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视角的高校德育教育实践路径
2023-01-09周晓丽
周晓丽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润物无声的,青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环境熏陶,而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优化育人环境的重要措施,其引领的价值观念,彰显的道德理念,传递的文化内涵,塑造的健全人格对大学生的成长具备深刻的导向作用。面对全球化、市场经济、网络时代的到来,高校德育教育的外部环境更为复杂,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高校需要创新德育教育方式,将德育理念融入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校园环境、校园制度、校园精神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健全的人格修养,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高校德育教育的外部环境分析
高校德育教育包括爱国民族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就业指导教育等[1]。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总体是良好的,然而全球化的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网络的普及这些外部环境无形地影响着这群心智还未成熟的大学生的价值观,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如下:
(一)全球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冲击
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国的文化碰撞和融合更为密切,但西方文化的强势输入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较大的冲击。首先,各国的价值观念存在差异。比如,我国传统价值观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奉献社会、谦恭虚己,而西方的某些腐朽的价值观念与我国所弘扬的精神美德相背离,容易给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上产生负面影响,使得他们的理想信念崩塌[2]。其次,外部文化的入侵,也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西方化,民族意识淡化,民族认同感弱化,他们更热衷于西方节日,更痴迷于追求国外品牌,而忽视了国货的品质。最后,在西方文化的入侵下,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大学生更容易被西方不法分子所蛊惑和利用。
(二)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还不稳定,极易受到外部的影响。市场经济过分强调等价交换、竞争意识、利益原则,容易导致大学生出现见利忘义、急功近利、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的功利化倾向[3]。在个人成长上,他们倾向于学科知识的钻研,而忽视了个人道德品行的塑造。在相互攀比中,他们倾向于物质富足而忽视了精神富足,从而产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大局意识。
(三)信息时代引发的大学生价值判断混乱
当前是一个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也伴随着信息的泛滥,各类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互联网在给大学生展现大千世界的同时,也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4]。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还未成熟,不能有效过滤有害信息,正确辨别是非对错。非主流价值观或者误导性的价值观很容易给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使其认同错误的价值观。
二、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内容高大空,重理论轻实践
首先,一些德育教育工作者在教育中将德育目标定的过于宏大和空虚,诸如“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情操”等,使学生觉得目标过远过高,而放弃追求。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高校德育教育往往以理论为主,忽视了道德实践和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不能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开展教育工作,使德育教育缺乏吸引力和针对性。最后,只是强调道德理论,缺乏联系实际,既不利于学生吸收掌握,也不利于学生将道德理论转化为道德行为。学生缺失道德判断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遇到现实问题时容易走入误区。
(二)教育途径单一,重说教轻道德养成
道德教育形式较为单一和空洞,往往以单向的课堂灌输和谈话说教为主,没有充分拓展渠道延伸德育课堂,没有深入与学生开展互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德育教育缺乏创新性,吸引力不够[5]。同时,较少关注学生道德行为和自主意识的培养,容易造成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产生认同感,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
(三)教育重心不平衡,重智育轻德育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高校将德育与智育相区分,重教书而轻育人,对于德育教育存在走形式、集中灌输的情况。在评价学生综合成绩时专业课占据了主要的比重,而道德素质占比较小或者几乎为零。另外,对于道德素质的评判标准不够清晰和具有引导性。学生受重智育、轻德育风气的影响,往往将主要精力投放到专业课上,而轻视了对个人德育品行的塑造。
三、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视角的高校德育教育主要内容
(一)物质文化建设
将校园的物质载体注入精神内核,将校园的建筑布局、绿化布景、功能设施等与育人功能有机结合,营造蕴含人文情怀、历史内涵、教育理念、学术特色的校园环境。通过人文环境的熏陶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校园建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是各界校友对于母校的念想;各类将民族精神、优秀标杆、校史校训、创新创业等内容结合起来的雕塑、纪念馆、文化研究中心、创业园、实训中心,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引领,厚植爱国、爱校的认同感和荣誉感,有利于启发他们对于创新创业和学术研究的兴趣。广播、电子屏、宣传资料等功能设施,则通过视听环节传播德育精神内涵。高校将教室寝室美化、校园文创产品的设计制作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开展,让学生广泛参与,加深学生在物质文化建设中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二)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核,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它是长期办学形成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学术氛围等,主要表现为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6]。高校在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通过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将国家精神、民族文化、地域特色、法制安全、创新创业、心理健康等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具备自身特色的大学精神文化。通过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引导学生把个人的理想与地方和国家的需求相联系,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中,培养自己成为专业过硬、身心健康、思想端正的人才。
(三)制度文化建设
大学制度文化是师生在校园内需要共同遵守的管理尺度和行为规范,它保证了学校日常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有序进行。对学生来说,它引导着学生爱国爱校、知礼明德、奋发图强、全面发展;对教师来说,它指引着教师敬业爱岗、教书育人、无私奉献、淡泊名利、潜心治学。制度的制定需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把德育教育思想融入到安全保障、学科建设、管理服务、人才培养的各项规章中去,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为学生引领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目标;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符合师生个性化的发展,符合时代的要求。让制度在约束和保障学生的同时,起到引导和激励的作用。高校还要注重规则制度的宣传、推广,让师生学习领会,自觉外化于行,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
(四)行为文化建设
高校行为文化表现为全体师生的言行举止,它具有个性化的差异,同时,通过长期校园环境的熏陶,呈现出集体化的共性。教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其言行是学生最生动、最具体的教科书,对于学生品行的塑造具有导向作用[7]。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根据师德师风的要求塑造自己成为博学多才、高情远致的教师,提升自身人格和学识魅力,为学生树立榜样。高校学生组织、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作为先进群体,其言行则起到了重要的传帮带和以点带面的作用,给其他学生树立了标杆,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力量。高校在进行选拔和培养中,更要着重加强他们的德育教育,通过榜样作用影响到其他学生。此外,高校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感悟真理,提高综合素质,实现个人价值。
四、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视角的高校德育教育实践路径
(一)顶层设计
德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包括目标、方法、内容、实施、评价标准[8]。首先,高校应该根据党中央的精神和学校育人理念,制定符合本校特色的德育教育目标和具体内容。其次,设置详细、可操作性强、具有指导意义的德育工作规章制度,全过程、全方位地为德育工作指明方向,提供制度和物资保障。第三,成立专门的德育团队,从网络、教学、管理服务、校园活动、监管考核等方面共同协作,整合社会、家庭、校友各方面资源,通力合作,保障德育工作实施效果。第四,将教师本人的德育情况和德育工作情况与其评奖评优、升职加薪相挂钩,将德育纳入学生评奖评优和干部考核环节,激发师生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度。
(二)队伍建设
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队伍包括教师队伍以及党团、社团等组织的学生干部。他们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宣传者、践行者,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首先,在人才招聘、学生干部选拔时,应该把道德素养作为重点考核项目。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队伍的德育教育和培训,帮助他们更新德育理论,提高对于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充分激发其参与德育工作的热情[9]。其次,高校应该把德育理念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和日常管理中,以身作则地起到教师、党员、学生干部的模范作用,用高尚的道德素养、专业的学术本领感染身边的学生,引导他们具备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追求,端正的法律政治意识,激励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中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三)授业解惑
教师在德育课程和日常谈心谈话过程中,要注意改变填鸭式的灌输方式,针对各阶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展教育工作,革新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利用各种新媒体手段主动参与,自觉探索,增加德育课程的趣味感和互动性。除了课程教学外,高校还可以根据学生需求和当下时事热点,邀请校内外专家开设思政、心理、职业、安全、法制等德育教育讲座,为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理性分析问题和培养他们甄别是非的能力。将德育教育立足学生成长、关心社会发展、国家命运,帮助学生懂得德育教育对于自身和国家的重要性。开设专题工作室,招募学生参与研究,通过比赛和科研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自发探索德育知识,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和政治素养。
(四)文化活动
以国家精神、民族文化、校园精神、地域特色、法制安全、创新创业、心理健康、学术科研、文明礼仪、重大节日等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将德育目标蕴育于校园文化活动中。活动形式可以根据学生专业特色和兴趣特长进行选择,包括视频拍摄、配音朗诵、绘画书法、唱歌跳舞、辩论演讲、征文创作、学科竞赛、志愿实践、校园美化等等。同时,各类形式的活动本身自带德育教育的意义。比如,体育类活动可以培养学生锲而不舍、挑战自我、团结协作、越挫越勇的品质;艺术类活动陶冶个人的情操,提升艺术品位;学习类活动帮助其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思辨能力,提升校园学风;志愿实践使其感悟助人为乐、学习文明礼仪等。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活动的宣传、策划、组织各个环节,给予学生以展示的舞台和挖掘潜能的机会,学生也在活动的参与中加深对于相应德育主题的感悟。
(五)社会实践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活动作为课堂的延展,更容易激发起学生参与的激情。他们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将所学运用于实践,直观地感受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了解思想理论背后的深意。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专业实训和实习,让他们在实践中检验真知、寻找差异、开阔眼界、学习榜样,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念。鼓励学生参与“西部计划”“国际志愿者”等服务活动,让他们在服务中践行核心价值观,了解贫富差距、文化差异、领会国家政策制定的意图,感悟社会需求和自己肩负的使命。参观教育基地或深入社会开展调研,寻访历史足迹和传统文化,了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以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爱国、爱党的信念。
(六)网络平台
大学生是互联网+时代中思想较为活跃的群体,高校应该重视网络德育阵地的建设,利用好网络传播快、覆盖面广、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形式多样、资源丰富的特点,有计划地开展德育工作。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特色,在抖音、微信、B站、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建立虚拟社区,开展线上讨论和答疑、举办主题活动、宣传典型事迹、结合时事热点开设德育专题讲座等直播。通过QQ、微信、钉钉等方式与学生加强交流互动,了解他们思想动态,及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设立专人加强网络舆情的防范、监管和应对。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高校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绿色上网的理念,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好网络优质的学习资源,通过正常渠道发声,不信谣不传谣,帮助学生养成健康合理的上网习惯。
五、结语
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材,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他们的道德素养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为国家培养接班人的教育重地,大学在青年德育的培养中承担着重大的责任。高校应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从顶层设计、队伍建设、授业解惑、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网络平台这几方面落实高校德育教育,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将德育教育融入物质、制度、精神、行为文化建设,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国守法、人格健全、心理健康、行为文明,拥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公民,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