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
2023-01-09唐立平田克勤
唐立平 田克勤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长春 130024)
2022年4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白皮书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把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作为立身之本,努力成长为党、国家和人民所期盼的有志青年”[1],充分体现了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是党、国家和人民的期望,也是中国共产党教育青年、培养青年的重点。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连续强调“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2],从制度高度对理想信念教育问题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3],学在平时、练在日常,真正把理想信念融入血脉里,体现到行动上。时代在发展、青年在成长,推进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仍然任重道远,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引导青年争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一、中国共产党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的基本历程
从历史维度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在百余年奋斗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始终高度重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善于结合不同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明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制定青年教育规划,并进行制度化的探索。总结回顾党百余年来重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及其制度化的发展历程,对推进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坚持以启迪青年政治觉醒为重点推进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紧紧围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4]的历史任务,培育青年浴血奋战、勇于斗争、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意志品质,启发青年政治觉醒,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发动青年参与斗争,养成青年革命精神。这一时期,党广泛地发动群众参与斗争,其中最重要的是组织青年、发动青年,“发展他们的知识和社会觉悟……以启发并养成青年无产阶级的政治觉悟及批评力”[5],“引导青年群众参加党领导的一切政治争斗”[6]。1922年5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提出设立夜校、补习班、党报等机构,宣传党的理论和宗旨,启发青年觉悟、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核心目标就在于“养成青年革命的精神,使向为解放一般无产阶级而奋斗的路上走”[7]。中共五大、六大分别通过了《对于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决议案》《关于共产青年运动的决议案》,这两个决议案对发动青年参与斗争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指出,“把青年工人和被剥削的青年农民、兵士与一部分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的青年予以共产主义训练。只有积极革命斗争和这种斗争同理论上的教育与参加党的政治生活联系起来,才能训练出真正为工人事业而工作的战斗员”[8]。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党坚持“把全国的青年团结起来,把全国的人民组织起来,一定要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倒,一定要把旧中国改造为新中国。”[9]组织引导青年投入救亡图存的战斗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而奋斗。这一时期,党在推进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就,培育的大批爱国骨干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中国无产阶级事业的引领者;创建的《新青年》《前锋》《向导》《工人周刊》《共产党人》等诸多报刊,成为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载体;创立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中央列宁干部师范学校、苏维埃大学,成为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对于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决议案》《关于共产青年运动的决议案》等党的纲领、决议,推进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的建设进程。
第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坚持以建立统一的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理论教育制度为要旨推进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紧紧围绕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10]的历史任务,培育青年敢于拼搏、辛勤劳动、思想先进、投身建设的意志品质,加强青年思想改造,探索建立统一的理论教育制度。1951年,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草案)》指出:“没有全国统一的关于理论教育的制度,缺少适当的初级和中级的理论学习资料,缺少理论教员和指导自修的顾问……缺少对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批评,因而使党的宣传限制在狭隘的范围内和低下的水平上”[11]。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共中央提出要“领导全体党员在统一的制度下无例外地和不间断地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有系统的学习,以便逐步地造成全党的理论高涨。”[12]同时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加强对青年团员学习的领导,使青年团员与党员学习的内容能够衔接。为建立全国统一的理论教育制度,各地积极创办大学,国内的很多大学都是在这一时期建设起来的,使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得以普及,青年尤其是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想观念得到进一步改造,帮助其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发挥其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力量。在这一时期,随着各类高等学校的创办,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统一的理论教育制度,为全面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坚持以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核心推进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紧紧围绕“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13]的历史任务,培育青年敢闯敢干、引领风尚、勇于创造、理想高尚的意志品质,培养“四有”新人,推进教育体制改革。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1978年教育部重新颁布了《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恢复并重建教育秩序和教育体制。1985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改革所造就的人才“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14]。培养“四有”新人,把“有理想”放在首位,突出体现了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伴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落后的教育事业状况得到了改变,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持续增强。进入21世纪以来,党继续保持对青年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勉励青年了解国情、研究社会,激发为国奉献的热情。在这一阶段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改革教育体制,使之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时继续引导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造就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一代新人”[15]的方向没有改、目标没有变,为党和国家事业培养了大量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推进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紧紧围绕“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16]的历史任务,培育青年自信自强、刚健有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的意志品质,强化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精神,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1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18]。青年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必须引导广大青年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要一辈子坚持为之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教育、“两学一做”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核心目标就在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树牢理想信念,团结一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战略高度指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对理想信念教育问题作出了制度安排,为推进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2022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凸显了新时代共产党人对新时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投身于新时代民族复兴伟业的殷切希望,为推进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建设提供了遵循。
二、新时代继续推进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回顾党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建设的探索,既取得了显著成效,又积累了丰富经验。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结合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历史任务推进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始终坚持党管青年原则、为党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新人,始终持续推进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建设。这些基本经验为推进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提供了重要遵循。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观照现实。从现实维度看,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新时代继续推进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制度化,依然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严峻形势。需要我们以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为指导,正确认识面临的形势、坦然面对诸多挑战、科学应对化解风险、妥善有效解决问题,不断提升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为新时代青年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一,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面临一些新问题和挑战。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形势总体向上向好,但同时也要看到,国内国际形势正发生异常纷繁复杂的变化,意识形态领域依然面临多重挑战,对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严峻考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潮交流交融交锋,国内各种矛盾和热点问题叠加出现,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一刻也没有放松,这些都对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综合看,当代青年面对着深刻变化的社会、丰富多样的生活、形形色色的思潮,更需要在理想信念上进行有力引导”[19]。因此,我们必须要时刻保持西方意识形态对青年价值观渗透的警觉,防范和抵御敌对势力宣扬的思想主张侵蚀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信念。青年由于世界观、价值观尚处在形成和确立时期,如果科学理论知识储备不足、理想信念又没有得到正确树立和科学引导的话,极易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科学有效地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推进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刻不容缓。
第二,新媒体多元发展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新时代青年是在与互联网的相互塑造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新媒体因方便、快捷、能够带来较强视觉冲击等特点受到众多青年的青睐,但也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挑战。一方面,青年群体已经成为新媒体使用的主体力量。据国家网信办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9.89亿,按照以十年为一阶段的网民年龄结构图表数据统计,10岁至39岁网民占比合计51.8%;按照职业结构统计,学生占比21%,在职业统计群体中占比最大。在网民各类互联网应用规模和使用率中,除即时通信、搜索引擎外,网络视频、网络新闻、网络娱乐类应用中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分别为9.2亿、7.4亿、6.2亿,其中,网络视频、网络直播用户增长率分别为9%和10.2%,增长速度遥遥领先,且使用率分别为93.7%和62.4%[20]。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清楚看到,青年是互联网应用使用的最大群体,网络娱乐化趋势明显。另一方面,新媒体由于其开放性、更新更快等特点,加之网络信息纷繁复杂,易对青年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不良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利用新媒体的特点,运用网络视频、网络新闻等对青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尤其对未成年人进行网络保护及其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是新时代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紧迫课题和重大挑战。
第三,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制度体系仍需健全、夯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注重利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年,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加强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从制度化视角来看,在完善制度体系、制度实施和保障机制方面还有待加强。如在制度化建设过程中,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未能紧贴青年实际生活的问题,致使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的效果还不够理想;在制度实施中,一定程度上存在未能严格按制度办事、打折扣的情况,导致学习入脑入心不够,理想信念教育培塑效果不够突出;在保障机制建设上,加强党管青年原则、推进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组织机制建设依然迫切紧要,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协同育人机制、科学评价机制还有待完善;青年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单位)、社会等各方面齐抓共管,但受各种因素影响,一定程度上存在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单位)监管缺位、社会监督失职的情况,齐抓管控、协同育人机制效能有待提高。
三、新时代推进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的着力点
推进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措并举、齐抓共管,才能形成教育引导合力。要坚持以健全制度机制、强化意识形态斗争、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为着力点,不断丰富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的理论与实践,引导广大青年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以及意识形态斗争的能力,研究推出更多更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制度机制,推动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向深里走、向实里走。
第一,以健全制度体系为根本,完善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长效机制。要着眼于加强理论学习机制、实践养成机制、制度实施机制和组织机制建设,为推进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制度支撑。首先,健全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理论学习机制。理论学习机制是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的核心。只有在理论上清醒,才能保持政治信仰的坚定。要注重从青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采用符合青年思维逻辑的叙事方式,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中国梦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机制建设。其次,健全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实践养成机制。实践养成机制是新时代推进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的重要举措。青年只有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其社会价值才能够彰显,其肩负的历史使命才能够实现。要为广大青年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的机会,开展以理想信念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青年爱国主义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鼓励青年更多参与社会公共事业、社会公共服务,厚植理想信念养成的实践基础。再次,健全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实施机制。实施机制是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的重要一环。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制度的实施状况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压紧压实学校(单位)的政治责任,建立健全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评价机制,加强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成效的考核。最后,健全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组织机制。组织机制是推进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保障。要以组织机制建设为重点,坚持和加强党领导下的共青团建设。“各级党委要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战略高度,加强对团的工作的领导,认真研究解决团的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及时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为团组织提供良好工作环境和条件”[21]。同时,通过全面从严治团,推进共青团自我革命的制度化、组织治理的现代化,增强共青团的政治引领力、组织覆盖力、动员整合力、青年凝聚力、发展推动力、自我革新力[22],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组织机制保障。
第二,以加强意识形态教育为关键,筑牢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根基。防范和抵御敌对势力对我国青年群体的意识形态渗透,需要多管齐下、协调联动、综合治理,形成防范和抵御合力,筑牢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根基。首先,从青年思想层面来看,要高举思想旗帜,聚焦聚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坚持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教育青年、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形成清醒的理论自觉,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推进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的首要政治任务,持续推动用这一思想武装广大青年,加深青年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认识,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的侵蚀,批驳西方“普世价值”“宪政民主”等错误思潮,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用新思想筑牢青年成长成才的科学思想基础。其次,从防范主体层面来看,要加强理论宣传队伍建设。党委宣传部门、学校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党团组织等,都是青年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主体。要提升这些主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确保坚定彻底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同时,还要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升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问题的研判能力,有效防范和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入侵”。最后,从体制机制层面来看,要构建意识形态防范抵御机制,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并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防范机制、保障机制,健全部门联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构建教育引导、阻断渠道、依法处理的工作格局,坚决捍卫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上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筑牢防止错误思潮和不良文化侵蚀的“防火墙”。
第三,以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为重点,提升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加强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需要理性看待新媒体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造成的影响,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的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提高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成效。首先,要强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充分利用好“思政课”这个舞台,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学、日常工作、实践教育中,以专业的教师、专业的讲解引导青年不断深化对理想信念的认识。同时,注重运用谈心谈话、恳谈会等方式做好青年的思想工作,及时了解青年的思想动态和问题实际,加强对青年的心理疏导和关心关爱,培育青年理性平和、自尊自信的心态,潜移默化地推进理想信念教育。要落实全方位育人理念,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全面推进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其次,要强化红色资源教育,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重要时间节点,发挥礼仪制度的教化作用,以革命博物馆、党史馆、纪念馆、烈士陵园、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等为重要依托,以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多样的革命传统教育、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爱党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最后,要用好新媒体这一阵地,推动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新型主流媒体推进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用好“学习强国”“e支部”“共产党员”等教育平台、《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网络“慕课”等形式,用主流思想舆论引领和凝聚广大青年,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文化内容,弘扬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开展科学精神教育和科学普及,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
总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23]。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不仅需要建构帮助其树立科学理想信念的制度化体系,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环境上下功夫,引导其认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站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立场上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还需要广大青年自省自立自信自强,形成理论自觉,积极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真正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青年理想信念的树立有一个过程,并非一日之功。必须始终高度重视、驰而不息地推进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教育新时代青年,引导其自觉置于“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任务中拼搏奋斗,以坚定理想信念引领投身伟大时代、开创伟大事业,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成就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以更加自信、开放、从容的心态展现新时代的青年担当,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中国和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