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创新
2023-01-09李前
□李前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辽宁 大连 116013)
党的二十大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1]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塑了人民至上的至善精神、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知行合一的求索精神、守正创新的超越精神,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砥砺前行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坚守人民至上的至善精神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2]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从伦理价值追求角度提出了现实的运动的“至善”向度。共产党人从不隐瞒他们的意图,而这种意图恰恰在于以人类性和发展性架起的“善”的此岸世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民至上,蕴含着“为民担当”的执政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追求,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向人类解放的至善精神。
(一)坚守人民至上的至善精神蕴含于“为民担当”的执政理念中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将“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初心和使命,党的七大特别强调,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肩上“对民族、对人民、对党”的重大责任时,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的承诺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誓言,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和奉献精神。
新时代,“为民担当”的执政理念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脱贫攻坚战中,“绝不让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掉队”“一个都不能少”是党对人民的承诺,一大批党员干部奔赴扶贫一线,用智慧、汗水甚至生命诠释了甘于奉献、积极作为的担当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艰辛探索中,面对攻坚期和深水区,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党员干部要有勇气、胆识和担当,要敢于“啃剩下难啃的硬骨头”,要勇于“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一致性,“权由法定、权依法使”“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权力约束”观念和“行使权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执法为民”观念深入人心;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自我革命中,“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反思、“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决心正是“为民担当”执政理念的生动体现。
党的二十大强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4]这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继续坚守“为民担当”执政理念的决心。
(二)坚守人民至上的至善精神展现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为民担当”执政理念的实践要求。党的十八大强调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导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列为“十四个基本方略”之一。
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的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经济建设上,关注“发展机会、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正义,激发人们的创造力,不断开创美好生活;在政治建设上,推进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与和谐,保证每个公民民主权利的顺利实现;在文化建设上,注重思想道德建设和价值观的培育,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激发人们的文化创造活力,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在社会建设上,始终将人民的利益置于首位,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积极应对和化解社会矛盾,努力实现社会发展成果惠及于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上,顺应自然规律改善人类生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脱贫攻坚战和疫情防控战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脱贫攻坚战中,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唯物史观,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时刻将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创造性地提出了“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的观点。他指出,在扶贫工作中党和政府不要大包大揽,要在扶贫的过程中注重扶智与扶志,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观念,帮助贫困群众探索摆脱贫困的思路和办法,为贫困群众创造脱贫致富的条件,充分调动他们的劳动热情,激发脱贫攻坚和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要走好群众路线,解决实际问题,切忌形式主义,要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获得人民的满意和信任、带领人民创造更为美好和幸福的生活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疫情防控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要保障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中国疫情防控的价值立场和价值选择。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国医保部门拨付专项资金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人民群众在知情自愿的前提下免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各级党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和抗疫一线,及时解决人民群众遇到的各种困难;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医护人员科学救治、志愿者无私奉献、人民群众积极配合,各行业各领域共同构筑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牢固防线。
党的二十大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列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提出理论创新要“站好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6]“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7]这昭示着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激活人民的创造伟力,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三)坚守人民至上的至善精神绽放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毛泽东同志在1953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提到“共同富裕”,这是第一次在党的重要文件中使用“共同富裕”的概念;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明确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历经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共同富裕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经验越来越丰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如何理解共同富裕”“何时实现共同富裕”“怎样推动共同富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
⒈“如何理解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是党和国家的责任和使命。他创造性地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实现共同富裕属于经济问题也是关乎党的执政安全的重大政治问题。2021年8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对共同富裕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厘清了人们对于共同富裕的错误认识。会议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显然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而是全体人民能够共同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的富裕;共同富裕绝对不是追求整体划一的同等富裕或平均主义,而是人与人之间仍然会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差距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的富裕;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物质生活层面的富裕,而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全面的全方位的富裕;共同富裕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共同富裕的实现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地推进工作,敢于迎难而上,努力克服困难。
⒉“何时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大报告擘画出2035年和2050年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8]的阶段性目标。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作出进一步规划,到“十四五”末,共同富裕的目标是“迈出坚实步伐”“实际消费水平和居民收入的差距”逐渐地缩小;到2035年,共同富裕的目标是“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能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展;到21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可以“基本实现”“实际消费水平和居民收入的差距”能够保持在合理的区间。
⒊“怎样推动共同富裕”。一方面,引导人们树立正确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民至上原则,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提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的观点。当下,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强调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民共富”“勤劳致富”“创新致富”“物质精神双富裕”等观念已深入人心。另一方面,系统思考全方位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守人民情怀,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力量,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充分调动并且发挥好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作用,团结带领群众向共同富裕目标稳步前行。党的二十大提出“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9]新时代,要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支持鼓励并且正确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有序发展,鼓励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展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促进各民族团结,携手共建美好家园;要形成注重效率与维护公平协调统一的理念,推进制度建设,完善体制机制。
“为民担当”的执政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回答了“发展为了谁”的价值旨归的根本问题,“发展动力”的实践问题,“怎样发展、发展评判标准和发展成果归属”的现实问题,坚守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马克思主义伦理价值的根本立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彰显了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辩证统一。人民至上充分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体现了遵从人民心中的善的向往,凸显了至善价值追求的基本坚守。新的赶考路上,应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本质规定性,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评判的主体”的唯物史观,从而在责任担当中坚守人民立场、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成果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二、弘扬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
哲学的“活的灵魂”就是在对既有文明的“肯定的理解”中又包含对它的“否定的理解”,不仅反映和表达自己时代的精神,而且塑造和引领新的时代精神。[10]批判的哲学是通往求真路径的金钥匙,更是启迪马克思主义政党科学指导现实发展的内在精神支撑。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了“实事求是”的重要命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向度,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求实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11]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和灵魂。
(一)在把握基本国情和遵循发展规律中弘扬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
⒈正确把握基本国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改革事业的发展,一定不能凭空想象,必须从我们所处的时代出发,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党的二十大强调“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12]而了解实际和掌握实情是正确把握基本国情的基础工作。一方面,要全面系统地了解客观实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解中国是要花一番功夫的,只看一两个地方是不够的。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13亿人口,了解中国要切忌‘盲人摸象’”。[13]他强调,重大改革牵一发动全身,要注重系统的整体性、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和协同性,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形势、谋划发展。另一方面,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客观实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规,时间、地点等具体实际发生变化了,曾经坚持实事求是得出的结论和取得的经验有可能不会适应新情况,因此,要随时调整、不断创新,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⒉严格遵循发展规律。遵循规律科学谋划是习近平总书记鲜明的执政风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科学治国理政”“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维护党的执政安全”“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等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曾总结性地指出,科学发展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包容性发展要遵循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规律、可持续发展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律。实践证明,探寻和把握规律是遵循规律科学谋划的重要前提。首先,要从历史大势中把握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科书,要树立大历史观,善于在历史经验总结和反思的过程中把握规律、汲取智慧、凝聚力量、明确方向、开创未来。其次,要在辩证分析中把握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想做到实事求是,必须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中不断找寻事物内部存在的客观必然的联系,挖掘蕴含其中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在具体实践中遵循内在规律,真正做到按规律办事,“不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14]
(二)在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中弘扬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
⒈扎实推进实践创新。新时代,面对一系列重大的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扎实推进全面改革和全方位创新,迎接了一次又一次重大挑战,经历了一个又一个重大风险,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重大难题,办成了一件又一件关乎长远的大事要事,在变革性实践中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标志性成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15]
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断地改造我们的学习,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和具体问题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理论创新是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遵循的理论创新,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普遍真理,具有科学性、实践性、革命性和开放性的鲜明特征,有着永恒的思想价值,是我们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指导,为我们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从而开辟新道路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遵循;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的理论创新,强调在前行的道路中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胸怀天下”,[16]了解人民意愿、立足中国国情、洞察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潮流,将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只有以实践为基础的创新理论,才能在指导实践中发挥真理力量,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理论创新,围绕着新时代新课题深刻回答了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方向道路、发展动力、战略布局、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问题是创新之源,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理论创新是在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升华的。只有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特别关注发展中的新问题、重大紧迫的问题、深层次的问题,并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才能推进理论创新;坚持尊重传统文化、守护民族根脉的理论创新,强调要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通契合之处,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融入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中去,只有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融入中华民族血脉中的理论创新成果,才易于广大民众的接受和认同。
(三)在提升道德品质和加强党性修养中弘扬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
实事求是既是唯物论的问题,又是唯物史观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实事求是要有勇气和正气,要做到光明磊落、无私无畏,能够依据事实直言真相,及时修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及时纠正决策中的失误,及时改进工作中的不足。
⒈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端正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自觉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将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中央的目标任务上来;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沉下心、俯下身,坚守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积极推进各项工作。
⒉做到“三严三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要严以修身,自觉锤炼党性修养,主动与歪风邪气作斗争;要严以用权,坚持秉公办事,绝不以权谋私;要严以律己,心存敬畏、善于自省、严守纪律规矩。党员干部谋划工作要从客观的具体实际出发,谋事要实;要脚踏实地解决问题、开创工作新局面,创业要实;要忠诚实干、公道正派,做人要实。“三严三实”是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是党员干部提升政治素质、增强干事创业能力的根本要求,只有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真正做到“三严三实”,才能始终坚持真理、及时修正错误。
⒊增强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赴广东调研考察时指出,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一定要继续坚持正确的方向。同时,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如“难啃的硬骨头”一样的问题和困难摆在面前,要勇于涉险攀登、敢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党的二十大更是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列为全党走好新的赶考路的“三个务必”之一。一方面,坚持实事求是需要有创新实干的斗争精神,在工作中要善于打破“框框”、抛掉“本本”,在急重任务面前要敢于承担,不推诿、不退缩、不躲闪。另一方面,坚持实事求是需要有“坚持真理、敢说真话、敢于碰硬”的斗争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决防止和反对好人主义,在工作中要讲原则不讲面子、讲党性不徇私情,拒绝做不讲原则的“滥好人”,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⒋勇于自我革命。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的关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自我革命”列为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党的二十大再次重申自我革命是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要不断提升自我净化的能力、自我完善的能力、自我革新的能力和自我提高的能力,“四自能力”是中国共产党在风险考验中转危为安不断发展壮大的独特生存之道,更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实事求是精神的生动体现。
实事求是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思想路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彰显了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正是一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历史。
三、倡导“知行合一”的求索精神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关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基本命题,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同时丰富并发展了“知行合一”观点,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辨向度,也展现出倡导“知行合一”的求索精神。
(一)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强调以“行”求“知”的求索精神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系统阐述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突出了实践在人的认识中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揭示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哲学密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注重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将传统的“知行合一”观点进行创造性转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行”是“知”的根本,必须从“行”中获得“知”。在调查研究、持续学习、奋斗实干中走向未来,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
⒈注重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制定政策的先行条件。一直以来,调查研究就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成就,源于扎实科学的调查研究,这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应该始终坚持下去;要注重科学调研、高效调研;调查研究务求“深、实、细、准、效”的原则和方法。新时代,全党必须苦练调查研究的基本功,以创新务实的工作作风推进调查研究工作。
⒉重视持续学习。学习是获得“知”的重要方面,持续学习是“知行合一”的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重视学习、勤奋学习、善于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传统,坚持不懈地学习、系统全面地学习,学习的内容既注重现实问题又重视基本理论、既放眼全局又关注重点、既关照国内形势又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学中解决问题、在学中谋划工作。
⒊强调奋斗实干。努力奋斗、真抓实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行观的核心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谋划发展要因地、因事、因时制宜,切实把奋斗精神贯穿到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全过程,要老实做人踏实做事、在实践锻炼中磨砺奋斗意志,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劲头。“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要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二)发挥实践主体的能动作用,注重以“知”促“行”的求索精神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强调意识可以主动并有选择地反映客观世界,意识不仅是对外部现象的能动的反映,而且能够通过现象把握其本质和规律,从而推动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能动性原理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强调“理念”“思维”“精神”的引领作用和动力作用。
⒈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否正确决定“行动”的成败与成效。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闽东地区脱贫致富问题提出了富有代表性的“弱鸟先飞”的理念;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两山”的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提出了“为民担当”的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开放、绿色、廉洁”的全球治理理念等,一系列科学而先进的理念注重解决发展中的动力问题、平衡问题、和谐问题、内外联动和公平正义等问题,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⒉思维是行动的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不断提升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等思维能力,特别重视唯物辩证法的学习研究,注重灵活科学地运用矛盾分析法剖析问题;问题往往是事物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和一定程度所呈现的表现形式,领导干部要增强问题意识,善于在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把握矛盾,将全面认识矛盾和科学化解矛盾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同时充分把握矛盾相互依存与相互转化的关系,在有的放矢地化解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的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准确地把握了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形势、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等普遍多样的联系,用全面的发展的运动的观点分析问题,既立足整体发展又注重内在统一,既重视中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又关注现实的各方面的协同发展,既强化顶层设计又坚持问计于民,充满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智慧,是灵活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分析解决重大时代课题的光辉典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客观地分析了我国的基本国情,辩证剖析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点,明确了社会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重大战略,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基础上擘画蓝图。
⒊精神是前行的动力。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立自强、永续发展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精神的力量,创造性地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他指出,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了百年精神谱系。实践证明,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百年大党立党兴党强党的精神滋养,是百年大党在艰辛探索中百折不挠拼搏进取的精神支撑,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勇前行的动力之源,是照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道路的精神之光。
(三)遵循实践与认识的辩证逻辑,彰显“知行合一”的求索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知”和“行”是辩证统一、紧密联系的。“知”是基础和前提,“行”是重点和关键;“知”和“行”又有明显的不同,“知”不代表真正能“行”,“行”也不代表真正已“知”,只有知与行相辅相承、相互促进才能“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要体现真知与真行的辩证统一,知必须“真知”,在认真学习、踏实调研的过程中真学真懂真会真了解,不能浮于表面、走个过场、浅尝辄止;行必须“真行”,真正将“知”付诸于行动,多办事、办实事、马上办、好好办,雷厉风行不拖延。
⒈在党的建设中,着力强化党员干部“知行合一”的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党员干部要将对党的“知”自觉转化到脚踏实地的“行”中去。首先,注重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优良作风是立党兴党强党的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人要保持政治本色,自觉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面对新时代新征程的责任使命,党的二十大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17]其次,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诚意正心”方能“知行合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做到慎独、慎始、慎微,将理想信念、忠诚担当扎根于心底,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他勉励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牢记初心使命,在“知行合一”中勇于担当,在“知行合一”中自我革命,在“知行合一”中努力奋斗,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攻坚克难。
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广大干部群众在“知行合一”中坚定自信勇毅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既是认识问题也是行动问题。首先,在理论认识层面,要自信自立自强,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在“第二个百年”的历史新起点上,要保持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以坚定的意志和昂扬的斗志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篇巨作。其次,实践行动方面,要遵循规律、主动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了解客观实际情况,遵循客观规律办事,做好夯实基础和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工作。要发挥基层干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大家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持续探索、大胆创新、先行先试,不断加深对社会发展规律和全面深化改革规律的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在“知行合一”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新的赶考路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也必将在“知行合一”中再创辉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中华民族传统的“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知行合一”的理论建构;将“知行合一”观点运用到分析解决“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等具体问题的实践中,在哲学思辨中弘扬“知行合一”的求索精神。
四、笃信守正创新的超越精神
哲学在形而上学的承诺中不断打破形而上学的神话,哲学的自我开放意味着哲学精神本质的丰富发展,“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不仅从整体上把握世界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是时代问题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守正创新,在坚守正道的基础上,强化问题意识、突破思维定势、转变思维习惯、弘扬创新精神。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向度,内蕴着以“坚持方向原则、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的“勇于解放思想、善于开拓进取”的超越精神。
(一)守正创新的超越精神体现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前瞻理念中
唯物史观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邓小平同志尊重中国基本国情,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层面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并且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并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生产力理论,突出了守正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⒈坚守人民群众在改革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的重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唯物史观的人民立场,强调人民不仅是评判的主体而且是改革的主体和权力的主体,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强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享有与祖国共同成长发展的机会、梦想成真的机会,要创造公正平等的个人奋斗空间,充分发挥每位劳动者的工作和创造热情,号召全国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告诫青年人要从自身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靠勤劳的双手、聪明的才智创造一流的业绩,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⒉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方位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和改革开放以来成功实践经验的过程中能够得出结论,只有坚持创新发展才能积极应对发展环境中的各种新变化、才能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才能始终把握发展的主动权,要注重全面创新和全方位创新。首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依靠科技力量不断突破自身发展中的瓶颈、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勉励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鼓励大家密切关注世界科技前沿,始终关照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更深更广的方向进军。其次,积极推进理论创新、文化创新、教育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方法手段创新等多层面全方位的创新。理论创新是重要依据和行动先导,制度创新是客观要求和重要保障,文化创新是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只有全方位创新形成合力,才能打造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产业发展、金融服务等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为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和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守正创新的超越精神释放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探索实践中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但是,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和利益固化问题也日益显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向全面深化转变、由破冰突围向系统集成转变,开创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
⒈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显著的优势,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始终确保改革正确的性质与方向;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凝聚人心、汇集力量,形成改革创新的强大合力;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改革才能向纵深推进、改革创新之路才能行稳致远。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是同向共进的,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能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中国的改革开放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变革了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鲜活的生命力。
⒉全面深化改革要注重“全面”的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方面要重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注重发挥生产关系的反作用,要通过对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使之能够逐渐适应并且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要注重完善上层建筑,使之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动力基石,变革束缚和影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破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体制机制障碍是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重改革的“全面性”,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实践中强调要在坚持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的全面改革,通过调整完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激发社会前进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守正创新的超越精神升华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
当今世界局势风起云涌,生产力发展水平发生新变化,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推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性的疫情大流行,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相继爆发,世界力量在转移、世界格局在调整、世界权力在重构,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日趋错综复杂。
人类共处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论述的“世界历史”理论指出,遵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伴随着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的日益发展和完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将逐渐消灭,人类历史必将走向世界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坚守唯物史观,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着眼世界前途,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大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国与国之间要加强沟通、对话与交流,世界各国在共同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探索中要坚持平等民主、合作互利的原则,促进国际关系向着合理化、民主化及法制化方向发展;“一带一路”的倡议彰显大国情怀和大国担当。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经验、分析形势和实践创新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时代外交理念、外交战略和全球治理观,积极推进多边外交、不断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促进互利共赢,走出了彰显中国品格、展现中国风采、体现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党的二十大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18]创造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对于人类前途命运的思考、对于维护世界和平推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方案是守正创新的超越精神的升华,既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全球化视野和战略眼光,对于引导全球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