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交通大学的硼氧氮纳米管催化丙烷氧化脱氢技术研究获进展

2023-01-08中国石化有机原料科技情报中心站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2年7期
关键词:纳米管丙烷烯烃

近日,北京交通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一种有效的逐步替代策略,成功制备出富含O—O物种的硼氧氮纳米管(BONNTs)催化剂,该催化剂在丙烷氧化脱氢(OPDH)反应中表现出高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传统丙烯制备方法是由石脑油和液化气蒸汽裂解,该方法能耗高、丙烯收率低。丙烷脱氢(PDH)和OPDH在热力学上为放热反应,具有打破平衡极限、抗焦炭特性等优点,被广泛关注。

目前,硼基OPDH催化剂可以实现30%~40%的烯烃收率。但OPDH反应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丙烯过度氧化生成无价值COx的问题,阻碍其工业应用。

氮化硼(BN)作为OPDH的一种高效催化剂,得到广泛研究。通常含氧硼物种[如BO·,B(OH)xO3-x]被认为是OPDH的活性中心。对于OPDH反应,设计一种具有高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新型活性中心催化剂势在必行。

该研究团队以碳纳米管(CNTs)为前体,采用渐进替代策略制备BONNTs。能谱映射结果证实B,N,O均匀分布在BONNTs壁上。BONNTs在OPDH反应中表现出高活性,丙烷转化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525 ℃下,烯烃选择性可达75.5%,产率为48.6%,丙烷转化率为64.4%。且BONNTs具有良好的催化稳定性,150 h后丙烷转化率仍保持在29%以上,烯烃选择性保持在80.0%以上。

结果表明,在BONNTs中存在B(OH)xO3-x和O—O两种活性物种。根据产物分析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O—O物种在生成丙烯和乙烯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在B(OH)xO3-x活性位更倾向于生成丙烯,在O—O物种上经历一个能垒较低的脱水途径产生丙烯产物;而乙烯的获得则主要是通过丙烷的直接裂解和甲基的氧化偶联(OCM)。

该研究结果可为设计和构建催化剂内部O—O物种、提高OPDH催化活性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纳米管丙烷烯烃
下期要目
FCC汽油加氢装置工艺过程烃类组成变化规律研究
SiW12、CsPbI3协同提高TiO2纳米管光电转换效率的研究
基于乙醇偶合制备C4烯烃的研究
氧化铝煅烧温度对丙烷脱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预热空气温度对丙烷无焰燃烧特性的影响
阳极氧化法制备TiO2纳米管的场发射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测试比较研究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钛pH电极制备与表征
硅酸钠处理对杏果实活性氧和苯丙烷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