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向度与行动方略*

2023-01-09庄立臣于凯

智库时代 2022年14期
关键词:知识分子政治思想

庄立臣 于凯

(山东科技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国家领导人明确指出,对于党外知识分子的教育工作是未来发展统一战线的重要一步。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要求我们加强责任意识,在工作过程中,要使用合适的方式方法,对于党外知识分子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会同党外知识分子打交道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1]。在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中,党外知识分子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校的教学、科研、改革创新等多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新时代对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为重要,这项工作既有助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落实,也有助于推动新型发展战略,为未来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一、深化认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代统一战线的战略性工作

从党的十八大至今,在多个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都明确指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并将其提升到了统一战线的高度,达到了战略性新高度。我国统战工作发展迅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热情尤为高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内在需求。高校是知识分子的聚集地,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关键一步,未来的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中国文化的传承都是高校面临的责任和必须承担的使命[2]。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高校建设提出的要求,也是未来在发展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使命,体现了高校对于学生教育的核心职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想要向前发展,需要具有理想信念坚定、科学知识先进、理论视野广阔的优秀人才。我国高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和培养优秀的人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作为教师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然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

(2)是培养统一战线代表人士的有力保障。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具有引领作用,许多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学术造诣高深,是某方面的专家学者,同时也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有的是民主党派或者无党派人士。在培养青年人才的过程中,党外人士很好地利用高校这一平台,自身可以得到进一步成长。高校拥有大量的党外知识分子,成为为国家输送统一战线代表人士的重要基础。

二、综合研判:准确把握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群体特征

(1)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人数不断增多、影响力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扩大招生,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备受关注,教师队伍迅速壮大,党外知识分子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部分党外知识分子除了具有学历高、联系广的特点外,有的身份还比较特殊,大都分布在不同学科,其中的佼佼者也成为所在高校、学院的专业领头羊或是学术骨干,在一些知名学校或者学术和社会上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2)年轻化是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队伍的另一特征。随着高校师资力量的不断扩大,新进教师年龄都较小,以年轻教师为主,随着高校的发展,年轻教师逐步成为高校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工作的重心,成长为青年教师。

(3)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对于参政议政的意识也随着党的教育工作的发展而不断增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较为活跃,对一些问题的敏感度较高,且具有独立思考以及较高的洞察能力。对于这部分知识分子来说,相比于其他类别的群体有更强烈的参政议政意识,也能够使自身的发展同国家发展联系起来。

(4)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教育水平较高,政治素养也较高,但是对于政治理论的掌握程度不一。由于目前中青年占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大部分,他们对于政治理论的了解及学习较匮乏,对于中国国情和历史的了解缺乏政治鉴别力。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是高校老师的根本任务,一定要巩固好高校这块传播正能量、弘扬新时代主旋律地的主阵地。

(5)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集体观念相对弱化。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大都来自不同的专业、学科,工作重心放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上,集体观念意识较弱,大都追求学术自由,考虑问题过于自我,更为重视个人利益。

三、深挖根源:剖析影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因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多次强调我们要统一战线,在其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各高校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加强对于党外知识分子的教育培训,党外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思想境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与总体发展要求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对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不够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特别是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来说尤为重要[5]。高校党内、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同等重要,他们同样承载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很大差距。“走过场、摆形式”现象大多出现在二级学院,在党委层面虽然有统战委员工作,但是在工作中党委的工作重心放在学院的党建工作、学科建设和对人的培养上,对于统筹工作,由于经历上的欠缺,导致工作不够扎实。在工作上由于某些议事日程推迟,对于工作不能有创造性地谋划,因此,往往只是完成上级部署的基础性工作,总体来说较为被动。对于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教育工作,难以建立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对于基层党组织来说,由于党外知识分子大多学历较高,对很多问题有自己的理解,因此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难免有些拘束,对于深层次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敢谈及深层次的内容,缺乏必要的底气以及解决好党外知识分子思想问题的能力。此外,一些基层党务工作者面对党外知识分子难免有些束手无策,因为部分知识分子思维敏捷,且价值取向多元化,个性张扬,这就更谈不上工作开展方式方法上的创新了。

(2)健全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首先,大多高校未能及时追踪、记录党外知识分子思想状况的变化情况,没有将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常规工作中。其次,部分党外知识分子大多加入了各民主党派,因此自我教育功能发挥欠缺,开展基层活动缺乏主动性,因为党派成员与无党派人士在院校担任不同的职务,所属不同的院系部门,所以交流不够,因此督导和监督过程缺乏也使得党派在进行自我教育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其次,开展基层组织教育活动的效果不明显。党派组织在开展活动时,形式较为单一,主题匮乏,难以体现较强的思想性与政治性,使得党派凝聚力不强,这也影响了党派组织思想教育的效果。

(3)政治引领制度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新时代改革具有许多新的内涵与特点,制度建设应放在首要位置,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领导干部要增强制度意识,善于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各项事业。因此,制度建设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制度的规范性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使教育过程更具有操作性以及针对性,能够提高教育的实效性。目前来看,高校对于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欠缺,主要由于制度不完善,部分制度不具有可实际操作性仅仅是注重形式,导致部分制度只是出现在墙上或者锁在抽屉里,甚至有些制度在高校中难以以文件形式呈现,因此,对于党外知识分子无法发挥其重要作用。

(4)激励制度欠缺。高校在工作中,由于激励措施较少,使得党外知识分子难以发挥其主动性,同时由于党外知识分子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压力较大,面临着职称评选、提高学历和照顾家庭等多方面的重任,如果不能够给予明确的激励制度,难以促使他们真正参与到统战工作中,在繁忙工作之余也没有精力加入到统战工作中,这也打击了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不利于未来工作的稳定开展。

四、行动方略:探索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新策略

随着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力开展,在此基础上明确做什么工作、如何高效地开展相关工作,值得大家思考。根据各高校统战工作开展的相关实际情况,结合当下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于未来加强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有几点策略:

(一)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我们统一战线的最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原则以及掌握规律和方法,在新形势下做好统战工作。”建党百年来,我们在统战工作上进行了深刻的探索与研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党的领导是一切工作的核心,因此开展统一战线工作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这样才能使统一战线工作不断推进,这样形成的统一战线才牢不可破。此外,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统一战线能够使各方人士在满足自身利益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因此,应在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过程中统一战线,始终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全面落实各项政策。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是实现统一战线的要求所在。在长期发展中,中国共产党逐步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政策,促使多党合作,这也成为了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法宝。在发展过程中,高举团结一致大旗,高喊统一发展口号,不断巩固和推进统一战线工作,引导无党派人士和各民主党派人士积极发挥作用,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二)完善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1.全面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体制

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向前,特别是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教育、政治引导,高校思想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内部党建党委领导的统一思想,形成大格局,党内注重自身岗位的教育,以此来全面完善对于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教育工作,促进政治共识的凝聚。

2.完善思想政治引领机制,扩大思想政治引领赋能

为发挥思想政治引领作用,要不断完善引领机制。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就是使人富有进取心,更加有凝聚力。在完善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机制的过程中要为制度赋能,同时确定制度的规范性和长效性,为高校未来的工作提供支撑以及引导,促使部门政治引领更加积极,增强政治引领的活力。

3.协调统筹,使制度能够指导实践

对于党外知识分子来说,其思想的范围和内涵较深、较广,因此方法应该较为明确,要将实际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想紧密结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形成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此外,对于党外知识分子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应该及时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提供解决思路、研究创新方法。

4.对于党外知识分子要给予激励机制

不仅要构建完善的物质激励措施,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精神激励。只有加强精神激励才能够进一步增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精神认同感,这样才能够使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

(三)构建科学规范的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教育工作需要统筹规划,要在内容、方式、主阵地及考核等方面形成有机体系。

(1)对于学习内容要科学规划。在培训过程中要坚持政治培训,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培训内容,引导党外知识分子积极认真学习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以及十九大精神等相关内容。对于民主党派的章程要深入研究,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成为优秀的人才。

(2)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采取培训班的方式,以中短期和线下、线上集中或自学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对不同的对象分类,按照类别开展培训,做到有深度、有广度、有角度。此外,在培训方法上要灵活多样,除了邀请学者进行专题报告外,也需要安排各种素质拓展实践活动,对于教师要进行现场教学的研讨,要合理安排外出考察等学习,还可以建立社交讨论组,撰写文章和学习简报,以此来增进交流,加强培养。

(3)要发挥高校的主阵地作用。校内校外培训要相互结合,同时要选任党外人士积极参加,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可以邀请校内外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以此促使青年教师能够不断深化学习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使学校成为培养人才的根据地,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未来的理论研究以及政策宣传奠定基础。

(4)构建考核体系。对于党外知识分子,除了要布置工作,还要进行常规检查,把各项考核纳入基层统战工作中,实行年度考核,抓重点、看成效。

目前,全国各高校统战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于党外知识分子来说,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工作仍需加强。因此,仍需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规范体系,以此来促进思想政治引导工作高质量开展,使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逐步加入统战工作中。

猜你喜欢

知识分子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