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与校园文化协同育人初探*

2023-01-08吕璟杜高奇

智库时代 2022年18期
关键词:思政课校园文化协同

吕璟 杜高奇

(平凉职业技术学院)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依据这一重要论述,“三全”育人目的之实现必须依赖高校思政教育各主体之间力量的统筹协调,才能构建好大德育思政教育格局。

一、思政课程与校园文化“协同育人”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协同育人”是指基于高校思政课与校园文化建设在育人方向、主体、路径上的一致性和融通性,通过优势资源互补、合力共赢,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为目的的育人理念。如何协同高校思政课与校园文化,实现二者协同育人,不仅关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也关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些基本教育问题的正确解决。

(一)思政课与校园文化两者的内在统一性

目前,在大思政环境和思政教学模式改革呼声的共同作用下,校园文化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校园文化充实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新和丰富了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同时思政课教学也为多元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发挥了旗帜和标杆的作用,为其提供了正确的政治引领和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保证新时期校园文化朝着积极、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因此,这两者之间既有教育目的统一性,又有主客观双方的统一性,都是为了服务同一个对象,即为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而活动,都是围绕着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健全大学生人格,为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而活动。所以,要想发挥两者合力搞好协同育人,就要把握好二者间的相互联系,做好顶层设计,合理规划,科学落实。

(二)思政课与校园文化的现实非协同性

高校思政课和校园文化存在现实的非协同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需要集合校园文化和其他配套环节一起发挥作用的系统工程。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定程度上存在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各自为阵、单兵作战、协同不足的“孤岛”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与思政教育内容挂钩不紧,纯玩乐性质偏多,对学生思想引导力不足;二是校园文化的筹备策划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参与度低,沟通缺位,校园文化活动大多是以学生、社团为主的单边群体,师生关联度低。活动开展过程缺乏专业指导,活动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偏弱或没有,缺乏督导过程,影响能力受限;三是缺乏完整的管理监督和激励机制,与思政类相关的团体组织和社团建设远远滞后,成员流失现象严重,活动可持续发展力不足,延续性较差;四是思政课的理论知识向校园文化实践活动方向没有得到很好的转化,思政要素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大多流于表面,形式老套,思政要素入心入脑并上升为信念、最后转化为实践的操作系统尚未建立;五是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对校园文化资源的运用和把握还有所欠缺。课堂上理论知识的讲解占到八九成,讲解形式单一,学生提不起兴趣,课堂沉闷,学生无聊,思政课效能差。同时,还存在思政课教师组织筹备思政活动能力薄弱且有畏难情绪,思政类活动开展数量和组织能力明显不足;六是没有形成合理的思政考核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考核大多是以书面成绩为主,应该完善实践考核机制,以此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校园思政文化活动中;七是由于各高校办学水平的差异性,导致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学校已经形成规模,有的学校还处在起步阶段,因差异较大,需差别化地有针对性地对待。八是由于思想不创新、认识狭隘、经验不足,缺乏完善的互动育人机制和有效的互动平台等因素,各主体存在与“大思政”系统衔接不上的分离状态,形成育人盲区。上述因素都会影响校园文化活动与思政教育互动协作的开展。

因此,针对思政课和校园文化间的“非协同”现象,在工作中要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查缺补漏、及时更新的方式,改进现有的工作方法与活动形式,改善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两者分离局面,使思政课教育与校园文化在协同育人过程中优势互补、相互强化、不断发展,发挥共有的育人功能。

二、思政课与校园文化协同育人路径创新点探索

(一)丰富协同育人内容

一是理论与实践相融合。高校思政课是侧重“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即理论先行,通过理论指导具体行为,对大学生的思想塑造起主导教育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则是侧重于“从实践到理论”,即将理论融入具体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的真伪,然后通过具体操作,提炼理论,实现理论的进一步升华,是思政课理论转换的重要途径。其实思政课与校园文化的融合过程就是“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台阶式的发展过程,虽然两者分属于不同的范畴,但在内容上两者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互为助益的。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受其课程特征的影响,学生给予的反馈往往是抽象的、晦涩难懂的、具有历史疏离感的、是由老师主导的一种纯理论思想意识的宣传教育课程,这就导致学生在潜意识中将理论与实践分离开来,出现“知行脱节”“知行不一”甚至是“知而不行”的情况,使思政课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实际上,不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校园文化都是一个“理论实践结合”的教育过程,通过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提高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拉近思政课与学生的距离感,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通过自己的脚步丈量,通过自己真情实感的触发而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作为思政课教学重要辅助手段的校园文化活动,必须主动与思政课堂理论知识相对接,配合开展相关学术实践活动。因此在制订校园文化学期目标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期内开设的思政课程。比如,大一上学期开设《思想道德与法治》,则可以围绕此课程开展诸如“放飞青春梦想夯实理想信念”“担当复兴大任成就时代新人”“弘扬中国精神共筑中国梦想”等此类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此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入融合。大一下学期开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更需要借助校内外资源广泛开展实践活动,同时借助新媒体资源开展新型校园文化活动,双管齐下,切实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由此可见,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统一,把思政课堂同校园文化内容协同起来,两条腿走路,让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与熏陶,将理论知识自然而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他们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思政课教学知行合一的目的。这也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的有效途径。

二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高校思政课属于教学计划内课程,是显性课堂,也是落实思政教育的第一课堂。校园文化活动属于教学计划外的教学实践活动,是隐性课堂,是辅助思政教育开展的第二课堂。大学生思想价值体系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应该是一个不断更新、逐渐完备的过程。因此,要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对大学生价值体系的不间断持久生成力,就要从下面两点入手。

首先,要把控好第一课堂教学,站好三尺讲台。思政课教师的首要职责是讲好思政课,思政课教师的主要价值也是体现在课堂上。思政课不好讲,讲成精品思政课更不容易,因此思政课教师务必要求真、务实、孜孜不倦,千万不可怠惰。思政教材内容更新速度快,平均三年一个周期,《形势与政策》课程更处在时时更新之中,所以在教材上要结合时政、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吃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不能拘泥,要放开思路,鼓励大学生讲思政课,让大学生拍微课、微电影、角色扮演,到思政实训室进行沙盘模拟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提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从中获益。思想政治课这个第一课堂一定要起到对学生的最直观最正面的引领教育,不可丧失第一主动权。

其次,要努力开辟第二课堂,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丰富多样的素材。除却思政课堂教学时间,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非思政课堂度过的。所以,第二课堂既要从其他非思政课堂去渗透,也要从课后时间去挖掘思政元素。因此必须要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结合,将思政元素渗透进其他学科。例如医学专业,专业课老师在讲流行病学的时候,将伟大的抗疫精神贯穿其中,讲述中国精神,讲述医生的职业道德,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再引申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以及对待疫情时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等等;旅游专业课老师可以在讲解红色旅游景点中穿插那些让人敬仰的英雄故事;机电工程专业课可以向学生讲解什么是“工匠精神”,分享像“雕刻火药”的徐立平、港珠澳大桥的总设计师林鸣这些大国工匠的人物事迹,使专业课与思政课有效结合。课程思政使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产生协同效应,可极大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政治觉悟度。除此之外,第二课堂还应在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中体现思政元素。在学校举办的专题活动、摄影展、电影展、书画展、学术节、新媒体、校报、知识竞赛、辩论、演讲、歌咏比赛活动中凸显思政课相关理论、价值观念和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赋予文化活动更丰富的内涵、更深刻的思想,还可以通过交流学习而将第二课堂延伸到校外,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拓宽思政教育学习阵地。

三是线上与线下相配合。创新教学模式离不开新颖的教学载体,如今互联网、云平台、大数据分析、学习通、慕课系统、课堂派等新型授课系统与互动平台的出现,丰富了思政课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工具体系。高校思政部门要紧跟教学而推进教育手段更新发展,积极构建“互联网+校园文化思政活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运用互联网载体,选取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学手段,以班为单位构建线上教学平台,适时通过链接推送思政类课程资源库、时政话题、视频等思政相关内容;线上教学贯穿整个思政课教学,从课前预备资料的发出到课上分小组探讨问题,绘制思维导图,课后提交实践报告;线下开展VR实景操作、沙盘游戏、读书论坛、面对面访谈等交流活动。上下互通,教师与学生互通,实现网络、课堂、实践的三位一体教学,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增强线上线下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发挥新媒体平台的积极作用,巩固高校思想意识高地。

(二)搭建协同育人特色平台

一是搭建科研合作平台。校园文化与思政教育,从合作搭建到形成体系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探索时期。从初步摸索到逐步成熟,在理论与实践的交互论证中,容易发现这并不是一条简单的康庄大道,各种矛盾与不协调因素层出不穷。这时候搭建校园文化与思政教育科研合作平台就显得极为重要,将科研项目引入校园文化活动,思政课教师或专业教师在组织和全程跟进并研究校园文化活动中可做到精准发现问题、研讨可行性方案、提出解决对策。同时借助科研项目,把教学科研与实践活动统一起来,把学生作为近距离研究对象,研究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点、行为方式、知识需求和情感困惑,通过共性与差异性分析得出成果报告,根据研究结果反馈回思政课堂,以便站在学生需求侧的角度及时调整教学工作的方式方法,解决思政课堂吸引力不强的问题。其实,搭建科研合作平台是一个实现思政课创新、推进校园文化和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三方互赢的有利尝试。二是建立常态化交流平台。搭建协同育人平台,那就意味着参与主体并不只是来自于一个或两个,它是一个需要多方主体协调合作推进的工作。那么,为了有效推动工作就需要为不同主体间的沟通而建立一个常态化的对话交流平台,使各个主体在合作中彼此互通有无、交流顺畅、兼顾各方、有所侧重。特别是从上级院系部到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老师再到学生,能够借助该平台进行信息交换与经验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提高效率。既尊重了彼此发展特质,给予对方足够发展空间,又在常态化交流中提高了各育人主体间的相互联系,拓展了彼此合作路径。三是构建网络监督平台。当下的思想意识竞争和拉锯战,已经从现实话语权的争夺集中向网络舆论阵地转移,大学生群体正是网络消费的主要人群,处在十七八岁的年纪,正是价值观打碎重组时期,也是与多元意识和价值观交融碰撞最激烈时期,青年人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容易接受新观念,也愿意大胆尝试。因此,这个群体也是最容易受不良思想观念影响和侵蚀的人群。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更不应该是糟粕思想和落后不道德行为的宣泄地,所以作为大学育人方,全程、全方位跟进大学生群体思想发展,构建高校思政课与校园文化协同育人网络监督平台是十分必要的。可优化学校现有的网站、论坛、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教育平台系统功能,实时监控,关注不良信息,帮助学生及时地正确地看待问题,在网络领域彰显社会主义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三)强化协同育人的队伍建设

一是推动形成全员育人格局。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想要通过思政课打造精品校园文化,形成蔚然一体的优良学风、教风和校风,必须要学校全体成员参与其中、通力协作,不断交流融合,共同营造健康优越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首先,在观念意识上要提高认识。要鼓励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在教学和研究中大胆尝试探索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二者协同育人实现的可操作途径,将其运用到日常教学和学生品德培养中,主动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献计献策;其次,在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中,创造既有共性又有特性的环境,开展娱乐性与专业性学术活动结合的活动,让可选择性活动多起来;再次,学校机关部门要给予其充分的政策支持和奖励机制做保障,调动全员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二是推进育人力量的交流融合。除了校内育人群体,还要积极扩展动员校外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打造“思政课与校园文化育人的集群效应”,校内育人群体和校外家长、社区及其他社会有关人员共同构成育人主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之间的伙伴合作机制,在交流沟通中各方达成育人共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大思政教育格局。

因此,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协同起来,探索多渠道、创新性协同育人路径,实现多方位多主体教育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是对“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践行,也是对“大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思政课校园文化协同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作为
——华东师范大学老年大学喜迎建校20周年•校园文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