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的困境和突破
2023-01-09霍松涛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在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及政策有力推动下,我国各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已经取得较大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同时一些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随之暴露,如质量标准不一、设施管护欠缺等。因此,深入探讨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诉求,找准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创建美丽乡村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认知、主体地位、文化传承等方面。首先,对美丽乡村建设功能的认知存在偏差,规划的盲目性或前瞻性在一定程度上的欠缺阻碍了乡村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被赋予了新的理念、内涵及外延,但大部分乡村建设规划制定因为仓促而缺乏,有的规划人员甚至奉行“拿来主义”,责任意识缺失。因此,许多乡村规划既未考虑地缘优势又未考虑当地产业、民俗特色,严重偏离预期方向,也为乡村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具体表现在,村镇选址考虑不周全,没有将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发展需求纳入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乡村房屋建设没有进行统一空间规划,甚至出现侵占耕地、公共用地等乱象;部分村庄绿化建设未受重视。其次,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不到位,缺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理顺主次,着眼实际、符合民情,广大农民群众既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受益对象。但囿于农民群众自身的认知层次较低,加上基层政府对政策的宣传解读力度有限,大部分农民对美丽乡村建设意义、进程缺乏相应认识,成为乡村建设的局外人。如此一来,导致农村新经济开展情况不足、产业融合水平也不高、现代农业发展状况不理想等问题出现。最后是美丽乡村建设缺乏文化传承,尤其是未能较好发挥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撑作用。美丽乡村建设对本土独特地域文化的挖掘和整理不足,导致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新文化均难以在乡村真正生根发芽,一些具有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甚至遭遇“建设性”破坏。困境之下,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将丧失精神主旨,也将脱离“宜居”原则。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要尽快破困局、立新局。首先,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应具备系统思维,强调整体理念,统筹实现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有机统一。美丽乡村建设的设计者和各个参与主体要勇于面对矛盾,遵循“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理念科学设计和布局乡村。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和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任务、社会人文指标体系设计进行方案架构,筑就系统合力。还应结合地域特点细化部门责任、整合各方力量,做到建管并举、优势互补。同时制定有效的管理和制度机制,实现有效措施与机制强化的联动,确保美丽乡村建设科学化与规范化。其次,增强农民主体地位,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美丽乡村建设亟需进行农村生产经营体系创新并形成立体化发展模式,只有将新兴产业与现有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分摊和化解市场风险,促使乡村产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才能解决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内生动力不足、农民主动性不高等问题。各地应多渠道培育乡村产业,提高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最大程度地创造农业经济与生态效益,形成有竞争力的生态经济产业链。如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农村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创意文化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再次,对乡村传统文化进行再认同、再创新,用文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发展中最深沉持久的力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可以为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等注入蓬勃生命力。各地应在全面普查和调研整理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传统文化保护规划及出台政策落地措施,建立健全乡村文化管理保护机制,并以乡村文化内涵及特色资源为依托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名片,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融合创新,用充满乡土味的“美丽经济”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全面推进,是一项民心所向的伟大工程。各地应从难点痛点中寻求突破,以问题为导向多措并举开创美丽乡村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