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历史机遇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养老服务体系共建共享

2023-01-08重庆市民政局

中国民政 2022年6期
关键词:成渝两地养老

☉重庆市民政局

养老服务是关系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成渝两地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都面临老年人口总量大、高龄化程度深等突出问题,携手应对人口老龄化形势刻不容缓,亟待加强养老服务领域协同合作发展。

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建立合作协调机制。双方民政部门签订《成渝养老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成渝黔三省养老服务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川渝民政合作框架协议》,每年制定年度计划,初步建立互惠合作协调机制,为推动养老服务领域深度合作打下基础。

(二)全面开展交流合作。双方积极推动业务合作、开展业务交流,四川省养老服务中心(实训基地)和重庆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建立了常态化交流机制;重庆市綦江区与四川省攀枝花市签订《加强康养产业发展合作协议》;重庆市渝北区与四川省广安市合作,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认证互认工作,推进养老护理员享有同等优惠政策。同时,以两地举办老博会为契机,坚持以展会活动为媒,举办高层、行业论坛等活动,集中宣传两地养老服务政策和营商环境,有效搭建起两地经验交流和供需对接平台。

(三)共同营造良好环境。双方民政部门密切配合,互通有无,通过公布政策投资清单、出台《川渝两地养老机构设立备案办事指南》等方式,积极主动为社会力量在成渝两地举办养老服务设施、开展养老服务业务牵线搭桥,先后支持泰康集团、九如城等大型企业建设养老服务设施。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合作机制亟待健全。双方虽然签订了养老服务合作框架协议,但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的措施还不够,协调沟通还未形成制度化。

(二)城乡发展还不平衡。成渝两地大城市养老机构床位比较紧张,质优价廉的城市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但成渝两地农村地区,农村敬老院总体小、远、散,床位闲置率分别为46%、57%。

(三)政策扶持存在差异。成渝两地养老服务政策标准有所不同,对两地合作建设养老服务机构有阻碍。比如,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补助方面,重庆市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每个补助200万元、乡镇养老服务中心每个补助100万元、社区养老服务站每个补助20万元;成都市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筑面积不超过1000平方米的,按照100万元/个给予补助,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除 100万元补助外,超过部分按照每平方米1000元再给予补助,但单个项目补助资金总金额不超过300万元。

(四)供给体系互补不够。成渝两地养老服务同质化明显,主要提供基础养老服务,难以满足高龄、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护和康复护理叠加的功能性专业服务需求,造成养老机构空床率高、同时又无法满足老年人护理刚需的结构性矛盾。

(五)管理服务标准不一。成渝两地虽都参照国家养老服务基本质量标准体系,但各自的管理服务标准不统一。同时,两地养老服务从业标准和技能等级评定标准不统一,两地人才资质不能互认。

工作思考和措施

(一)加强统筹规划统一布局。一是注重顶层规划设计。坚持规划先行,健全成渝两地养老服务规划编制协同机制,加强沟通协调,把两地合作建设养老服务机构、协同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纳入各自养老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统筹规划区域养老产业布局,推动实现养老资源均衡分布、合理配置。二是共同编制空间布局规划。结合国家正在推行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行动计划,按照人均用地不低于0.2平方米标准,编制成渝两地专项布局规划,并纳入成渝经济圈空间布局规划,提升养老服务空间布局层次和水平,保障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用地需求,满足成渝两地普惠型养老服务需要。三是合作规划养老服务建设项目。突出优势互补原则,统筹规划设置两地养老服务建设项目。立足两地山水田园等旅游资源优势,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旅居康养小镇,做活两地旅居康养产业;依托现有人才培训机构,建设成渝两地人才培养基地,为养老机构输送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依托大足老年产品用品交易中心,集聚成渝两地养老服务产品用品、智能辅助器具等终端产品企业,建立研、学、产、销一体化发展体系,为两地老年人提供高端智能的老年生活用品。

(二)构建开放互融市场体系。一是推进养老服务标准互认。以“统一标准,一地认证,两地认可”为目标,共同研究制定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标准,逐步建立健全成渝两地统一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标准。梳理成渝两地现行的评估标准、评估程序,修订完善成渝两地通用的老年照护需求评估制度,使结果互认通用。积极打造西部地区权威的养老服务专业评估机构。二是推进养老服务政策共享。统筹完善养老服务运营补贴和老年津贴制度。协同推动区域内养老机构、企业或社会组织同等享受当地养老机构的建设运营补贴、土地保障、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探索建立“费随人走”“费随人给”统一标准的异地养老机制,试行养老服务补贴异地结算制度,开通成渝两地养老服务“一卡通”,实现“养老扶持政策跟着户籍老人走”。争取成为西部长期护理保险协同试验区,全域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形成符合成渝地区实际的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框架、长期护理管理服务规范和运行机制,保障失能失智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三是推进养老服务市场融合。探索共享准入资质,在成渝两地任何一方登记注册的机构,可直接在对方举办养老服务机构。合作制定区域内产业资本和品牌的市场指引,联合开展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和养老服务设施服务质量评价。探索设立养老服务业发展基金,对跨区域的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专业化养老企业进行扶持。建立完善成渝两地护理员评定制度,遴选专业机构予以评定互认,并按要求享受岗位津贴和人员补贴,实现两地养老服务人才合理流动共用。争取设立西部养老职业学院,依托大型公办养老机构,以专业培养与就业为导向,打造集教学、科研、评估、实训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体系,为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三)推进养老服务监管互动。一是促进信息数据互通共享。探索“互联网+养老”,整合成渝两地养老服务大数据资源,打造成渝经济圈智慧养老大数据云平台,推进智慧养老数据、信息、接口等统一,实现两地养老服务政策标准、信息、资源以及基础数据等多层面的开放共享,精准对接养老供给与需求,为协同发展提供基础信息服务。二是推动执法监管互联互动。建立成渝两地养老行业综合监管机制,完善养老诚信系统和失信登记制度,健全服务质量监测和信用评价体系,两地联手重点监管列入失信名单的企业和个人。建立异地处罚通报机制、防范联动机制,对违反有关规定的养老服务机构实施区域内行业准入限制,共同打造监管网络,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三是打造一体化企业培育平台。继续支持举办老年产业博览会,按照差异化、互补性原则确定展览主题,展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新政策、新产品、新理念、新技术,增强老博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打造养老产业发展平台,培育创新能力强、品牌知名度广和示范带动作用大的连锁型龙头企业,推动养老服务产业规模壮大、水平提升。

(四)健全共建共享合作机制。一是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以西南养老服务联盟为依托,建立完善成渝两地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建立共商共议机制。召开成渝养老服务发展协作协商会议,发布两地养老服务发展蓝皮书,每年选择一个成渝经济圈的城市、一个主题,邀请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及市场主体“华山论剑”,提出成渝两地共建共享的具体举措和养老服务发展年度报告,为成渝两地市场主体提供政策指引,为老年人提供消费指导。三是建立改革试点合作机制。争取建立成渝城市群养老服务协同发展区,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综合创新试点,探索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措施。加强养老服务领域示范试点合作,共同发展普惠养老试点机构,为成渝两地老年人提供价格实惠、品质保障的养老服务;共同探索完善“时间银行”等制度,构建两地一体互认互助养老服务体系;差异化推行居家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探索两地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成渝两地养老
养老生活
轨交项目连中标,东南两地传喜报
川渝杂技同献艺 两地联袂创品牌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成渝客专提质达速接触网改造施工技术研究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养虾人都惊呆了!4月之前投了这个苗,萧绍两地超九成用户成功卖虾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