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无锡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基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视角
2023-01-09陈敏玉金宏源
陈敏玉,冯 臻,金宏源
(1.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1;2.民建无锡市委员会,江苏 无锡 214000)
1 研究背景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既是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明确的创新目标,也是实现产业链由国际循环转向国内循环的关键。在推进产业链、创新链的发展过程中,各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始终是决定地区产业链、创新链发展水平的关键性因素;与此同时,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是破解科研与经济、技术与产业的“两张皮”难题,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无锡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和产业强市战略,中共无锡市委、市政府指出,全市上下要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全面提高无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与此同时,在无锡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着区位优势趋于削弱、区域城市协同性不足、产业人才资源竞争激烈等问题。无锡应该以什么方式营造高质量发展环境,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去,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都是值得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2 理论研究概述
产业链理论的思想最早来自亚当·斯密的分工观念,赫希曼(1958)从产业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角度论述了产业链概念;Houlihan(1988)提出了产业链的物质流动环节应该包括供应商、生产者、流通者,到最终消费者;Stevens(1989)在此基础上,将信息流加入产业链中,进一步强调了信息和产品在产业链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1]。国外学者主要从价值链、物流链、信息链等视角(Zachiary和Robert,2007)[2],对产业链具体表现形式开展研究(程宏伟,2008)[3]。国内学者从产业链整合视角,对其内涵及与产业集群的关系等方面开展研究(曹群,2009)[4]。
根据Metcalfe(1995)的定义,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一群在新兴科技发展上互相关联的研发主体(机构)所组成,通过互动式学习,实现知识的创造、储存、应用与转移[5]。在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基础上,Malerba(2002)提出“产业创新系统”概念和研究框架,认为产业创新系统由知识与技术、行为者与网络以及制度三个模块组成[6]。系统的各种行为者通过信息交流、合作、竞争等方式,共享和共同影响系统独特的知识基础、技术、需求和供给等,并共同进化演变(Malerba,2006)[7]。
创新理论一般认为人才是创新活动的第一要素,也是创新活动的主体,不同类型的人才都能够在创新活动中发挥相应的作用。人才链的概念来自T W Schultz(1975)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知识、技能、能力形态这三种要素结合构成人力资本[8]。学者研究表明,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Gregory等,1992;Thomas,2011)[9-10]、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周海银,2014)[11]以及企业的创新能力等都与该国家或地区所积累的人力资本程度有关。
3 无锡市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无锡的经济总量和综合创新实力稳居全国城市前列,但对照现代区域产业体系建设的内在规律,对标国内一流城市发展战略及成效,以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对于产业链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来衡量,无锡社会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差距。
3.1 产业链协调融合度有待提高
一方面,物联网、集成电路、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产业是当前无锡市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这些产业主要分布在无锡市主要城区、江阴、宜兴等区域。但从全市产业规划布局整体视角来看,这些产业发展的统一规划和协调仍显不足。主要反映在不同区域产业分工定位不够清晰,部分产业集群存在产业链偏短、偏窄和关键核心环节缺失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集群内部本土化协作配套能力。
另一方面,无锡人均GDP、科技贡献率、制造业500强总部数等指标在长三角地区处于领先地位,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制造业基地。但是,从区域协同发展水平来看,无锡以往更强调靠自身独立发展,除与上海的联系较为紧密外,与区域内周边其他城市的外部协同性较差。特别是与外部临近城市在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新经济领域的区域分工、协同合作水平有待提高。
此外,随着长三角地区外部交通格局的改变,特别是高速公路路网完善、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路网快速普及,无锡作为长三角地区地理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相对削弱,作为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受到多方面制约,特别表现在要素市场和服务协调功能能级不高,跨区域资源协调配置能力相对不足等方面。
3.2 产业间创新协同性需要深化
对无锡区域内现有产业发展的进一步分析可知,虽然各区域的相同产业由于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而各具特色,但是这种特色差异并不明显,产业聚集性不强、布局分散、同质化等问题依然存在。不同区域产业分工定位模糊,导致在项目投资、建设运行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重复现象,围绕产业布局的创新平台相对独立,也难以推动后续产业链产生集聚效应。
此外,调研发现由于缺乏统一规划,部分产业园区中可能存在基于不同产业方向的创新平台。一方面,由于产业内在的差异性,使得产业园区内的技术、人才、设备等方面无法实现共享和融合;另一方面,不同产业相互之间缺少供需对接和协作交集,因此难以产生有效的协同效应。通过调研还发现,当前无锡在发展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协同度不高,两者之间存在的部分“缝隙”尚未完全弥合。部分产业集群存在产业链偏短、偏窄和关键核心环节缺失等情况,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集群内部本土化协作配套能力的提升。
3.3 产业及创新人才供应存在不足
各类人才(特别是产业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始终是决定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苏南地区较为发达的重要城市之一,无锡地处长三角地理的几何中心,以往曾经对各类人才有独特的吸引力,同时还可以享受周边大城市的人才“溢出效应”。但是,从近几年人口变化情况来看,无锡和南京、苏州等周边城市相比,不仅新增常住人口数量有限,高层次产业人才集聚效应也不够明显,人才因素将成为影响无锡可持续创新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其中既有无锡本地高校人才培养重要载体数量偏少、人才培养规模较小等原因;也有高铁、城际等交通工具普及后带来的“虹吸现象”产生的人才流失,以及现在各城市对人才资源的认识普遍提升,导致人才资源的激烈竞争等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优化人才引进培育机制,完善人才聚集政策环境,激发产业人才的创新活力和主动性,对于无锡今后维持和提升地区产业链发展水平尤为重要。
4 推动无锡“三链”融合发展的举措
随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确立,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的无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此,无锡应认真分析自身的区域定位,明确发展方向的同时,进一步思考如何推进本地区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的融合发展,为无锡市未来更好地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4.1 整体规划基于城际战略的产业链布局
产业理论新的研究表明,城市群的发展将带来产业链的优化和重构,各产业链的不同价值环节、模块等会逐渐配置到不同的经济和地理空间,重新形成基于城际层面的产业链。当前,无锡正处在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不断深入发展进程中,这势必会加速现有产业链的重构。
第一,相关部门应重点研究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对无锡未来的产业链进行整体布局和合理优化。重点聚焦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的产业的“主战场”,强化产业集群的“带动力”,提升产业链条的“整合力”,发挥龙头产业的“引领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无锡未来产业链重构和提升,应选择具有较高区域产业战略力和较高城际链接力的产业方向,例如电子信息、生物制药、装备制造业等,更好地融入长三角城际战略产业链的重构进程。
第二,相关主管部门应综合分析无锡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优势,利用长三角区域城际战略产业链重新布局的契机,通过完善和优化产业政策和实行“链长制”等方式打通产业链。建立一个产业链由一名市级领导担任链长、开展一个专项规划、成立一个专家智库、引导一批领航企业等工作机制,强化无锡产业链环节中已有的优势力量,弥补当前产业链环节可能的缺失部分,并前瞻性地延伸未来产业链发展存在的短缺环节,提升无锡在城际战略产业链建设中的地位。
4.2 不断提升产业链和创新链的互融互促
创新链作为原始驱动力,分布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借助产业链各环节的价值增值实现创新目标。当前,无锡着力提升重大创新平台的建设效应,培育产业新动能,提升产业新势能,都是为了更好地推进无锡产业创新力的发展,更好地实现产业强市的建设目标。
为此,无锡应紧紧围绕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建设等项目契机,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高端创新平台落户无锡,引进一批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专业研究所,着力推进国家物联网创新中心、太湖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对产业链的构成和产业融合载体分布进行梳理,推动优势产业链主动融合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附加值,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对于创新链的布局,不仅应集中在当前产业链的重点环节,还要对创新资源进行拓展聚集,充分发挥其潜在效能。无锡市相关部门应通过政策制定等方式,积极帮助和引导创新资源向当前重点产业链领域的上下游关键核心技术进行聚集攻关,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技术创新链条。另一方面,要围绕无锡现有的创新链资源,布局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以创新资源的优势引导产业资源的集聚。这不仅需要在现有设计研发、系统集成等方面总结形成自主的创新发展能力,更要以此为基础积极培育具有防备产业发展受制于人的产业拓展能力。
4.3 深化产业创新人才链的支撑保障作用
人才链建设应包括完备的人才规划、完善的人才政策、科学的人才建设、合理的人才结构等方面。结合无锡当前情况,要做好产业创新人才链建设,可以在现有“太湖人才计划”1.0基础上,开展2.0升级版和创建优秀大学生“锡引”工程等建设。坚持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并举,着力引进一批优秀青年人才、领军型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持续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打造人才创新创业高地。根据无锡市社会经济、产业布局等发展的需要,制定产业创新人才集聚的总体规划时,要考虑现有产业发展及科技创新发展的需要,也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为无锡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提前谋划。此外,不同人才政策之间要注意协调统一,符合无锡人才链建设的总体规划要求。
合理的人才链建设还要注意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创新人才梯队建设。既要关注那些能为无锡战略新兴产业带来关键技术突破的院士团队、国内外著名学者,以及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型企业家、专家等高端创新人才的引培;也要关注那些能带来产业技术应用、商业模式创新的高技能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以及能较快实现技术产业化的创新创业类人才队伍建设。同时,科学合理的人才建设既要注重外部人才引进,也要关注本市各类创新人才的培育。通过政策引导本地高校、研究院所,调整和优化更为符合无锡市未来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专业设置;鼓励本地高校、科研院所的重点实验室、研究室建设;支持本地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等,为无锡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构建强有力的产业创新人才链。
4.4 加大政策供给推动“三链”的深度融合
以往研究表明,政策制度被看作区域自主创新、产业链构建和人才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政策供应及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从宏观上统筹规划和引导当地产业及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推动创新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以及解决产业共性技术的“市场失灵”等问题;也可以为自主创新、产业链重构等建设运行,以及创新人才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体系,保护创新成果的权益,激发创新主体工作积极性。无锡市今后应加大创新、产业、人才等政策供给,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更深入融合发展。
首先,根据不同产业类型、不同技术要求,制定多样性的专项扶持政策和具体措施,精准服务不同产业及企业的创新发展;其次,对于基础性、原创性的技术创新等活动,应从技术供给、产品研发等方面给予包括产权保护制度、市场准入政策等方面更加全面的政策支持;再次,对于那些应用型等更容易实现市场化或商业化的技术创新,可以通过建立技术交易市场,或制定政府采购等方式推动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最后,对于商业模式的创新活动,应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市场管理制度等方式,规范商业创新模式的市场化运作,主动引导科技创新向产业运营转化,拓展“双向融合”的市场空间。
在产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对现有各类人才政策的优化,创新人才引进合作政策,不同人才政策之间进行协调统一。健全创业创新人才发展政策,打破限制人才流动的条条框框,畅通人才流动渠道,促进人才在不同单位之间的流动。此外,针对人才“虹吸现象”,设计更具有吸引力的创新人才引进合作政策。例如,加大科研人员“飞地研究”支持等柔性引才模式以及完善引进人才配套措施等。按照国际化标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人才工作、生活、成长创造良好条件。例如,给予引进的外地人才父母租房补贴等保障性政策以及子女入学手续的简化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