把动物同化,即把动物人类化,为其打上浓厚的人性的色彩和家乡的文化色彩,从而使它们从非常态性主体转变为常态性主体,比如家禽和家畜等。胡塞尔将它们称为“家养动物”。⑥Edmund Husserl,Zur Phänomeno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Texte aus dem Nachlass.Zweiter Teil.1929-1935,S.623.在他看来,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宠物。宠物与人有非常亲密的关系,是人类的伙伴。宠物和人有各种肢体交流和某种形式的语言交流,并且共同完成各项目的性活动,一起把周围环境构造为人和动物共享的家园。在此意义上,通过与宠物的相互交流和共同实践,“我们的经验世界能够摆脱其绝对性,并获得作为家乡世界的更具体的意义”。⑦Sara Heinämaa,“The animal and the infant: from embodiment and empathy to generativity”,in Phenomenology and the Transcendental,Sara Heinämaa,Mirja Hartimo,and Timo Miettinen ed.,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14,pp.129‐146.我们的家乡世界通过这种方式扩展自身的范围,把不熟悉的非常态的异乡世界变成常态的家乡世界。在家乡世界中,原来陌生的东西变得越来越熟悉而被理解。由于异乡世界被同化为家乡世界,异乡世界的非常态主体变成家乡世界的常态主体。在这个意义上,动物和人共同成为这个世界的常态主体。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一方面要看到正常性和非正常性的相对性和可转化性,从而为把动物理解作为常态的构造主体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人和动物之间的差异。以人作为参照,作为非常态主体,动物和人类有一些不同之处。⑧对于人和动物的差异,本文从人类视角出发,列举了一部分。但是,这一问题比较复杂,颇具争议,有的学者不同意人和动物之间存在这些差异。例如,玛莉亚·佩纳兰达(Maria‐Luz Pintos‐Penaranda)认为动物也具有内时间意识。(Maria‐Luz Pintos‐Penaranda,“The blindness of kantian idealism regarding non‐human animals and its overcoming by husserlian phenomenology”,in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German Idealism and Phenomenology,Cynthia D.Coe ed.,Macmillan: Palgrave,2021,pp.257‐278;Cf.Sara Heinämaa,“The animal and the infant: from embodiment and empathy to generativity”;Sara Heinämaa,“Transcendental intersubjectivity and normality: constitution by mortals”,in The Phenomenology of Embodied Subjectivity,Thybo Jensen and Dermot Moran ed.,New York and London: Springer,2013,pp.83‐103.)这些问题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与具体的差异性相比,本文更强调人和动物的相似性,并以相似性为基础把动物类比地理解为超越论构造主体。在胡塞尔看来,动物不是历史存在,不是在完全意义上拥有时间意识。⑨Edmund Husserl, Späte Texte Über Zeitkonstitution (1929-1934),Die C-Manuskripte,S.210;Edmund Husserl,Zur Phänomeno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 Texte aus dem Nachlass.Zweiter Teil.1929-1935,S.180‐181.另外,动物不会充分地使用工具,因为它们使用工具只是为了某一特定目的,但是不会以相同方式处理可能再次出现的情况。①Edmund Husserl, Aufsätze und Vorträge (1922‐1937),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89,S.99‐100.而且,在工具中它们缺乏使用语言的能力。它们虽然可以交流,理解声音,但是没有复杂、多样和丰富的语言及其表达系统。②Edmund Husserl,Zur Phänomeno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Texte aus dem Nachlass.Zweiter Teil.1929-1935,S.184;Sara Heinämaa,“The animal and the infant: from embodiment and empathy to generativity”,pp.140‐141.此外,动物是不是文化世界的构造主体?胡塞尔对这一问题持否定的态度,因为在他看来,动物不是充分意义上的文化世界的主体,也不会在文化世界中理解自己。③Edmund Husserl,Zur Phänomeno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Texte aus dem Nachlass.Zweiter Teil.1929-1935,S.180‐181.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动物作为构造世界的主体,和人类主体在构造方式、构造水平和构造层面等方面不同。但是,尽管如此,人和动物的差异体现异己性,表明世界具有超越性和客观性,不是人类主体的私人世界和唯我论世界。
三、移情的理解
对于动物的理解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④迪特尔·洛玛尔(Dieter Lohmar)批评这一偏见(Cf.Dieter Lohmar,“How do primates think? Phenomenological analyses of non‐language systems of representation in higher primates and humans”,in Phenomenology and the Non-Human Animal,Corinne Painter and Christian Lotz ed.,London and New York: Springer,2007,pp.57‐74.),笔者赞同他的立场。人与动物的差异不意味着二者之间存在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也不必然导致人对动物的不可知论。本文基于胡塞尔的超越论现象学,主张以移情的方式理解动物。动物不能思考、不能识别和不能决定。它们没有自我意识,只能对刺激作出本能的、不经过深思熟虑的反应。根据这种偏见,我们假设动物和人类之间存在一种无法逾越的鸿沟,而实际上这种鸿沟并不存在。与我们不能理解动物相反,我们能够理解其他人,可以理解他们的意识经验和心理行为。毕竟,人类可以相互交流,因此在出现误解的时候,我们可以纠正假设。而对于动物,这种交流的能力似乎是缺乏的。胡塞尔反对这种偏见及其带来的不可知论,并主张通过移情,实现人和动物之间的相互理解。他认为,人与动物之间跨物种(interspecies)的相互移情是构造客观世界的基础。世界的客观性与不同物种之间的共存的可能性有关。换言之,世界的客观性与不同物种的经验的相容性和协调性——物种间的常态交互主体性有关。⑤Edmund Husserl,Zur Phänomen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Texte aus dem Nachlass.Dritter Teil.1921-1928,S.135.对客观世界的构造不能局限于同一物种(intraspecies)之间的相互移情,应该扩大和延伸到不同物种之间的更大范围的移情。
胡塞尔认为人和动物之间的相互移情是基于二者的相似性,那么人和动物的相似性是什么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从作为人类主体的自我和他人的相似性开始。构造性意识(constituting consciousness)是超越论自我和他人共同的本质,是二者的根本相似性,是相互移情的基础。⑥构造性意识是自我和他人的根本相似性,是移情的基础。这一观点及其论证过程,参见张俊国:《构造性与被给予性的统一——解决胡塞尔的超越论交互主体性难题的新路径》,《现代哲学》2019年第6期。胡塞尔认为超越论主体性具有构造性。构造指意义的赋予(sense‐giving),即主体赋予世界以意义。存在无法在其自身内并通过自身显示其意义,必须通过主体的揭示才能有意义地显示。具体到他人问题,胡塞尔在《笛卡尔式沉思》中指出自我和他人的相似性在于身体的相似性。⑦Edmund Husserl,Cartesianische Meditationen und Pariser Vorträge,S.140‐141.身体的相似性是自我对他人进行比喻性理解,实现意义从我的身体转移到他人的身体的触发动机。但是胡塞尔指出,身体的相似性似乎只是在移情刚开始的时候起作用,身体的相似性不是自我和他人的根本相似性,不足以构成移情的最终基础。⑧Edmund Husserl,Cartesianische Meditationen und Pariser Vorträge,S.140‐141.在本质上,自我和他人的根本的相似性是构造性意识。构造性意识指一切能够赋予意义的意识。①Edmund Husserl,Analysen zur passiven Synthesis: Aus Vorlesungs-und Forschungsmanuskripten 1918-1926,Den Haag:Martinus Nijhoff,1966,S.38.它不只属于自我,也不只属于人类主体,而是为所有具有构造功能的主体共有。拥有构造性意识,具有构造功能的主体,被胡塞尔称为“功能性主体性”(fungeriende Subjektivität)。②功能性主体性表明:(1)意识主体的构造依赖身体;(2)构造性意识始终和主体的具身性构造功能密切相连。关于功能性主体性,本文会在第三部分详细讨论。Cf.Edmund Husserl,Phänomenologische Psychologie: Vorlesungen Sommersemester 1925,Dordrecht: Springer,1968,S.336.构造性意识不是主体构造的结果,而是先于主体构造而存在。它是一切构造得以可能的条件,是预先被给予的。在此意义上,构造性意识不必然特指人类构造世界的意识,而是所有意识主体(包括动物主体)基于不同视角,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层次上构造世界的意义的意识。由于动物是意识主体,具有意义构造的功能,我们不能否认动物也可以拥有构造性意识。如果这种理解是正确的,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动物是超越论构造主体是可能的。③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背离胡塞尔的原意,毕竟他的一些论述表明他不同意把动物理解为超越论主体性。但是,笔者在文中表明:胡塞尔在其他论述中,倾向于把动物视为构造主体。基于这种理解,本文主张构造性意识是一切构造主体共同具有的。由于动物是构造主体,本文尝试把动物视为具有构造性意识的主体。在此意义上,基于胡塞尔构造客观世界的目标,笔者尝试对他的超越论现象学作出合理的新解释,或者某种意义上的改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理解和观点值得商榷。
具体到动物性主体,构造性意识指超越论动物性——人和动物的根本相似性。不管人多么特殊,仍然属于广义上的动物,具有动物性(animality)。人和动物是具有动物性的意识主体,构造性意识是人和动物的共同本质,具体指“超越论动物性”(transcendental animality)。④Mario Vergani,“Husserl’s hesitant attempts to extend personhood to animals”.从动物性的角度来看,“当动物被贴上具有动物性的标签时,胡塞尔关注的是作为人类的我们与所有生物共享的超越论的构造性动物性”。⑤Mario Vergani,“Husserl’s hesitant attempts to extend personhood to animals”.一方面,超越论动物性突破了物种之间的差别,是人和动物深层次的相似性,为人和动物之间基于类型学的移情理解奠定了基础。它使得人和动物之间移情的理解——相互移情变得可能,而且至少对于人和高等动物,这种相互理解显然是可能的。⑥Carmine Di Martino,“Husserl and the question of animality”,Research in Phenomenology 44,2014.另一方面,超越论动物性不否定人和动物之间意识发展程度的差异性。在一定意义上,构造性意识和超越论动物性是对动物性主体的质的规定,是使人和动物成为超越论构造主体的内在规定。意识发展程度的差异是对动物性主体的量的规定——外在的差异性,“当Tier 这个词被用来指代动物的时候,所讨论的差异性是外在的”。⑦Carmine Di Martino,“Husserl and the question of animality”.动物性的质的相似性和意识发展程度的量的差异性不矛盾。我们不能因为人的意识高度发达而否定人是动物、具有动物性;同时,我们也不能因为动物的意识欠发达而把它们排除在意识主体之外。反过来,我们不能因为人具有动物性而否定人的特殊性,把人和动物等同。
作为人和动物之间的根本相似性或者共同本质,超越论动物性外在显化或者具体化为二者身体的相似性。人和动物的身体具有特殊性,它们的身体不是物理躯体,而是活着的有机体。通过身体,它们占据空间,拥有属于自己的位置。并且,身体在公共空间中自由移动,从“这儿”到“那儿”。“它们可以和另外一个主体交换位置,也可以相互交换方向和一系列表象。”⑧Edmund Husserl,Ideen zu einer reinen Phänomenologie und phänomenologischen Philosophie: Phänomenologische Untersuchungen zur Konstitution,Den Hagg: Martinus Nijhoff,1952,S.309.凭借动觉运动,它们可以获得其他主体感知事物的空间视角,共享经验对象。我能看到的,其他主体也能看到;我能听到的,其他主体也能听到。换言之,我们有相同的经验对象和可共享的经验内容。在感知领域,意识不能和周围世界发生直接的联系,而是通过身体作为媒介感知世界。“身体是所有感知的媒介;它是感知器官,必然参与所有感知。”①Edmund Husserl,Ideen zu einer reinen Phänomenologie und phänomenologischen Philosophie: Phänomenologische Untersuchungen zur Konstitution,S.56.身体作为“感知定位的领域”属于“我”,而且只属于“我”。②Edmund Husserl,Ideen zu einer reinen Phänomenologie und phänomenologischen Philosophie: Phänomenologische Untersuchungen zur Konstitution,S.152.自我拥有自由移动身体的“能力”,被称为“我能”;通过它,“我”能感知外部世界。③Edmund Husserl,Ideen zu einer reinen Phänomenologie und phänomenologischen Philosophie: Phänomenologische Untersuchungen zur Konstitution,S.152.身体获得作为方向零点的承载者——“这儿”的承载者,构造行为从零点或者“这儿”辐射出。因此,在感知领域中,动物性主体周围的一切事物都与身体有关,即在感知经验中的一切存在都与身体有一种定向关系。④Edmund Husserl,Ideen zu einer reinen Phänomenologie und phänomenologischen Philosophie: Phänomenologische Untersuchungen zur Konstitution,S.56.
移情的理解依赖于意识和身体同时被给出。这里存在一个争论⑤笔者在一定程度上赞同德拉蒙德的立场,并认为虽然胡塞尔注重意识,意识具有一定的优先性,但是不能据此否认意识和身体始终是统一的,并且是同时被给予的。:史蒂文·克劳威尔(Steven Crowell)认为身体先被意识构造,然后我们才能理解身体在感知运动中的功能和作用。⑥John Drummond,“Intentionality and (moral) normativity”,in Normativity,Meaning,and the Promise of Phenomenology,Matthew Burch,Jack Marsh,and Irene McMullin ed.,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19,pp.101‐119;Steven Crowell,Normativity and Phenomenology in Husserl and Heidegger,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3,pp.137‐138.对此,约翰·德拉蒙德(John Drummond)表示反对,他主张主体不是先经验到自己的身体,然后在反思中注意到它的构造作用。身体和意识始终是作为统一整体而被理解的。⑦John Drummond,“Intentionality and (moral) normativity”.当动物在感知事物时,我们的确“看到”一个在类似人的身体中起支配作用的自我在感知,尽管感知方式和人的方式不一样。我们类比地把它们理解为和我们一样的构造主体。我们没有以一种空洞的方式把动物理解为超越论主体性。相反,它们以一种明显的、可理解的方式表现自我。⑧Edmund Husserl,Zur Phänomeno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 Texte aus dem Nachlass.Zweiter Teil.1929-1935,S.625f.黑猩猩咧嘴、狗叫、蚂蚁搬运同伴的尸体等,它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不仅能相互理解,而且以一种相似的、可理解的方式呈现给我们。跨物种的相互移情需要进一步验证才能有效,才会具有物种间的交互主体性意义,因此它们的同类主体和我们人类主体对它们的目的性行为进行验证。⑨Edmund Husserl,Zur Phänomeno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 Texte aus dem Nachlass.Zweiter Teil.1929-1935,S.625f.移情的理解和持续的验证指向相似的、活生生的身体;只有通过身体,我们才能获得动物的“包含在身体中的主体性”——通过移情,我们感知到在动物身体中的我‐主体性,以及属于它的一切。⑩Edmund Husserl,Ideen zu einer reinen Phänomenologie und phänomenologischen Philosophie: Phänomenologische Untersuchungen zur Konstitution,S.163‐164.
具体来说,通过移情,无论是动物之间,还是人和动物之间,可以相互理解。首先,胡塞尔指出动物在礼貌的问候中,彼此理解。牛仔们在一起玩耍、在游戏中理解对方的行为表达,进而了解对方的欲望、性格、习惯和愿望等。⑪Edmund Husserl,Zur Phänomeno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Texte aus dem Nachlass.Zweiter Teil.1929-1935,S.478.它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互为对方而存在。它们有共同的祖先,有代际的传承和关联。这种关联和传承作为它们历史的代际基础,为它们在移情的经验中相互熟悉、彼此理解提供可能。其次,对于不同物种之间,特别地,对于人与动物之间,胡塞尔主张人对动物移情地理解。由于动物性主体拥有相似的身体,是拥有灵魂的意识主体,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它们的感知系统和感知经验与我们人类主体具有相似性,这决定了我们可以对动物实现移情的理解。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同作为动物性主体,人的身体和动物的身体没有本质区别,共享相似的身体是人和动物具有动物性的机体基础。⑫Cristian Ciocan,“Embodiment and animality”, The Journal of the British Society for Phenomenology,vol.50,no.2,2019.在胡塞尔看来,我们无法获得对动物意识的直接经验,这样的经验不具有本原性,但是“我能够并且必须把它们看作通过移情作用实现相互交流”。①Edmund Husserl,Zur Phänomeno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Texte aus dem Nachlass.Zweiter Teil.1929-1935,S.594.换言之,和同一物种内的移情相似,基于类型学,人把熟悉的经验扩展到动物身上,从而实现对它们的比喻性理解。②Edmund Husserl,Die Lebenswelt.Auslegungen der vorgegebenen Welt und ihrer Konstitution.Texte aus dem Nachlass(1916-1937),S.540‐541.各种事物的显现方式本身具有具体的类型学,并且基于特定的类型学动物在人实行的移情的作用中显现自己。③Edmund Husserl,Zur Phänomeno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Texte aus dem Nachlass.Zweiter Teil.1929-1935,S.182‐183.我们借助于自己熟悉的环境——家乡世界的整体结构统觉和这种结构具有相似性的作为异乡世界的动物世界,例如“蜜蜂之国、蚂蚁之国和蚂蚁战争等”。④Edmund Husserl,Zur Phänomeno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Texte aus dem Nachlass.Zweiter Teil.1929-1935,S.183.在移情的经验中,我们看到:动物有看东西的眼睛,动物有耳朵,动物有腿,动物站着、卧着、行走着、举起东西……所有这些都是在相互理解的行为中得到证实,具有自明性的东西,对于它们如同对于我们一样——都是清楚的。⑤Edmund Husserl,Zur Phänomeno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Texte aus dem Nachlass.Zweiter Teil.1929-1935,S.625‐626.动物世界对于我们来说由不熟悉变成熟悉,由异乡世界变成家乡世界。进而,我们的家乡世界和动物的异乡世界相互融合,形成新的、共同的世界。人和动物都属于这个新世界,成为这个新世界的共同主体。
在相互移情中,人的视域和动物的视域相互融合,人的经验和动物的经验相互渗透。虽然在具体的感知领域中,任何主体都不是固定的、绝对的最佳感知者,但是物种之间可以彼此吸收对方的感知经验,充实自己的内在意识领域,成为进一步构造的基础。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经验以我们“好像”(as‐if)进入动物的身体结构,认识它们的感知器官和相应的动觉系统。⑥Edmund Husserl,Zur Phänomen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Texte aus dem Nachlass.Dritter Teil.1921-1928,S.117.因此胡塞尔主张,动物性主体可以相互交换彼此的视角以获得常态视角和最佳视角,共同“观看”世界,实现人和动物之间经验的相互渗透。换言之,通过熟悉的经验理解动物,一方面我们可以实现经验的不断扩展,另一方面我们对动物的移情经验与我们既有的经验融合,在历史传统中获得有效性和一致性。在移情经验中,我们能够理解动物世界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经验系统中。即便这种经验系统不能真正被完全生动地重建,我们也能类比地理解动物世界。⑦Edmund Husserl,Die Lebenswelt.Auslegungen der vorgegebenen Welt und ihrer Konstitution.Texte aus dem Nachlass(1916-1937),S.662‐663.在这个意义上,动物的世界不是我们人类旁边的另外一个世界,而是同属于一个普遍的世界。在共同的世界中,动物世界与我们人类世界始终相互交织,彼此影响。胡塞尔认为,在人和动物的相互构造中,一个相同的、共享的世界间接地构造自己,并在这些较小世界(人类世界和动物世界)中显化自身。⑧Cf.Edmund Husserl,Zur Phänomen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 Texte aus dem Nachlass.Dritter Teil.1921-1928,S.134.也就是说,我们的世界随着相互移情的统觉经验的扩大而不断拓展,从而包含更多的动物,最后形成一个普遍的、为一切生物共存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作为处于不断构造中的意义整体,是同为身心结构的人和动物之间移情作用持续表现的领域。⑨Edmund Husserl,Zur Phänomeno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 Texte aus dem Nachlass.Zweiter Teil.1929-1935,S.624‐625.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身体的移情经验不完全是反思性的,甚至是非反思性的。人和动物拥有身体性的自我意识。在感知经验中,人和动物的感受性先于反思性,并在手势或者表情中获得对方的身体性表达的意义。正如梅洛‐庞蒂所指出,对于愤怒或者威胁的手势,我不需要依靠对以往经验的回忆或者认知,而是“在手势中读到了愤怒”,愤怒不是隐藏在手势背后的心理事实。⑩Maurice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Donald Landes tran.,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12,p.190.并且,他主张将前反思的理解扩展到对动物行为的理解上,“那么就不清楚为什么我对手势的理解应该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人类的手势”。①Maurice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p.190.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对动物的理解只需要基于动物的言行举止——表达性行为,不需要借助理性的认知,在这个意义上对手势的意义的理解不能与认知操作混为一谈。②Maurice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p.190.因此,移情的理解具有前反思性,不是理智的分析。
四、构造世界的共同主体
世界是一个普遍的整体视域,包含一切存在。世界不只是人的世界,而是人和动物共存和共享的世界。它不但向人显现,而且向动物显现,因此人和动物的构造性视域对于世界整体是必不可少的。人和动物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世界的构造,而世界的构造也呈现出多视角、多层次和多面向。世界的客观性要求动物参与世界的构造,超越论动物性规定动物和人作为共同的构造主体。基于动物的意识和人的意识的差异性而否定动物作为世界的构造主体是不合理的。动物不但参与我们家乡世界的构造,而且是构造客观世界必不可少的参与者和共同主体。
首先,胡塞尔认为,动物是“超越论动物主体”,具有构造功能。③Edmund Husserl,Die Krisis der Europäischen Wissenschaften und die Transzendentale Phänomenologie,S.87.动物作为我们人类的意向性改造,不但参与第一级的常态的世界构造,而且参与世界的进一步构造。④Edmund Husserl, Späte Texte Über Zeitkonstitution (1929-1934),Die C-Manuskripte,S.395.动物同时拥有灵魂和身体,被经验为精神生物和构造主体。由于拥有意识,它们不能被理解为具体的物理存在,而是拥有自主意识的构造主体。动物以自己的方式经验世界,并且通过与人的交流和合作,形成关于世界的交互主体性经验,参与我们家乡世界的构造,帮助我们“在家”。⑤Edmund Husserl,Die Lebenswelt.Auslegungen der vorgegebenen Welt und ihrer Konstitution.Texte aus dem Nachlass(1916-1937),S.270‐271.我们出生于家乡世界,不必然意味着我们一出生就自动“在家”。换言之,“家”和“在家”不是伴随我们的出生而必然产生的东西,也不是我们理所当然认为存在的东西。“在家”是通过不断构造而获取的过程,在持续的构造过程中“家”的意义向我们显现。我们的世界中总是已经出现作为生活环境的组成部分的动物,它们构成了我们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动物经验扩展了我们的感知领域,延伸了我们的具身化视域,从而扩大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拓展我们的经验世界。例如,狗的嗅觉异常灵敏,猎狗通过追踪猎物的气味来扩大猎人的经验世界。⑥Edmund Husserl,Zur Phänomeno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Texte aus dem Nachlass.Zweiter Teil.1929-1935,S.167.在这个意义上,人和动物不是处于两个不同的世界,而是共存于同一个世界,从世界内部拥有各自的“面孔”。⑦Edmund Husserl,Die Lebenswelt.Auslegungen der vorgegebenen Welt und ihrer Konstitution.Texte aus dem Nachlass(1916-1937),S.510.所以,动物是我们家乡世界的共同主体,是客观世界的共同构造者(world co‐constitutors)。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人与动物的经验能否相容协调?胡塞尔强调,人和动物的经验协调一致,相互融合,形成对世界全面客观的理解。⑧Edmund Husserl,Die Lebenswelt.Auslegungen der vorgegebenen Welt und ihrer Konstitution.Texte aus dem Nachlass(1916-1937),S.270.具体来说,人与动物的经验的相容性取决于两个方面:(1)人对动物移情地理解,为二者经验的相容协调提供可能;(2)世界本身的同一性,为二者经验的相容协调奠定基础。正常性和非正常性相互依赖,正常性是由异常的东西规定和衬托出来的,而异常的东西是作为正常东西的意向性的变样而出现的。动物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被理解为改变了人性的东西,是“亚人类物种”。⑨Edmund Husserl,Die Lebenswelt.Auslegungen der vorgegebenen Welt und ihrer Konstitution.Texte aus dem Nachlass(1916-1937),S.662‐663.人作为拥有灵魂的动物,从未丢失且不该遗忘自己和动物共同具有的超越论动物性。①Edmund Husserl,Zur Phänomeno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Texte aus dem Nachlass.Zweiter Teil.1929-1935, S.165‐166.当动物以一种方式经验世界,它不仅在自身内保持经验的一致性,而且在和其他同类主体的交往中拥有协调一致的经验世界。同时,动物的经验世界也会向我们显现,它们的经验会依据我们的经验而被重新评判,被进一步证实,并且继续被证实(也有偶然的纠正的情况)。世界就是由被证实的成就构成的“存在着的东西”。②Edmund Husserl,Zur Phänomeno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Texte aus dem Nachlass.Zweiter Teil.1929-1935,S.168.在此意义上,这个存在着的世界是在人和动物协调一致的交互主体性经验中被构造的。换言之,动物的经验和人的经验之间建起一种综合——一种跨越物种的综合,世界的现实性具有综合地贯穿于所有人的经验和所有动物的经验的统一性。③Edmund Husserl,Zur Phänomeno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Texte aus dem Nachlass.Zweiter Teil.1929-1935,S.167.反过来,世界的统一性为人和动物的经验的相容性提供基础。虽然世界向人和动物的显现方式不同,世界对动物的显现方式是对人的显现方式的意向性的变样,但是这些显现方式本源地共同奠定在世界的同一性上,使人和动物对世界的经验具有本源性,从而为二者经验的协调一致性奠定基础。④Edmund Husserl,Zur Phänomeno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Texte aus dem Nachlass.Zweiter Teil.1929-1935,S.166.
其次,动物性主体构造客观世界依赖于身体性和具身性。在胡塞尔看来,人和动物拥有身体和灵魂,同时具有物质本质和动物本质。⑤Edmund Husserl,Ideen zu einer reinen Phänomenologie und phänomenologischen Philosophie: Phänomenologische Untersuchungen zur Konstitution,S.27.一方面,动物性主体拥有身体,并且通过身体实现自身的具身化,存在于世界中。另一方面,它们不是纯粹的物理实体,只具有物理属性,而是活着的意识生命,具有超越论构造性。物理实体因为具有广延性,可以被分割。作为构造主体,人和动物虽然通过身体占据空间,但是因为它们除了拥有广延的身体之外还拥有精神的意识,因而不能被分割。因此,我们不能因为人和动物拥有物理身体而具有空间性和物质性就把它们理解为物理现实(material realities),而应该更恰当地把它们视为具体的整体性(concrete totalities)。⑥Edmund Husserl,Ideen zu einer reinen Phänomenologie und phänomenologischen Philosophie: Phänomenologische Untersuchungen zur Konstitution,S.33.究其本质而言,人和动物被理解为具体的整体性是因为身体和灵魂是融合统一的,即身心是统一的。“意识和身体是一个结合的整体,结合成我们称之为动物的单一的身心统一体,并且在最高层次上,结合成整个世界的真正统一体。”⑦Edmund Husserl,Ideen zu einer reinen Phänomenologie und phänomenologischen Philosophie I: Allgemeine Einführung in die reine Phänomenologie,Den Hagg: Martinus Nijhoff,1950,S.70.胡塞尔指出,“如果说只有那个人的身体在移动,而不是那个人;说那个人的身体在大街上走,开着车,住在乡村或者城镇,而不是那个人,那就太奇怪了。”⑧Edmund Husserl,Ideen zu einer reinen Phänomenologie und phänomenologischen Philosophie: Phänomenologische Untersuchungen zur Konstitution,S.32.对于一个动物性主体,我们不是先理解它的身体,然后才理解它本身,而是先理解它的具体的整体,因为它作为意识主体的意义已经完全渗入对它的身体的理解中。⑨Cf.Edmund Husserl,Ideen zu einer reinen Phänomenologie und phänomenologischen Philosophie: Phänomenologische Untersuchungen zur Konstitution,S.240.
胡塞尔指出,身体在动物性主体构造世界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他认为,研究精神的科学家不应该只满足于将精神视为精神,而应该回到身体的基础上。人和动物的灵魂作为动物性精神是建立在身体性上的,因此“它应该回到身体性上”。⑩Edmund Husserl,Die Krisis der Europäsichen Wissenschaften und die transzendentale Phänomenologie: Eine Einleitung in die phänomenologische Philosophie,S.316.人和动物的身体是“功能性器官”。⑪Edmund Husserl,Cartesianische Meditationen und Pariser Vorträge,S.140.动物性主体依赖身体而具有构造功能,是“功能性主体性”①Edmund Husserl,Phänomenologische Psychologie: Vorlesungen Sommersemester 1925,S.336.。由于意识主体无法直接感知外界事物,它通过支配身体进行感知。凭借身体,人和动物能够实施构造行为。由于事物是以侧面轮廓的形式向主体呈现的,因此在同一时间和空间,主体可能难以感知事物的全貌。为了获得整体性感知,主体需要通过身体将自身空间化,通过动觉运动,在公共空间中不断移动。“动觉运动是超越论主体性的最基本的维度,是真正的本原领域。因此,身体即使是作为功能性身体,也不只是被构造的东西,而是作为每一个更高层次意识的可能性及其反思性特征的超越论条件。”②Ludwig Landgrebe,“Phenomenology as transcendental theory of history”,J.Huertas‐Jourda and R.Feige tran.,in Husserl:Expositions and appraisals,P.McCormick and F.A.Elliston ed.,Notre Dame: Notre Dame Press,1977,pp.101‐113.在这个意义上,功能性主体性指那种匿名的、前反思性的和被动经验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持续发挥作用以产生对世界的统一经验。③Edmund Husserl,Phänomenologische Psychologie: Vorlesungen Sommersemester 1925,S.336.就此而言,超越论主体性的具身性构造活动具有前反思性。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胡塞尔来说,超越论构造作为一种能力是动物的能力,因为意义的本原性产生(超越论构造)是主体通过身体及其感知活动进行的,与理性无关”,甚至超越论构造“不依赖于理性元素”。④Maria‐Luz Pintos‐Penaranda,“The blindness of kantian Idealism regarding non‐human animals and its overcoming by husserlian phenomenology”.因此,主体在对自己感知的环境作出反应的时候,通常不需要在行动之前深思熟虑,因为行动是由身体性的前反思感知经验所触发的。⑤Maxime Doyon,“Perception and normative self‐consciousness”,in Normativity in Perception,Maxime Doyon and Thiemo Breyer ed.,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15,pp.38‐55.
具身性是动物性主体获得世界的交互主体性和客观性意义的基础。身体属于特定的意识主体,为主体直接支配和掌握,因此具有主观性。同时,身体具有交互主体性,可以成为其他主体共同的经验对象。在原真意识领域中,由于没有其他主体,自我成为孤立的存在。事物只与自我相关,其他主体无法获得和自我相同的表象。⑥Edmund Husserl,Ideen zu einer reinen Phänomenologie und phänomenologischen Philosophie: Phänomenologische Untersuchungen zur Konstitution,S.95.但是在世界中,作为主体的人和动物必须超越自己的主观性,通过移情获得周围世界中其他主体和事物的交互主体性的可经验性(intersubjective experienceability)。胡塞尔认为,移情需要以交互主体性的可经验的身体为前提。⑦Edmund Husserl,Ideen zu einer reinen Phänomenologie und phänomenologischen Philosophie: Phänomenologische Untersuchungen zur Konstitution,S.95.由于身体和意识是统一的、不可分的,身体应该被理解为相应精神存在的身体。在这种情况下,意识主体可以通过身体经验一切现象。虽然我们无法直接获得动物性主体的感知经验,但是根据身体和意识的结对,我们可以通过对它的身体的感知获得对它的意识经验的移情理解。它们根据经验的典型内容组织相似的系统,分享彼此的构造经验,因此在共同体中,事物在众多主体中获得交互主体性的可识别的统一性。动物性主体关于事物的经验因为其他主体的共同构造而具有新的意义内容。⑧Edmund Husserl,Ideen zu einer reinen Phänomenologie und phänomenologischen Philosophie: Phänomenologische Untersuchungen zur Konstitution,S.95.交互主体性经验涵盖所有动物性主体,其中每个事物都不再与个别主体相关,而是成为所有主体共同的构造对象,并通过视域融合,实现经验的相互确认,获得关于事物的客观本质和共同意义。⑨Edmund Husserl,Ideen zu einer reinen Phänomenologie und phänomenologischen Philosophie: Phänomenologische Untersuchungen zur Konstitution,S.95.
最后,动物主体以身体为基础的感知经验不是非理性的本能活动,即为了适应环境和本能需求而进行的行动,而是目的性活动。动物的生命、愿望、活动和机体需求,与目的性活动的形式相同。⑩Edmund Husserl,Späte Texte Über Zeitkonstitution (1929-1934),Die C-Manuskripte,S.398.换言之,动物通过摸、听、抓、闻和推等具体的身体行为,有意识地影响外部环境,这表明动物作为构造主体的功能性自我具有构造性意识。在这个意义上,动物作为超越论主体性对环境有意识地塑造,使得环境具有精神意义。①Edmund Husserl,Die Krisis der Europäischen Wissenschaften und die Transzendentale Phänomenologie,S.68‐69.此外,由于身体除了具有属我性,还具有交互主体性,身体成为其他众多主体可经验的共同对象,为所有主体而存在。因此,胡塞尔表示,对身体的功能性意义的确定性是理解其他陌生主体的先决条件,为实现移情理解提供可能。②Edmund Husserl,Die Krisis der Europäischen Wissenschaften und die Transzendentale Phänomenologie,S.19‐20,325.动物可以表达有意义的行为:它们的喊叫、顿足、散发气味和歌唱等不是一种单纯的本能行为,相反它们表达出一种可以理解的信息。不仅如此,动物可以理解人的行为,帮助人完成目的性活动。例如,实验证明黑猩猩能够确定人类目标,回应人的帮助请求。当实验者用海绵清洁桌子,并将海绵扔到地板上时,与他互动的黑猩猩回应了他的手势请求,将海绵捡起来交给他。③Lori Gruen,“Empathy in mind”,in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Animal Minds,Kristin Andrews and Jacob Beck ed.,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18,pp.485‐490.
五、结论
基于动物和人的相似性——超越论动物性(内在的共同本质)和相似的身体(外在的相似性),我们把动物类比地理解为超越论主体性。动物作为超越论主体性,是对交互主体性的限度的突破,表明交互主体性不局限于人类主体。通过扩展超越论交互主体性的范围以包括人和动物,世界的客观性奠基于超越论动物性的交互主体性。通过人和动物的共同构造,世界不仅是人类的世界,也是动物的世界。换言之,世界同时是“人性化和动物化的世界”(humanisierte und animalisierte Welt/ humanized and animalized world)。④Edmund Husserl,Die Lebenswelt.Auslegungen der vorgegebenen Welt und ihrer Konstitution.Texte aus dem Nachlass(1916-1937),S.510.一方面,生活世界处于意义构造的生成语境中,具体表现为文化世界。在世界中出现的一切存在都打上文化的印记,在具体经验中表现为各种有目的的物体:作为武器、房屋、草地上的脚印和储藏室等。通过动物的足迹,我们可以看到动物是什么类型以及是什么样的动物。⑤Cf.Edmund Husserl,Die Lebenswelt.Auslegungen der vorgegebenen Welt und ihrer Konstitution.Texte aus dem Nachlass(1916-1937),S.510;Husserl,Edmund, Aufsätze und Vorträge (1922-1937),S.97‐98.另一方面,通过动物主体的构造,世界被动物化,即动物主体为自己构造一个有自己的标记和痕迹的世界的过程。⑥Christian Ferencz‐Flatz,“Humanizing the animal,animalizing the human: husserl on pets”,Human Studies 40,2017.世界的人性化和动物化不是两个独立平行的过程,而是同时发生的、始终交织融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世界的意义得以普遍显现,人和动物作为动物性主体共同获得世界的客观本质。总之,当我们把动物作为超越论主体性,作为对于人类交互主体性维度的一个必要的补充维度,胡塞尔就为我们处理人和动物的关系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⑦Annabelle Dufourcq,“Is a world without animals possible?”,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11,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