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机制建设探究*
2023-01-09叶子琛
叶子琛
(梧州学院党委组织部)
课程思政目前已经在我国高校中逐步推广,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体责任;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则肩负着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和创业能力锻炼,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我国已经从国家思想意识战略高度出发,把课程思政作为一种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教育改革手段,并逐步在全国推广。在国家层面的推动下,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各高校进行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国内各高校目前基本上都已经把创新创业课程纳入了课程教育和课程改革范畴,构建了普及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指导基础,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促进两者相互借力与跨越发展,促使大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当前创新创业课程改革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内容。
一、课程思政视域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机制建设的主要困境
近年来,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地方高校由于存在相关的制度体系建设的缺失,导致课程思政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发挥,同时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建设也存在障碍,两者之间的协同作用面临着困境。
(一)课程思政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引领作用不足
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的今天,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不仅是每个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还是课程思政落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有效载体。但目前各类地方高校的实施文件对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的引领作用不够甚至缺失,导致课程思政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上缺乏有效的抓手,具体表现为:一是少数地方高校未制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工作实施方案或工作通知来代替校级的纲领性文件,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未能及时调整成员,导致创新创业类课程处于“见一步走一步”“一盘散沙”的被动境地;二是本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不能有效落地,虽然制定了实施方案,但方案中的条款由于人员、经费、场地、设备等原因不能得到有效实施,导致实施方案处于“一纸空文”的状态;三是缺少实施方案的主体责任部门,部分地方高校由于岗位、编制、人员有限,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只能依附在学工、团委、教务等部门的职责里,没有成立专门的、独立的执行机构(如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等),导致实施方案不能得到有效开展。
(二)缺少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联动机制
在“课程思政”的理念提出之前,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在地方高校走着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两者下属各类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已经形成了两套不同的体系,相互之间的关联程度不高,课程联动较少。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当前多数地方高校也并未能真正出台促进两者联动与同向同行的机制和措施。一是两类课程的内容共通点较少,难以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的有效突破口和切入点,在课程实施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抓手还比较少。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创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同为公共课课程,拥有两套不同的学分体系,在没有学校人才培养学分体系顶层设计推动的情况下,难以找到学分互换、相互联动的“共同接口”和“最大公约数”。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课程实践载体不同,前者的实践载体以塑造思想道德观念和服务社会为主,后者的实践载体为追求创新驱动创业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为主,导致两者长期存在“两张皮”“各自为政”的状态,难以实现有效联动和融合。
(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地位使课程思政无法优先铺开
教育部早在2010年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要将创新创业类的课程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效融合,从而确定了创新创业类课程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然而在十多年的实际实施过程中,创新创业类课程并没有得到与专业课程同样的重视程度,一直处于“边缘课程”“闲科”的地位,同时也使得课程思政不能优先在该课程中全面铺开。一是该类课程的创建时间短,国家并未制订出课程标准,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其正规程度和普通的专业课还有一定的差距,课程思政在该门课程的实施中没有统一的模式遵循。二是创新创业类课程不归属任何专业学科门类,也没有相关专业的二级院系能独立承担起该门课程的建设工作,使其难以得到与专业课对等的地位。三是多数地方高校仅对创新创业类课程设置2学分,其学分数与全校公共选修课、劳动课等处于同一梯队,在学分层面上无法体现和凸显该课程的重要程度。
(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缺乏课程思政的支撑
当前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师队伍建设还较为滞后,无论是人员数量上、专业化程度上、组织管理上均与专业课教师队伍都有着较大的差距,这一现状导致了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的教师队伍无法得到课程思政的有效支撑。一是由于岗位编制的限制,地方高校只能抽调相关二级院系的教师担任兼职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师,而该部分教师在自己本院系的专业课任务就已经相当繁重,承担了额外的授课任务后,面对一个新的课程,由于缺少时间精力,无法更好地在创新创业类课程中运用课程思政。二是我国还没有“创新创业”这个学科专业,因此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师都只能来自不同的专业,使得该队伍的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三是由于教师的专业来源不同,缺少专门培训,队伍中的大多数教师都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背景,难以做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二、存在困境障碍的原因分析
(一)管理层对课程思政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当前多数地方高校正处于“申硕”“升大”等转型发展时期,为了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并赶超同类院校,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学术科研、招生就业、人才引进、基建项目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指标上,再加上学校管理层的认识不到位,对政策理解不透彻,容易忽略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在短时间内和在表面上比较难看到效果的课程的建设,使得课程思政无法在专业课中发挥应有的指导性作用,更谈不上将课程思政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二)在人才培养上重视育才疏于育人
为了使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增加求职就业的“砝码”,提高本校学生的就业率,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比较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实践的训练,特别是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人才培养功能上,更加偏重于学生的实操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忽视了在该课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程度,导致“育才性”的现实需求远远大于“育人性”的真正诉求,本末倒置,课程思政无法真正指导和引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融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的育人体系。
(三)地方高校的政策实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的有关课程思政政策以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政策较多,但大多数都是比较宏观的指导性意见,这些国家层面的指导性意见(特别是经费和人员方面的)与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还有一定的距离,要想真正将这些政策在地方高校一一落到实处,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对接和转化,也就导致了政策实施的滞后性在地方高校显得比较突出,具有课程思政性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所取得的成效就相对缓慢。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长效机制的建设
地方高校要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作为支撑,该制度体系不但要为课程建设提供顶层设计、师资队伍、课程架构、经费待遇的保障,还要实现反馈和评价的功能,是较为全面和完善的长效机制。
(一)做好课程建设顶层制度设计
地方高校应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顶层制度设计。一是要制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这一类的统筹性纲领性文件,要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将创新创业的职责独立出来划归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管辖,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负责人,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做好课程建设的各项保障工作,落实好课程的师资、教学场地、教学设备,使课程思政能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拥有起到引领作用的抓手。二是在学分体系上,针对创新创业学分有限的限制,将学分拆解成积分,并建立相应的积分制度,把积分分为理论学习、双创项目培育、赛事创业实践等类别,并探索建立创新创业积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的制度。三是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建立以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牵头、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指导,各二级院系专业响应的协同制度,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建立贯穿大一到大四的通识教育课程群、专业创新课程群、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群,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二)构建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和成果转化
积极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联动机制。一是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践课程群的对接,探索建立两者之间的学分互换、积分互通制度,使两者之间的资源能实现共建共享。二是遵循形式潜移默化,课程互惠共赢的原则,探索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和内容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的模式,主要方式如下:将爱岗敬业精神、法律意识、诚信教育等内容融入到作为全校公选课的创业课程中,构建具有普及性的通识教育课程群;将开拓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融入到作为专业必修、选修的专业课程中,构建具有系统性的专业创新课程群;将创业精神、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作为实践环节的双创赛事、创业实践中,构建具有实践性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群。三是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成果转化制度,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果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并将创新创业成果以及成功案例反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三)构建梯队建设和师资专业化建设机制
在做好学校顶层设计的前提下,打造具有课程思政基础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专业化师资队伍,构建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一是由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牵头,联合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教务处、人事处以及各二级院系,对学校专任教师进行统筹安排,通过部门、院系联动的协作与合力,组建一支具有老中青结合梯队,具有不同职称结构、不同专业背景的专业化创新创业课程教师队伍。二是制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师资的培训制度,将SYB讲师培养、骨干教师送培等工作纳入师资年度培训计划中,加强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以弥补“创新创业”学科专业缺失的缺陷。三是强化课程思政制度建设,保证课程思政的范围能涵盖一切课程,特别要加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这些非专业类课程的思想政治建设,强化师资队伍的课程思政背景,加强师资队伍的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力度,确保课程思政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实现全覆盖、无死角。
(四)构建考核和激励机制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要使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得到有效推进,必须要建立有针对性的考核激励机制,促使各项措施落地见效。一是针对开展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有关责任部门,要出台量化考核制度和绩效奖励制度,将课程建设、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师资建设等指标纳入有关部门的考核体系。二是针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师队伍,要加强教师的待遇保障,设计更加合理的薪酬制度,在教师既担任专业课授课任务,又担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高教师的课酬待遇,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完善和改进职称评审制度,将担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师的经历作为职称、职务晋升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同时单列创新创业方面的职称评审赛道,打通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这一领域的职称晋升道路,促进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人员稳定,并朝专业化方向发展。
(五)构建效果反馈和评价机制
要检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建设效果,还需要构建反馈以及评价机制,以便随时对出台的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达到制度体系能实现自我纠错和自我改进的效果。一是要构建教学效果反馈制度,组建校级教学督导队伍,通过随堂听课、问卷调查、期末评教等方式,掌握课程思政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落实情况以及课程的建设情况。同时探索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成员相互评价、合作授课、交换阅卷的新方法,促进教师队伍相互监督、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二是构建第三方评价制度,聘请同类院校、第三方机构对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建设情况进行考察考核,并根据相应的指标体系作出评估和评价,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以达到提升课程建设实效性的目的。三是构建社会评价制度,通过校外企业负责人、行业代表、创业学生评价的方式对课程建设效果进行评价,并随着形势和政策的发展加入创新创业项目立项数、成果数、获奖数、创业率等指标,不断加强该课程社会评价制度体系的全面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