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维和话语的全面形成

2023-01-09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决议话语中华民族

韩 刚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西安校区,陕西 西安 710068)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形成和发布的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决议》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和重大理论贡献,就是它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主题,全面和系统地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维和话语,从而使《决议》成为这一重要思维和话语全面形成和正式确立的重要标志。本文将在梳理中国共产党的这一重要思维和话语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全面阐释其在《决议》中的呈现与表达,及其全面形成的深刻意蕴。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维和话语的形成与确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奋斗实践的主题,也是思想认识和理论创造的主题,必然会深刻地反映在党的思维和话语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维和话语,经历了一个长期的积累和发展过程,并在《决议》中得到了最为全面系统的呈现和表达。

(一)《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维和话语全面形成和正式确立的重要标志

《决议》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开篇,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结篇,从头至尾贯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党百年奋斗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关键词在《决议》中完整出现了16次,并且在包括序言和结束语在内的《决议》的九个部分中都有出现。《决议》中以“民族”和“中华民族”作为主词和限定词的词组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词群,如“民族危亡”“民族独立”“民族解放”“民族尊严”“民族复兴”“民族精神”“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发展进步”“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华民族千秋伟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等。[1]这种党的话语出现频次之高、篇章分布之广、内涵构成之丰富的情形,在党历来的重要文献中是绝无仅有的。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反映着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上述情形的发生绝非偶然,而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维形成和确立的作用使然,是这一重要思维的外在表现和话语表达。这里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维”,指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奋斗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形成的一种观察、认识和思考中国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逻辑和方式,其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包括:在历史思维方面,高度重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与中华民族历史的紧密联系和承接关系,把党的百年奋斗史放在其中认识和考察;在理论思维方面,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在实践思维方面,不断强化党的“两个先锋队”意识,自觉担当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文化思维方面,高度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血脉地位和精神家园作用,强调“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以上四个方面的内涵与特征,在《决议》中得到了系统、全面和深刻的呈现和表达,这从前文分析的《决议》的话语情形中已见一斑,还将在本文的第二部分展开论述。由此可以认为,《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维和话语的全面形成和正式确立。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维和话语的最终形成

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维和话语的全面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九年,是这一重要思维和话语的加速形成和最终形成阶段。

一是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重要论断和“中国梦”的经典表达。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2]36由此,“中国梦”成为中华大地上的一个热词,也成为十八大以后中国共产党体系化构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维和话语的起点。此后,习近平在国内外多个场合反复提及并不断丰富“中国梦”思想的内涵,涉及我国的内政外交国防各个方面,主要包括:提出“中国梦”是强国梦、也是强军梦,“这个梦想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3]阐释“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39提出“中国梦连着世界梦”的重要论断,指出“中国梦与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是相连的,也是与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梦想相通的”。[4]习近平还对“中国梦”这一表述专门进行了解释:“中国梦是一种形象的表达,是一个最大公约数,是一种为群众易于接受的表述,核心内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以适当拓展,但不能脱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要紧紧扭住这个主题激活和传递正能量。”[5]10“中国梦”奋斗目标的提出和阐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维和话语的“纲”,在其中起着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

二是提出“文化自信”。2014年2月,在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文化自信”由此进入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之后,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坚持文化自信,并对其内涵、地位和作用,特别是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阐发,主要包括:“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6]135“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7]“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8]3232016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8]348,349由此,包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文化自信,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

三是提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2018年12月,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9]739讲话中把“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并列提出,体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维和话语的重要性。与此相关,习近平反复强调“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9]11如果说前一表述是在讲“信心”的地位作用,那么这一表述就是在激励和鼓舞“信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将理想和现实、理论和实践一体考虑的鲜明思维特点。

四是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郑重提出了“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八个方面具体要求,[8]345“不忘初心”由此进入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词,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9]1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习近平强调:“忘记这个初心和使命,党就会改变性质、改变颜色,就会失去人民、失去未来。”[10]530在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维和话语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作用在于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主体和领导力量。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还将这一责任具体化和明确到更深的民族文化层次,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11]的重要论断,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自觉和责任自觉。

五是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百年奋斗主题”。2021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党的百年奋斗主题的明确提出,像一条红线,把关于“中国梦”奋斗目标、关于精神力量、关于领导力量的思维和话语联系在了一起,构成了一个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体系。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党的百年奋斗主题与2017年7月党中央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的主题”[13]59之间是目的与手段、目标与要求的关系,正如《决议》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1]两个“主题”之间的高度统一,体现了伟大梦想与伟大事业之间的内在关系,也体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维和话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维和话语的内在关联。

(三)从辛亥革命前后到党的十八大之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维和话语的发轫与准备

辛亥革命前后发生的中华民族意识的近代觉醒,为这一重要思维和话语的形成准备了条件。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这一重要思维和话语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一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进程的重要方面。

一是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口号和“五族共和”理念。1894年11月,孙中山在为兴中会起草的章程中明确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拉开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致力实现“伟大梦想”的序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从孙中山先生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为实现这个目标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付出了巨大努力。”[5]10孙中山先生不仅提出了“振兴中华”这一开创和引领时代的口号,提出了促进这一目标实现的三民主义主张,而且为中华民族意识的近代觉醒作出了突出贡献。近代以来,在与“非我族类”的西方列强的对抗和比较中,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民族意识逐渐冲破了“夷夏之辨”的传统视野,以及“驱逐鞑虏”的狭隘观念。1912年,孙中山提出了“五族共和”的口号和理念,并逐步赢得了国内各民族、各阶层的广泛认同和支持,意味着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开始转向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意识。“五族”是一种泛称,是对中国各民族的统一指称,“五族共和”理念奠定了“中华民族”概念的基本内涵,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思想资源。可以说,“振兴中华”口号和“五族共和”理念的提出和广泛传播,准备了中华民族意识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为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维和话语的形成提供了初始条件。

二是全面抗战爆发前后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维和话语的初步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的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维和话语的初步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特别是领导全民族抗战前后,中国共产党就如何看待中华民族的历史和前途命运、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如何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维和话语的重要内容。毛泽东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14]161“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5]533-534“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15]707全面抗战的爆发,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全力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对于全党的“民族思维”从自发到自觉,对于全社会中华民族意识的彻底觉醒,发挥了关键作用。毛泽东强调:“只有经过全阶级全民族的团结,才能战胜敌人,完成民族和民主革命的任务。”[14]278“为要克服困难,战胜敌人,建设新中国,只有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全民族中的一切生动力量,这是唯一无二的方针。”[15]523在全面抗战爆发时,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与外族之间的矛盾与对抗达到了最激烈、最危险的程度,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包括国民党在内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民族普遍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15]631“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15]353的主张,从而空前团结起来,同仇敌忾、一致抗日,标志着全民族的中华民族意识在外力压迫和中国共产党的启发之下彻底觉醒。抗战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抗击外敌的第一次全面胜利,这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也是“中华民族意识”彻底觉醒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建构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维和话语,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共同的社会心理基础。

三是明确中国共产党“两个先锋队”的性质。党的一大规定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并把党的名称确定为中国共产党。1935年12月通过的瓦窑堡会议决议指出,共产党不但是工人阶级的利益的代表者,而且也是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的代表者,是全民族的代表者;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1945年,党的七大修订的党章更为明确地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是它的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它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利益。2002年,党的十六大进一步阐明了党的性质,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16]45并把这一重要论断写入了党章。至此,中国共产党是“两个先锋队”的表述,在党章的层面上正式确定。“两个先锋队”的论断,实际上在党的性质层面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凭什么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和使命这一根本性问题,如果说“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主要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属性,为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思维和话语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正当性的话,那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则进一步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属性,为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维和话语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正当性。

四是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话语的使用和“小康社会”民族话语的自觉运用。在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中,今天被普遍使用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念,是2001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先使用的。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前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6]43改革开放时期,以“小康社会”为代表的民族话语的普遍使用,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维和话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重要方面。1980年10月,邓小平提出“到本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八百至一千美元,进入小康社会”,之后党的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党的十九大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到党成立100周年时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小康社会”成为改革开放时期社会影响最大的话语之一,是中国共产党自觉和成功运用民族话语的典型例证。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维和话语在《决议》中的全面呈现和系统表达

历史是不可改变的,对历史的认识却是发展变化的。《决议》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在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过程中,全面呈现和系统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维和话语,是中国共产党自我认识的最新成果。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自觉把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放在中华民族历史中进行考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维和话语的形成,绝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意识的自我循环、自我发展,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认识论的结果。《决议》自觉把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放在中华民族历史中进行考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动体现。

《决议》的开篇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进行了高度概括:“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1]从“思维和话语”的层面来看,这段概括包含了两个重要维度,一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维度,一个是“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维度。从“两个始终”的顺序,以及“不懈奋斗”鲜明指向来看,《决议》把民族维度的考量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表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维和话语是理解和表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的重要依据和重要工具。

《决议》的第二自然段提出了“四个历史时期”的“四个伟大成就”的重要论断,是占到《决议》八成篇幅的第一部分到第四部分的提纲,也是《决议》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从《决议》第一部分到第四部分对四个伟大成就的具体展开和表述来看,这四个历史时期的划分是以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贡献作为基本依据的。此段以“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的表述收尾,高度概括了“党和人民百年奋斗”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称得上是《决议》的点睛之笔。

《决议》第五部分在全面总结重大成就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即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阐释维度五中有二,并且放在了最靠前的位置,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思考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时,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是其中居于重要地位的价值主体和“意义对象”。

《决议》第六部分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在“十个坚持”的陈述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维和话语同样有充分的呈现和表达,依据各条历史经验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相互关系,可以大致区分为“核心内涵”“实践要求”“精神和思想资源”和“价值目标”四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作为该历史经验的核心内涵。比如在论述“坚持党的领导”时强调“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论述“坚持中国道路”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第二种情形是作为该历史经验的实践要求。比如在论述“坚持理论创新”时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论述“坚持统一战线”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一定能够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第三种情形是作为该历史经验的精神和思想资源。比如在论述“坚持独立自主”时开篇就讲:“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在论述“坚持开拓创新”时开篇就讲:“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特别是在“坚持胸怀天下”这一最新的历史经验表述中,使用了“天下”这个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核心概念,而胸怀天下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下观”和“天下为公”价值观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运用。

第四种情形是作为该历史经验内含的价值目标。比如“坚持人民至上”,在中国共产党的思维和话语体系中,人民从来都是最高的价值主体和服务对象,不仅体现在中国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内涵之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之中,更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之中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之中,不仅属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维和话语,也属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维和话语。在论述“坚持敢于斗争”时强调“为了人民、国家、民族,为了理想信念……”,则是明确表达了“坚持敢于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而是把人民、国家、民族的利益和前途作为斗争的目的和价值旨归。

(二)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奋斗主题,总结党百年奋斗的四个伟大成就

《决议》的一个亮点和重要理论贡献是,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奋斗主题,对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成就进行了总结概括,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1]如此系统的、鲜明的、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奋斗主题的总结概括,在党的重要文献中还是第一次。

关于党成立以来几个大的历史时期的重大成就,在党的重要文献中有过多次总结概括,前后比照之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理解它们相互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1981年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这28年历史功绩的评价是:“中国革命的胜利,在我国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17]61对新中国成立32年来历史功绩的评价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我国今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17]63

199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江泽民指出,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做了三件大事:“第一,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第二,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三,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件事情还正在做。”并概括说:“这三件大事,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8]1631

201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胡锦涛指出,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并强调:“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19]433-434

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讲话紧接着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伟大成就,并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对于党的百年奋斗史,讲话评价说“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12]

比照分析之下,可以清晰地看到:第一,中国共产党对于党成立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伟大实践的历史地位、作用和贡献的认识和评价是前后衔接、高度一致的;第二,中国共产党对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的认识和评价,经历了一个不断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维和话语聚焦的发展过程;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维和话语进入了加速形成阶段,从2016年的“七一讲话”、2017年的十九大报告,到2021年的“七一讲话”,再到《决议》,体现出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愈加体系化、结构化的趋势;第四,对比2021年的“七一讲话”和《决议》,可以看出“七一讲话”为《决议》作了全面的理论准备,二者对“四个伟大成就”的概括完全一致,两个重要文献共同见证了在党百年华诞的重要历史时刻,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维和话语的全面形成。

(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历史尺度,评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决议》用“三个飞跃”评价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重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1]我们看到,一个“历史性飞跃”和两个“新的飞跃”的表述,与之前被普遍使用的表述有所不同。

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之前,党的文献、学界和媒体普遍使用的表述是,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同时,学界还提出过一些未被普遍采用的小众化的表述。比如,在党的十六大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有学者提出了“三次历史性飞跃”的观点,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别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历史性飞跃。又比如,党的十九大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后,学界和政界也有人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的观点。我们看到,《决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评价,并没有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的表述,而是都采用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表述。为什么如此评价和表述呢,如果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主题和目标出发,或许可以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历史性飞跃”应该是基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历史任务、历史贡献,对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给出的大跨度的历史定位和评价。如果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主题和目标为依据,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可以和应该划分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两大阶段。由此我们看到,毛泽东思想跨越了两个大的阶段,不仅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完成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而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因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然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尚未完成的历史使命,“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阶段尚在进行过程之中,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使命尚未完成,因而用“新的飞跃”而不是“历史性飞跃”的表述来评价是恰当的。“一个历史性飞跃”和“两个新的飞跃”的表述和评价,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成果这一问题上保持了求真务实、谦虚谨慎作风,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志在伟大梦想、坚持理论服务实践的历史担当。

《决议》在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时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1]这首先是一个事实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中国人民不可逆转地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也是一个价值判断,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评价和判断“两个确立”重大意义的价值指向和“意义对象”。由此我们看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成为实践标准,而且是价值归宿,反映出的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维和话语的底色和逻辑。“两个确立”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维和话语的典型呈现。

(四)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回应和阐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内涵及要求认识的不断深化

《决议》不仅是面向历史的,也是面向现实和未来的。针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什么、怎么干,《决议》集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重要认识和论断,丰富和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内涵及要求的认识。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1]这一重要论断告诉我们,祖国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内涵和要求,是否解决了台湾问题、实现了祖国完全统一,是判断民族复兴是否实现的重要标准,同时,这一重要论断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逻辑起点出发,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历史正当性。

“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这一重要论断告诉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好、发扬好,否则,即使经济如何发达、技术如何先进,也不能算是真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决议》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如果我们仅看重经济、科技、国防等硬实力的建设,而看轻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如果我们在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上不能做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梦”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只要我们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就一定能够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1]这一重要论断告诉我们,“大团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巩固和发展“大团结”、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旗帜和引领,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超越地域、民族、国界的和包容信仰和意识形态差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一战线”,以此来“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中国共产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考,首先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祖国和中华民族自身,同时贯彻了世界眼光和人类视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起国门是完成不了的,必须面向世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必须把中国梦和世界梦衔接起来、统一起来。

《决议》强调:“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论断告诉我们,我国的内政外交国防是一盘棋,服务民族复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原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变革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和国际治理体系的中国方案,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其首要的战略考量,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国际环境。

《决议》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的新话语,其核心要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2]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1]。这些重要论断,不仅回应了民族复兴“怎么干”,而且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界历史定位,揭示了其在世界范围和人类文明层面上的内涵与价值。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维和话语全面形成的深刻意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维和话语的全面形成,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和理论建设的一件大事,是推进民族复兴进程的重要因素。考察这一重要思维和话语的全面形成和系统呈现,不仅要看到其内涵与逻辑,还要看到其背后的深刻意蕴。

(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是一个根本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和理论建设水平,决定着中国共产党走向哪里、能走多远。考察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维和话语的形成与运用,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对这一根本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及其达到的新高度。

任何一种认识都会受到历史条件和历史实践的约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认识也不例外,也是随着历史发展和实践推进而不断深化的。从1921年党的一大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写进《党章》,中间经历了81年的认识发展和深化的过程。我们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自觉担当起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但是,这一认识的最终形成和系统表达是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完成的,前后经历了96年的认识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之所以如此,根本上是历史条件和历史实践不断发展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和理论上越来越成熟的表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取得的成就。

为什么说《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回答,从明确提出和强调“两个结合”便可见一斑。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绵延不断文明史的古老国度,其独特的文化基因和历史传承根植于民族的血脉之中,不是可以任由我们简单地用马克思主义去塑造和描画的毛坯和白纸。所以,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且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使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主要解决的是与中国现实问题、与自然物质条件的结合,当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历史任务还是解决独立与解放、贫穷与落后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求的是“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时“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要求尚不突出,还不是主要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实现全面的复兴,不仅要求物质生产的高度发达,还要求文化的繁荣兴盛,以及物质与文化的高度和谐统一,使得“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要求空前突显。

我们必须看到,对“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认识直接关联着对“中华民族原来是谁,未来要成为谁”的认识,这是实现民族复兴必须要回答的问题,离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们就缺少了认识的武器,离开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没有了认识的对象,而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也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历史和现实的重要思想资源和智慧源泉。虽然“两个结合”是需要持续不断探索的永恒课题,但是第二个“结合”的明确提出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也是一个重要标志,不仅体现了历史实践发展的实际需要,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已经达到了高度的清醒与自觉。

当我们把“两个结合”的要求、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放在一起考察的时候,便不难体会到蕴含其中的思维和话语的贯通一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便是贯穿其中的红线: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所以必须主动承担起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这个历史责任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来讲,要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且必须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体现了新时代对“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认识深化的深层逻辑,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认识提升到新水平

《决议》概括总结了党百年奋斗“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认识“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最新成果。在前文分析“十个坚持”历史经验的思维呈现与话语表达的基础上,这里以“坚持独立自主”和“坚持统一战线”为例,分析中国共产党对“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认识有怎样的提升。

考察中国共产党实现和坚持独立自主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到一个从政党、到国家、再到民族三个不同层面的发展提升过程。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因为坚持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不够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遵义会议“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和全面抗战阶段,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既合作又斗争,很好地坚持了独立自主这一重要原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已经成长为一个成熟的革命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坚持独立自主”主要解决的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的问题,“坚持独立自主”的理论与实践还处在政党层面上。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在全国执政的执政党,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理论与实践,由政党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由于在革命年代积累了正反两个方面的丰富经验,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层面的坚持独立自主上表现得游刃有余,在处理国际关系上也可圈可点,但是,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全新实践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如何对待和借鉴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苏联模式”的问题上,直到改革开放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表明中国共产党全面实现了在国家建设层面上的独立自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维和话语进入了加速形成阶段,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解决了政党和国家层面的“独立自主”问题之后,开始系统考虑民族层面的“独立自主”问题。国家是个政治范畴,而民族首先是个文化范畴,民族层面的“独立自主”内涵更丰富、层次更高,它关涉中华民族的自我再确证、再定位,即对“中华民族原来是谁,未来要成为谁”这一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回答。坚持独立自主的经验和原则,才能做到独立自主。《决议》中强调的“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的便是民族层面“坚持独立自主”的思维和话语,是中国共产党对未来追求什么样的成功和如何成功的新认识,是推进民族复兴进程的新成果。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功法宝,其制胜真谛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其中不仅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转化思维,也包含着“借势”“造势”的中国传统智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目标的提出,就是“坚持统一战线”思维和智慧在新时代的成功运用。“中国梦”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奔向未来的一面旗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相比,它对不同信仰和意识形态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可以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是中国共产党找到的中华民族的最大公约数,画出的奔向成功的最大同心圆。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提出,同样包含着“坚持统一战线”的思维和智慧,其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核心理念,就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找到的人类的最大公约数,与西方世界盛行的“零和博弈”“丛林法则”思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占据了人类道义和利益共享的制高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目标,同样要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这个意义上讲,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国际环境。

(三)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智聚力于民族复兴的理论品质

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9]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9]8产生于这样一个伟大时代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实践指向和问题导向,表现出鲜明的集智聚力于民族复兴的理论品质。

《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因为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时代的“时代之问、人民之问”是什么?概括来说就是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2]36因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9]9“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就是对“时代之问、人民之问”的总的回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就是围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建构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自觉践行“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11]庄严承诺的结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以创造性的转化和运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为中国人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是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忠实履行“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职责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不仅成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先锋队”,而且成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锋队”,推动形成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大发展、大繁荣的大好局面;说到底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自觉践行和担当“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和使命的结果,不仅谋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之幸福,而且谋中国人民精神生活之幸福,不仅谋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祖国完全统一之复兴,而且谋中华民族文化兴盛、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之复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智聚力于民族复兴,集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维和话语之大成,开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奋斗进程之新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引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猜你喜欢

决议话语中华民族
一份决议 助力亚运添光彩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三读决议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我省干部群众坚决拥护全国两会各项决议决定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