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新时期群众思想政治工作
2023-01-09赵君峰
赵君峰
(江苏省扬中市西来桥镇人民政府)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入新的时代,肩负着新的使命,这就需要继续发扬我党群众主义路线,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热情。群众主义路线决定了做好新时期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只有切实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使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取得的巨大成果得到有效内化,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识,凝聚最广泛的群体,取得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胜利。
一、做好新时期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新时期国外环境更加复杂,国内面临着深化改革和经济转型,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统一群众思想、激发群众潜能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做好新时期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显得非常有必要。
(一)是各项工作的“生命线”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各项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离不开群众,只有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动性,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的质效。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无疑是确保各项工作生命线的需要,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了、群众的思想觉悟提升了,就会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我,最大程度上调动群众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产生强大的思想动力,化被动为主动。反之,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做不好,群众热情不高、态度不积极,各项工作就失去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党的各项工作、国家经济建设就会受到阻碍。
(二)是和谐社会的“定心石”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人们共享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前提和基础。在我党群众路线的指引下,我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指导思想,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赢得了最广泛群众的支持,社会呈现安定和谐的大好局面。新时期社会环境更加复杂,需要进一步打牢群众根基。做好新时期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和谐社会的定心石。只有切实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群众才能形成共同的愿景,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风气,人际环境才能得到较好的优化,人民内部的矛盾才能得到较好的化解,人民群众的主人公意识才能不断增强,安定、团结、和谐的社会大局才能真正形成并得到维护。
(三)是国际形势的“指南针”
当前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对我国的社会治理体系、政治制度有一定影响,也对人民群众的思想造成一定的冲击。做好人民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帮助人民群众保持清醒的头脑,拨开政治雾霾,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敏感性,有效抵制不良思想的渗透,成为人民群众应对复杂国际形势的“指南针”,始终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从中国国情出发,主动、积极地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群众力量,发挥群众智慧,筑起最牢固的群众防线。
(四)是发动群众的“加油站”
发动群众、利用群众是我党一贯的工作作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群众依然是各项工作有效、有序开展的保障。当前,干群之间的关系有待密切,干部和群众之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制约了群众干工作、干事业的热情。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切实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化解干群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增进干群关系。此外,群众思想境界的提升,将有助于激发群众的内在动力。因此,群众思想政治是发动群众的“加油站”,群众思想道德素养发展将给群众注入强大的动力。
二、做好新时期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群众工作应主动对接时代,不断优化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让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贴近群众,赢得群众的认可。
(一)把脉群众需求,提高群众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
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应改变泛化做法,多途径、全方位地把握群众需求,开展精准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1.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工作
坚持群众路线是我党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需要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应改变官僚主义做法,深入到群众中,与群众打成一片,真正了解群众工作、学习、生活等全方位信息,把握新时期群众关切的焦点,要树立“一切工作到村组、埭头,一切服务到群众家中”的工作导向,经常深入群众家中,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了解群众的所需、所盼,真诚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实地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决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案、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等,从而使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能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帮助群众解决思想情感上的困惑,让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顺应民意、让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服务群众,才能赢得群众认可,才能不断提高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才能切实改变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空洞说教的现状。
2.利用网络开展民意调查
把握群众需求除了开展实地调研工作以外,还应基于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民意调查工作。群众思想政治民意调查可以围绕两个重点展开:一是群众诉求。网络调查可以借助网络社区、电子邮件、官方博客等途径,给人民群众提供诉求表达的机会,让民众便捷地表达诉求,并基于民意诉求建立有效的诉求解决路径。二是汇聚智慧。群众拥有无穷的智慧,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应借助网络平台,广泛征求民众意见,让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迎合民意,让群众的看法、主张为思想政治工作汇聚智慧,提高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3.做好群众诉求回应工作
新时期,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应重视与群众之间的互动,在充分倾听群众诉求基础上,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应对获得的信息进行梳理,把握群众最关心、与群众关系最密切的诉求,将之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根据实际情况,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群众开辟“绿色通道”,以切实行动改变思想政治工作作风,改变群众对思想政治工作“务虚”的传统认识。对于群众的其他诉求,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及时与群众进行互动,让群众得到及时回应,对群众思想产生有效的触动,这样才能切实提高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让群众感受到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诚意和热情。
(二)运用大众话语,提高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
新时期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应转变话语方式,一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官腔官调”,运用大众话语,提高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
1.寓情于理,提高话语感染力
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与群众进行深刻的对话,如何让对话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转变空洞说理的做法,将深刻的道理借助感性的语言表达出来,做到寓情于理、情理相生,从而提高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话语的感染力。如在讲述大道理时,应结合群众日常生活、工作案例,用群众经历的鲜活的故事教育人,使思想政治教育借助群众生活、工作中的案例变得富有“人情味”。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者还可以结合个人的情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出自己的真情感、说出群众的心里话,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做到深入人心,赢得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
2.生动活泼,提高话语吸引力
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应改变严肃性,要讲究生动活泼,借助活泼、诙谐、幽默的语言,提高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话语的吸引力,让群众愿意听,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受到教育,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提高语言的生动性和艺术性,要善于比喻,要学会讲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将深奥的道理简单化、将专业理论大众化,让群众听得懂、乐于听,让群众感到信服。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者还应针对不同群体,转变语言风格,让语言针对不同的群体,为更广泛的群体所接受,在不同群体中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
3.贴近生活,提高话语亲和力
思想政治工作应根据工作对象的不同,采用生活化的话语方式,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群众生活高度贴近,采用“拉家常”的方式,提高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要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话语的生活化,可以从群众生活中提炼话题,这样容易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可接受性,让思想政治工作深入人心。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采用生活化的语言方式,如利用“俗语”“谚语”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也可以让思想政治理论变得通俗易懂,避免思想政治工作脱离群众,让群众主动配合思想政治工作。
(三)转变工作方式,提高群众思想政治工作鲜活性
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应积极转变工作方式,实现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四个转变”,以提高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鲜活性。
1.“声势”转向“实效”
目前,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较为讲究“声势”,借助多样化的手段造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风声大、雨点小”的特点,实际成效不高。新时期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应从“声势”转向“实效”,从与群众关系密切的小事抓起,以“实效”作为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
2.“被动”转向“自由”
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传统模式下,群众往往处于被动局面,缺乏主动性。新时期群众文化程度不断提高,自我意识逐步觉醒,民主意识、主动参与意识不断提升。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应从“被动”转向“自由”,充分发挥群众主体性作用,给群众创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的机会,营造自由、和谐的思想政治工作氛围。
3.“灌输”转向“渗透”
程母那是感动的稀里哗啦,对着朝廷的言官大发感慨:“感谢大清,感谢老佛爷啊,我这老太婆活了一辈子,啥时候有这待遇?是老佛爷的英明领导,大清的盛世,才给了我这机会啊。”
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传统模式存在较大的说教色彩,导致思想政治工作长期处于“灌输”状态,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鲜活性。新时期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应从“灌输”转向“渗透”,如将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与群众喜欢的文娱、休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繁荣了群众文化生活,又在无形中渗透了思想政治教育,让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更加鲜活。
4.“单一”转向“综合”
新时期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复杂性,单一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群众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需要从“单一”转向“综合”。如结合普法教育,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在全社会弘扬爱党、爱国、爱家和崇德向善的良好美德,引导群众做知法守法、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好公民。
(四)发挥党建优势,提高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示范性
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好、做实,需要利用基层党支部、基层党员和党群中心的地缘优势,提高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示范性,运用党员的先进性引导群众,更好地服务群众,促进党员和群众之间的深度互动。
1.利用基层党员示范效应
党员与群众关系密切,他们来自于群众,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与群众工作、生活在一起。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应发挥基层党员示范效应,让基层党员与群众结成对子,以党员的先进性引导群众,提高群众思想觉悟。同时,党员在与群众密切接触的过程中,也有助于融洽党群关系,更好地发现群众思想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的微妙动向,从而及时采取措施对群众进行思想引领。基层党员在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示范效应还应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让群众了解党员事迹,用党员先进事迹感染群众、带领群众,从而最大程度发挥党员的示范效应。
2.发挥基层党组堡垒作用
3.用好党群服务中心优势
党群服务中心是广大党员、群众活动的重要场所,在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显著优势。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应利用好党群服务中心的优势,借助服务中心给群众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促进党员和群众深度互动。如党群服务中心可以借助信息资源优势和人脉优势,给群众提供创业服务、就业服务、教育服务等,给就业困难的群众提供再就业岗位或岗位培训,为创业意向的群众提供创业指导,给社区群众提供再学习的机会。通过党群服务中心,在服务群众、促进党员和群众互动中进行有机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党群服务中心成为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面旗帜。
(五)线下线上联动,提高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辐射性
信息化时代,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应主动转变思维,将线下和线上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全空间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实现线下线上优劣势互补,提高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辐射性,让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借助双重空间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1.扎实推动线下工作
线下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现场感的优势,有助于发挥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沉浸效应。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应扎实推进线下思想政治工作,以主题活动的方式有机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围绕“孝”为主题开展系列化线下主题教育活动,包括线下“孝行”签名活动、公益志愿活动等,营造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让线下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配套推进线上联动
线下活动在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一定优势,然而受线下活动空间、时间制约,表现出自身的局限性。线下活动应主动与线上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有机配合,充分利用线上平台互联优势,弥补线下的不足,将线上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与线下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联动起来。如配合“行孝”线下活动,开展“云上孝行”同步活动,向群众征集“行孝”图片、“行孝”故事等,同时结合群众提交的材料,开展“行孝”选树学等,利用群众身边的榜样,达到扩大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效应的目的。
三、结语
总之,新时期群众思想政治工作非常重要,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从群众需求出发,以服务群众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不断丰富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发挥基层党员、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的积极作用,构建全空间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激发群众热情,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释放群众潜能,托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