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建筑/城市评奖中“社会性”的发生(1989—2020)
2023-01-09张晓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张晓艺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引言
建筑评奖被视作建筑批评的重要形式[1]。在当代,建筑批评的维度日益多元,除去风格、技术等经典维度,“社会”这一关键词开始被频繁提及,其内涵也被不断定义和扩展。就拿普利兹克奖价值观的变迁来说,“Society(社会)”一词首次出现于1989 年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的颁奖词中,2014 年日本建筑师坂茂获奖之际,普利兹克奖进一步落实了社会的内涵;随着2016 年智利建筑师亚历杭德罗获奖,建筑的社会属性被推向关注中心;2021 年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具有社会性色彩的法国建筑师安妮·拉卡顿和让-菲利普·瓦萨尔获奖,而普利兹克奖的社会价值也得到进一步的诠释[2]。
在当代中国也有类似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诸多建筑评奖,不仅在内部激发了从业者的创作和讨论欲望,还在不断“破圈”中拓展了建筑批评的维度。根据史料研究,笔者认为,从1978 年建筑评奖重启至今,当代中国建筑城市评奖大致可以被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1978 年始,位于专业内部的、以国家机关和中国建筑学会为主体的表彰性评选,如梁思成奖;(2)1988 年起,随着大众时代、建筑批评突围而开启的,艺术和传媒界介入的跨越专业、引领思潮的评选,如中国建筑艺术奖、Architecture China·自然建造奖、三联人文城市奖;(3)1992 年起,随着互联网和大众文化兴起而诞生的更广泛社会参与的评选,如中国建筑传媒奖和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
建筑批评的专业突围和社会价值的渐强趋势引人注目。文章希望借助参与主体最为多元、实践形式最为多样、话语生产最为丰富的建筑评奖,从评奖流程和评选章程两个角度,探索当代中国建筑/城市评奖中非专业受众的参与趋势以及建筑的社会价值(文章统称为“社会性”)的具体体现,并在此基础上对“社会性”建筑评奖的意义与局限作出评论①。
1 评奖流程中的“社会性”
在1989 年之前,建筑评选活动的宣发、评论仅限于专业刊物或行业报纸上,或是直接上令下达,在设计院体系内部完成申报和评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媒介技术的发展、建筑批评图景的流变,“社会性”趋势首先体现在评奖流程中,具体体现在传播范围扩展、提名和评选环节参与人数增多上。
1.1 传播范围扩展
首先是建筑评奖活动传播阵地多元化。除了最先出现的专业媒体之外,以非专业媒体、互联网时代门户网站、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逐渐入场,这大大提高了评奖活动的影响力,以及批评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在1989 年的“中国八十年代建筑艺术优秀作品评选”新闻发布会上,除了《时代建筑》这类专业媒体,到场的共20 家新闻单位中还包括中国新闻社、中国青年报等非专业报刊;2008 年,大众媒体以组织方的身份正式介入建筑评奖。主办方除了《南方都市报》等之外,又联合《建筑师》等11 家建筑专业媒体合办、新浪乐居门户合作,另外还有20 家大众媒体和5 家专业论坛做支持和宣发。2010 年的“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除了版面经过精心设计,不断更新在官方网站主页面之外,还曾与新浪地产、搜狐等大型知名门户网站合作完成评选的传播、征集;同年,建筑专业门户网站“筑龙网”举办“中国·建筑·十年网络评选”活动,除了主办方之外,有《建筑技艺》在内的7 家专业媒体支持,搜狐焦点、新浪乐居等10 家非专业媒体支持;2014 年,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联合新浪网等十家大型门户网站,联合网友的力量评选出中国当代十大建筑。2018、2019 年,建筑评奖合作媒体愈发多元,2020 年《三联生活周刊》的介入又掀起了大众关注建筑城市议题的新浪潮。
其次是线下活动形式和受众的扩展。1994 年“建筑师杯”活动首开线下展览先例。评选期间还举办了5 场专题学术报告和研讨会,参加人数和学术水平“都是空前的”。不过这时的活动还没有对大众开放。与中国建筑传媒奖孪生的“中国建筑思想论坛”完成了公众开放的转变。奖项发起人赵磊反思2007 年首届论坛时提出的诸多不足,其中就包括观众席位并未对外开放、场地不具有公共性。第二届思想论坛即免费对大众开放,资料显示,到场观众的职业类别丰富,一半为建筑师、规划师、建筑规划学生为代表的专业人士,一半为政府工作人员、商界人士等非专业人士。之后,更多的评奖活动开展了多样的线下活动,其中“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的活动形式最为多样,除了举办线下研讨会,主办方还通过设计院走访、校园宣传、大众调查的形式传播和收集意见。
1.2 提名和评选环节参与人数增多
首先是提名环节从建筑行业内的突围。迄今为止,建筑/城市评奖申报方法大概有三类:(1)自由申报。1989 年的“中国八十年代建筑艺术优秀作品评选”首开群众推荐和自荐结合的“自由申报”先河,收到申请约110 余件,其中设计院依然占主流,高校为单位的申报开始出现;自此,几乎所有民间评奖都采用自由申报的形式。1992 年,第一届“建筑师杯”面向全国征集作品,共收到作品200 余件;1994 年,第二届“建筑师杯”共收到作品535 份,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自由申报制度、民间评奖影响力的扩张。2010 年的“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延续网友自由提名至今,是自由申报实践的最极致体现。(2)小范围提名。从2008 年的传媒奖开始,专家提名得到重视。2020 年的“三联人文城市奖”是专家提名方式的典型代表。(3)自由申报和小范围提名结合。例如“中国建筑传媒奖”的青年建筑师奖采取个人申报与专家提名相结合,最终结果在评委会评选中产生的方式。自由申报的出现扩大了评选对象的范围,网络提名则是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小范围提名看似是评选范围的回缩,但是提名人背景和领域的多样化实际上推动了评选范围的进一步扩展。
其次是评选环节对其他领域和更大范围受众的开放。目前评选方法大概有两类:(1)小范围跨圈评选。1989 年的“中国八十年代建筑艺术优秀作品评选”首开跨圈评审先河,选举团成员中18%为美术家、美学家、其他文化艺术界人士,以及热心关注建筑艺术事业的领导与舆论界人士。中国建筑传媒奖终评委员会由建筑、传媒和人文界人士组成;“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专家评议团涉及建筑、文学、艺术、商业、媒体等领域;FA青年建筑师奖120位评审专家中,70%来自建筑设计界,20%是艺术家,10%是时尚设计与专业媒体和房地产业的跨界专业人士。(2)无边界大众评选。1994 年,“建筑师杯”在深圳首开线下展览投票的先河,采取了“第一轮观展群众投票+第二轮评委讨论投票”的评选方式。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更大范围的线上投票成为可能。2008 年,“中国建筑传媒奖”和新浪网合作,开启了公众投票的先河;从第一届投票统计结果来看,参与投票的人数在1000 人左右;2010 年的“中国十大丑陋建筑”将互联网背景下网民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同年的“中国·建筑·十年”网络评选和后来的“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同样掀起了网络投票的热潮。虽然就资料看来,投票参与的人依然以从业人士为主,而非专业圈以外的社会民众。
2 评选章程中的“社会性”
通过阅读分析,笔者提取出8 个体现“社会性”的关键词,其中“公众”“公民”“群众”“大众”“参与”话语表明了参与人群和参与方式,而“社会”“公共”“人文”话语则暗含了奖项的价值倾向。
2.1 组织层面:“公众”“公民”“群众”“大众”“参与”话语
“公众”“公民”话语的首次出现,是在2008 年中国建筑传媒奖的评奖章程中,强调“公众关注”“公民参与”“公民视角”“公民空间建设”和“公民社会”,其评奖口号也被定为“走向公民建筑”,并在大奖宣言中对“公民建筑”这一新生概念进行了阐释②[3]。总的来说,除了公认“公民建筑满足的是人的需求和意愿”之外,支持者们还强调了这一理念对于提高建筑师社会问题意识和公众对建筑的关注度和评判意识的意义;这一概念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反对者基于“没有公民社会就没有公民建筑”这一观点认为概念不成立。总的来说,笔者认为“公民建筑”这一概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通过这个事件,建筑的伦理和社会价值被凸显,对学界价值具有一定的矫正意义;另外,由于“公民”这一概念的学术壁垒相对较高,因此没有在学术界外引发更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这也是其被诟病的原因之一。
“群众”“大众”话语的第一次出现,是在2010 年“十大丑陋建筑”评选中。组织方详细阐释了“抨击恶俗、促进理性”的背景、“通过舆论引导行业健康发展”的动机,以及对“群众征集”“大众关注”参与方式的设想③[4]。可明显看出,奖项的重点在于扩大影响力和激发舆论,而“丑陋建筑”概念是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也引发了更为广泛的讨论。大多数讨论集中在对丑陋建筑出现原因的思考和反省上,少数反对意见则认为审美不具有可评性。笔者认为,“丑陋建筑”同样有利于促进行业反思,且相比于“公民建筑”,“丑陋建筑”这一概念对非专业群体更加友好,公众更容易发出自己的声音。
“参与”的第一次出现是在2010 年“中国·建筑·十年”网络评选中,强调评审方式为“借助网络平台最广泛的参与”和“大众关注奖”的评选④[5]。最后,“公众”第二次出现是在2020 年“三联人文城市奖”的宣发中,强调“公众启蒙”“公众参与”。
2.2 价值层面:“社会”“公共”“人文”话语的发生
“社会”这一关键词第一次出现在《世界建筑》杂志推出的“WA 中国建筑奖”的评奖宗旨⑤[6]中,表达了建筑师行业获得全社会关注、认可的愿望和姿态(即对社会影响力的强调),这也一直延续在WA 建筑奖的评奖宗旨中;但是在初期,奖项的重点放在与世界接轨、推出体制外建筑师的优秀自主实验上,“社会性”话语内涵并没有被详细诠释。
浅旋秸秆还田共调查12块田,水旱轮作,其中撒播田块占75%,条播田块占25%。苗期杂草种类有猪殃殃、看麦娘、繁缕、硬草、藜、荠菜等6种,拔节前期有猪殃殃、硬草、繁缕、看麦娘、藜、荠菜、通泉草、婆婆纳等8种,分属6科8属,其中禾本科2种、玄参科2种,其他科均为1种。在苗期和拔节前期形成以硬草+荠菜+繁缕+猪殃殃+看麦娘为优势的杂草群落。表3列出了株数发生量最大的6种主要杂草在同一类型田块中的平均株数、平均密度、平均盖度、平均频度及总频度。调查发现条播和撒播2种不同的播种方式对杂草的发生没有影响。
“社会”的第二次和“人文”的首次出现,是在2008 年由《南方都市报》发起的“中国建筑传媒奖”的章程⑥[3]中。作为一个明确偏重社会价值的建筑奖,中国建筑传媒奖对“社会”概念的思考更加丰富和深入,除了社会影响力之外,增加了对参与人群/方式(呼唤“公众意识”)和建筑社会意义的评价标准(“专业、社会、文化层面”)的叙述。
“社会”的第三次出现,是在2014 年“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的主旨宣发⑦[7]中,表示要对中国当代城市建设活动做“社会学意义的聚焦”。遗憾的是笔者尚未找到对这里“社会学意义”的进一步阐释。
“社会”的第四次出现和“人文”的第二次出现,是在2014 年WA中国建筑奖的扩容之后,“社会公平”议题被单列出来,与设计实验、公共空间营造等建筑学议题并列为子奖项,强调以建筑手段服务弱势群体、推动社会公平⑧[8]。从中可以看出,相比之前的中国建筑传媒奖,WA 建筑中国奖侧重于评价维度的“社会意义”阐释。
“社会”的第五次出现和“公共”的第一次出现,是在2018 年FA 青年建筑奖的评奖标准中,“社会学”与“建筑学”“传播学”范畴评审标准并列出现。奖项均衡强调了社会意义评价标准(建筑解决某一特定人群/阶级的特定问题)以及社会影响力(社会学关注议题和社会关注)⑨。
“社会”的第六次出现、“公共”的第二次出现和“人文”的第三次出现,是在2020 年《三联生活周刊》发起的“三联人文城市奖”的颁奖辞中,均衡强调了评价标准(城市的公共性、审美、功能、权利)⑩以及参与方式。在后来的具体阐释中,“人文城市”(即以人为本的城市)这一概念作为核心被推到前台,被认为是评奖的导向。
结语
从评选章程中的“社会性”话语来看,以“社会”“人文”为代表的概念近年来密集出现,总的来说,评选章程中的社会性话语强调三个方面:(1)对建筑/建筑艺术/建筑领域/建筑行业从业者社会影响力、公众关注度的强调;(2)对建筑的社会意义的评价标准的阐释,例如中国建筑传媒奖的“专业、社会、文化层面”,以及WA 社会公平奖的“以建筑手段服务弱势群体”“使财富、机会更均衡地分布”;(3)对参与建筑批评的人群/方式的强调,例如“公众参与”“网络平台”。对参与人群和方式的强调在2010 年达到顶峰后即告结束,而前两个内涵得到了评奖方持续至今的关注。
“社会性”话语为何发生?第一,在当代中国建筑城市高速发展下,对中国当代建筑行业发展现状、现有评价体系的不满,这在中国建筑传媒奖和三联人文城市奖主旨中都可见一斑;第二,利用社会力量锚定、收束历史节点。例如“中国·建筑·十年”网络评选旨在集思广益、梳理20世纪前十年有价值的建筑作品;又如在2014 年城镇化战略提出的背景下发起的、回溯和批评前几十年间城市现象的“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
在此结论的基础上,笔者希望对“社会性”建筑评奖的意义和局限作出评论:(1)媒体和舆论对具有社会价值的项目、具有人文关怀的设计师的肯定具有一定的冲击性,有利于专业共同体价值观的流动和变革。(2)建筑师在实践中的能动性有限,而建筑评奖使建筑师承担了过多的关注和随之而来的责任,也让人对建筑师、建筑的作用产生了过多的幻想,从而增加了沟通成本。建筑学的确是一个有着一定技术壁垒、又不易被使用者察觉的专业领域,或许建筑学并非一个连接公众的“高性价比”的桥梁——这也从侧面证实了优质的专业奖是必不可少的。
注释:
①本文主要关注1989年后从行业评价体系内部突围的11个建筑/城市评奖,包括:中国八十年代建筑艺术优秀作品评选,建筑师杯,WA中国建筑奖,中国建筑艺术奖,中国建筑传媒奖,中国十大丑陋建筑,“中国·建筑·十年”网络评选,自然建造·中国建筑传媒奖,FA青年建筑师奖,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奖,三联人文城市奖。②“公民建筑”是指那些关心民生,如居住、社区、环境、公共空间等问题,在设计中体现公共利益、倾注人文关怀,并积极为现时代状况探索高质量文化表现的建筑作品。
③评奖宗旨为:为促进建筑行业理性发展,让人们清醒地认识中国建筑文化,畅言网www.archcy.com特举办“2010年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活动,从专业角度抨击恶俗,并邀各大知名媒体一起向广大群众征集声音,掀起大众对我国建筑艺术关注的热潮,认识我们的建筑文化,并有机会与业主、建筑师正面交流,通过舆论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④评奖宗旨为:旨在对进入21世纪第一个十年间中国境内的建成项目进行梳理和点评,借助网络平台最广泛的参与,在讨论中辨析建筑的本质,让建筑回归宽容诚挚的文化思考,找寻当下中国建筑创造的独特语言。
⑤评奖宗旨为:(WA中国建筑奖)关注当代中国建筑师的自主实验,推出更多中国建筑作品,促进中国建筑创作的繁荣,展现中国建筑师的智慧技巧与成就,促进全社会对建筑师行业的了解和尊重,把中国建筑师和建筑推向世界。
⑥大奖章程为:中国建筑传媒奖是中国首个侧重建筑的社会评价、实现公民参与、体现公民视角,以“建筑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为评奖标准的建筑奖。该奖项……将内地、香港、台湾三地建筑纳入评选范围,通过独立的评审机制,从专业、社会和文化层面,表彰两岸三地具有突出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的优秀建筑作品。该奖项设立的目的还在于,让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建筑,得到公众应有的关注,并借此促进建筑与社会的互动,推进公民空间建设和公民社会进程。
⑦评奖宗旨为:对中国二十年来城市现象的一次带有文化批评色彩的阐释,是中国当代城市现象的一次社会学意义的聚焦,是一次对中国未来建筑乃至城市文化发展继往开来的展望。
⑧内涵阐释为:社会公平奖的核心价值是以建筑推进社会公平,奖励那些服务于社会弱势群体的,通过建筑手段推进社会公平、践行人文关怀的成果。这一奖项的设置所面对的是当前中国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使财富、机会更均衡地分布,以造福于更多的人和更广泛的地域。
⑨社会学范畴评审标准:第一,特别关注某一特定人群及阶层,以建筑为工具解决了他们的具体的特定问题;第二,就社会学关注议题进行创作,并引起公共关注和广泛讨论。
⑩评奖宗旨为:中国城市化正处在从量变到质变的节点上,城市必将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发生更加密切关系的关联。然而在当下,公众对于城市的公共性,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审美、功能、权利意识都相对薄弱,我们期望借此推动公众启蒙,激发公众参与,推动未来中国城市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