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背景下地方传统媒体转型途径探究
2023-01-09杨金艳
杨金艳
(包头广播电视台,内蒙古 包头 014030)
地方传统媒体正处于存亡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在变化中做出正确调整,那么其可能被其他媒体取代。在融媒体背景下,传统的媒体创作理念与现代的媒体创作理念正在融合,新的创作技术与模式成为媒体行业发展的主要优势。地方传统媒体的缺陷在于用户量少,所创作的内容十分有限,所以在吸引观众和留住观众方面劣势较大,但是地方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长时间积累了一定的用户,发挥出这些用户的优势,也是其立足的重要切入点。
1.融媒体下媒体领域发展的主要特点
融媒体的发展改变了媒体发展格局,使得媒体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媒体发展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发展体系与发展特点,这些特点是引导媒体继续变革的关键要素,对地方传统媒体而言,把握好发展要点能够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特别是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有助于其进行新的变革,进而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阻力,确保其发展深入。[1]
1.1 集中化发展
虽然当前媒体格局呈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是随着发展进程推进,媒体必然出现集中化发展格局,各种创作理念与创作方法将会形成特定的模式,因此媒体领域整体的变革也将会围绕着集中化特点进行。例如,在视频创作上以短、小、精的视频为主,这是当前用户群体最喜欢的媒体内容,所以很多媒体业也在致力于构建短视频创作模式。地方传统媒体也应该发挥出短视频的优势,集中发力、重点创作,以此来吸引用户注意力,这样能够为其吸引更多用户群体。此外,由于技术发展遇到了一些瓶颈,所以在打破技术瓶颈之前媒体行业的发展将会出现短暂的停滞,而此时是媒体间内容竞争的重要节点,地方传统媒体要把握好这一时机。
1.2 内容要求真实
在新的发展时期,网络媒体中信息的真实性受到了质疑,越来越多的信息充斥在网络空间内,使得人们对这些信息的认识变得更加复杂,所以地方传统媒体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绝不能跟风走、随大溜,在获取信息的第一时间内要验证信息的准确度,在保障信息准确度的基础上进行发布。由于媒体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信息的真实性受到影响,所以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度也会降低,地方传统媒体如果能够长久保障信息来源的准确度,则可以收获更多用户群体的认可,这对自身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作用。[2]
1.3 信息传播更快
由于网络技术不断突破传输限制,所以网络传播的速度也在不断提升,在这样的环境下,媒体发展也更为快速。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不断提速,人们获得信息的时间越来越短,而保障网络信息的时效性至关重要。地方传统媒体要在发生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内进行验证与报道,确保公众能够在第一时间准确了解信息内容。信息传播发生更多变化,时效性增强,必然带来更多新的发展,这对地方传统媒体既是一种调整也是一种促进,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寻求变革有其必要性,这也是地方传统媒体在改革中需要及时做出调整的。
2.融媒体背景下地方传统媒体发展现状
媒体领域的变化十分快速,在这种变化背景下,很多地方传统媒体并未做好充足的准备,在仓促应对变化的背景下,地方传统媒体明显力不从心。从地方传统媒体发展整体情况来看,媒体融合带来的机遇要大于挑战,对地方传统媒体而言,改变发展理念、调整创作模式是其发展变革的重要切入点,想要确保自身在发展变革中稳步前行,需要稳扎稳打做好每一项改革工作。[3]
2.1 用户量断崖式下跌
地方传统媒体的任务是讲好地方故事,将当地发生的奇闻轶事讲给观众,让地区观众对身边的事情有更多的了解。地方传统媒体主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形式传递信息,在以往的媒体环境下,这些方式也是观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是随着网络信息的铺天盖地和越来越多的移动用户数量增加,人们对传统媒体的依赖性越来越低。这种影响对地方传统媒体而言无疑是致命的,因为无论是电视、广播,还是报纸、杂志等都受到极大的限制,例如人们想要看电视,需要有电视机,想要看报纸需要到报亭买,从人们产生需求到获得需求,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但是通过移动端设备能够消除时间和精力损耗,用户更愿意使用移动端设备。所以地方传统媒体的用户数量呈现断崖式下跌,用户数量越来越少。
2.2 创作内容十分有限
地方传统媒体在创作内容选材上受到的局限性非常大,地方传统媒体在定位自身业务时对自身创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主要以讲地方故事为主。但是在网络时代,人们能够走出生活空间限制,认识外面更为宽广的世界。在网络上可以浏览省外新闻,可以观看国外节目,人们的生活、认知得到了拓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身边的故事不再像以往一样着迷,而是越来越倾向于外面的世界。但是地方传统媒体依然将地方故事作为创作的核心,将讲地方故事作为主要的发展内容,这必然无法获取更多用户的青睐。此外,虽然一些地方传统媒体在选材上做出了变革,但是变革的效果十分有限,一些地方传统媒体仅仅是做尝试性的变化,未能从根本上思考问题的发展,因此在改革创新上后续发力不足,导致其自身在转型过程变得更加困难。
2.3 抄袭现象十分严重
随着融媒体发展,很多地方传统媒体都在积极的转型,在这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优质的地方媒体,这些媒体凭借着别具一格的创作理念与创作形式收获了大量观众和粉丝。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其他地方传统媒体也开始效仿这些媒体,因此媒体创作抄袭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地方传统媒体一时间出现了大同小异的发展局面。随着媒体领域的不断发展,这些抄袭的媒体后坐力也明显不足,一旦观众对其节目内容产生厌倦感,而自身又无法再创作出新颖的高质量内容,那么很快会被市场所淘汰,一些实际案例也证明了这一观点。如曾经在2015年被韩国媒体报道的中国东方卫视《极限挑战》完全复制韩国MBC电视台综艺节目《无限挑战》并图文并茂列举细节佐证;曾经抄袭辽宁卫视《周末王刚故事》的媒体如今自身发展又变成了什么样子?从总体上看,媒体行业发展出现抄袭现象并不惊奇,为了吸引眼球、加大引流,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很多地方传统媒体的改革创新实际上就是以抄袭他人作品开始的,但是缺乏创意的全盘复制,必将被业界所淘汰,所以创新是传媒业发展的必然之路。[4]
2.4 创作理念与形式落后
从新媒体的创作形式来看,观众更喜欢短而精的视频,这也是新媒体的创作优势。传统媒体的节目时长通常在20分钟左右,新媒体视频时长通常在20秒之内,由于人们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个人时间越来越少,对时间较长的节目喜爱程度逐步降低,于是更倾向短时长的节目,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媒体的优势逐渐丧失。实际上,从节目创作理念和创作形式上,地方传统媒体的缺陷早已凸显出来,节目内容多年变化不大、中规中矩,节目形式过于老套,观众已经产生了视觉疲乏,所以对地方传统媒体的认可度在不断下降。很多地方传统媒体并未意识到这种发展情况带来的不良后果,所以自身发展变革的步子不大、创新不够,有的地方甚至自我屏蔽,积极性不高,在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地方传统媒体的缺陷越加凸显,发展动能着实不足。
3.融媒体背景下地方传统媒体转型的策略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带给媒体领域的机遇远远高于挑战,融媒体的出现打通了信息传播的壁垒,使得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够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这对文化融合起到了促进作用。对地方传统媒体而言,融媒体也打通了地方媒体创作内容的限制,地方传统媒体不必局限于地方故事,能够将创作的空间拓展到无限远的地方,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精彩内容,这应该成为地方传统媒体发展变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3.1 革新创作理念
地方传统媒体发展应该从创作理念上寻求变革,新颖的创作理念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基础,在融媒体环境下,创作理念的创新有助于其获得更多流量。例如,地方传统媒体可以建立以地方故事为中心,以其他故事为辐射的创作思路,在讲好地方故事的同时将其他地方的风土人情介绍给观众,满足观众的新奇感。在创作理念上要吸收新媒体的理念,尽量以内容丰富的、精致的故事为主,尽量避免出现长篇大论的枯燥内容,尤其将长篇故事事无巨细地讲解,这样不仅会降低观众的收看热情,而且对自身发展和作品创新也起不到积极的作用。此外,地方传统媒体要学习融媒体创作的新理念,特别是获取流量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完善创作形式,这样才能够推动自身创作理念的改革,进而实现创新发展。
3.2 创新创作形式
创作形式的创新十分重要,传统的创作形式效率低、效果差,所以地方传统媒体要学习新的创作形式,以提升节目的质量。例如,在获取节目资源时要利用好网络工具,很多资源的出现与消失只在一刹那间,如果不能把握好这个周期,机会转瞬即逝。在网络上发现信息资源后第一时间到实地去考察和验证,然后进行播报,或者在获取优质的创作资源时在网络上与受众进行交流,通过观众的视角谈论对问题的看法,无疑也能够为创作者提供更多思路。在这样的环境下,地方传统媒体的发展必然更加高效,在激烈的竞争中也必然能够逐步站稳脚跟。[5]
3.3 引进新的技术
在融媒体环境下新技术的应用拓展了地方传统媒体的创作形式,通过新技术实现创新也是地方传统媒体发展的重点内容。新技术主要指网络媒体技术,地方传统媒体要积极构建自己的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能够与观众进行紧密交流,了解观众对某一事件的看法或者需求,再通过观众的反馈及时准确的调整创作内容和方向。在融媒体环境下,观众更愿意与媒体进行互动,在互动中能够提高观众对媒体的认可度。所以地方传统媒体应积极将新的技术应用于自身内容创作中,借助于新技术的优势提升在受众中的认可度,进而获得更多用户群体。此外,地方传统媒体也要积极与新媒体行业、企业合作,共同构建综合性的发展势态,将新媒体优势与传统媒体优势共同发挥出来,进一步扩大自身在受众中的影响力。
3.4 贴近观众生活
地方传统媒体要与观众进行更多交流,创作更多贴近观众生活的作品,展现基层群众的生活状态,切实走进普通观众中,与基层群体形成密切联系,这样才能够获得观众更多认可。例如,时时关注当地百姓中的故事,在事件发生第一时间到实地了解情况,与当地群众形成互动,了解观众对这一事件的看法,然后对事件进行报道,这样可以无间隙的增强地方传统媒体与观众之间的联系。通过真实的基层群众生活,引导、创作相应的节目,引发共鸣,观众则更愿意参与到节目中来。在这样的参与中,地方传统媒体与观众的交流更加密切,这对地方传统媒体的整体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5 开展线上互动
地方传统媒体要积极建设自身的线上平台,在播放节目时可以邀请嘉宾与观众互动,使节目播放方式具有贴近性、互动性、参与性。在以往的互动方式中,主要以电话连线的方式进行,很多观众无法参与其中,现在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进行,这样所有观众都能够参与到互动中。例如,在进行政务内容监督或新闻内容播报时,在介绍政府颁布的新政策或者询问在政务办理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时,主播就可以邀请热心观众与嘉宾进行互动交流,可以由线上观众进行提问,嘉宾为提问者解疑释惑。如此“沉浸式”的互动,不仅能够让观众对政府的政策、服务等产生更深入的了解,还能够增强百姓对地方传统媒体的认可度。线上的互动形式是由直播转变而来,但不同于直播的是地方传统媒体能够就观众所提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这无疑会加强地方传统媒体与民众的紧密联系。地方传统媒体要积极构建线上平台,通过线上平台留言或者直播等方式来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其中,推动自身发展。
3.6 节目多样化
单一的节目内容必然无法满足观众需求,地方传统媒体要积极创作多元化的节目内容,以丰富多彩的节目满足观众的需求。例如,在创作节目上可以将新闻、娱乐、旅游和美食等内容包含在内,每一个类型的内容都对应着一个特定的版块,观众可以结合自己的喜好选择对应的版块,这样既增加了地方传统媒体节目的新颖性,也提升了节目质量。在创作多元化的节目内容时,可以参考新媒体的形式,学习新媒体内容样态,借鉴新媒体节目短小制作、高效播出的优点,进而获得更多观众喜爱。此外,地方传统媒体也要致力于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节目吸引受众,让观众耳目一新,带来流量变现,促进长远发展。
3.7 发挥地方特色优势
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特色,将这种特色发挥出来是地方传统媒体寻求转型变革的关键。地方传统媒体要致力培育与彰显地方特色的地方性节目,打造符合地区特点的特色节目,实现改革创新。像少数民族地区就可以发挥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比如蒙古族地区可以依托丰富的音乐、文化、旅游等资源打造有优势有地域特色的、独特的文化节目,想必会使观众对地方传统媒体节目产生浓厚兴趣,进而推动地方传统媒体可持续性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融媒体背景下,地方传统媒体迎来了发展的重要期,守正创新是媒体发展对其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地方传统媒体要认清发展形势,创新发展,结合新媒体环境不断做出变革。学习新媒体的优点,发挥自身的优势,构建多元化的节目创作体系,紧紧围绕服务民众的角度进行创作,为受众提供更多的优质媒体内容,如此传统媒体才能走出低谷,迎来新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