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思路

2023-01-08赵海峰郭荣彬王培山刘健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12期
关键词:空间规划国土规划

赵海峰,郭荣彬,王培山,刘健

(1.枣庄市薛城区自然资源事业发展中心,山东 枣庄 277000;2.山东润信国土空间规划有限公司,济南 250000)

1 引言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引发了许多新的挑战。我国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尚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因此,有着极大的提升空间。在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的过程中,应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明确规划思路,制订科学的规划方案,以此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的整体效果。

2 国土空间规划概述

国土空间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的国土空间进行开发保护,并且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国土空间进行安排。国土空间规划可以说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空间蓝图,也是各种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实施的基础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以及相关专项规划,由国家和省市相关部门编制相应的总体规划,各地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制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则体现在特定区域和特定领域,是针对空间开发、保护、利用而做出的专门安排。我国对于国土空间规划非常重视,在相关政策法规中,对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目标进行了明确[1],强调到2020 年,构建完善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本完成市县以上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形成全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系统;到2025 年,将建全国土空间规划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实施国土空间监测预警以及绩效考核机制,逐步形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统一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机制;到2035 年,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的治理能力,形成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3 国土空间规划中常用的信息技术

3.1 GI S 技术

GIS 技术可以实现对空间信息的输入、存储、查询、计算、分析和表达,将其应用到国土空间规划中,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实现对各项数据信息的存储和动态化管理。而将GIS 技术与土地规划绘制模型以及相应的分析算法结合起来,能够实现对专业数据的分析和整合,也可以为规划活动的实施提供参考[2]。

3.2 GPS 技术

GPS 技术具备实时性、可靠性和精准性的特点,将其应用到国土空间规划中,能够实现对空间资源信息的高效收集,也可以对现有的国土空间规划图像进行高精度的控制测量。对于工作人员,可以实现对图像的精准定位,以及对图像上控制点的测量与绘制,便于收集到更加丰富、更加全面的数据信息。

3.3 RS 技术

RS 技术有着较大的数据探测范围,可以及时对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成图速度更快,可以在不与测量目标发生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测量目标性质进行测量判定,也可以及时将收集到的遥感图像上传,达到直观性和精准性的效果。事实上,RS技术也是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中数据获取以及数据更新的主要手段[3]。对于收集到的遥感数据,可以在经过筛选处理后,制作成相应的4D 产品,迁移到国土空间规划中,为规划底图和专题图件的制作提供参考依据。利用多元化的时态分析,能够实现对国土空间数据变化的动态监测,随时随地上传和更新监测对象的状态信息,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把握空间变化的规律。不仅如此,RS 技术还可以对各个区域的水质、土壤以及污染情况进行监测,为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等提供数据支持。

3.4 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国土空间规划中存在的衔接不一致的问题,通过构建全面、统一数据库平台的方式,可以对数据统计口径、数据规划期限等共享性的内容进行协调,实现数据信息的科学管理。而在具体工作中,应将核心问题作为导向,构建用地审批、工程建设的协同式开发模式;在实际管理中[4],可以运用系统性的方法来对专项规划不统一、标准不一致等问题进行解决,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4 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4.1 土地规划设计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土地规划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工作人员可以利用GIS 技术和RS 技术实现科学的规划和勘察工作,提升定位工作的精准度,确保获取到的数据信息更加真实准确,有助于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从实际应用的角度,GIS 技术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对复杂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为空间信息查询以及空间数据利用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借助GIS 技术,工作人员可以对一些因地制宜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对照规划区域的实际情况以及规划工作的现实需求,对规划方案的可操作性进行分析,利用多种类型的数据信息,制订科学的土地规划管理方案,实现对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土地空间数据的准确分析,为工作人员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5]。

4.2 土地双权区分

土地双权主要指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二者的区分可以借助不动产测绘技术实现。以航测技术为例,能够获取监测区域的数据底图,配合GPS 技术的精准定位功能,可以将调查情况真实完整地呈现出来,而利用GIS 技术,工作人员可以对相应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更好地对土地归属权进行区分。

4.3 评析结果展示

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通过对3D 技术、GIS 技术等的合理应用,可以准确绘制规划图纸,避免出现数据信息错误,也可以通过三维立体图的方式对规划视图进行呈示和输出,方便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评析结果,为规划方案的制订提供良好支撑,也能够针对规划方案的完整性、有效性等开展动态化的评估,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评估结果针对规划方案进行调整优化,提升方案的有效性。

4.4 耕地资源保护

耕地红线保护是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一项核心内容,其关系着我国的粮食安全,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借助3S技术,能够对基本农田进行合理划定,完成土地税征收以及增减监控等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大数据,也可以提醒工作人员,为耕地保护以及科学建设用地规划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以实现生态环保的目标。例如,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我国实施了连续性的国土资源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9 年12 月31日,我国共有耕地12 786.19 万hm2,其中,64%的耕地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黑龙江、河南、吉林和新疆5 个省份耕地占据了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

5 信息技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的思路分析

5.1 革新观念认识

在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的过程中,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数据获取、资源共享以及平台构建等业务的顺利实施,这也是信息化背景下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的源动力。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对自身的观念认识进行更新,做到与时俱进,在依托信息技术的同时,做好融合创新,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方面,在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时,应从多个角度和维度实现对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数据的动态监测,为人地关系分析奠定基础,将有关人的行为数据应用到国土空间布局中,满足社会发展对国土空间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制图、建模等工作,将人工智能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土地规划、土地评估等提供数据驱动和技术支持。工作人员还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资源数据进行大范围采集,也可以对各项信息进行整合,做好分析、建模和使用,工作人员需要参照相应的技术标准体系,对现有的国土空间规划机制进行完善,调动政府部门、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通过协作创新的方式,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的合理性。

5.2 明确总体思路

新的发展环境下,有关部门在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的过程中,应当运用特定的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完善的规划框架,切实做好生态文明建设,从国家战略发展目标出发,严格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律,走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在强调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基础上,做好国土空间规划、开发和利用,对自然资源条件的发展潜力进行界定,运用资源承载能力来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评价,确定最佳的发展规模。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推动自然生态系统的完善,控制好国土空间开发的强度。另外,在实际规划中,也应该强调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将人的主体诉求体现出来,参照公众需求以及满意度,确保相应的情感活动能够融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使国土空间规划更加智能化,推动规划流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5.3 搭设技术框架

信息化建设是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人员需要做好遥感影像的整合工作,打造综合性监督管理平台,运用多种不同类型不同来源的数据信息构建规划监测体系、评估体系和预警体系,对指标项、元数据以及健康状态值等内容进行明确,也可以借助大数据实现对潜在风险的深入挖掘,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风险和隐患。在信息平台中,包含了系统构成、运行环境、系统维护等多方面的内容,能够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从推动多主体共同参与以及共享创新的角度,可以将数据信息平台融入国土空间规划和监督管理中,以资源共享平台为基础,疏通信息传输渠道,破除信息壁垒,对相应的协商合作机制进行优化和完善,做好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领域知识的全面整合,为国土空间规划模型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国土空间规划部门应该积极采纳各方意见和建议,构建双向沟通渠道,确保国土空间规划过程的公正公开,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5.4 做好制度建设

在实施国土空间规划方案编制、审批和监管的过程中,应该强调多主体共同参与,完善相应的协商合作机制,破除部门之间的协作限制,对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知识进整合,构建定量分析模型。另外,建立相应的数据资源规范,实现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的有效衔接,积极采纳各方意见和建议,将网络平台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建立双向沟通渠道,发挥公共服务职能,切实保障国土空间规划流程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6 结语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国土空间规划中可以说是大势所趋。从相关部门的视角,应该结合当前的发展背景和技术能力,明确国土空间规划的具体思路,关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相互配合,为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构建整体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框架,发挥数字化和信息化功能,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体系,提高规划能力。

猜你喜欢

空间规划国土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路径思考
聚焦美丽呼伦贝尔 谱写国土绿化新篇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实施路径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国土空间规划的法理和机理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