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应急物流现状研究
——一篇文献综述

2023-01-08阚龙营段丽妮杨芬

中国储运 2022年8期
关键词:学者物资应急

文/阚龙营 段丽妮 杨芬

应急物流是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一项特殊物流活动,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国内学者对于应急物流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文章搜集了2005到目前为止的关于应急物流的核心期刊和文献,在研究热点中选取应急物流设施选址、应急物资运输和配送、应急物流体系建设三个方面来进行文献综述。希望在梳理文献之后可以对当下的研究情况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0.引言

应急物流的主要作用是为突发事件提供及时的应急物资,以时间短、损失小为主要目标。我们国家对于应急物流的研究起步较晚,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之后的相关研究文献数目大幅增加。对于应急物流的综述方面,薛亮[1]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使用元分析的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分类,对于应急物流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研究综述;徐欣欣[2]针对应急物流配送网络这一方面应急物流选址和车辆路线优化两个方面进行现有研究综述,指出现存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文献综述方面,虽然各位学者的研究综合地阐述了应急物流目前的研究进展,但是对于目前研究热点方面没有一个综合的综述,本篇文章将选取研究热点中的三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和总结。

1.应急物流的概念、特点

对于应急物流的概念,国内学者现在并没有统一的界定。王丰、姜玉宏、王进等[3]认为应急物流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而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在对于国内文献整理之后,本篇文章应用的应急物流的定义是:应急物流是为应对突发性卫生事件或严重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一种物流活动。其最终目标是使得灾害损失小、物资运输时间短,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紧迫性、多主体参与性、弱经济性、非常规性等特点。

2.应急物流研究现状

通过查找知网、百度学术等,对国内应急物流文献的归纳总结,发现在目前的研究之下,应急物流设施选址、应急物资运输和配送、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是三个研究热点方面,本篇文章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梳理。

2.1 应急物流设施选址。目前我国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有24个,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救助起了关键作用。应急物流设施的选址问题影响了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反应能力和反应效率,因此应急物流设施选址问题十分重要。赖志柱、王铮等[4]设计了一种混合蛙跳的算法,运用鲁棒优化模型在多种不确定因素下研究了应急物流中心选址和应急物资的调运问题,将考虑应急救援成本和时间的多目标问题转化为多目标问题,并通过算例研究证明其算法和模型的有效性;郭咏梅、胡大伟等[5]在考虑了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的一些设施中断的情景下,对应急物流设施选址和物资分配问题建立双目标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对救援成本和受灾点需求满足程度进行权衡优化;郑琰、黄兴、潘颖[6]将研究目标放在了城市应急物流中心选址问题,考虑了覆盖率和总时间成本,并设计算例实验进行求解验证有效性;陈刚、张锦、付江月[7]运用了epsilon约束法研究了不确定环境中多目标应急物流选址分配模型,将概率分布和三角模糊数引入,更加符合实际应急物流中的不确定性。现有的研究多使用GA、ACA、PSO三种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其中遗传算法运用最多,学者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之前的算法进行改进之后,使得现有的算法更加适用于模型。在应急物流设施选址问题上,学者们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对选址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可以达到总时间最低、覆盖范围效率最大、总救援成本最小化等目标,并且学者在选址方面的研究多与配送进行结合,考虑更加全面。而在这些研究中也有些许不足,学者们大多数未将一些不确定或者突发情况考虑在研究中,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再进一步做优化研究。

2.2 应急物资运输和配送.应急物流的目的是在发生一些重大的突发事件时快速地提供应急物资,所以应急物资的运输和配送是应急物流里面关键的一步。袁世军、梁瑞伟[8]构建了应急物流车辆调度模型,利用PSO算法进行模型求解,并用随机搜索算法和穷举法进行对比,体现算法和模型的优势;朱佳翔、谭清美等[9]考虑在应急物流发生时就在信息具有不确定性,建立了配送多阶段多目标的灰动态规划模型,并加入了鲁棒控制策略,对求解实际应急物流配送问题更有意义;李进、张江华等[10]研究了灾害链中多资源、多受灾点应急调度问题,设计了包含网络优化和线性规划优化思想的启发式算法对资源进行分类,优化了物资配送方案;张杏雯、倪静[11]针对灾害发生时可能产生物资分配不公平问题,引入了公平理论,建立配送效率和公平性的双目标模型,研究表明引入公平目标有利于实现救援物资的合理分配。学者们对应急物流中应急物资的运输和配送研究十分广泛,包括运输车辆调度、运输时的路线、应急物资配送效率等。大多学者采用了人工智能算法对问题进行建模求解,并在原有算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使得算法更加适用于当前模型,并且学者们在研究过程中,考虑受灾人群的心理因素,使得物资配送更加公平合理。而对于应急物资运输和配送的研究中,未来我们可以考虑多种车型、多式联运、多个供货点的运输调度,在考虑运输路线时应将突发事件发生时可能造成道路不通、路况不确定的情况考虑进去。

2.3 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应急物流体系的建设更加有利于完成应急物流最终时间短、损失小的目标。完善的应急物流体系在灾难发生时可以更加快速地整合以及调配资源,使得各部门各系统之间更好地配合,使系统内信息可以快速准确地传达。马文璇、徐剑[12]在基于QCA定性比较分析法的基础上研究了应急物流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并阐述了QCA方法在应急物流方面的应用展望;徐东、吴量等[13]将三维霍尔模型扩展到四维对应急物流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未来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中可以进行全方位考虑;王菲、于洋[14]基于供应链的思想,在考虑决策指挥、供应链、信息三大模块下研究了应急物流体系的构建及管理;王爽[15]在当下比较热门的区块链的基础上研究了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将其与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相结合,有利于建设高效、低成本的应急物流体系。对于应急物流体系的建设,学者多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跟随时代的进步进而提出更加优化、高效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将新型的大数据、区块链等应用在建设新型应急物流体系中,为应急物流的未来发展提出了高效建议。学者们所研究的体系建设虽然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了各个方面,但是未将实例运用其中,因此研究多缺乏实例支撑。

3.应急物流研究进展。

通过查找和粗读近15年来的文献,本篇文章发现在2008年之后,对于应急物流的研究文献数目急剧增加,国内学者对于应急物流方面更加重视,并在之后的研究中将新的研究方法与应急物流所结合,使得应急物流的研究更加具有现实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应急物流的各个部分的发展更加与时俱进,将其发展与当下热门的互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相结合更有利于应急物流的发展,提高应急物流的时效性,增加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当下的应急物流研究中,学者们利用前沿的模型方法对应急物流效率的提高、损失的降低进行研究,在对应急物流设施选址、应急物资运输和配送、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方面结合定量的方法来建立模型并进行求解,以得出最优的目标方案。在对应急物流进行研究时,学者们从最初的单目标模型到多目标模型,运用的方法也不再是基于单纯的算法,而是在改进之后使算法具有更好的求解精度和收敛速度,再运用到自己的模型之中,使得所得到的实验数据更加客观准确。此外,学者们的研究也更加与时俱进,将应急物流的建设与规划与当下的热点所结合,研究成果为未来提供了发展方向。

4.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对于国内应急物流的研究,国内学者对于各个方面的研究都在不断地深入,并且结合各种方法模型、多方面考虑各种因素来进行定量研究,在模型层面,学者们逐渐增加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考虑,约束条件考虑更加全面;在算法方面,学者们不断更新,在原有的算法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使其更加适应当前模型,从而使得研究结果更加具有说服力和科学性。但是,对于应急物流的科学研究之中,一些文章在后续并没有实例来证明研究的有效性,此外,应急物流中的不确定性以及突发性因素,学者们的研究兼顾因素可能不够全面,在之后的研究之中,我们可以在前期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从而更好地规划建设和运作我国的应急物流体系。

引用出处

[1]薛亮.基于元分析视角的国内应急物流研究综述[J].物流科技,2020,v.43;No.296,71-75.

[2]徐欣欣.应急物流配送网络理论研究文献综述[J].智库时代,2018,No.153,167+176.

[3]王丰,姜玉宏,王进.应急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

[4]赖志柱;王铮;戈冬梅;陈玉龙.多目标应急物流中心选址的鲁棒优化模型[J].运筹与管理,2020,v.29;No.170,78-87.

[5]郭咏梅;胡大伟;珠兰;段澄莹.考虑可靠性要素的应急物流设施选址分配问题的建模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v.13,87-91.

[6]郑琰;黄兴;潘颖.城市应急物流中心多目标选址模型及方法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0,v.34;No.430,247-254

[7]陈刚;张锦;付江月.不确定环境中多目标应急物流选址分配模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v.26,167-172.

[8]袁世军;梁瑞伟.基于PSO算法的应急物流车辆调度[J].物流技术,2019,v.38;No.394,95-101.

[9]朱佳翔;谭清美;蔡建飞;江涛涛.基于双重不确定性的应急物流配送策略[J].系统工程,2016,v.34;No.267,5-12.

[10]李进;张江华;朱道立.灾害链中多资源应急调度模型与算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v.31,106-113.

[11]张杏雯;倪静.公平约束下的应急物资配送模型及算法[J].统计与决策,2020,v.36;No.547,181-184.

[12]马文璇;徐剑.基于QCA的应急物流体系构建影响因素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19,v.41;No.233,22-26.

[13]徐东;吴量;李轲.基于改进型霍尔模型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v.41;No.301,13-16+42.

[14]王菲;于洋.基于供应链思想的应急物流体系构建及管理[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v.42;No.311,103-105.

[15]王爽.基于区块链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J].市场周刊,2020,19-20.

猜你喜欢

学者物资应急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被偷的救援物资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学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