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模式探讨
2023-01-08蒯大卫
文/蒯大卫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及科技力量均得到显著提升,在此过程中,互联网技术与各行各业之间的融合程度与日俱增,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中小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创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改革创新管理模式,促进并保障企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本文就围绕互联网+背景下的中小企业物流创新管理模式展开讨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程度的不断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顶着巨大的压力。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及科技进步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必须关注物流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应用最适合自身发展的物流管理模式。
一、互联网+的概述。
在信息化社会中,互联网+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互联网+是指网络信息技术和传统行业之间的结合,在互联网+模式下,行业发展空间得到一定的拓展,行业发展机遇大大增加,传统行业向新行业的转型速度得到提升[1]。在互联网平台的支持下,行业发展模式发生转变,传统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与互联网的结合程度日益加深,企业将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市场经济实现常态运行。
二、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分析。
(一)传统物流管理模式。1.自营物流模式。自营物流模式是指企业内部设置具有独立性的物流管理机构及组织架构,且企业的物流管理体系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特点,具有一定的物流相关技术,拥有必要的物流设备,从采购原料到产品最终销售所涉及的各个物流环节,都可以独立完成。2.第三方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是指企业对自身较为擅长的业务给予高度重视,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核心业务、主营业务的研发与生产之中,对于企业不擅长的业务则交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同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进行更紧密的交流与联系,最终全程管理控制企业内部所涉及的所有物流业务[2]。3.联合物流模式。联合物流模式是指两家或者两家以上的企业,通过创建契约的方式来实现物流领域的战略性合作。联合物流模式的应用,可以实现不同企业之间在物流业务上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更好地规避企业风险,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二)“互联网+”物流管理模式。在信息化社会中,互联网对民众的生活、企业的发展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互联网+是指网络信息技术和传统行业之间的结合,在互联网+模式下,企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模式。对于我国的物流行业来说,互联网技术对这一行业的影响是相当深刻的,“互联网+”加速了传统物流企业转型的速度,“互联网+”物流管理模式符合现代物流行业发展的要求。与传统物流相比,“互联网+”模式下的现代物流在运营方式、信息管理、运输方式等多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互联网+”模式下的现代物流比传统物流的效率更高,企业员工也将获得更强的幸福感。
三、“互联网+”物流管理模式应用的价值分析。
(一)对物流企业的流量和流向机制起到调节作用。企业进行物流管理时,会产生并收集大量的数据,工作人员需要分析核对物流信息,这就对数据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企业在收集、分析这些信息的过程中,由于工作量巨大,工作过程中很可能会有差错出现,这就对企业物流管理工作的效率及工作的水平产生了不利影响。在互联网平台及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上述问题就会得到有效的解决。企业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来实现物流数据的集成,然后借助大数据等先进的技术来更新、优化物流信息,物流管理工作的工作量明显降低,物流管理的总时间大大缩减,物流管理的效率及水平显著提升。在物流运输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物流管理的效率及水平问题,在企业销售及交易过程中,物流运输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在物流运输工作能够有效开展的基础上,企业才能获得更好的口碑,进而促进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互联网+”可以实现监督和控制的智能化,有效降低了企业物流管理的风险。“互联网+”模式下的企业物流管理,可以更加清晰地分配人力资源,帮助企业掌握更准确的信息流量,为企业及时调整内部营销策略提供支持。(二)实现传统物流包装设计的更新。传统物流管理模式下,包装的色彩、包装质量、品牌标识等都是外包装、内包装所重视与强调的,这样的包装方式并没有合理鉴定产品的种类、质量等,这就导致物流产品还是需要通过人为方式来进行辨析[3]。但是,在“互联网+”模式下,通过扫描条形码的方式来完成产品的检测与校对,物流运输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更快地对产品信息进行了解与掌握,这就为物流的合理有效运输提供了保障。(三)物流管理信息实现无缝对接。企业在进行物流管理的过程中,会涉及很多环节与流程,有些流程具有繁杂性特点。为了保证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物流企业开展的物流管理活动必须具有科学性、有效性,确保各个环节之间实现有效衔接。比如说,GPS定位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汽车的位置进行实时定位和追踪,物流管理职员可以实时掌握产品运输的具体情况。物流管理职员在对物流信息进行掌握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开展下一道工序,提高整个物流工作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物流管理活动在“互联网+”模式下开展,可以形成具有规范化系统化特点的信息模式。
四、中小企业在传统物流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过程中有一些共性问题存在,首先是中小企业缺乏物流管理意识,企业领导层没有充分深刻认识到物流管理的重要性,物流管理意识非常薄弱;其次,中小企业所使用的物流管理相对单一,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创建相对完善的内部物流管理系统。第三,从物流管理效率来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物流运营的成本因此而增加,资源浪费问题严重;第四,中小企业的物流基础设备并不完善,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有待提升;最后,中小企业内部缺少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这一问题直接制约了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与创新。导致中小企业出现上述物流管理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物流行业的起步相对较晚,物流体系仍处于建设过程中,很多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在中小企业中的认知程度比较低,很多企业的管理者甚至是“半路出家”。其次,从国内的教育体系来看,物流管理专业的受重视程度低,高校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不完善、生源数量少等各种问题,国内各高校每年输出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数量相对较少,且人才质量不高,而当前社会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中存在人才缺乏的问题。最后,物流企业希望尽可能地节约成本,而消费者又希望获得更优质的服务,两者之间的矛盾十分明显。物流企业需要投入巨额资本来创建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而中小企业的资金实力非常有限。虽然创建物流信息系统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但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等方面受到限制,只能走上“粗暴发展”的道路[4]。我国物流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认识到物流管理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价值,企业管理者要按照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积极寻找适合企业发展的先进物流管理模式。
五、“互联网+”模式下中小企业实现新物流管理模式的路径。
(一)创建一体化管理平台。各行各业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发展,都具有集约化发展的特点。对于物流管理行业来说,为了实现物流管理的集约化发展,实现物流一体化,这就需要各个部门之间进行更高效的交流与写作,为物流配送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企业管理人员要对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科学有序地组织物流活动,进一步完善、优化物流管理体系。对于物流工作的分散性,企业必须创建独立的管理部门,明确管理职责,这样才能切实提高管理效率。企业物流管理部门要充分有效地指导物流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对管理成本进行有效节约的同时,还要实现物资配置优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对利益所得进行更科学的分配。(二)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整合。电子商务在近几年获得了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在电子商务的支持下,业务量显著提升。中小企业要借助第三方物流的优势,对物流资源进行科学整合与优化配置,这样有助于企业将更多的精力用来直接处理核心业务,而企业的物流业务则可以进行间接处理。中小企业通过合同签订的方式,将企业管理范畴外的物流工作移交给专业的物流公司来负责,企业物流管理的效率及水平都将因此而得到提升,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也将得到更充分的满足。中小企业要对物流公司进行严格有效的监督与管理,确保物流企业能够按照合同内容来严格履行其职责。一旦物流企业出现违约行为,中小企业就可以按照合同内容来对物流企业进行相应地处理。(三)重视信息化管理。中小企业开展的物流管理工作具有显著的网络化特征。在信息化社会中,中小企业为了迎合时代发展的要去,必须不断优化物流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物流规划,确保物流管理工作和企业的发展情况保持紧密的联系,企业要重视物流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不断提升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中小企业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对物流信息进行更及时快速地获取,同时保证信息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物流资源也将得到更高效的利用,企业可以更及时地查询物流信息,在此基础上,与合作方进行更有效的交流,降低双方冲突的发生率,同时为物流管理的高质量开展奠定基础。物流包装工作的开展要对自动化设备进行合理的应用,实现包装、分拣环节的自动化操作。(四)培养更多的物流专业人才。中小企业开展的物流管理工作需要在专业物流管理人员的支持下完成,如果物流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就会直接影响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国内中小企业内部普遍缺乏专业物流管理人才,且物流管理模式及物流管理水平均存在滞后性,这就大大制约了该工作开展的质量[5]。因此,中小企业必须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只有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才能提高企业物流管理的效率及水平,最终助力企业核心竞争实力的增加。中小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定期为物流人员安排培训活动,帮助物流人员更新物流管理理念,积累物流管理经验,使其能够应用更科学、更先进的物流管理模式来促进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升。(五)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中小企业在信息化社会中发展,必须积极改革创新物流管理工作,逐步由线下物流管理工作向线上商贸活动进行转移。通过开展线上商贸活动来实现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此外,企业的运行成本也将得到显著的降低,企业资金的运转率大大提升。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中小企业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这就为中小企业快速推广线上产品提供了可能,同时也解决了传统模式下,企业资源浪费的问题,企业交易活动的开展更高效,企业间的交流更便捷。我国的市场经济在近几年内的发展令人感到欣喜,而中小企业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小企业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为了获得稳定、持续的发展,中小企业要积极分析物流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弊端,不断探索全新的物流管理模式,全面提升物流管理的水平与效率,促进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
结束语:
在信息网络技术与各行各业不断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必将对人类的生产、工作、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产生深刻影响。在“互联网+”模式下,国内的中小企业领导者要知悉市场环境的变化,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改进物流管理模式,进一步降低企业物流管理的成本,同时提升企业物流管理的效率,让客户体验更优质的服务,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本文主要从创建一体化管理平台、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整合、重视信息化管理、培养更多的物流专业人才、开展电子商务活动这五个方面来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对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一点帮助。
引用出处
[1]罗雅情.基于“互联网+”的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储运,2020(11):121-122.
[2]曾惠敏.基于互联网+环境下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创新分析[J].质量与市场,2020(08):40-42.
[3]王振.“互联网+”背景下的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创新探究[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4):42-44.
[4]郭原恺,赵晨羽,况玥.“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物流管理国际化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2(10):54-56.
[5]陆名录.基于“互联网+”的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09):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