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医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价值探析*

2023-01-09杨云风索海超王晶晶

智库时代 2022年12期
关键词:医药教学资源基地

杨云风 索海超 王晶晶

(河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对于思政课教学来讲意义重大,绝非可有可无,而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初步认识理论与实际、理想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及国情、世情的有效路径。同时,青年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感悟理论、深化认知,可以更加积极地将已掌握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情况有机结合,深入思考,进一步将知识体系内化为行动自觉,强化理论水平,提升学习本领,提高实践能力,以更好的姿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之中。

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和完善是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要工作和重要桥梁,也是讲好“大思政课”的前沿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1]教育部新修订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中,也将“突出实践教学,将生动鲜活的实践引入课堂教学,将课堂设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一线,全面提升育人效果”作为改革创新的重点指标内容。由此可见,提高思政课的实践性意义重大,势在必行。同时,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也是高校持续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载体,尤其对于高等医药院校来说更有指向性,医学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不仅关系到社会思想道德水平,更关系到其走向工作岗位后的医德医风,由此,高等医药院校实践教学基地也就承担了更深一层的任务。因此,要深入挖掘并发挥好高等医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在课程辅助、资源整合、文化育人等方面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的实践性。

一、高等医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定位目标:课程辅助

“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没有桥或者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2]高校要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必须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桥梁建好,不仅要有,还要优,要与时俱进、“宽阔扎实”。新时代办好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基础上延伸,依托学校特色和本地资源优势,打造好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可以有效促进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衔接推进,融会贯通,实现同频共振,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和感悟,真正感同身受,进而提高其理论思维能力。从新时代大学生的角度考量,更加直观立体地追溯理论的实践根源,将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充分结合,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大学生日益多元化的学习诉求,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感悟到”,不仅可以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还会反过来提升思政课的理论性、思想性。

课堂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主渠道,实践教学是对这一主渠道的拓宽和补充,是辅助而非替代。因此,在建立完善高等医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并发挥其作用的过程中,既要贯穿立德树人的思想,也要清晰其平台地位,避免与课堂教学“断档”“脱节”。在当前思政课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学校盲目推进思政课改,认为一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抬头率”不高,是因为学生对理论提不起兴趣,进而为提高“抬头率”,转头向中小学思政课学习,强调“趣味”教学,甚至片面忽视理论,将高校思政课教学搞成“娱乐式”“趣味式”教学,却忽视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定位和目的。需要明确的是,高校思政课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大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理论思维的习惯并提高他们的理论思维能力,[3]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因此,无论采取哪种创新性教学方式,都要充分认识和把握教学对象,注重高等医药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在做好理论阐释的同时,强化价值引导。实践教学基地教学在体验感、“沉浸度”、针对性等方面所具备的优势,在与思政课课堂教学“无缝”衔接后,能够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解决和补充完善,发挥“最佳辅助”的作用。

二、高等医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价值意蕴:资源整合

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在提炼、转化、融合上下功夫,让收藏在馆所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成为教书育人的丰厚资源。”[4]高等医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充分挖掘、整合学校周边的红色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及适应高等医药院校需求的专业资源,并改变以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零散、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将优秀地域文化资源进行优质整合,从而发挥出实践教学资源的最大最优效用。

首先,高等医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能够优质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完备适用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基础,缺失这一基础,将直接干扰实践教学的开展情况,造成最终教学效果“打折扣”,甚至走形式、无实效。当前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各类资源丰富,既有不同时期,影响较大的革命遗址、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等红色资源,也有博物馆、展览馆等历史文化资源,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等相关资源。但在以往实际的实践教学中,由于受到经费、安全、沟通协调和师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没有或较少进行系统规划,丰富的教学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因而出现实践教学的场所、项目内容等不确定、教育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难以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衔接。高等医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可以通过点线面延伸、主题关联、打造特色等方式,有效优质地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打通本地各校实践基地,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联盟,形成联动效应,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

其次,高等医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能够有针对性地发挥出实践教学资源的最大效用。进入新时代,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和理论认知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突出的一点是学生的“见识”越来越广,甚至因信息庞杂而应接不暇,只能留下片刻印象。虽见识的多,但思考的少,没有思考就没有真知,映射在实践教学中,则是大学生常常讲到的“这我知道”“这我来过”,随后提不起学习兴趣,仅是“游玩式”参与。然而事实上,他们的“知”多是黑格尔所讲的“熟知而非真知”,“熟知的东西所以不是真正知道了的东西,正因为它是熟知的”[5],即大学生看起来掌握的知识,仅仅是知道而并非真正理解。实践教学基地以其整合后的丰富资源,能够改变以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简单参观学习的做法,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根据大学生专业特色、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资源,深挖资源意蕴,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深入思考、深化认识、重塑认知,将片刻印象转变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激发出实践教学资源的最大效用。

再次,高等医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能够增强实践及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对实现思政课教育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高等医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整合博物馆、纪念馆、革命遗址等各方面的社会资源,并结合相关行业在技能与道德素质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不仅可以作用于思政课实践育人,还能够紧密结合医药教育的实践服务于“课程思政”实践育人,将医学专业大学生过去存在的“被动学”“背诵学”转换为主动体验与感悟的行为内化,全方位全过程地培养他们的道德内化与践行能力,有效打通制约高等医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堵点,全面提升育人实效。

总之,高等医药院校建设完备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并发挥作用,能够在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更具规范性、系统性和科学性,避免过去开展过程中在资源选择、目标达成等环节中存在的随意性;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避免学生因“熟知而非真知”产生参与的随意性;能够提高实践及理论教学的实效性,避免教师教学与学生参与因随意性而产生的形式化。能够引导医药院校学生在注重医药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时,在实践中与思想理论产生共鸣,进而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理论的内在道理,真正领悟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内在原因,进而自觉坚定“四个自信”,主动扛起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三、高等医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价值旨归:立德树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6]高等医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依托和主要载体,核心价值和根本任务必须也只能是“立德树人”,要以文化育人为抓手,结合地域文化优势和专业特色,强化价值观引导,助推医药大学生在人生道路和伟大事业中脚踏实地、阔步前行。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高等医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存在和发挥作用的重要抓手。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认同转型衔接的关键时期,在确认了“西方的月亮并非那么圆”这一客观事实后,如何帮助其探索具有主体性特征的中国故事、中国方案及其内在逻辑,成为最为现实和紧迫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不仅要一体化推进新时代的思政课,更要高度重视,加快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着重发挥其文化育人作用,从而引导青年学生从实践中深刻感受和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其蕴含的力量,深刻领会并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而树立正确向上的道德认知,付诸积极主动的道德实践,厚植理论基础,自觉修身立德,并积极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引导是高等医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势和归属所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相较于课堂理论教学而言,其突出的优势是“教材”的生动鲜活,能够快速且持续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只强调“生动活泼”的知识灌输,而忽略更为重要的价值观引导,那么学生即便掌握了知识,也没有实现思政课教育的目标。当前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比理论授课轻松,原因在于不用备课,不用深挖,只需带着学生去实践场所参观,而且教学任务也只是让学生参观后写一篇参观感言。在如此形式化的实践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老师”,而是异化成了旅游团队中的“领队”,教学也就变成“走过场”“一日游”,教师与学生参与起来确实很轻松,但由此也造成了学生对于实践教学较为普遍的认识是“业余放松,然后写心得体会”,甚至抱着“出去游玩”的心态,既学不到知识,更谈不上价值观层次的触动。高等医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和完善,可以集中力量,有的放矢,充分调动教师挖掘资源的内在价值,真正发挥教学资源生动鲜活的优势,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医德医风培养是高等医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突出特点和立德树人的专业要求。根据高等医药院校对医药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选择中既突出思政育人的功能,又紧密结合医学教育,形成以医学研究、医疗服务为特色,与思政课理论教学相补充的实践教学。一方面,能够整合并发挥医德医风标兵榜样的作用,引导学生结合专业实际和生活认知,在实践活动中,深刻认识和体会医务人员的社会责任,提升医德水平,进而全面提高道德素质。另一方面,高等医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依托其在吸引力、参与感、“沉浸度”等方面的优势,能够迅速且高效地提升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理论学习、价值观培养等方面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主体作用,不仅能够传承弘扬优秀文化,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认同,还可以彰显医学特色,讲好医学方面的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

此外,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还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桥梁和平台。高等医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能够连通课堂与社会实际,贯通校园“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既把社会发展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及其内在规律初步展现给学生,又将教学的成果以学生的实践形式应用到社会发展进程、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之中,有效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作为教学改革的平台之一,不仅能够破除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堵点、障碍,还可以推动实践教学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医药院校要突出特色、多样选择,建设完善且具有丰富资源和较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坚实可靠、适用实用的基础支撑。同时,要不断深化与地方政府、博物馆、革命纪念馆、专业资源基地的沟通协作,不断丰富实践教育资源,确保实践基地的持久性、稳定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各项功能,全方位提升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医药教学资源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医药导报》第十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云南医药》杂志征订启事
古代医药文化大众传播方式概述
我国蒙医药法律保护的意义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我的基地我的连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资源网建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