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2023-01-08徐大海

工程与建设 2022年3期
关键词:雨水建筑设计绿色

徐大海

(阜阳市建筑勘察设计院,安徽 阜阳 236000)

0 引 言

绿色建筑的形成是以环保理念为出发点,适应人们对生活环境的绿色需求,为人们创建更加环保的活动空间。在建筑设计中融合绿色思想,打造出绿色建筑结构,是一种以人需求为起点,设计出具有节能减排优势的建筑体系。绿色理念中一般强调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包括光线、自然风等,以此减少能耗。在材料选用时,侧重于零污染、功能性,以较强防水、保温等性能,增强建筑室内的温度调节能力。

1 绿色建筑思想

1.1 绿色设计标准

国内针对绿色建筑,给出了建筑设计的评价方法,以此保障建筑设计融合绿色思想的设计质量[1]。在评价体系中,增设了施工管理内容,以引导建筑行业利用施工管理,积极推进绿色工艺,保障环境生态性,减少能源消耗。绿色设计评价中,含有土地规划评分、节能效益评价等。绿色建筑设计共分为三个层次:一星,不小于50分;二星,不小于60分;三星,不少于80分。结合评分结果,评定绿色建筑的成效,具有一定技术指导性。

1.2 绿色设计的关键内容

在各地区建筑设计融合绿色方法的设计期间,有效整合了自然、社会各类资源,形成了绿色建筑设计体系。绿色建筑中,含有再生能源、环保设备、保温工艺等。

(1)绿色建筑是以能耗低、污染小为设计方向,在设计初期,积极考量建筑周边环境的各类因素,比如环境变化、噪声大小、风向等,关注资源使用的循环性、节约性,保证材料引入的有序性,增加材料运输有效性,合理控制运输费用,最大可能地利用低污染材料,发挥先进科技清洁价值,以增加建筑年限。

(2)在开展绿色建筑前期规划时,单位设计师应以节能发展思想,从长远视角开展设计工作。在设计、施工各个环节中,关注自然资源利用的合理性,保证建材使用的清洁性,提升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在建设设计环节,积极考量建筑能源节约因素,确保围护体系的稳固性。在施工、后续使用多个环节中,分析能耗量,积极利用水、风、地热等能源,增加再生能源的利用有效性,以降低能耗,获取较高建筑效益。

2 绿色建筑设计的具体类型

2.1 节能设计

2.1.1 节能设计思想

在进行节能设计时,使用设计软件,导入设计资料,形成建筑模型,模拟建筑运行,分析建筑能耗[2]。结合各地区对绿色建筑的具体要求,合理调整建筑设计方案,使其达到最佳绿色设计效果。

(1)以太阳能的实际光照范围,开展建筑外表光照分析,从中获取日照时间范围,优化改进采光不足的建筑空间;结合太阳能的实际分布特点,合理利用能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太阳能使用价值,提升能源利用的有效性。

(2)在太阳能光照区域内,选配适宜区域生存的绿植,借助绿植光合效应,营建清新的建筑环境。

(3)结合室内采光实际状况,合理调整室内空间的划分方式,增强功能区的采光能力,营建优异的视线环境,减少照明能耗。

2.1.2 地源热泵工艺

地源热泵工艺,是节能设计的代表性技术,有助于提升能源的利用合理性。此工艺是借助地表存储的能量,进行有效调用,达到目标区域温度的调节目标。针对温差较大的建筑区域、室外环境温度较低的环境,应加强局部温度的平稳性,提升温度保持的有效性。使用地源热泵工艺,可合理储蓄自然热量,积存夏季的太阳热量,在冬季时节适当放出热量,应对低温环境的建筑寒冷问题。地源热泵工艺的有效融合,是提升南方冬季温度平衡、缓解北方供暖压力的有效方式。在实践中,地源热泵工艺的使用,有效降低煤炭20%能耗量,切实减少空调运转次数,达到节能减排的设计目标。

2.2 节水设计

2.2.1 节水设计思想

节水设计成为建筑融合绿色思想的关键设计内容。在线上平台中,构建用水资料库,准确添加气象、降水各类信息[3]。利用雨水强度资料,获取建筑所在区域的实际降水量的最高值。设计人员利用实际勘测、计算所得资料,掌握区域内的地质特点、环境变化规律,获取区域内的降水量特征,合理设计用水系统,提升节水效果。结合分析结果,设计出符合建筑特点的雨水收集系统,尽可能地回收雨水资源,融合循环工艺,增强水循环再用效果,合理控制路面清洁、绿化区浇灌的各项耗水量,合理控制用水浪费量。

2.2.2 节水设计方法

如果供水配件的供应压力,不小于系统运行压力的最小值,会引起配件输水量超过设定流量的出水现象,超出设计的出水量,可视为超压出流量。此部分出水,加强控制,具有较高的节水性。在实践中发现:卫生器具的类型、配置个数一致时,各层用水量高于最高层的用水量。为保证用水规范,回避超压出水问题,保证供水均衡性,应合理控制水压大小,降低超压出流的可能性。在水系统设计中,给出的规范内容为:高层用水系统,各点静水压最小值应控制在0.45 MPa以内;在较大用水量时,静水压不可超过0.55 MPa;如果入户管水压不小于0.35 MPa,应增设调压装置。一般情况下,入户管设计的水压≥水表损失的压力值+入户管道供水损失的压力值+卫生设施运行压力最小值。在房建项目中,供水压力最小值小于0.05 MPa,假设水表损失的压力值为0.01 MPa,管道输水损失的压力值约为0.01 MPa,则入户管道设计的静压应≥0.07 MPa。

2.3 节材设计

2.3.1 节材设计思想

建材的合理使用,是保证绿色建筑设计质量的关键因素。在采买材料时,采取就近引入方式。一般情况下,材料中具有可循环功能的占比数、性能优异钢筋在整体钢筋数量中的比例,均是绿色设计的关键考察方向。在进行节材设计时,借助线上平台,整合建筑、结构、用水系统各专业素材,形成完整的用材方案,保证材料使用合理,防控施工矛盾、返工各类不利因素,回避材料引入形成的用材浪费问题。

2.3.2 节材设计方法

(1)建筑中主要使用的建材:混凝土,钢筋等。

(2)节材设计理念:合理控制材料消耗量,以简单设计为主,尽量减少装饰材料的使用,合理控制女儿墙高度;标准生产构件,提升构件施工质量。

(3)施工节材:加强材料排版使用,合理控制材耗量;制定节材引入方案:准确核定采购数量,减少建材积压;选用具有耐久性的建材,适当给予建材养护,比如钢模板、木胶合板等;循环利用废旧建材,如某市每年处理建筑垃圾4千万吨,使用钢筋头作为支撑材料,提升废旧材料的循环再用比例。

2.4 节地设计

2.4.1 节地设计方法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应有效提升土地的利用层次,积极引入新型节地工艺。在新工艺中,能够有效提升用地节约性,保证土地管理的有效性。在实践中,结合设计单位给出的建筑平面、各角度建筑结构等设计标准,获取建筑土地、周边环境的相互关联,比如间隔长度、建筑高度等。如果建筑周边设有民居建筑,应积极考量日照角度。借助线上平台,合理调整建筑角度,确保各层建筑光照的充足性。结合日间光照的区域、光照持续时间等因素,进行特定区域的日照分析,有效找出日照角度,有效设计建筑土地。针对分析结果,形成设计报告。

在节地设计时,充分结合环境因素,确保绿色建筑设计的规范性。在环境分析时,加强选地规范、风热流通、道路噪声等各类因素的融合,准确设计建筑围护形式,降低噪声影响,提升风热流通能力。借助模拟软件,导入区域环境资料,分析室外环境的具体特点,比如风压分布、风速区间等。结合环境分析结果,在适当的位置增加绿植,增强土地利用效果,改善建筑区内的出行体验,增加风速优控效果。一般情况下,人步行时,区域风速应小于5 m/s。

2.4.2 绿色屋顶

在绿色屋顶设计任务中,设计人员应侧重使用具有防水性的用料,保持导热系数的平稳性。在实际使用防水用料时,将其设计在屋面、防水层的间隔区域。如果选材适宜,能够达到防水、保温的双重功效,提升室内温度的平稳性。在屋顶材料设计完成时,增加绿植设计,积极调整建筑温度,借助植物蒸腾过程,调控夏日建筑表层高温。比如,某地区夏季较热、空气环境含水比例较低,绿色屋顶的设计,能够吸收建筑环境热量,至少降低1 ℃,减少室内6 ℃的空调使用量,以此达到节能减排的设计效果。

2.5 室内空间绿色设计

2.5.1 室内设计方法

建筑室内空间直接决定着用户的居住体验,是提升建筑布局规划合理性、居住环境舒适性的关键设计项目。融合绿色理念后的建筑设计重点包括室内通风性、室内采光区域、室内采光有效时间、噪声影响等。在开展绿色设计时,全面分析室内环境。设计人员运行模拟软件开展绿色设计时,从区域温度、气象条件等视角,合理应对室内通风、采光等各类问题。在设计实践中,以自然风为假设条件,模拟通风效果,准确获取通风不善的建筑区域,采取增设窗户、房间布局等形式,改善区域的通风效果,以提升室内绿色设计质量。在进行噪声控制时,结合噪声传播的特征,选用具有隔音功能的材料,进行门窗设计,以此抵挡噪声影响。

2.5.2 绿色装修设计

在进行室内装饰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关注材料的环保性,回避甲醛、乙醛等物质的健康危害问题。以环保、健康为设计出发点,提升内饰用料的绿色设计效果。比如,在使用油漆、大理石等装饰材料时,对其开展成分检测,结合报告内容,判定材料的绿色性。在做内饰用料成分测定时,以钾、镭等成分为主要检测方向,以此保障材料使用的清洁性[4]。

3 绿色建筑设计的实例分析

3.1 项目概述

某项目设计时,占地规格为1.3万m2,建筑整体规格达到8.27万m2,建筑地上层数为20、地下层数为3,项目高度约有100 m。建筑功能分区:第5—20层,用于办公;第2—4层,用于商业服务;第1层用于交通运输;地下区域用于停车。屋顶绿化区约有3 370 m2,建筑室外环境绿化区有834 m2,透水砖路面规格约有2 000 m2。

3.2 绿色设计分析

3.2.1 绿色设计方案

在案例项目进行建筑设计时,以“海绵+绿色”为联合设计方法,提升建筑区用水的循环性。此项目建成时,绿色设计的评分结果为二星。在设计中,使用了雨水循环、雨水再用等工艺,以区域降水量70%为目标,进行雨水收集。

3.2.2 雨水循环设计

依据节水建筑设计的规范内容可知:雨水循环再用时,应设有渗水收集、回收再用、蓄水净化等多个工序。在案例项目中,使用收集回用程序,提升雨水的循环再用有效性。

(1)分析案例项目所在区域的降水特点。在案例项目所在地区,全年降水充足,3—9月的月均降水量不小于100 mm。结合节水设计要求:在年降水量不小于400 mm的区域,使用雨水收集再用程序;在年降水量不小于800 mm的区域,可引入屋面雨水循环技术。在案例项目中,引入的是屋面雨水循环工艺。

(2)蓄水池设计。案例工程中,屋面可收集雨水资源的区域约有1 800 m2,雨水径流量设计方法为:

W=[g(h-o)F]×1 000-1

式中:W为雨水回收的总量,单位为m2;h为单日降水量,单位为mm,年内降水量常数取值为52.1 mm;g为暴雨系数,一般取值为0.90;o为雨水弃流量,取值为3 mm;F为雨水汇集区域,取值为1 800 m2。案例项目的雨水径流量计算结果为:79.54 m2。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绿色设计逐渐占据较高地位,关注绿色设计工作,围绕绿色生态、能源节约、材料实用等目标,积极开展绿色设计,确保水、电、土地各项资源的节约利用,提升人们生活的舒适性,以此展现出绿色建筑项目的社会服务价值,促使建筑行业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

猜你喜欢

雨水建筑设计绿色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绿色低碳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农事 雨水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农事 雨水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