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政课助力职业素养提升的路径研究*
2023-01-09王之求
王之求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输送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教育类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人才”的概念认知已经从单纯的生产技术掌握者转变为综合素质拥有者,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人才思想素质方面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迎合这一社会需求,使学生在学习和日后的社会竞争中具备更为明显的优势,广大高职教师就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职业素养教育,并建立起具体的、体系性的策略将二者有机融合起来,从而让职业教育的作用维度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依托课堂教育,实现高职思政课对学生职业素养的优化
对于任何阶段和接受任何形式教育的学生来说,课堂永远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形成精神认知的主要阵地,这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自然也不例外。据此,高职教师对于学生思想政治和职业素养的融合教育也要以课堂教育为主要依托,通过优化思政课程教学模式、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以及开设主题思想教育课程等方法来取得更为显著的工作成效。
(一)优化思政课程教学模式
思政课程是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而开设的专门课程,自然应当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和职业素养融合教育中担当“主攻”角色。为了进一步优化思政课程的教育维度和效力,高职思政教师要改变过去过度强调思政理论输出形式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生活实际和认知能力、兴趣等情况融入更多的专业化、日常化成分。借助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一方面可以感受到思政教育内容更强的真实性和价值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生活经验来降低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吸收难度。
例如在面向数控汽修专业学生进行有关“民族自豪感”这一方面的思政教育引导时,教师可以结合我国自建国,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汽修应用行业发展方面所取得的飞速进步和骄人成果来做具体阐述,并带领学生从多位国内对应行业科技研究人员身上总结出“勤恳奉献、敢于创新、服务社会”的共有精神来作为对相应职业素养的核心诠释,同时让学生从这些事例、人物身上了解到一些专业生产和研究技法。
(二)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
必须要看到的一点是,思想政治和职业素养教育的实施是一项非常宏大的工程,不可能完全依靠某一门独立的课程来真正实现,必须要依托于整个课程体系的高效配合方能取得有效的成果。所以,高职教师除了要重视起思政课程的“主干”作用外,还应当在思想政治和职业素养融合教育中发挥出其他各类课程的“支干”作用,将思政教育和职业素养渗透融合进每一个专业和每一门课程中。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更大的思想教育接触面,而且还能从多个角度出发,完善其对思想综合素养的含义、表现和作用形式认知。
比如在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在进行有关知识和技能的讲解、指导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与汽车维修、生产和养护有关的英文资料作为开展阅读理解教学的素材,在让学生了解到其中所提及的技法内容和历史的同时,从侧面了解到劳动者在推动汽车行业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智慧和勤劳。
(三)开设主题思想教育课程
高职学生虽然已经基本具备了比较成熟的思想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是由于他们在文化储备和思维习惯上普遍不具备很好的条件,因而也会存在着比较浓重的感性主义色彩,更喜欢通过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具体的载体来形成理念感知。出于对这一事实的承认和尊重,高职教师要将主题思想教育课程作为进行思想政治和职业素养融合教育的重要补充形式来看待,结合一些当前学生们所关注的热点职业事件,通过讲座、讨论会等模式来进行主题教育,一来使学生能够产生更浓厚的认知兴趣,二来也在更深层面上揭示了思想政治素养、职业素养、现实生活和职业发展四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例如随着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的效率不断增长,各地纷纷涌现出很多在这一领域体现出核心创造力的优秀单位。那么教师就可组织新能源汽车制造专业的学生举行一场以“追求卓越,大胆创新”为主题的讲座,结合一些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新能源技术研发工作者及其突出事迹来诠释“创新精神”的含义,并对这一行业的发展形成更新、更精准的认识。
二、依托实践教育,实现高职思政课对学生职业素养的优化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高质量的实践引导永远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而牢固的精神认知的绝佳路径。根据这一点,高职教师的思想政治和职业素养融合教育也要体现出较强的实践属性,借助开发校内实践资源、整合职业实训资源以及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推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双重提高,并让有关成果的形成更有质感和长效性。
(一)开发校内实践资源
高职院校所具有的一大特征就是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这无疑也为高职教师引导学生参加多元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丰富的条件。在进行课堂理论讲解形式的思想政治和职业素养融合教育的同时,高职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能力以及个人意愿,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参加多样的校内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当中更为真实而直接地感受职业素养的内涵和良好思想政治素养的现实价值,并在客观上反促学生专业技能的稳步优化。
比如,教师可以鼓励汽车养护专业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院校后勤部门的勤工俭学岗位,让学生在实际体验的过程中了解有关行业的工作流程和具体感受,使学生逐步形成吃苦耐劳、热情耐心、勤恳奉献的职业品质和道德修养,并进一步树立起“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意识。
(二)整合专业实训资源
作为更加强调应用培养的教育类型,高职教育在课程安排方面必然体现出了对实训教学的重视,进而也给学生的实践锻炼和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平台。高职教师要将这一优势转化为促进思想政治和职业素养融合教育的强劲驱动,在带领学生参加专业实训学习时有意识地融入思政元素,使学生在不断提高个人专业水平的同时细致而自然地体会到思政元素带给自己的精神动力,并在主观上将二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动态发展的综合精神素质。
例如在带领机床汽修专业学生开展实训时,教师可以布置一项利用手工操作制作无缝轮毂的实操任务。无缝轮毂制作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难,但是手工操作大大增加了作业难度。当学生们完成任务后,教师可向他们介绍20世纪50年代我国工人通过更为简陋的工具制作出新中国第一批无缝轮毂的事迹,使学生在强化自己专业操作技能的同时深切感受到老一辈劳动者精益求精、踏实肯干的职业修养和精神品质。
(三)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是一座巨大的学校,能够让学生获得在课堂和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和认知。因此,高职教师的思想政治和职业素养融合教育工作的开展必然不能脱离于社会实践。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高职教师可以仿照前文所提到的校内实践模式,只不过要将学生们的实践地点转移到真实的社会当中,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和平常课余时间参加与自身专业内容有关的劳动生产,在使学生获得最为真实的专业知识应用体验和经验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接受来自社会的磨练和陶冶,从而形成更为完备的思想政治和职业素养体系。
比如教师可以鼓励或组织汽车养护专业的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前往周边或居住地的小区、机关单位或义务便民服务站等单位进行志愿服务,让学生在为居民或工作人员养护汽车的过程当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履行工作职责,感受到自己所具有的社会价值。
三、依托日常渗透教育,实现高职思政课对学生职业素养的优化
一项素质的真正形成固然离不开有效的课堂引导和实践锻炼,但这些所能起到的更多的是指明方向和传授方法的作用,真正成果的取得还是要回归到学生个人习惯的养成上来。因此,高职教师要有效利用日常渗透的模式对学生进行更具深度和影响力的思想政治与职业素养融合教育,通过环境渗透、日常行为渗透以及校内活动渗透三种途径来达成预期引导目标。
(一)完善环境渗透教育
环境对于一个人精神层面的影响是悄无声息而又巨大、深远的,这是由人类的客观认知规律所决定的。高职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规律,在思想政治与职业素养融合教育中积极发挥环境渗透的优势作用,在学生们经常活动的场所环境中融入一些有利于正确思想政治观念和对应职业道德形成的“正能量”元素,使学生无时无刻不处在这些元素的渐进影响之下,继而取得“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成效。
例如在汽修专业学生居住的公寓内,教师可以在走廊墙壁上悬挂关于我国东风汽车集团、第一汽车集团等老牌汽车制造厂的历史信息介绍,并张贴关于“新中国第一辆卡车”等国产汽车故事材料,宣扬这些信息背后所代表的我国汽车制造行业劳动者所具有的敢于突破、长思进取、服务人民的可贵精神和优秀品质,并间接体现出我国在汽车制造行业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让学生产生更强的专业、职业认同感。
(二)完善日常行为渗透教育
俗话说“习惯决定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真正的教育要从培养学生的习惯着手,而这一项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对学生日常行为的正向引导与渗透。根据这一点认识,高职教师的思想政治和职业素养融合教育要牢牢占据日常行为渗透这块高地,从小事和身边事入手,引导学生形成体现正确思想政治观念和优秀职业道德品质的行为习惯,让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实现精神认知层面的长效优化,将“寓教于常”的理念切实落实到实处。
比如不同专业的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专业的特色设计一些口号或宣言来取代传统的课堂师生问候,如:汽车检修专业的“一丝不苟,守护安全”,汽车制造专业的“勇于进取,不断突破”,汽车养护专业的“毕敬毕诚,服务至上”等等。
(三)完善校内活动渗透教育
一如笔者前文所言,高职院校有着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而精彩纷呈的校内活动就是这些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高职教师要依托校内活动强化思想政治与职业素养融合教育的渗透力度,使学生在多元活动的吸引和感召下形成更为良好的精神素质,并在具体的活动形式和过程中切实体验到有关学习、认知成果的作用效力和价值,从而令教师的思政引导工作更加顺利。
例如学校可在“校园文化节”期间组织汽车维修专业学生排练并表演以“大国工匠”为主题的文艺汇演,让学生们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真切体会到我国汽车修理行业所取得的发展成果以及优秀“汽修人”所具有的崇高精神,同时还可鼓励学生在节目当中加入一些有关本专业知识、技能解释、展示的内容,让学生获得满满的成就感。
四、依托社会教育,实现高职思政课对学生职业素养的优化
和书本与校园相比,社会永远是真正具有大知识容量和高思维密度的学习宝库—这对于职业教育学生来说则表现得更为显著。结合这一事实,高职教师还应在思想政治与职业素养融合教育中进一步引入、开发社会资源,凭借校企合作、社会教育单位介入以及鼓励学生参加社会体验活动等方式来为有关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升注入强劲助力。对于这一项工作的开展,高职教师应当体现出对学生自主性的更大尊重和利用,使学生的精神素养提升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特色性。
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类别,邀请一些在对应行业内做出过突出贡献且具有良好职业精神的先进人物来为学生主持一场主题报告会,分享自己的从业经历、职业发展历程和事业信念,或介绍一些富有实用价值的生产小窍门,并就学生的一些具体问题给予充分解答,让学生在这种交流中鲜活地感受到理想职业道德的含义和其背后所代表的崇高政治觉悟的核心。
五、依托师生关系建设,实现高职思政课对学生职业素养的优化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要由人来执行,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则会对工作的进度和成果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是毫无疑问的。基于这一认识,高职思政教师除了要做好教学引导方面的工作外,还应当通过积极构建自己和学生之间和谐的关系来实现思政课程对学生职业素养的优化。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多和学生进行日常交流,一方面分享自己从教以来的职业收获和心中的工作理想,另一方面还要结合学生的就读专业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来提出一些具体的、富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充分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关怀和热情,同时在这种感受的基础上对教师的思政引导工作表现出更为配合的态度,并可在客观上得到更多有助于个人学习发展和职业素养成长的经验、建议。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到学生们的宿舍中,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坐在一起聊一聊最近在学习、生活中发生的趣事或者遇到的烦恼,首先将自己自步入社会以来所经历过的类似的事情讲述给学生,而后再谈一谈自己当初应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此同时,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聊一聊未来想要工作的地点,并结合学生的个人学习优势来给予他们中肯的建议,还可结合自己的日常经历请学生为自己解答一些专业性的问题等等。
除了以上几方面的主要策略外,高职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开展思想政治和职业素养自我完善的便利条件,使学生能够借助院校图书馆、资料室和观影厅等场所来主动获取优质的精神食粮,继而让有关教学引导工作得到来自学生自身的有力配合,将外在的教育要求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内在诉求。
六、结束语
如果说人是一艘远航的船,那么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技能便是推动船行进的马达,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则是为船指明正确方向的罗盘。高职思政教师要充分认识并努力践行这一点认识,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彰显出思政教育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作用,围绕课堂教育、实践教育、日常渗透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师生关系优化等形式制定长效性、体系性和多元性的工作策略,让学生充分获得具有现实支撑和职业发展牵引效果的思想引导,继而为他们日后进一步的思想素质提升和综合能力强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早日成为“既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