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多元化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
2023-01-09陆訸
陆 訸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高校给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大都是通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的,这是高校的主要宣传方式,是高校思想意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效果有着直接的关联。在2015年,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就提出:“高校政治理论课要不断创新,及时更新体系,让学生能够从中受益。”课程评价体系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和作用,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化评价体系,可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综合改革。
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无论是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学习条件,还是娱乐方式和思想状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对思想政治课程研究的不断加深,课程本身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为了紧跟时代潮流,不被社会所淘汰,思想政治课程的评价体系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朝前发展,更加科学、合理、完善,才能够更有效地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由此可以看出,思政课多元化评价体系改革问题的研究和实践,提升思政课程教学效果,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现状
自从中央16号文件颁布之后,高校、教育主管部门等都开始重视思政课多元化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在2011年上半年的评估,覆盖范围十分广泛,遍及了全国各地,这也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大里程碑。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一项较为复杂且极其重要的工作,其中存在很多问题仍未得到解决。课题组通过调查多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发现,目前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评论标准的可操作性较低
很多高校在制订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标准时,直接将国家社会所需要的标准作为评价标准。通过对多所院校的调查我们发现,有部分高校的相关领导认为,高校进行思想教育,就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为了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因此,将国家社会所需要的标准作为根本评价标准,是十分贴合当下教育的目的和目标的,这种标准十分严谨,具有鲜明的特征,有着显而易见的优点。但是,这个标准是硬性的,不具有可调控性,将其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状况评价中,所形成的评价标准较为抽象,不符合实际情况。一方面,这个标准只是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单方面考虑了国家和社会的需求,没有将学生作为评价的对象,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另一方面,要想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高校需要有属于自己的,贴合学生发展规律的评价标准,并不是硬性的、难以调控的评价标准。所以,在制订评价标准时,不能够直接引用一些硬性标准,要贴合实际。
(二)没有精确的、有效的评价内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时,各方各面都有所涉及,对学生的硬性要求较高,缺少可调控的软要求,这种评价体系较为硬性,已经逐渐接近一种被物化的状态,这也会使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距离上次对高校思想政治进行评估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为了更好地建设和完善思政课评价体系,各地教育厅都制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标准的涵盖范围较广,其中包含了组织管理、教学管理等五个一级指标和34个三级指标。有了相应的标准之后,就可以按照标准对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进行评价,这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但是,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很多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评估指标都有着各自独到的看法。其中,大部分高校认为这一标准体系较为显性和物化,不能够科学、合理地将学生的个人素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意识和道德品质等隐性的内容考虑在内,做出正确的评估。这样的评价体系,难以全面地反映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真实的学习状况,不利于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知识,也不利于高校思政课评价体系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没有科学的评价手段
据调研结果显示,很多高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时,没有从客观出发,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手段,大都是设置好一个基准值,然后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来给学生相应的分数。他们主观地认为,学生的分数和思想政治素质有着直接的联系,分数高,思想政治素质就高,分数低,素质就低。例如,教务处在给学生打分时,常常将到课率、考试分数和参加活动的积极程度作为学生最终得分的依据和标准。各类学生组织在给学生打分时,常常从参加社团与组织活动、文体知识竞赛、是否递交入党申请书等方面入手。财务处在给学生进行打分时,常常从学生的信用程度和是否按时缴纳费用出发。政治课老师在给学生打分时,主要参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生的出勤率。这种分工明确、多方合作的打分方式虽然有着操作简单、综合性强、较为均衡的优势,也能够有效地减少主观色彩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但是,这样的评价结果很难让部分学生接受,这不利于发挥思政教育评价的激励作用。
二、构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动态多员评价标准的意义
唯物主义辩证法教会我们:所有的事物都是在不停发展、变换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思政教育的最终效果被多种因素影响:从事教育的人、教育管理部门、学校的相关政策、学校本身的情况、学生的接受度等。故而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也应该有动态的标准,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思想教育。
(一)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方向
高校院校的教学任务就是为国家培育输送技能型人才,而人才的判定标准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储备是否过关,还有思想政治是否过关。所以,针对思想政治制订动态评价体系,是辅助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对于高校培育人才的教学意义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站在教育本身的角度来看,第一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向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坚定不移地认为学生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老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是学生的指路人——引导学生注重过程。第二,需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在工作中,依据体系中不同作用的指标,致力于提升价值取向,从而改善教育者的教育内容以及教育形式,进一步提升教育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站在学生的层面看,全新的动态评价系统将改变传统的考试、考核等评价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还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所提升,让学生将养成优秀的思想政治素养变成自己的习惯。
(二)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工作提供逻辑前提
万事万物都需要科学的标准来评判,评判其是否具有价值以及价值的高低。同样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该有科学的评判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意义是评判教育本身的价值,故而需要科学的价值体系,而这里的价值体系指的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认识以及评判的标准,然而,不同的评价者对同一个被评价者会有不同的认识和评判,所以,评价就需要一定的评判标准,科学客观地对被评价者进行评价,通过这些标准来衡量被评价者是否达标。”然而事实表明,倘若没有科学的评价标准,那么评价者的主观印象及个人情感将导致这个评价不够客观、公平,甚至会出现随波逐流、好劣难分的评价。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重要的环节,故而不能轻易地用某个一成不变的评判方式来实现所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再结合评价的目的,依据评价的性质、层次等进行科学的评价体系,帮助评价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评价有所依据,这也是思想政治评价工作的重要前提。
(三)评价分为知识评价和能力评价
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评价,还需有知识方面的衡量。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市场经济在不断发展,人们对实用价值及利益的追求,高校的教育多半是针对学生的技能方面,忽视了对学生全面培养的重要性,将学生当成产出品或是劳动力,将高校当作是劳动力的加工厂。故而,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了解过于片面,也不够深入,没有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当作自己的修养必备,对于经典著作也都是简单阅读,没有进一步去思考,这样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过于浅显,甚至错误理解。因此,必须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理解深度以及对教材的掌握程度,和对马克思主义相关著作的理解情况。不过要注意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不仅是要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对学生还有一定的能力要求,即要求学生可以自主分析,具有解决思想政治问题的能力。在工学结合的教育大环境下,学生时期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最后过渡时期,必须辅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规划,此时提升学生解决思想政治相关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必须明确评价体系。在学生实训或是实习时,学生身处社会环境,受到企业大环境的影响,在学习企业文化,依据企业需求工作时,不仅需要专业技能的培训,还存在着各层面的利弊冲突、取舍解决,还存在着众多的思想政治相关问题。这些需要学生具备的能力,不仅是课堂理论知识的需要,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需要。所以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不应该局限在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而应该将评价的重心放在对学生技能的评价,考查学生解决思想政治问题的能力,不仅促进学生更好地提升对思想政治的理解水平,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三、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考察
在强化对精品课程网络平台及新媒体平台考察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平时课堂的考察。教师在课堂上的知识传授是科学的、系统的,也是别的方式无法取代的一种方式。面授具有系统性,是教师发挥领导作用的有效方式,帮助教师与学生零距离地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以及感情的接触,辅助学生逐步构建科学系统的理论知识及实际运用能力,所以,面授课程的评价也应当归属于整体评价的一部分,并且还需要改善和增强。而面授课的考察,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每节课都来、学生的发言情况、参与程度、作业情况、思想活跃度等。任课教师还可以参考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达到相对的公平、客观、民主。
对于现阶段如何考查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情况的疑问,则应当增强、改善教学过程中实践部分的评价。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为了辅助学生对世界有正确、客观、科学的认识,对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理解,能够更好地认识当代社会,帮助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最后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多方面成长发展。对学生的实践考察主要凸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培育性,需要特别考查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否快速融入社会和为社会的贡献能力。所以,对于学生的这个方向的考察需要紧密结合实际,着重考验学生的学习社会能力,而考察的主要形式则是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实践活动是学生直接观察、学习社会的有效方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也是学生最喜欢的部分,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际中理解历史,思考现实,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而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意识到,学生选择的实践活动需要自己的判断,不能让学生选择远超自己能力的活动,需要多鼓励学生走出去,将所学的知识、在课余时间选择社会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的实践与思考,围绕着一个小的选题进行活动,比如采访一个人,调查一件事,思考一个问题等。经历过实践活动后,学生不仅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对社会还有更深的理解与认识,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学生根据活动情况写报告或是论文,对学生未来写毕设论文也有一定的帮助,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的关联性。然而,报告或是论文都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规范,不用过多地限制,只需要体现学生实践活动的成效。而志愿者活动主要让学生利用业余实践走访社区,服务民众或是进行政策宣传,主动参与公益性活动,也可以将这项教育环节与高校假期实践活动相结合。鼓励学生投身于校园建设、和谐共建、社会救助等课余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学生提供的材料可以是照片、报告或是日记等,教师则可按照材料对其进行评价。对社会人士的考察主要是看学生是否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可以从其平时表现、心理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考察。
对于这种开放公开、综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察方式,亦可联系辅导员从多方面对学生起到管理作用,也能够更加直观、多方面地体现学生的社会感知能力、融入社会的能力以及政治素养。然而这部分考察不可对辅导员或是学生造成额外的压力,所以就需要结合当前学生的综合评定,使对学生的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思政课任课老师、导员、班委可以依据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综合校纪校规,分为老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给出综合评价分。
(1)构建多方支持系统及做协调机制。落实思政课多元评价体系,不仅需要高校有关部门、思政课任课老师以及学生的认可,还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共同构建以教学部为主,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为辅的工作制度,确定相关规定以及各方的责任,搭建交流的桥梁。
(2)构建长期与实践活动合作关系。落实思政课集多元化为一体的评价体系,需要共同坚持多方管理、互利共赢的方针,与相关单位确定长期合作关系,共同管理学生,由专门人员来安排及管理学生的活动,并按照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并实时反馈,不仅要让学生有时间参加实践活动,还要有效性化参加活动并持续性化参加活动。
(3)构建学生自我评价的制度。落实思政课集多元化为一体的评价体系,需要组织学生建立自我评价小组,需要制订相关评价准则以及评价方式,教师需要对评价小组给予一定的帮助。学生自我评价小组需要根据规定进行评价,并且需要将结果公开,将过程透明化,极大程度的提升评价的公平性,从而强化学生自我评价小组的威信力及评价的有效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