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2023-01-08梁晋霞

交通世界 2022年10期
关键词:面层集料摊铺

梁晋霞

(平山县交通运输局地方道路管理站,河北石家庄 050400)

0 引言

我国公路建设中,大部分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要因为该路面具有振动小、施工周期短,施工便捷的优点。为保证公路的使用安全,在沥青路面施工时,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施工技术标准,保证路面施工质量,避免因路面施工不当而出现质量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

1 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路线全长15.8km,设计车速80km/h,该公路为城市主干路,其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材料施工,路面厚度为22cm,共分为3层施工,其上面层厚度6cm,中面层厚度8cm,下面层厚度8cm。为保证公路路面整体的施工质量,要求施工单位做好该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控制工作。

2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2.1 施工准备

2.1.1 材料准备

(1)沥青材料:沥青材料是路面施工中的重要原材料。本工程沥青路面施工中采用的沥青为石油沥青,该沥青材料的针入度不小于-0.6,延度不小于35cm,闪点大于230℃,弹性恢复不小于80%,其性能指标进场前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场。

(2)粗集料:粗集料主要采用碎石材料,碎石的粒径大小需符合工程规范要求,碎石与沥青的黏附性应不小于4级,压碎值不大于26%,吸水率不大于2%,磨耗值PSV在36~42之间。选用的粗集料除性能满足要求外,其材料内部要保持洁净干燥,碎石表面保持粗糙[1]。

(3)细集料:细集料主要采用洁净、干燥、无杂质的中粗砂,中粗砂的粒径和性能需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其材料的相对密度应不小于2.5,砂当量应不小于60%,含泥量不大于3%,与沥青的黏附性应不小于4级。

(4)矿粉:矿粉主要采用由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磨细后得到的矿粉材料,材料基本的要求与集料一致。其内部应保持干燥、无杂质,矿粉不得出现结块现象,材料的性能要求矿粉的表观密度不小于2.5,含水量控制在1%以内,亲水系数小于1,塑性指数小于4,矿粉的粒径要求满足通过0.075筛孔的含量为75%~100%。

2.1.2 场地准备

(1)在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前,需要对路面基层进行清理整平工作,将表面垃圾清理干净,坑槽填充完成,然后在基层表面铺洒透层油,目的是更好地实现基层与面层的结合。采用的透层油为乳化沥青材料,主要利用200号的石油沥青配置而成。石油沥青的含量为15%,透层油铺洒后要进行24h的养护,待其强度达到0.8MPa后开始面层施工。

(2)基层处理完成后,施工前要进行面层的测量放样,其中下面层放样采用布桩和挂基准线的方式,主要用于控制面层的标高和平整度。放样时控制桩布置在中央分隔带及路肩内侧,桩间距控制在5m,基准线固定于钢纤线槽内,采用钢绞线材料,中上面层放样采用浮动基准梁的方式,主要用于控制面层厚度与平整度。放样完成需要组织进行2次复测,满足要求后,开始路面施工[2]。

2.2 施工工艺

2.2.1 拌和施工

(1)路面施工前,先要准备沥青混凝土材料。本工程沥青混凝土的制备在拌和厂进行,拌和场的位置与施工现场相距800m,拌和场内原材料分类存放于指定位置。拌和前,先进行试拌,主要目的是确定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是否合理,同时进一步确定各类原材料的准确用量,试拌的混合料均匀一致,满足要求后,结合试拌参数开始正式拌和。

(2)拌和施工主要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机械每盘的拌和时间控制在60s左右,需要对拌和完成的混合料抽样检测,抽样频率要求每拌和50t混合料最少抽样检测1次。抽样检测中存在不合格的材料时,要扩大抽样检测范围重新检测,仍不合格则整盘混合料废弃,不得用于施工中。拌和完成后的混合料需要及时运送至施工场地,在拌和站的存储时间不得超过6h,如超时存放或混合料温度降低至140℃以下,则作废弃处理[3]。

2.2.2 混合料运输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采用载重15t以上的自卸式运输车,运输前车辆的金属底板要求保持干净,车厢内部要涂刷防黏结剂,避免混合料与车厢内壁黏结在一起,涂刷的黏结剂为油水混合液,油水比例为3∶1。运输时要分3次向车厢内进行装料,装料后利用篷布遮盖,起到保温、防尘的作用。车厢内部设置有测温孔,在运输过程中可以随时监测混合料的温度变化,运输时车辆速度保持匀速,严禁急停急转,运送至施工现场后,自卸式运输汽车挂空挡停放于摊铺机前方,与摊铺机距离控制在40cm,由摊铺机顶进卸料。

2.2.3 试验段施工

混合料运送至施工场地后开始摊铺,正式摊铺前,施工单位应选取长度不小于200m的路段进行试铺,试铺过程中要对相关参数详细记录,包括摊铺机的温度、行进速度、摊铺厚度、压路机的组合方式、碾压温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等。试铺后要组织人员对摊铺质量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根据试验段的摊铺参数开始正式摊铺[4]。

2.2.4 摊铺

(1)本次摊铺施工主要采用2台高密实摊铺机。发动机功率不小于133kW,分料的螺旋直径不小于420ram,机械配备有两纵一横的自动调平系统,以及接触或非接触式平衡梁来实现摊铺找平,同时机械具有全自动控制功能,以更好地完成摊铺作业。

(2)摊铺施工时两台机械联合摊铺,两台机械的摊铺搭接宽度为5~10cm,机械采用配备的装置找平,摊铺的相关参数与试验段施工中的参数相一致,机械的摊铺速度为25~35m/min,混合料的虚铺厚度系数为1.15~1.25,混合料的温度控制在160~170℃之间。摊铺完成后,路面平整度要满足设计要求。

(3)摊铺施工中要随时检查摊铺层的厚度、路拱、横坡等,如发现存在偏差,要及时进行调整。此外,摊铺施工前机械的熨平板要充分预热,预热温度控制在120~150℃之间,摊铺的整个过程应保持连续不间断,摊铺机械的布料器要稳定持续运行,严禁出现料仓内混合料用完的现象,因此,施工场地周围等待卸料的运输车要不少于5辆,料仓内混合料的高度始终控制在2/3的高度位置[5]。

(4)摊铺完成后,对机械无法顾及的位置采用人工摊铺整平。人工摊铺整平作业要在现场管理人员的监督下进行,机械摊铺中不平整的位置可以手动铲除或填充,补平后的路面要保持平整。人工作业时严禁在未冷却的混合料上站立,避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待路面整平且检测合格后,要及时进行碾压。

2.2.5 碾压

(1)碾压施工紧跟在摊铺之后,路面碾压共分为3步,即初压、复压、终压。初压施工时沥青混合料温度较高,温度控制在145~155℃之间。初压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碾压1~2遍为宜,碾压时机械的重叠宽度为1/3轮宽,机械的碾压速度在2~3km/h之间。

(2)复压主要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3~5遍为宜。碾压时机械的行进速度控制在2.5~3.5km/h,轮胎的搭接宽度为1/2轮宽。复压施工主要采用振动碾压,目的是增加路面的压实度,去除初压时路面产生的细小裂缝,提高路面性能,复压施工中,混合料的温度应控制在125~135℃之间。

(3)终压采用双钢轮压路机施工,碾压1~2遍为宜,主要采用静压的方式,机械的碾压速度在3.5km/h以内,碾压时混合料的温度控制在110~120℃之间。终压施工可以增加路面的平整度,消除轮胎印记[6]。

2.2.6 接缝处理

路面施工中的接缝是不可避免的,接缝主要分为纵向接缝和横向接缝。其中纵向接缝设置时要添加高档板,并采用切刀切齐,接缝时采用冷接缝的方式,先将接缝处涂刷黏结油,再搭接摊铺5~10cm,最后碾压密实;横向接缝主要为热接缝,设置形式为斜缝,接缝时要涂刷防黏结剂,搭接长度为10~15cm,摊铺混合料后,利用机械在横缝位置双向碾压,直至碾压密实,路面平整。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施工单位必须遵循相应的施工规范,严格控制施工技术及原材料质量,以保证公路路面的使用性能,提升公路整体质量,促进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面层集料摊铺
国道320线上高墨山至万载段(宜万同城)改建工程开始沥青上面层摊铺施工
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运用分析
环氧水磨石湿法摊铺与干法摊铺的对比
基于三维扫描与数值技术的粗集料形状特征与级配研究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面层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掺铁尾矿砂细集料的水泥混凝土性能分析
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检测分析
高速公路 AC-20C SBS 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压实工艺研究
研磨功对再生集料性能改善的量化评价
常用天然改性沥青面层材料比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