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灰土挤密桩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中的应用

2023-01-08秘荣明

交通世界 2022年10期
关键词:灰土黄土压实

秘荣明

(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00)

0 引言

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受到水的影响,易发生湿陷变形,造成路基结构破坏,降低公路使用安全性。为解决湿陷变形问题,必须有效处理基础地面全部湿陷性土层。灰土桩挤密法是利用成孔过程横向挤压周围土层,使桩间土层挤压密实,再向桩孔填入灰土振捣密实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能够将湿陷性黄土地区的特殊地基挤密成复合地基,起到加固地基的作用。

1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A7合同段沿线为湿陷性黄土地区,以中等-强湿陷性为主,湿陷层厚度为5~10cm。路段沿线分布马兰黄土、黄土状土,大部分黄土为灰黄色原生黄土,胶结性、压实性较差,经检测湿陷系数为0.03~0.07,属于中等湿陷。为减轻黄土地区湿陷程度,稳定路基结构,采用灰土挤密桩法加固路基,以控制地基变形、工后沉降,保证本路段路基施工质量。

2 灰土挤密桩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中的应用

灰土挤密桩法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清理现场→场地整平→开挖土方→施工放样→成孔→填料夯实→检测→碾压桩头→灰土垫层施工→验收[1]。在本工程的路基施工中,灰土挤密桩法应用如下:

2.1 施工准备

2.1.1 清理现场

(1)施工前清理表面杂物,根据设计要求的灰土桩顶标高控制挖方深度;按照基础平面图施工放样,复测轴线、桩位,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2)整理施工图纸、地质勘察报告、施工组织设计等资料,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明确施工质量控制关键点;统一对设计桩位编号,依据水准点、轴线控制桩对设计桩位放样,放样后标识。

2.1.2 试验段施工

(1)在正式施工前开展试验段施工,确定灰土挤密桩施工中各项施工参数,包括灰土白灰剂量、含水量、填料分层厚度、夯锤质量、夯锤落距、夯击次数等[2]。

(2)检测复合地基质量,判断桩间土挤密系数、桩体干密度、压实系数、桩间土湿陷性、复合地基承载力等指标是否达到质量验收标准,在质量检验合格之后编制总结性文件,用于指导正式施工。

2.1.3 材料质量检测

(1)本工程采用新鲜的生石灰,要求生石灰最大粒径不得超过5mm,活性氧化钙和氧化镁的含量大于55%,含石量不得超过5%[3]。

(2)根据设计要求控制土料质量,要求土料塑性大于4,有机质含量小于5%,选用粉土,不得选用膨胀土、粗粒土、冻土、盐渍土。

2.2 桩位布设

采用平地机整平施工现场,洒水碾压,按照设计图纸测量放样,确定路基边桩、中桩、坡脚桩、断面桩的位置;路线控制桩布设与路中心保持一定距离,根据设计图纸完成灰土挤密桩布点,桩位平面布置采用正三角形,用电钻钻孔灌入白灰,做好标记,孔深30~40cm,直径2.5cm,各孔对应桩位编号[4]。

2.3 成孔

2.3.1 孔位布置

本工程采用冲孔法,减少对地下障碍物和地下水的影响,根据设计要求控制孔深、孔径,施工顺序为先外后内,同排成孔间隔2孔,防止出现塌孔或缩孔问题;桩孔直径为300~450mm,采用三角形布置桩孔,相邻桩孔中心距离为桩孔直径的2.0倍。

2.3.2 钻孔

(1)钻机就位,安装钻塔和钻杆,控制钻具长度,防止因钻具过长影响钻孔垂直度;检查钻尖与桩点之间的偏差,不得超过10mm。

(2)钻孔过程中缓慢下放钻头,如果遇到冻土层或地表硬层,要先用风镐进行处理,去除障碍物,之后再继续下钻。

(3)钻至设计要求的孔深后,检查虚土厚度,及时清理掉过厚的虚土。

2.3.3 夯击

根据现场试验确定机械夯机次数,采用履带式灰土打桩机夯击6~8次,打桩机锤重1.5t;在钻机无法就位的边角处,对孔深4m,孔径40cm的成孔采用人工夯实法,使用夹杆式夯实机,锤重140kg,小落距轻夯3~5次,重夯8次以上,每次夯锤落距需大于60cm[5]。

2.3.4 检测

检测桩孔相关参数,测量桩管长度,要求桩长不小于设计值;现场检测地基承载力、桩体和桩间土干密度,需符合设计要求;用钢尺测量桩径,允许误差不得超过-20mm。

2.4 夯实成桩

2.4.1 选用夯实设备

选用重量为100~300kg的夯锤,夯锤下端为尖锥形椎体,夯锤上端部位为弧形,夯锤最大直径要小于桩孔直径15cm[6]。

2.4.2 灰土混合料拌和

在拌和灰土混合料前,用石灰粉碎消解机消解生石灰;在拌和灰土混合料时,控制灰土用量和含水量,将灰土体积比控制在3∶7,采用移动式灰土拌和机均匀拌和,机械搅拌超过30min,根据标准试验确定灰土混合料的参数性能,当灰土运至施工现场后,现场试验检测灰土混合料性能。

2.4.3 夯实施工

(1)成桩时对孔底连夯8次,以提高地基土的密实度。

(2)在填筑时遵循一填三夯的原则,不得出现突然填料。填料过程中,每次填入孔内的灰土混合料以一铁锹量为上限,铁锹尺寸为25cm×30cm。由于人工控制填料厚度和数量的作业效率较慢,所以在本工程中采用自动送料夯实机替代人工填料方式,提升作业效率。

(3)成桩后在顶部碾压,碾压时使用压路机,根据设计桩顶标高控制实际的桩顶夯填实际高度,大于设计标高30~50cm[7]。

(4)碾压后填筑灰土垫层,垫层施工要凿除多余的桩体,不得在孔内直接填料。

2.5 施工质量检测

2.5.1 灰土检测

在集中拌和灰土过程中,对每批次灰土石灰剂量、含水量两项指标进行检测,根据标准确定指标偏差,绘制EDTA标准曲线,指导各批次剂量拌和控制,确定灰与土的体积掺配比例。

2.5.2 桩体质量检测

施工后,从桩顶处往下每间隔1m取芯,取样后做好标识,带回实验室用环刀切去试样,测定压实系数,按照重型击实标准要求,实际压实系数不小于0.90。钻芯取样桩数不得小于桩总数的1%。

2.5.3 桩间土压实检测

桩头碾压施工后,用环刀法检测桩间土0~300mm的压实系数,要求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0;在整平压实施工后,检测桩间土压实系数。

2.5.4 湿陷系数检测

在桩体压实系数取芯的过程中同步取样桩间土,用取芯机分层取芯,由桩顶向下每隔1m取芯一次,按照1/1000m2检测桩间土湿陷系数,借助固结仪测定试样的湿陷系数。通过检测结果显示,桩间土湿陷系数小于0.015,表明此路段路基已经消除湿陷[8]。

2.5.5 复合地基载荷检测

采用油压千斤顶检测复合地基荷载,在承载板底部铺设粗砂,垫层厚度为10cm,分8级加载荷载,每加载一级间隔15min观测一次沉降,当承压板周围土出现明显裂隙或隆起时停止加载。每级荷载卸载后观测回弹量,每间隔15min观测一次。本工程中共随机选出3个试验点,最大试验荷载为234.6kN,最终沉降量为8.55mm、7.71mm、12.89mm,最大回弹量为2.47、3.14、3.02,承载力特征值均大于150kPa,满足设计规定的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50kPa的要求。

3 结语

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要结合黄土性质特点,采用灰土挤密桩法处理黄土湿陷问题,使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在灰土挤密桩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施工工艺流程,加强控制桩体压实度、桩间土压实度、桩间土湿陷系数等各项参数,做好施工现场试验检测工作,确保黄土湿陷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保证路基结构的稳定性。

猜你喜欢

灰土黄土压实
振动压实法在水稳配合比设计中的运用探究
灰土挤密桩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抓落实要“放权赋能”——要压实责任,不要“层层加码”
各路创新人才涌向“黄土高坡”
分析二灰稳定土底基层配合比设计及使用特性
黄土成金
只要有信心 黄土变成金
宋志浩作品赏析
《刘文西:绘不尽是黄土情》
关于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