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资助体系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2023-01-08周红肖

智库时代 2022年28期
关键词:资助协同育人

周红肖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与民族未来,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高校教育内容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资助育人与心理健康教育所占权重激增[1,2]。近年来,高校资助育人体系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充分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大量问题与诸多挑战,具体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理解不深入、资助育人基础理论不充足、协同教育机制不健全。本文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方位,针对高校资助育人机制与心理健康教育“两层皮”的现象,通过明晰资助育人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大意义,厘清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资助体系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旨为我国高校教育良性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参考。

一、新时代高校资助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大意义

(一)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教育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育体制中,需要全体教职人员充分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切实将理论成果落到实处,才能显示出先进思想引导高校育人机制改革的磅礴伟力。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教育秉承“文化教育为主,多种教育引导为辅”的教育理念,心理健康教育与资助育人作为高校教育内容的两大主要辅助教育板块,历来得到教育部门的眷顾[3,4]。历史证明,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性格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是人,是以人的健康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践行为,其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德”,立德树人在高校教育的价值体系中位居首位[5]。对于未来将是我国各界中坚力量的大学生而言,具有健康的心理行为尤为重要,对于我国未来社会良性发展意义非凡。资助育人机制是促进我国高校教育公平、社会公正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6],是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教育的具体实践,发挥资助的育人功能是当前高校资助体系的灵魂所在。资助育人包含“资助”和“育人”两个层面,是通过在向家庭困难的大学生提供资助的过程中加入有效的思想教育,从而引导学生全面成长,本质为通过物质传递实现灵魂交换,使学生在接受资助过程中接受教育,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校精准落地的资助过程与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的一切社会行为、社会活动提供价值依据和价值导向,是高校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

(二)落实新时代高校教育“以生为本”的具体表现

以人为本即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7]。“以人为本”是新时代高校教育的根本,高校作为新时代教育的主阵地,落实 “以人为本”精神本质的表现在于“以生为本”。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资助育人机制要想迅速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精准施策。

近些年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举步维艰,资助育人工作浮于表面,较少将心理健康教育同解决学生实际生活和生存问题进行有机结合,没有充分调研学生心理与生活上所面对的实际困难,导致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充满抵触心理。对于资助育人政策,学校与学生仅仅做到“发钱”与“领钱”层面,未曾触及到资助工作的“育人”内涵[8]。要想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资助育人工作产生实效,必须走“以生为本”的道路,加大对学生的心理关怀,切实了解学生所需,这是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资助育人工作实效性的根本途径。每个大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思想走向不一,家庭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物质与心理需求也不一致,但必须保证大学生基础的物质生活需要,此为大学生安心学习、健康成长的前提。充分发挥“现实的人”的主体性,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不断满足“现实的人”的内在需要[11],是以人为本的目标。高校实现“以生为本”的目标,关键在于不断满足学生多样的合理需求。物质需要是基础,心理健康是目标,如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资助育人体系进行充分有机结合,做到物质基础有保障,健康心理永向上,那么高校教育就可达到“以生为本”这一伟大目标。

(三)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高校学习与生活方式以自主方式为主,对于部分适应性较差的大学生而言,初入大学时可能一时难以适应高校长时间群体性生活学习方式。面对生活质量与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时,可能产生自卑、焦虑、逆反等不良心理,导致自尊心受挫、学习成绩下滑和自信心下降等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极大限制了大学生的良性发展[10]。此时,精准资助与心理健康辅导共同介入的重要性突显。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11],十足的干劲与激情保证了个人全面发展的动力源泉,但又极度缺乏生活历练,生活学习上存在外在依赖性。如不及时加以正确的心理健康辅导,可能会出现一些偏激行为。在面对挫折时,容易自我封闭,与社会隔而不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通过心理健康辅导,使学生具有正确的自我认知,了解自身的优势、劣势,对优势加以扩大与强化,对劣势进行改正与规避。除了心理上的及时引导,物质生活的保证也极其重要,但目前的资助方式主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物质上的帮助,忽视了由经济困难而引发的其他问题,大多数受助学生因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等多方因素,导致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频出[12]。大多数资助工作仅停留在表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生当下的学习生活条件,但由于对资助工作理解的不深入,时常出现资助方法不当现象,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不仅没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受助学生。正确的资助方式可以激发资助本身的育人功能,结合正确的心理疏导,即可深层次激发受助学生产生感恩、博爱等积极情绪,促进受助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协同教育途径在校级层面顶层设计不足

教育事业是一项协同性非常强的系统工程,而我国现有资助育人机制与心理健康教育等辅助教育途径极度缺乏协同机制。从资助育人角度看,高校“奖、助、贷、减、免、补”的经济性助学体系经过多年实施与改进,已日趋完善,但在实际运行中,其育人功能基本未发挥作用[13]。同样,国内高校都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绝大部分仅停留在课堂形式上,虽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收效甚微,学生往往还会因学习压力大而厌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而产生一些排斥心理辅导的情绪。

究其根本,造成资助体系育人功能丧失与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失活的原因在于学校层面的教育途径协同机制顶层设计不足,高校辅助教育途径之间互相脱离,缺乏协同教育机制。现阶段,高校虽然做到了在教育途径分工方面的不断细化,但却忽略了不同教育途径之间的联动性与协同性。对于校级层面来讲,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有两点。其一,当前资助育人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考核制度仅能在单一绩效方面对两项工作参与人员进行考核与监督,很难深入教育体系基层单元,直观掌握育人部门的动态情况。其二,高校缺少育人部门之间协同工作体系设计,由于高校资助体系部门与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的独立化程度较高,部门之间交流较少,导致育人部门之间联动育人机制发展缓慢。为改变现有的随意化局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资助育人体系顶层设计的完善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资助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缺失

“协同”的含义是将两个以上的不同组织或体系协调起来,共同合力完成某一目标。协同育人体系是社会体制模式变革的产物,需要不同育人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互相配合[14]。目前,国家在产学研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大力推动构建协同教育模式,优化原有育人模式[15]。但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心理健康教育与资助育人体系建设等社会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开发浅尝辄止,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并未深入地进行系统性开发,导致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资助模式与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存在偏差。

每位大学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需求,但目前高校资助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机制老化甚至缺失,时常忽略学生个性化需求差异而进行普适性供给,少量学生可能因为没有及时得到针对性强的资助或辅导,产生严重的心理或者学业问题。例如,部分学生因经济拮据而自卑心理严重,这就需要心理健康辅导与资助同时介入,灵活运用形象自信、气质自信、能力自信等干预手段,提高此类学生的知识、文化、气质和形象水平,这样才能将助人育人工作落到实处。按照个体学生的需求,为其制订最为适宜的教育模式,但这无疑会给学校教育体系、资助系统带来巨量工作,这也是资助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缺失的主要原因。因此,高校急需进行协同育人机制理论创新,将资助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做到教育资助点对点。

(三)高校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过程脱节

资助体系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方法致力于培养既有健康心理又有高知识水平的新时代大学生,因此,在资助体系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理论创新与实践中,既要注重理论宏观体系建设,同时更要注重理论成果的微观落实。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联系,才能实现最新教育理论的成功转化[16]。但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理论创新与实践过程相互脱节的情况。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没有同步进行,两者之间互不联系;二是单方面理论创新,未曾落地实践,导致最新理论成果没有指导实践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实践关系基本原理指出:在对理论与实践进行创新时要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并能够把先进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以指导新的实践。目前国家对社会科学研究投入越来越大,绝大部分稍具规模的综合类院校都开设有社会科学类院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等理论研究。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创新成果没有很好地转化到实践中。近十年来,新闻报道的大学生因生活、学业、情感等压力导致自暴自弃现象频出,甚至出现过激行为,根本原因在于心理健康教育部门未能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只停留在理论创新过程,并未落实到实践过程中去。要解决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的问题,就应该注重育人理论创新与实践过程的协调与联动,确保理论与实践同向同时而行。

三、基于协同教育的高校育人新方法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资助体系多途径协同育人的理论研究

现阶段,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心理健康教育等社会学教育内容相互脱离问题严重,极度缺乏联动协同机制。究其根本,是缺乏心理健康教育与资助体系多途径协同育人的理论指导。虽然国家正在大力发展高校社会学教育[17],但投资的人力物力还远远不够,现有的协同育人理论研究程度较浅。高校资助与思政体系的日常工作相对繁杂,高校应该对当前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加强协同育人理论研究工作。研究内容有两点:普适性协同育人机制与针对性协同育人机制。普适性协同育人机制对绝大部分大学生适应,可以以公共课堂或群体性资助的方式开展,可极大减少育人部门的工作量。而针对性育人机制虽工作量较大,但受助人员体量较小。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对资助体系的干预功能,同时又要注意普适性与针对性育人机制之间的协同理论研究,这样才能产出有应用价值的理论成果,做到一加一大于二。在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基础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资助体系多途径协同育人的理论研究,以科学的理论成果为指导,最终实现协同育人机制的精准实施。

(二)深化高校各级教育单元多维度互动协同的育人意识

创新性的理论成果如果没有精准落地,终究是纸上谈兵。那么加强高校各级教育单元多维度互动协同的育人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些高校教育单元对协同育人的认知不够深刻[18],导致育人机制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难以平衡,应当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构建科学的教育单元之间的协同机制,从根本上落实“协同教育,人人有责”的思想。此外,应该着重调整协同育人考核制度,强化教育单元的协同育人意识,资助育人体系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应以一致性作为基础,在保障与校级层面协同育人政策相契合的前提下,适时随机选取一个院系为考核单元,采用无记名的方式,组织学生和老师对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与资助体系协同育人效果进行评价,综合考评各级教育单元多维度互动协同落实情况。一方面考核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协同育人效果,以考核的方式强化各级组织协同育人意识。另一方面,总结上阶段育人机制的不足之处,在实践中发展理论,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实践。总体来说,制订考核制度目的在于强化协同育人意识,有力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

(三)强化协同育人政策与创新性育人机制动态演进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格,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19]。社会是变化的,学生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求,协同育人机制也存在与宏观环境共同变化的动态关系。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高校教育甚至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等思政教育内容,但随着社会变迁,育人途径越来越丰富,大学生资助与心理健康教育等一批优厚教育政策接连出现,深层次丰富了高校的育人途径,但也同时为高校教育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纵观我国教育史,不同历史阶段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的物质与心理需求,甚至学生在整个大学四五年的时间里,心理健康情况可能都不一致[20],因此应该把握学生心理健康与需求动态,及时更新协同育人机制。根据实时教育内容发展动态,资助体系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协同机制可以通过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进行持续不断的输入输出的交互作用,主动改变高校自身的教育结构来推动教育工作的创新,打破壁垒,形成动态调整机制。科学的理论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永葆生机。

四、结束语

新时代背景下的资助育人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应以发展立德树人思想为核心,以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在全面强化教育体系协同育人意识的同时,加速协同育人机制理论创新研究,在此基础上,加大力度对理论成果进行推广,对原有考核机制进行适时调整,使高校的资助育人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政策得以完善,从而为社会输出更多的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优秀人才。

【相关链接】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创办于1953年,1954年正式招收本科生。1986年被批准具有管理工程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被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5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被确定为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2010年会计学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998年批准招收工商管理硕士(MBA),2009年批准招收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2011年批准会计学和资产评估2个专业硕士授权点,2013年会计学(与采矿工程)获批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学院现拥有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猜你喜欢

资助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