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做、练”一体的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
2023-01-08商丘师范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李 慧 (商丘师范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传统主干课程之一,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具备定额原理和清单计价的基本知识,掌握土木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方法,为将来从事编审概预算、进行工程报价和招投标及工程审计等工作打下基础,工程造价在建筑行业里应用性比较强,就业广泛,相关岗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要求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和综合应用能力,提出了以理论教学为主线,以软件技能训练和工程项目实践为突破口,以参加造价大赛为抓手的教学新模式,为社会培养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技术等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1 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存在的问题
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如果要从事工程造价方面的工作,就业渠道主要集中在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咨询单位等。为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培养学生具备施工技术知识,能准确进行建设项目造价编制、造价管理,而传统的本课程教学模式侧重课堂理论,以致实现此目标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1 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不足
2019年之前的教学大纲规定课时为32学时,教师按部就班按照原教学大纲上完理论课后再安排课程设计,理论课内容多、课时长,实践课时被压缩。教学和实践环节相对独立,学生在前期学习理论时缺乏对工程施工过程的认知,理论知识无法吃透;在后期实践时,部分学生又会遗忘前期学的理论知识,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信心。另外,在工程造价编制方面,企业已经几乎全部实现信息化、软件化,学生缺乏一定时长的软件实操学习,就很难适应企业的需求。
1.2 教材内容相对滞后
由于工程定额具有区域性且差异性大,各省市有自己的清单计算规则和定额库,在实际工程编制预算过程中,需结合当地行业的实际情况。一般教材中缺乏结合当地定额的工程案例,缺乏针对性。并且建筑行业新文件、新政策更新快,教材还做不到与市场行情完全保持一致,具有滞后性。
1.3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能吸引学生兴趣
以前一直采用传统教师、教室、教材为主的教学方法,最后一两周的时间才开始集中实践,理论课主要讲解工程量的计算规则,案例辅助,但案例题涉及计算量大,不借助软件和学习平台的帮助,经常一个案例题要用将近一节课的时间。学生听多了工程量的计算规则,会觉得枯燥,不得要领,就会注意力不集中,丧失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
1.4 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之前的实践教学主要集中在课程设计上,整个实践过程没有很好地融入理论教学中,学生上手不熟练;以前主要采用传统的评价指标,即考勤、作业和试卷,过于单调,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评价体系又缺乏科学性,不能直观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
2 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根据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的现状、特点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以理论教学为主线,以软件技能训练和工程项目实践为突破口,以参加造价大赛为抓手的教学新思路,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提高职业竞争力。
3 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改革措施
3.1 改革课程体系,侧重实践能力培养
教学体系应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主旨。实践教学、技能培训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实践课时增加,占总课时2/3。
为加强理论与实践相融,以项目为驱动,利用我校实际工程,比如在建的宿舍楼、工科楼,要求学生用软件建模形成工程实体,和咨询公司做的成果进行对比。学生在建模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理解工程构造原理,通过建模过程、三维效果图、规则设置,帮助学生理解计量、组价规则,熟悉软件操作过程。这样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学到技能,学到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技能,还与社会企业造价岗位无缝衔接,提高职业竞争力。
3.2 深化“双师型”建设
现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涉及BIM建模、软件组件,施工程序和当地政策不熟悉,组件就会偏离实际,在教学中要求老师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深,需要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才能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工程造价实训室建设以来,广联达软件公司定期来我院对老师进行软件培训,让老师掌握造价电算化技能,另外,课题组所有老师都要在学校基建工程项目上实习,参与工程实际施工,与郑州大学设计院和金马威咨询公司建立了稳定的教师实践平台,老师可定期到公司锻炼。经过近几年的学习和锻炼,课题组所有老师都获得了“双师双能”证书。
3.3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采用最新的规划教材并辅助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补充的讲义,解决了教材滞后的问题,学生的学习资料来源更丰富、准确。同时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建立资源库,发布讨论、随堂测验、视频、课件等,学生可以课下查阅资料,课堂提出问题,对主动课堂讲解知识点的学生加分、鼓励,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过程中引入实际案例,使教材中的条例、规范具体化。教师选择规模适中的实际项目,项目来自学校基建、设计院,学生可以结合施工现场更深入地学习图纸;学生按3人分成一组,课程按专业划分若干模块,每个模块结束时,每个小组分配一个项目的图纸,让学生先手工算量,然后用软件建模,将手算和电算进行对比,查漏补缺,最后用软件进行组价,一个模块结束后采用提交成果、答辩和PPT汇报的方式进行考核,各小组之间的工程量和造价也进行对比分析。将理论业务分析与项目技能实操相结合。
3.4 以“算量大赛”为抓手,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每年组织部分学生参加工程造价方面的各种赛事,比如“广联达杯”河南省工程造价大赛、全国高等院校工程造价技能大赛等,结合大赛的内容,逐步完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实践+课程设计+实训+竞赛+毕业设计”的多层式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算量大赛总结理论教学的滞后。例如:课堂教学对于计价过程中工程的进度安排对报价的影响这些问题没有涉及,反映出课堂教学的滞后。依托算量大赛,指导学生参与学校实际工程报价的编制,得到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反馈。根据算量大赛内容,重新编制课程实践教学大纲、课程设计大纲、课程设计内容等。毕业设计是学生最后集中实践环节,时间长,任务重,是学生毕业前最重要的复习、融合各课程知识和锻炼的环节,要注重毕业设计任务书的编制,明确毕业设计要求、内容、工作量和考核标准。在此期间,学生必须到学校工程项目部或校外企业进行认知实习,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近三年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有很大提高。
3.5 建立满足新教学模式的实训平台
我院成立了BIM工程技术中心,具有70台配置较高的计算机,安装了社会上企业多数在用的工程造价软件,除上课使用,广联达公司定期在实训室为师生提供软件培训,并为学生提供参与全国或省内举办的工程造价大赛的机会。此外,我校在建的工程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平台,平均两周一次组织学生去工地实训,每次大概四个小时,让学生对施工过程烂熟于心,在组价时不会因不熟悉施工工序缺项、错项。
3.6 建立合理、多元的教学考核内容
①评价形式多样化
采用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结合的教学评价方式,过程考核包括出勤、提问、作业、随堂测验、主题讨论和上机操作等,期末考试采用卷面考试。
②评价内容多元化
从出勤、作业、学习态度、课堂提问、积极参与教学互动的状态、课程设计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这些环节都在学习通平台上实现,能直观地对学生各种学习数据进行量化统计。
③评价主体多元化
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相互评价的多元化主体评价方法,比如关于主题讨论的回答,学生可以互相打分,也可以对自己的回答进行评分。对学生的学期最终考核采用多指标,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比如:出勤占10%,课程设计占20%,线上讲义和视频学习占15%,随堂测验和分组讨论占15%,作业占20%,线下考试占20%等这样来分配,各环节引入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分值。
4 结论
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课程相对枯燥,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能吸收并掌握的有限,岗位竞争力弱,老师也不好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通过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效果和课堂气氛焕然一新,学生在各种造价比赛中屡获佳绩,专业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好评。同时,通过课程持续、深入的改革,也建立起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和一个丰富的资源库,为课程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