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化媒体、移动终端、大数据:影响新闻生产的新技术因素

2023-01-09尤成勇

中国传媒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社会化终端公众

尤成勇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浙江 温州 325000)

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传统媒体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种新技术的产生与应用对媒体行业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融媒体”成为媒体领域的一个发展趋势。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社会化媒体、移动终端、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让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出现本质上的变革,新闻生产的方式、主体及内容都具有了时代特征,新闻生产与公众、与技术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1.社会化媒体对新闻生产的影响分析

1.1 社会化媒体概述

社会化媒体随着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互联网发展的最初时期以门户网站为主,而门户网站模式又是在传统大众传播模式的基础上出现的,始终存在传统的影子,这与网络特性不相适应,所以,门户网站时代只能称之为网络传播的尝试阶段。如今,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其重心逐渐放在社会化媒体发展方面,特别是Web2.0基础上建立的活动社区,为用户提供了传播内容和创造内容的平台,实现了随时随地社交、互动。[1]随着人们对社会化媒体研究的深入,社会化媒体逐渐代替了原本的门户网站,对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产生了不小冲击,其概念也逐渐清晰,学术界将其概念界定为“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论坛等交互性平台。

1.2 社会化媒体的特征

1.2.1 用户是主体角色

社会化媒体平台多种多样,这些媒体平台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主角都是用户,平台运营者则主要提供支持、维护服务,大部分社会化媒体都可以由用户免费参与,进行信息接收、信息分享、评论与反馈,针对感兴趣的内容有效沟通,用户可以获得强烈的参与感和足够的参与空间,他们既能在社会化媒体上建立社交关系,又能创造内容发挥影响,使得用户与媒体之间的界限逐渐弱化,用户的主体角色更加突出。

1.2.2 集社交和内容生产于一体

社会化媒体同时具备社交和媒体两大功能,这也体现了社会关系与内容生产之间的联系,社会关系建立过程促使用户在社交网站、微博、微信、论坛等平台上进行内容传播与创造,而平台上产生的内容也成为联结社会关系的纽带。当然,平台生产的内容有一部分有价值,另一部分则没有价值,社会化媒体平台会基于自身的传播机制从繁杂的内容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传播出去,实现社交与内容生产的目的。[2]

1.3 社会化媒体对新闻生产的具体影响

1.3.1 公民新闻成为新闻生产的重要构成

社会化媒体以用户为主体角色,催生了公民新闻活动的频率与效率,公民新闻的影响力显著提升。所谓公民新闻活动可以理解为:以新闻信息的生产为全过程,以公民为参与主体,经历信息采集、处理、发布、传播、评论等活动。在公民新闻快速发展阶段,它与专业新闻媒体呈现出持平趋势,新闻生产模式出现本质上的变化,公民新闻占据了新闻生产的半壁江山。

具体来讲,公民新闻对新闻生产方式的影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第一,公众借助社会化媒体参与到网络新闻生产活动之中,他们在微博、社交网站、论坛等平台生产各种原创新闻,且能提供相对完整的新闻信息或新闻评论,这些文本、图片、视频等原创信息也成为一些专业媒体进行新闻生产的主要素材,使得公民新闻与专业媒体新闻密切结合。[3]

第二,主动参与新闻活动的公众会有意识地在社交媒体中向专业新闻媒体提供一些值得挖掘的新闻线索,例如,随手拍摄的新闻图片、视频,论坛上的帖子信息都是新闻生产的线索,在公民新闻支持下促使专业媒体寻找新闻素材,启动新闻报道。

第三,很多公众会在各种社会化媒体上转发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信息,这种形式不属于原创,但随着新闻的扩散传播,其影响力与传播力十分明显,间接实现了新闻增值的目的。同时,有些公众没有直接进行新闻转发或扩散,而是在其他社交网站、微博、论坛等平台通过评论的方式表示对新闻的关注,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外界对新闻的关注度,在无形中体现新闻的价值。

第四,有些公众在新闻活动中会对出现的各种新闻信息综合筛选处理,根据新闻之间的线索重新整合,并利用社会化媒体发布出去,为更多公众提供有价值的新闻资源,这种形式在目前的公民新闻活动中比较常见。例如,专业新闻媒体在不同时间发布新闻,独立观看很容易影响新闻获取的准确性,将相关新闻整合在一起,梳理其中的线索与观点,以一种直观明了的方式呈现,在筛选与整合中进行新闻生产。

1.3.2 新闻消费模式出现变革式发展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推动了个人门户的产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公众的新闻消费模式,即每个人都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化媒体上创建一个独立的个人门户,与外界进行双向的信息互动,并展开社会关系的构建,这种形式使得公众对门户网站及专业媒体平台的关注逐渐降低,新闻生产呈现出个性化特征,每一个公众个体都会成为新闻信息传播的中心,使得传统新闻传播模式受到冲击。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新闻的传播主要以个人的社会人际关系网络为渠道,众多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构建出一个庞大的新闻传播基础平台,公众可以自主选择发布什么新闻,或对哪些新闻进行评价,这是公众对于新闻信息价值的直接判断,也反映着新闻信息传播得深度与广度。

2.移动终端技术对新闻生产的影响分析

移动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常见的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其最大的特征是移动性,同时具有便携性、多样性、无线性和连通性,移动终端的使用开启了数字传播时代,而智能手机也成为信息交流的主要形式,对新闻生产带来了深刻影响。[4]

2.1 移动终端改变了新闻生产的时空局限

当前社会环境下,移动终端常常被用作信息消费的工具,但其同样也是新闻生产的工具,移动终端的用户常常分散于不同时间和空间,将生产的新闻以移动形式发布、传播,改变了传统的新闻定向发布与传播模式。在移动终端支持下,人们面对各种信息已经进入了“快消费”阶段,新闻生产时间加快,更新加快,融入了大量文字、图片、视频素材来引领公众快速获取新闻核心,这样才能满足公众对新闻信息时效性的追求,加快了新闻生产的效率。[5]同时,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新闻生产的空间出现变化,新闻生产不再完全依赖于传统的线性形式,现场直播成为新闻生产的主要途径之一,且在未来的新闻传播中占据的比例会持续扩大。

移动终端对新闻生产的时间与空间影响既是一个推进新闻生产变革发展的机会,又为新媒体新闻发展带来了挑战。以新闻现场直播为例,移动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完善,使得一些新闻信息可以直接借助移动终端进行直播,而进行直播的主体并不全是专业新闻媒体工作者,也有一些新闻当事人、目击者等非专业人员。相比较而言,非专业人士在新闻直播中选择的角度可能不够精确,直播水平不高,但他们会关注到一些细节问题,贴近新闻事实去报道,并进行实时评论与反馈。而专业媒体则侧重于剖析新闻本质,引领舆论发展,有时就会忽略一些新闻事件中的细节。在一些大型新闻事件中,经常存在多个角度的新闻直播,每个直播者都在其特定的时空角度生产新闻信息,将其汇集起来势必会增强新闻信息的传播力,突破新闻生产的时空跨度,但也存在一些新闻质量不高,很容易引导舆论向着不良方向发展。

另外,公众基于移动终端生产新闻,使得各种社会化媒体上关于社会新闻的议题更加多元,公众的监督作用将凸显出来,以“接地气”的方式引起更多公众的共鸣,使得更多人成为新闻事件的生产者与参与者,新闻覆盖的范围无限扩大,这无疑会增强新闻事件的影响力。

2.2 移动传播在新闻生产中存在的局限性

移动终端比较常见的当属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从手机到平板电脑的发展让移动终端已经上升了一个台阶,不仅可以通话、拍照、听音乐、玩游戏、看新闻,而且可以实现定位、信息处理、指纹扫描、条码扫描等丰富的功能,这些移动终端具有高级处理能力和高速数据网络接入能力,技术上的优化也让移动传播形式不断突破,它在未来的发展将势不可挡,但其目前还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移动终端在突破新闻信息生产的时空限制时,公众也将面临着过量信息问题,各种社会化媒体、专业新闻媒介都会生产大量的信息,使得公众要同时处理大量信息。这些新闻信息的质量参差不齐,不能做好信息筛选的话很容易影响公众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让优质新闻得不到很好的传播,而虚假、无效新闻则对公众生活产生不正确的引导,这是新闻消费中时常出现的现象。其次,移动终端上记录了大量个人信息,一些移动终端用户将随手拍摄的“新闻”上传到网络上,原本可以为公众参与新闻生产提供支持,但有时会因为个人信息暴露而出现各种负面问题。例如,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会因为信息暴露遭受网民的语言攻击或侵扰;某些移动传播媒体恶意收集用户信息,发布可信度不高的新闻。这些现象在新闻上屡见不鲜,但也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善。最后,移动传播总体上呈现出碎片化特征,随时随地的碎片时空都能实现信息的无障碍传播与消费,这一特征改变了以往公众对新闻信息的消费习惯,在碎片时空中进行信息消费已经成为公众的普遍形态,这能满足人们的“快消费”需求,但也会导致新闻信息接收出现碎片化,基于移动终端在新闻生产中的这一特征,如何在后续发展中优化媒体信息服务功能也成为一个研究方向。[6]

3.大数据技术对新闻生产的影响分析

“大数据”是近些年频繁出现的一个热词,人们也已经顺利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是指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它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样对传媒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数据成为新闻生产的主要资源,技术在新闻生产中起到支持作用,新闻呈现视觉化发展,具体理解如下。

3.1 数据成为新闻生产的主要资源

传统的新闻生产大多以记者在实地调查和真实采访后获取的第一手信息为核心,新闻生产以记者在特定角度的客观描述为主,数据的作用并不明显。而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政府、企业公开的数据,新闻媒体、门户网站上拥有的数据都是重要的数据资源,在这些数据资源支持下,新闻生产不再以记者在特定视角的观察分析为主,而是运用大量数据来分析归纳具有适用性的规律与特点,更能增强新闻的丰富性与可信度。[7]同时,数据不但能融合在新闻报道中,还能作为了解公众心理、需求,判断其行为习惯的手段,基于技术手段对各种渠道收集到的数据统一分析,根据数据反映的规律准确知道公众的新闻偏好,进一步提供个性化的新闻服务信息。例如,某个用户比较关注经济新闻,经常在新闻媒体平台搜索与经济新闻相关的信息,此时,大数据会记录用户的操作信息,经过后台分析后确定该用户的新闻偏好,媒体平台推荐的新闻会侧重于经济新闻,且包含大量的经济数据信息,为用户提供专业、个性的服务。

3.2 技术在新闻生产中起到支持作用

大数据技术使得数据成为新闻生产的构成要素,与之相关的统计、分析技术表现出了明显的支持作用,以“云计算”为代表,其在新闻生产中影响深刻。[8]很多新闻工作者在实地调查和采访的基础上通过搜索引擎来获取一些数据和信息,并利用计算机算法将这些新闻信息筛选整合,简单排版,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新闻报道,虽然这样的新闻报道比较简单,但仍然能凸显出新闻的核心要点,使得文本、图片、视频、数据相互融合,这样的新闻呈现大大节省了新闻生产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技术支持下拓展信息获取渠道,提高新闻生产效率。大数据技术的功能将越来越强大,其对数据处理服务器的要求也同步提高,这也让技术对新闻媒体的制约力增强。

3.3 新闻呈现视觉化发展

数据在新闻生产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并不意味着新闻生产应以数据堆积作为呈现形式,反而应该将各种信息简洁明了的呈现,并提供更准确、更深度的解读。[9]因此,新闻视觉化成为大数据技术支持下新闻生产的一种趋势,衍生了很多新闻视觉化工具,信息图表就是一种十分高效的工具。新闻生产中常见的信息图表主要包括图表、图形、表格、地图、图解等,这些信息图表可将抽象的数据、枯燥的文字形象化,通过对图表合理设计突出提示新闻要点,引导公众快速定位并理解新闻要点;同时,将新闻事件发展过程细化梳理,对其中包含的时间顺序、人物关系、结构关系和事件发展态势进行逻辑化处理,准确揭露新闻信息中隐含的关系,表明事件发展的状态与趋势。这些信息图表对文字性新闻做出了补充与拓展,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新闻呈现形式,既表现了新闻生产的原创性,又能更好地应对新闻竞争,受到公众的广泛喜爱。例如,搜狐新闻的“图述”栏目,其定位为“以图表述事实,用心洞察世界”,主要利用图表报道各种新闻;新浪新闻中心的“图解天下”栏目,致力于新闻视觉化,以图达意,提供轻松直观的阅读体验。这些新闻呈现形式更符合公众对新闻产品的期望。

结语

综上所述,新闻生产是一个综合过程,社会化媒体、移动终端、大数据等技术因素对新闻生产的影响尤为显著,关系着媒介融合的整体发展趋势。为了保证新闻媒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把握这些技术因素的优缺点,将技术条件的支持作用体现出来,使得新闻生产符合时代发展趋势,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新闻信息。

猜你喜欢

社会化终端公众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复杂线束在双BCI耦合下的终端响应机理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基于声波检测的地下防盗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