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家观点之一 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2023-01-08林闽钢

中国民政 2022年6期
关键词:救助总书记体系

☉林闽钢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涵丰富、立意高远,饱含深情、催人奋进,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救助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在社会救助事业中必须充分体现出人民性。“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以百姓之心为心,为民处处用心,“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用爱、用力解民忧的三个“格外”彰显出新时代社会救助的根本出发点和工作态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必须用心用情擦亮社会救助底色。需要改变社会救助应急式的工作思维,调整社会救助“发钱发物”的简单工作方式。通过传递、营造中国独有的“家国一体”“家国同心”的民生情怀和氛围,从物质救助层次向精神关怀层面提升。需要总结和推广各地开展的“物质+服务”社会救助创新实践经验,积极开展个性化、针对性的社会救助服务,提供生活指导、心理抚慰、社会融入等服务项目。鼓励建立困难家庭陪伴式救助服务制度,实现陪伴式、长效式、全程式救助帮扶,让困难群众生活得更有自信、更有尊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利益贯穿于改革和发展的始终,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必须充分体现出先进性。当前是我国社会救助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对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作出了系统性的阐述:“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使我们更加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改革和发展的新目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需要从困难群众多样化的救助需求出发,把握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规律。在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中,基本生活救助主要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专项社会救助主要解决相关专门问题;急难社会救助主要解决突发问题;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主要解决个性化突出问题。覆盖全面的多层次救助体系积极回应了困难群众多样化帮扶需要,社会救助管理更精准,让困难群体有更多获得感。在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中,还强化了分类救助管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困难家庭和人员提供有针对性、差异化的救助帮扶。围绕绝对贫困、相对贫困、急难情形建立分类的梯度救助体系,促进社会救助重点从低保群体向低收入群体扩展,社会救助覆盖更全面,兜底更有力,织就更密更牢的民生兜底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利益贯穿于突出问题的解决之中,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必须充分体现出真实性。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救助各类重点人群救助工作和帮扶措施逐一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坚决杜绝欺凌虐待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违法行为,为社会救助工作的开展划出了重点,为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指明了方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紧抓住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精准施策,持续加以推动。想困难群众之所想,急困难群众之所急,解困难群众之所忧,在社会救助管理和服务中求真务实,在解决问题上锐意进取,守正创新推动社会救助体系不断臻于完善,实现中国社会救助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救助总书记体系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快速救助艇降放装置陆上模拟试验
救助小猫
习总书记“下团组”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临时救助 “善政”还需“善为”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