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教融合构建高校“教与学”双向科研育人体系新常态

2023-01-09何思祺王岩陈莉

智库时代 2022年12期
关键词:科研成果教与学育人

何思祺 王岩 陈莉

(1.绵阳师范学院;2.西南科技大学)

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意见》指出,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科研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科研素养,引导学生树立科研报国的崇高理想,在促进高校优化育人体制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振兴本科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投入大量的科教资源,但当前高校科研育人的机制体制、评价体系、顶层设计等仍存在一系列问题,进一步深化科教融合、完善科研育人的体制机制,培养具备创新思维的高质量人才刻不容缓。

一、当前高校科研育人存在的问题

(1)机制体制不健全,科研育人流于形式。虽然科研育人理念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但是当前高校没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科研育人机制,在形式上刻板固化,多数高校依旧采用传统的理论知识课程体系,缺乏合理的培养方案,在科研育人主要方面仍拘泥于学科竞赛和短期的科研培训,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实践课程,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薄弱,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2)评价体系不完善,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当前的评价体系重视量化的科研成果,使得高校科研育人有所偏重,“重科研,轻育人”“重理论,轻应用”等现象多发。对高校教师而言,教师的评价体系向科研项目倾斜,导致教师花费较少的时间与精力在课堂育人上,弱化了对人才的培养;对学生而言,多数高校缺乏足够的科研发展平台和科学的科研学分考核体系,学生参与科研的渠道有限、动力不足,多数学生只注重课堂成绩,忽视对自身科研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在创新方面,高校师生注重基金项目、申请课题、参与竞赛、发表论文,科研的成果大多是期刊论文的形式,真正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作品少之又少。

(3)顶层设计存在缺失,部分学生游离在外。当前高校的经费主要由国家拨款和科研经费两部分构成,国家拨款数额与招生人数直接挂钩,而剩下的科研经费发展空间较大,资源的有限性与偏重性使得高校难以兼顾育人的整体规划和实践,极易形成“重科研,轻教学”的功利效应。教师醉心于钻研科研成果,耗费时间精力带领学生团队展开科研项目,教书育人的质量大打折扣。由于教师科研团队人数有限,部分未加入科研实践的同学游离于科研育人体系之外,难以获得平等的教育资源,育人质量参差不齐。

二、构建教与学双向可持续科研育人体系的意义

(1)完善教育机制,培养优质人才。在当今社会,科技对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仍依靠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大学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阵地,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科研育人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构建可持续的科研育人体系,完善教育机制,通过平衡科研和育人的课程体系以及培养机制,挖掘科研环节中蕴含的育人素材,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科研过程中,实现科研和育人的深度结合,培养优质人才。

(2)改善评价体系,提高科研动力。构建可持续的科研育人体系,有利于改善评价体系,进一步解决“重科研、亲育人”“重理论、轻应用”的现象。教师加强对育人的重视,培育理论知识雄厚、实践能力强大的新时代科研人才,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新的指导体系也为学生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增加了科研平台和渠道,配备了充足的师资力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科研动力,促进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

(3)改革顶层设计,实现创新发展。构建可持续的科研育人体系,有利于学校改革顶层设计,推进校内外资源的整合优化和科研育人的有机融合,建设全方位协同育人平台,一方面广泛吸纳社会力量的支持,另一方面打造品牌效应,通过平台提升对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认可度和影响力,强化学生的科研能力,反哺行业发展,实现高校与社会的资源联合、协同共进,构建全方位科研育人的立体空间。

三、构建教与学双向可持续科研育人体系的新路径

(一)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制订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科学的规律制订高水平的人培养方案以及教学科研体系,推进教学科研相辅相成,融合发展。改善“重理论、轻应用”“重科研、轻教学”等机制体制的弊端,推进科教融合、教研一体,不断深化本科科研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统筹规划和设计,夯实科研育人的建设基础。通过教学实践巩固创新型人才所需要的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整体质量,将科技创新融入课堂,扩大科研育人的覆盖范围,鼓励、引导、辅助学生自主实践,启迪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检验、完善,进而形成系统性、原创性、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教师将高水平科研成果持续融入教学育人环节,通过提升科研育人效能与科研成果反哺教学水平,掌握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广度、深度与前沿性。以科研创新带动知识创造和创新,引导学生掌握和探索学科前言的知识与动态,推进科研的教学性与教学的学术性的有机结合,使科研和教学相互渗透、融合发展,提升科教协同育人质量,形成现代大学高水平、高质量、可持续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健全科研激励机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1)改进教师考核指标体系,推动教师充分承担“教”之责。要健全科研激励机制,首先要改进当前按照申请课题和发表论文作为教师考核指标的评价体系,增加科研和育人在教师业务评价体系及职称晋升考核体系所占的比重,平衡教师在科研和育人两个方面的侧重,促进科研和育人协调发展,相辅相成。此外,鼓励教师采取多种多样的结课形式,坚持分类评价,不把论文、专利、获奖情况等作为限制性条件,注重突出教师的品德、能力以及业绩导向,重视其标志性科研育人的成果质量及贡献和影响,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制订课外科研创新管理方案,对具有重大科研育人成果的教师提高奖金奖励,设立科研育人荣誉教师头衔,在政策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科研育人的积极性,为规范教师活动,提高科研育人水平,进一步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供政策保障。

(2)制订学生科研激励制度,促进学生积极实践“学”之任。制订合理的学生科研考核评价体系,采取学分制,设立综合素质科研创新学分,鼓励引导学生参与有水平、有质量的科研项目、创新创业实训项目及学科竞赛,按最终成果增加学生科研综合测评分数。扶持奖励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加大经济支持力度,优化科研创新奖学金的设置,在评奖评优方面对于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设立学生科研项目、创新创业实训及学科竞赛的专项经费,全方位调动学生参加科研实践的积极性,为学生提升自我、加强创新指引方向。与此同时,整合学校及社会资源,加强科研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实施想法、付诸行动构建良好的平台,追踪、跟进学生科研成果的孵化,加快科研成果实现转化与应用。

(3)贯彻落实科研跟踪监控,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高校要加强对科研实践的跟踪和监控,针对现有的科研实践项目,严格考查学生科研项目的开题、中期检查和结题环节,建立起一整套学生参加科研创新活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活动的行之有效的评估、监控措施,提高科研项目的质量和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与此同时,制订严格的科研诚信管理制度,杜绝学术不端的行为,保障师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4)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创新型科研人才的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校要充分利用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崇尚科学、勤于思考、敢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科研环境与学术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投身到科研创新活动中,使学生在参与系列活动的过程中耳濡目染,最终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良好品格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与此同时,高校可以依托科技文化节,积极打造一系列课外学术活动,逐步形成特色品牌,聘请知名教授、专家为学生举行讲座或进行技术培训,开阔学生视野,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拓宽知识面,深入了解我国社会科技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提升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高校还可以依托科技创新社团组织,根据专业特点定期举行研讨会、专业竞赛等,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也可以利用志愿服务日让学生将自己的小发明、小创造免费推广,为社区居民服务,营造出浓郁的科研文化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科研创造力。

(三)建立“1+1+1”式小组团队,打造科研创新合作基础

在大学期间,本科学生难以独立完成科研项目的创新,科研项目、创新创业实训以及学科竞赛需要以小组的形成进行展开。因此,搭建“1+1+1”的团队小组,是进行科研创新合作的重要基础。三个一指的分别是指导老师、学生骨干以及其他成员。针对不同的创新项目,实践小组划分不同专业的指导老师,在指导老师的帮扶下开展科研项目,为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科研团队的负责人即学生骨干,承担着重要的作用,需从其他学生中选拔出较为优秀的学生组成学生骨干,这部分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耐心、敏锐的思维能力、较高的创新能力以及强大的组织领导能力,是科研项目开展强有力的助推器。项目的其他成员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要充分激发科研团队成员科研实践的活力和潜力,通过优化实践合作基础,采取导师制和学生骨干带队制,推动项目小组专业学习、创新创业、科研实践等工作融会贯通,利用精准化指导贯穿大学生培育的全过程,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互相帮扶,通过导师帮扶、个人带动以及团结共进,从而实现科研项目的创新发展,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四)搭建科研创新平台,实现“教与学”双向科研育人模式

(1)加大宣传,提高学生参与科研的比例和效率。通过线上线下扩大对实验室平台的宣传,合理利用入学教育、专业课堂、学术讲座等环节,将科研育人理念融入学生生活,鼓励教师讲述学科发展动向、世界前沿科技问题、实验室科研工作感悟、服务基层经历等,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与能力,营造浓厚的科研育人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科研报国的志向,提高学生参与科研的比例和效率。

(2)因材施教,打造学科交叉、人才汇聚的复合型科研平台。整合校内外平台资源,组建专业的教师团队,由教师牵头成立实验室,不同实验室教师负责不同的科研方向,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培育创新型人才,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引领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深入钻研,打造学科交叉、人才汇聚的复合型科研平台。通过融合学校资源,建立新型科研平台,打造品牌效应,增强社会影响力,从而拓宽科研育人的资源供给,发挥科研育人的积极作用,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内容先进的科研团队。满足学生发挥个人特长、深入热爱领域进行钻研的需求,充分挖掘具有潜力的创新型人才。与此同时,为学生提供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支持,不同学科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破除学科专业壁垒的屏障,推动人才汇聚、资源互补。加强实验室文化的建设,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成长空间,增进个人“长板”进步。通过实验室这一跳板,与地方政府、相关科技企业等平台建立科研联系,鼓励实验室师生与外界科企人员双向流动,学习经验知识,打造素质优良、团结协作、师生共进的科研队伍,为国家、社会各尖端科研领域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3)年级互助,构建“教与学”双向可持续的科研育人机制。以实验室为单位,各实验室通过宣传,每个学年定期收纳一定比例的低年级新生,原有的成员依旧留在实验室中,实验室成员横跨一至四四个年级。在此基础上,对实验室成员进行层级划分,实施模块化管理。低年级的学生专业知识较为薄弱,掌握技能欠缺,高年级的学生专业学习深入,科研经验丰富,通过合理配置展开分工,低年级负责较为基础的部分,主要任务是学习经验,高年级同学则负责尖端、较难的科技部分。在实验室老师开设相关的课程的同时,高年级学生向低年级同学传授科研经验,以上带下,上下合一构成“教与学”的双向互动。高年级带动低年级,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深化个人理解,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推动个人进步发展。对于低年级来说,基础工作的收集整理一方面为日后参与核心技术研发积累经验,增长个人见识,另一方面减轻了高年级科研任务负担,让高年级同学可全身心地投入到科技尖端部分,助推实验室科研成果的转化。“教与学”双向科研育人模式,分层级任务,一级带动一级,环环相扣,实现高校科研育人的全方位覆盖,营造良好的实验室文化,构建良性可持续的科研育人循环机制。

(五)设置实践能力导向,推进科研育人内容系统化、常态化

大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培育过程。因此,要打造以科研实践能力的提升为目标的育人体系,优化大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培育方式,将其落实到大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来,制订渐进式培育的计划,定点、定向、一站式地针对大学生每个阶段在创新问题上遇到的困惑,予以收集、解答与帮扶。在科研育人过程中,增加实习实践、创新创业、科技服务、科研训练等内容,要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实现科研育人内容的系统化、常态化,以培育实践能力为导向,进一步推进科研育人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相融合,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助力科研、教学、管理团队建设的良性有序发展,推动科研育人建设取得新成就、新进展,全面提升学生毕业后适应岗位的能力。在科研过程中,了解自身专业领域存在的问题,通过批判思维对其进行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把所学落实在社会生活当中,为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小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愈加重视高校科研育人的重要功能,明确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是高校肩负的重要使命。当前高校需要不断完善教育机制,从而培养优质人才,改善评价体系,从而提高科研动力,改革顶层设计实现创新发展。要构建教与学双向可持续科研育人体系新路径,制订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方案,搭建科研创新平台,实现“教与学”的双向育人模式,打造学科交叉、人才汇聚的复合型科研平台,增进年级互助,构建良性可持续的科研育人循环机构,实现科研育人内容系统化、常态化,推动科研育人建设取得新成就、新进展,构建全方位的科研立体空间,培育新时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猜你喜欢

科研成果教与学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科研成果转化
楷书的教与学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教与学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中国科研成果震撼全球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